CN212536244U - 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6244U
CN212536244U CN202021818738.6U CN202021818738U CN212536244U CN 212536244 U CN212536244 U CN 212536244U CN 202021818738 U CN202021818738 U CN 202021818738U CN 212536244 U CN212536244 U CN 212536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impeller
recess
annular
pump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87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仓谷大树
小窪信树
伊藤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6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62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2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04D29/026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2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261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with special 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即使在流体冻结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坏叶轮。泵装置(1A)具有转子(2)和泵室(3),该转子(2)具备叶轮(11)、与叶轮(11)同轴延伸的轴部(12)及固定于轴部(12)的磁铁(13),该泵室(3)容纳转子(2)。在泵室(3)的内壁面(3a)上的与叶轮(11)对置的隔壁部件(16)的环状部(51)的对置面(51a)固定有弹性部件(25)。在残留在泵室(3)内的流体的体积因冻结而增加的情况下,在泵室(3)内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的叶轮(11)的周边,弹性部件(25)被压缩,该泵室(3)的容量扩大。因此,不会损坏叶轮(11)。

Description

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使在泵室内水等流体冻结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叶轮的损坏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使叶轮在设置于外壳内的泵室内旋转的泵装置。专利文献1的泵装置具备:具备叶轮及磁铁的转子、容纳转子的泵室、划分泵室的外壳以及夹着外壳与磁铁对置的线圈。磁铁固定于在沿着叶轮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与叶轮分离的位置。另外,为了防止外壳在冻结时损坏,泵装置具备配置于泵室内的弹性部件。当泵室内的流体的体积因冻结而增加时,弹性部件被压缩使泵室的容积增加。由此,能够减小从冻结的流体施加到外壳的压力,所以避免了外壳的损坏。弹性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磁铁配置于与叶轮相反的一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779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弹性部件配置于远离叶轮的位置。但是,在泵室内,由于叶轮的周边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因此在冻结时,在叶轮的周边无法扩大该泵室的容量,叶轮有可能损坏。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泵室内流体冻结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叶轮的损坏的泵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转子,所述转子具备叶轮、与所述叶轮同轴延伸的轴部、及固定于所述轴部且在该轴部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叶轮分离的磁铁;以及泵室,所述泵室容纳所述转子,在所述泵室的内壁面上的与所述叶轮对置的内壁面部分及转子中的所述叶轮和所述磁铁之间的至少一方固定有弹性部件。
根据本实施例,在泵室内具备弹性部件。另外,弹性部件固定在泵室的内壁面上的与叶轮对置的内壁面部分及转子中的叶轮和磁铁之间的至少一方。因此,在残留在泵室内的流体的体积因冻结而增加的情况下,在泵室内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的叶轮的周边,弹性部件被压缩,该泵室的容量扩大。由此,能够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到叶轮的压力,所以能够防止或抑制叶轮的损坏。另外,因为能够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于泵室的内壁面的压力,所以能够防止或抑制泵室的损坏,即能够防止或抑制外壳的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定为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备容纳叶轮的凹部的壳体主体、与所述凹部连通的吸水口及与所述凹部连通的排出口;以及隔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从所述轴线方向盖在所述壳体上,与该壳体一起划分所述泵室,所述隔壁部件具备:从与所述壳体主体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叶轮对置的环状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的端缘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从外周侧围绕所述磁铁的筒部及封闭所述筒部中的与所述环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分的封闭部,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环状部。如果将弹性部件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则能够抑制弹性部件阻碍流体从吸水口经由泵室朝向排出口的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理想的是,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所述环状部在与所述叶轮对置的对置面具备容纳所述弹性部件的环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如果这样,则能够防止或抑制弹性部件扰乱叶轮产生的水流。另外,易于防止弹性部件因叶轮产生的水流而从隔壁部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定为,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使所述转子的所述轴部贯通其中心孔而固定于该轴部。如果这样,则容易将弹性部件固定到转子上。另外,即使在转子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弹性部件从转子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定为,在所述叶轮和所述弹性部件之间,在所述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间隙。如果设置这样的间隙,则能够防止或抑制固定于转子上的弹性部件扰乱叶轮产生的水流。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定为,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备容纳叶轮的凹部的壳体主体、与所述凹部连通的吸水口及与所述凹部连通的排出口;以及隔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从所述轴线方向盖在所述壳体上,与该壳体一起划分所述泵室,所述隔壁部件具备: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从与所述壳体主体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叶轮对置的环状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的端缘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从外周侧围绕所述磁铁的筒部及封闭所述筒部中的与所述环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分的封闭部,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如果这样,则易于防止壳体在流体冻结时的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定为,所述壳体主体在所述凹部的底面或周壁面具备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所述弹性部件容纳于所述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如果这样,则能够防止或抑制弹性部件扰乱叶轮产生的水流。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定为,在所述凹部的所述底面设置有所述吸水口的所述泵室侧的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的环状的所述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容纳于所述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设置于壳体上的凹部的底面附近设置有流体流入的吸水口的开口。因此,壳体中的凹部的底面附近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低温时容易冻结。因此,如果将弹性部件配置在围绕凹部的底面的开口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则能够防止或抑制在滞留于凹部的底面附近的流体冻结时壳体的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为闭孔泡沫塑料。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泵装置中,在泵室内的靠近叶轮的位置配置有弹性部件。因此,在冻结时,在泵室内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的叶轮的周边,可以扩大该泵室的容量。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叶轮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泵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转子的立体图。
图5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隔壁部件和弹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2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泵装置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3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泵装置的壳体和弹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泵装置;2…转子;3…泵室;4…外壳;5…电动机机构部;11…叶轮;12…轴部;12a…轴孔;13…磁铁;15…壳体;15a…壳体侧贯通孔;16…隔壁部件;16a…隔壁部件侧贯通孔;17…定子;18…定子铁芯;19…线圈;21…电路板;22…树脂密封部件;22a…密封部件侧贯通孔;23…金属部件;23a…螺丝孔;25…弹性部件;31…第一环状板部;31a…环状突部;32…第二环状板部;33…叶片;35…轴套;36…檐部;40…支轴;41…凹部;41a…底面;41b…周壁面;42…壳体主体;43…吸水口;44…排出口;45…第一开口;46a…环状槽部;46b…环状台阶部;47…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8…三个腿部;51…环状部;51a…对置面;52…筒部;53…封闭部;54…外侧筒部;55…凸缘部;57…台阶部;58…O型圈;60…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2…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3…支轴固定用凹部;65…铁芯;67…突极;68…连接器;69…带头螺丝;L…轴线;X…轴线方向;X1…第一方向;X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泵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泵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的泵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例的泵装置1A装设于热水器、洗衣机、洗碗机等装置上。泵装置1A将自来水等流体供给至装置。
如图2所示,泵装置1A具备转子2和容纳转子2的泵室3。另外,泵装置1A具备划分泵室3的外壳4。此外,泵装置1A具备使转子2旋转的电动机机构部5。如图3所示,转子2具备叶轮11、从叶轮11同轴延伸的轴部12及固定于轴部12上的环状的磁铁13。叶轮11和磁铁13设置于在沿着轴部12的轴线L的轴线方向X上分离的位置。轴部12的轴线L与叶轮11的旋转中心轴一致。如图1、图2所示,外壳4具备壳体15和隔壁部件16。壳体15及隔壁部件16在轴线方向X上重合。
如图2、图3所示,电动机机构部5具备定子17,该定子17在相对于隔壁部件16与泵室3相反的一侧从径向外侧围绕磁铁13。定子17具备定子铁芯18和多个线圈19。定子铁芯18及线圈19与转子2的磁铁13一起构成电动机机构部5。
另外,泵装置1A具备供线圈19的绕组的端部连接的电路板21、覆盖定子17及电路板21的树脂密封部件22以及固定于树脂密封部件22上的金属部件23。树脂密封部件22构成泵装置1A的外表的一部分。
此外,泵装置1A具备配置于泵室3内的弹性部件25。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轴线方向X上叶轮11所在的一侧设为第一方向X1,将磁铁13所在的一侧设为第二方向X2。
(转子)
图4是从第一方向X1观察转子2时的立体图。叶轮11具备:从轴线方向X观察时的形状为圆环状的第一环状板部31、位于第一环状板部31的第二方向X2的圆环状的第二环状板部32、以及设置于第一环状板部31和第二环状板部32之间的多个叶片33。第一环状板部31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稍微向第二方向X2倾斜。另外,第一环状板部31具备从内周侧端缘向第一方向X1突出的环状突部31a。当从轴线方向X观察时,第二环状板部32与第一环状板部31重叠。叶片33为肋状,在第一环状板部31和第二环状板部32之间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弯曲并延伸。在实施本例中,各叶片33设为从第二环状板部32向第一方向X1突出的肋。第一环状板部31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到各叶片33的第一方向X1的端部分。
轴部12为筒状,从第二环状板部32的内周侧的端缘沿第二方向X2延伸。如图2所示,在轴部12的轴孔12a的内部固定有作为滑动轴承的轴套35。另外,轴部12具备从轴线方向X的中途向外周侧突出的檐部36。如图4所示,在轴部12中,在檐部36的第二方向X2的区域固定有磁铁13。磁铁13为环状,固定于轴部12的外周面。磁铁13沿周向交替磁化出S极和N极。
在此,如图2所示,在轴套35的中心孔中插入有将转子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轴40。支轴40为不锈钢制,沿轴线方向X延伸。支轴40的第一方向X1的端部分被壳体15支承,第二方向X2的端部分被隔壁部件16支承。
(外壳)
图5是从第二方向X2观察壳体15时的立体图。图6是隔壁部件16和弹性部件25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所示,壳体15包括:具备容纳叶轮11的凹部41的壳体主体42;与凹部41连通的吸水口43;以及与凹部41连通的排出口44。壳体主体42中的凹部41的底面41a为圆形。在底面41a的中心设置有吸水口43的泵室3侧的第一开口45(开口)。如图1所示,吸水口43与转子2的轴线L同轴延伸。即,吸水口43从壳体主体42沿第一方向X1延伸。壳体主体42中的凹部41的周壁面41b为圆环状。在周壁面41b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排出口44的泵室3侧的第二开口46。排出口44从壳体主体42延伸到外周侧。
在凹部41的底面41a设置有包围第一开口45的环状凹部46a。另外,在凹部41的底面41a上,在环状凹部46a的内周侧设置有环状台阶部46b。环状台阶部46b从底面41a向第一方向X1凹陷。环状台阶部46b的内周侧一端与第一开口45连续。在壳体主体42中从凹部41的底面41a沿第二方向X2分离的位置,设置有圆筒状的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位于从吸水口43流入的流体的流入方向的前方。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被三个腿部48支承,该三个腿部48从壳体主体42中的第一开口45的内周壁即吸水口43的泵室3侧的内壁面部分向第二方向X2突出。
在此,如图2所示,在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插入有从转子2的轴套35向壳体15侧突出的支轴40的第一方向X1的端部分。在轴套35和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之间配置有垫片50。
接下来,如图2、图6所示,隔壁部件16将转子2的磁铁13和叶片33作为一体结构收纳于泵室3,并且阻断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从第二方向X2与叶轮11对置的环状部51;从环状部51的内周侧的端缘沿第二方向X2延伸且从外周侧围绕磁铁13的筒部52;以及封闭筒部52的第二方向X2的端部分的封闭部53。环状部51隔着叶轮11与壳体主体42的凹部41的底面41a对置。另外,隔壁部件16具备外侧筒部54及从外侧筒部54扩展到径向外侧的环状的凸缘部55,该外侧筒部54从环状部51的外周侧的端缘沿第二方向X2延伸。隔壁部件16的凸缘部55从第二方向X2与壳体主体42中的凹部41的外周侧的部位抵接,外侧筒部54及环状部51嵌入凹部41。在此,在壳体主体42中的凹部41的开口缘部分设置有环状的台阶部57。在台阶部57配置有O型圈58。O型圈58以在壳体主体42和外侧筒部54之间沿径向被压缩的状态将壳体主体42和隔壁部件16之间密封。
在环状部51中,在与叶轮11对置的对置面51a设置有用于容纳弹性部件25的环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设置成与筒部52同心。
弹性部件25为环状。弹性部件25容纳于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且固定于隔壁部件16上。用与轴线L平行的面切断弹性部件2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弹性部件25为闭孔泡沫塑料。在本实施例中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此外,作为弹性部件25,也可以使用特氟龙(注册商标)、丁腈橡胶等。弹性部件25至少在与叶轮11对置的面具备不暴露气泡的平滑面。在此,弹性部件25具备以下大小:在泵室3内流体冻结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吸收因冻结而增加的流体的体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5在从自然状态变化到压缩状态时,能够进行相当于泵室3的容积的10%的体积量以上的弹性变形。
封闭部53为圆盘形状。如图2所示,封闭部53在与轴线L重叠的中央部分具备向第一方向X1突出的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为圆柱形状,在第一方向X1上具备垂直于轴线L的端面。另外,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在第一方向X1的端面的中心具备支轴固定用凹部63。支轴40的第二方向X2的端部分插入并固定于支轴固定用凹部63。
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从第二方向X2插入到转子2的轴部12的轴孔12a中。在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的外周面和轴孔12a的内壁面之间存在间隙。轴套35位于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的第一方向X1。此外,当泵装置1A动作且叶轮11旋转时,转子2在第一方向X1上位移,在隔壁部件侧转子支承部62的第一方向X1的端面和轴套35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此,壳体主体42的凹部41的内周面(底面41a及周壁面41b)、隔壁部件16的环状部51的对置面51a、筒部52的内周面及封闭部53的第一方向X1的端面构成泵室3的内壁面3a。
(定子)
如图2、图3所示,定子17配置于隔壁部件16的筒部52的外周侧。如图3所示,定子17具备定子铁芯18,该定子铁芯18具备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铁芯65。如图2所示,各铁芯65具备沿径向延伸的突极67。另外,定子17具备经由绝缘体卷绕于各铁芯65的突极67上的多个线圈19。各突极67的内周侧的端面与筒部52的外周面接触。突极67的内周侧的端面隔着筒部52在径向上与转子2的磁铁13对置。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机构部5为三相无刷电动机。即,在本实施例中,具备九个铁芯65,卷绕于各铁芯65的突极67上的九个线圈19构成三个U相线圈19、三个V相线圈19以及三个W相线圈19。另外,这九个线圈19配置为U相线圈19、V相线圈19、W相线圈19以该顺序重复排列。
如图2、图3所示,在封闭部53的第二方向X2上配置有电路板21。在电路板21上电连接有定子17的线圈19的绕组端。另外,在电路板21上安装有连接器68。在电路板21的第二方向X2上配置有金属部件23。定子17及电路板21被树脂密封部件22覆盖。树脂密封部件22是作为热固性树脂材料的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料)。
在树脂密封部件22的第二方向X2的端面固定有金属部件23。金属部件23为加强树脂密封部件22的加强部件。金属部件23为圆盘形状,在外周缘的围绕轴线L的四个部位具备螺丝孔23a。
如图1所示,树脂密封部件22构成泵装置1A的外表的一部分。在此,如图3所示,壳体15在周向的四个部位具备沿轴线方向X贯通的壳体侧贯通孔15a。另外,隔壁部件16在周向的四个部位具备沿轴线方向X贯通的隔壁部件侧贯通孔16a。此外,在树脂密封部件22上,在周向的四个部位设置有沿轴线方向X贯通的树脂密封部件侧贯通孔22a。壳体15通过拧入金属部件23的螺丝孔23a中的带头螺丝69固定于隔壁部件16,其中,带头螺丝69沿轴线方向X贯通壳体侧贯通孔15a、隔壁部件侧贯通孔16a及树脂密封部件侧贯通孔22a。
当驱动泵装置1A时,按照规定顺序向定子17的各线圈19供电,使转子2旋转。由此,叶轮11沿规定旋转方向R旋转,所以在泵室3内流体沿环绕方向流动。因此,流体从吸水口43被吸入泵室3内,且流体从排出口44被排出。
(作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泵装置1A在泵室3内具备弹性部件25。另外,弹性部件25固定在泵室3的内壁面3a上与叶轮11对置的内壁面部分(隔壁部件16的环状部51的对置面51a)。因此,当残留在泵室3内的流体的体积因冻结而增加时,在泵室3内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的叶轮11的周边,弹性部件25被压缩,该泵室3的容量扩大。由此,可以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于叶轮11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叶轮11的损坏。例如,在压力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到叶轮11的情况下,有时产生叶片33和第一环状板部31的焊接部分剥离等损坏,但能够避免这样的损坏。另外,因为可以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于泵室3的内壁面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泵室3损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隔壁部件16具备在轴线方向X上从与壳体主体42相反的一侧与叶轮11对置的环状部51,弹性部件25固定于环状部51。如果将弹性部件25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则能够抑制弹性部件25阻碍流体从吸水口43经由泵室3朝向排出口44的流动。
此外,弹性部件25为环状,环状部51在与叶轮11对置的对置面51a具备容纳弹性部件25的环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弹性部件25扰乱叶轮11产生的水流。另外,能够防止由于叶轮11产生的水流而使弹性部件25从隔壁部件16脱落的情况。
在此,弹性部件25在从自然状态变化到压缩状态时,能够进行相当于泵室3的容积的10%的体积量以上的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于叶轮11的压力、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于泵室3的内壁面的压力。
(实施例2)
图7是实施例2的泵装置1B的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2的泵装置1B的转子2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的泵装置1B中,配置于泵室3内的弹性部件25的位置与上述泵装置1A不同。即,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5被固定于配置在泵室3内的转子2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隔壁部件16的环状部51未设置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弹性部件25未被固定于隔壁部件52。
在此,因为实施例2的泵装置1B具备与上述泵装置1A同样的结构,所以在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对转子2及弹性部件25进行说明,省略其他结构的说明。
(转子)
如图8所示,叶轮11具备从轴线方向X观察时的形状为圆环状的第一环状板部31、位于第一环状板部31的第二方向X2的圆环状的第二环状板部32以及设置于第一环状板部31和第二环状板部32之间的多个叶片33。轴部12为筒状,从第二环状板部32的内周侧的端缘沿第二方向X2延伸。在轴部12的轴孔12a的内部固定有作为滑动轴承的轴套35。另外,轴部12具备从轴线方向X的中途向外周侧突出的檐部36。在轴部12中,在檐部36的第二方向X2的区域固定有环状的磁铁13。
在轴部12中,在檐部36的叶轮11侧固定有弹性部件25。弹性部件25为环状,用平行于轴线L的面切断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在轴线方向X上的磁铁13和叶轮11之间,使轴部12贯通中心孔。弹性部件25密接于轴部12的外周面。另外,弹性部件25用粘接剂等固定于轴部12。在轴线方向X上,弹性部件25和叶轮11分离。即,在叶轮11和弹性部件25之间,在轴线方向X上设置有间隙G。
弹性部件25为闭孔泡沫塑料。弹性部件25的第一方向X1的端面、径向外侧的外周面及第二方向X2的端面被设为不暴露气泡的平滑面。弹性部件25在从自然状态变化到压缩状态时,能够进行相当于泵室3的容积的10%的体积量以上的弹性变形。
(作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泵装置1B在泵室3内具备弹性部件25。另外,弹性部件25在泵室3的内壁面上配置于叶轮11和磁铁13之间,且靠近叶轮11。因此,在残留在泵室3内的流体的体积因冻结而增加的情况下,在泵室3内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的叶轮11的周边,弹性部件25压缩,该泵室3的容量扩大。由此,可以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到叶轮11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叶轮11的损坏。另外,因为可以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到泵室3的内壁面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泵室3的损坏,即能够避免外壳4的损坏。
另外,弹性部件25为环状,使转子2的轴部12贯通其中心孔并固定于轴部12。因此,容易将弹性部件25固定于转子2。另外,即使在转子2旋转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弹性部件25从转子2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叶轮11和弹性部件25之间,在轴线方向X上设置有间隙G。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固定于转子2上的弹性部件25扰乱叶轮11产生的水流。
(实施例3)
图9是实施例3的泵装置1C的剖视图。图10是从第二方向X2观察实施例3的泵装置1C的壳体15和弹性部件25时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的泵装置1C中,配置于泵室3内的弹性部件25的位置与上述泵装置1A、1B不同。即,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5固定于壳体15的凹部41的内周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隔壁部件16的环状部51未设置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弹性部件25未固定于隔壁部件52。另外,弹性部件25未固定于转子2。
在此,因为实施例3的泵装置1C具备与上述泵装置1A、1B同样的结构,所以在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对壳体15及弹性部件25进行说明,省略其他结构的说明。
(壳体)
如图10所示,壳体15包括:具备容纳叶轮11的凹部41的壳体主体42;与凹部41连通的吸水口43;以及与凹部41连通的排出口44。壳体主体42中的凹部41的底面41a为圆形。在底面41a的中心设置有吸水口43的泵室3侧的第一开口45(开口)。吸水口43与转子2的轴线L同轴延伸。从壳体主体42沿第一方向X1延伸。壳体主体42中的凹部41的周壁面41b为圆环状。在周壁面41b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有排出口44的泵室3侧的第二开口46。排出口44从壳体主体42延伸到外周侧。
在壳体15中的凹部41的底面41a设置有环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是同心地围绕吸水口43的泵室3侧的开口的环状槽。在此,弹性部件25为环状,容纳于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并固定于壳体15。用平行于轴线L的面切断弹性部件2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弹性部件25的第二方向X2的端面不比壳体15的凹部41的底面41a更向叶轮11侧突出。
弹性部件25为闭孔泡沫塑料。在弹性部件25中,将与叶轮11对置的第二方向X2的端面设为不暴露气泡的平滑面。弹性部件25从自然状态变化到压缩状态时,能够进行相当于泵室3的容积的10%的体积量以上的弹性变形。
在壳体主体42中从凹部41的底面41a沿第二方向X2分离的位置,设置有圆筒状的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壳体侧转子支承部47被三个腿部48支承,这三个腿部48从壳体主体42中的第一开口45的内周壁即吸水口43的泵室侧的内壁面部分向第一方向X1突出。
(作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泵装置1C在泵室3内具备弹性部件25。另外,弹性部件25固定在泵室3的内壁面上与叶轮11对置的内壁面部分(壳体15的凹部41的底面41a)。因此,在残留在泵室3内的流体的体积因冻结而增加的情况下,在泵室3内存在流体的空间较大的叶轮11的周边,弹性部件25被压缩,该泵室3的容量扩大。由此,可以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到叶轮11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叶轮11的损坏。另外,因为可以减小从体积增加的流体施加到泵室3的内壁面的压力,所以能够避免泵室3的损坏,即能够避免外壳4的损坏。
另外,在设置于壳体15上的凹部41的底面41a附近设置有供流体流入的吸水口43的开口。因此,在壳体15的凹部41的底面41a附近,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低温时,容易冻结。对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弹性部件25配置在围绕凹部41的底面41a的第一开口45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因此,当滞留在凹部41的底面41a附近的流体冻结时,能够抑制壳体15损坏。
(变形例)
此外,也可以将弹性部件25固定于壳体15的凹部41的周壁面41b。在这种情况下,在壳体15中的凹部41的周壁面41b设置沿周向延伸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将弹性部件25容纳在该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60。这样,因为也能够在叶轮11的周边扩大泵室3的容量,所以能够避免叶轮11的损坏。另外,能够避免泵室3的损坏。
另外,也可以在泵室3内配置多个弹性部件25。即,也可以将弹性部件25设置在壳体15及隔壁部件16上。另外,也可以将弹性部件25设置在壳体15及转子2上。而且,也可以将弹性部件25设置在隔壁部件16及转子2上。另外,也可以将弹性部件25设置在壳体15、隔壁部件16及转子2上。

Claims (9)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叶轮、与所述叶轮同轴延伸的轴部及固定于所述轴部且在该轴部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叶轮分离的磁铁;以及
泵室,所述泵室容纳所述转子,
在所述泵室的内壁面上的与所述叶轮对置的内壁面部分及转子中的所述叶轮和所述磁铁之间的至少一方固定有弹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备容纳叶轮的凹部的壳体主体、与所述凹部连通的吸水口及与所述凹部连通的排出口;以及
隔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从所述轴线方向盖在所述壳体上,且与该壳体一起划分所述泵室,
所述隔壁部件具备:从与所述壳体主体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叶轮对置的环状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的端缘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并从外周侧围绕所述磁铁的筒部;以及封闭所述筒部中的与所述环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分的封闭部,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环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
所述环状部在与所述叶轮对置的对置面具备容纳所述弹性部件的环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且以使所述转子的所述轴部贯通所述弹性部件的中心孔的方式固定于该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和所述弹性部件之间,在所述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备容纳叶轮的凹部的壳体主体、与所述凹部连通的吸水口及与所述凹部连通的排出口;以及
隔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从所述轴线方向盖在所述壳体上,且与该壳体一起划分所述泵室,
所述隔壁部件具备: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从与所述壳体主体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叶轮对置的环状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的端缘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从外周侧围绕所述磁铁的筒部;以及封闭所述筒部中的与所述环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分的封闭部,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在所述凹部的底面或周壁面具备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
所述弹性部件容纳于所述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的所述底面设置有所述吸水口的所述泵室侧的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的环状的所述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
所述弹性部件为环状,且容纳于所述弹性部件容纳用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是闭孔泡沫塑料。
CN202021818738.6U 2019-08-30 2020-08-26 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62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7695A JP2021036134A (ja) 2019-08-30 2019-08-30 ポンプ装置
JP2019-157695 2019-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6244U true CN212536244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0519.0A Withdrawn CN112443514A (zh) 2019-08-30 2020-08-26 泵装置
CN20202181873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6244U (zh) 2019-08-30 2020-08-26 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0519.0A Withdrawn CN112443514A (zh) 2019-08-30 2020-08-26 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36134A (zh)
CN (2) CN11244351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5883A (ja) * 2000-11-22 2002-05-31 Ebara Corp マグネットポンプ及びモータ
DE10331602B4 (de) * 2002-08-31 2005-08-25 Oase Gmbh Tauchmotorpumpe mit Frostschutzeinrichtung
DE102004039172C5 (de) * 2004-08-12 2009-02-19 Nomig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it Mineralguß ausgekleideten Maschinenteilen und Verwendung des Verfahrens
DE102007047885A1 (de) * 2006-11-29 2008-06-05 Denso Corp., Kariya Reduktionsmitteldruckförderpumpe
EP2546525B1 (de) * 2011-07-13 2017-03-29 Oase GmbH Kreiselpumpe mit Spiralgehäuse
CN104314879A (zh) * 2014-11-07 2015-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裂水泵及空气能热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514A (zh) 2021-03-05
JP2021036134A (ja)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37023B1 (ko) 완전 방수구조를 갖는 유체 펌프
KR101242680B1 (ko) 방수구조를 갖는 스테이터, 이를 이용한 워터펌프 모터 및 워터펌프
JP6296872B2 (ja) ロータ及び液体ポンプ
EP1365157B1 (en) Monodirectional impeller for centrifugal electric pump having a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N110159546B (zh) 泵装置
CN110159544B (zh) 泵装置
JP2014223000A (ja) モータ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649049A (en) Fluid-shielded dynamoelectric device for immersed pumps and the like
CN115280012A (zh) 电动机器
CN111490609A (zh) 定子、电动机及泵装置
CN212536244U (zh) 泵装置
KR101527529B1 (ko) 워터 펌프
CN111486097A (zh) 泵装置
JP2016186224A (ja) 液体ポンプ
JP2011153549A (ja) ポンプ装置
JP2021120568A (ja) ポンプ装置
CN210397249U (zh) 微型泵
JP2004068750A (ja) ポンプ装置
JP6405625B2 (ja) 液体ポンプ
JP2013047502A (ja) ポンプ
JP2022528013A (ja) 電動液体ポンプ
JP2008184901A (ja) 電動ポンプ
CN113202772A (zh) 泵装置
JP2007198350A (ja) 遠心式ポンプ及びロータ
CN114320937B (zh) 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