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6099U - 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6099U
CN212536099U CN202021940108.6U CN202021940108U CN212536099U CN 212536099 U CN212536099 U CN 212536099U CN 202021940108 U CN202021940108 U CN 202021940108U CN 212536099 U CN212536099 U CN 212536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ring
contact
positioning
contac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01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窪信树
山本岳
仓谷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6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609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06Canned moto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086Seal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8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其具备壳体和O型圈,该壳体具有在转子的轴向上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且内部形成有泵室,该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其中,能够抑制组装时的O型圈发生扭曲。在该泵装置中,在第一壳体(7)上形成有限制O型圈(10)向下侧移动的限制面(11p)、供O型圈接触的接触面(11j)以及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8)的定位面(11k),在第二壳体上形成有供O型圈接触的接触面(8c)和与定位面接触的定位面(8d)。与限制面(11p)接触的O型圈未弹性变形时的O型圈的中心和定位面的上端之间的距离(L1)比接触面的下端和定位面(8d)的下端之间的距离(L2)长。

Description

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用于防止流体从泵室漏出的O型圈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具备叶轮和使叶轮旋转的电动机的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叶轮及电动机配置于壳体的内部,该壳体具备外壳和覆盖外壳的上部的上壳体。在上壳体上形成有流体的吸入部和流体的排出部。在外壳和上壳体之间形成有从吸入部吸入的流体朝向排出部通过的泵室。电动机具备配置于泵室的转子和配置于泵室的外侧的定子。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在外壳和上壳体的接合部分配置有用于防止流体从泵室漏出的O型圈。O型圈在转子的轴向上配置于外壳和上壳体之间。外壳和上壳体通过螺丝相互固定。螺丝的轴向与转子的轴向一致,当外壳和上壳体通过螺丝相互固定时,O型圈在转子的轴向上被挤压,确保O型圈的密封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675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的情况下,当在容易产生振动的环境下使用泵装置时,固定外壳和上壳体的螺丝因泵装置的振动的影响而可能松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中,当泵装置振动使得固定外壳和上壳体的螺丝松动时,转子的轴向上的O型圈的挤压量变少,O型圈的密封性有可能降低。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在转子的径向上将O型圈配置于外壳和上壳体之间的技术。例如,研究了以O型圈的内周面与外壳的O型圈接触面接触且O型圈的外周面与上壳体的O型圈接触面接触的方式,在转子的径向上将O型圈配置在外壳和上壳体之间。在该情况下,由于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被挤压,因此即使泵装置振动使得固定外壳和上壳体的螺丝松动,转子的径向上的O型圈的挤压量也不变。因此,即使泵装置振动使得固定外壳和上壳体的螺丝松动,也能够确保O型圈的密封性。
在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外壳和上壳体之间的情况下,壳体例如通过在转子的轴向上将上壳体组合到安装有O型圈的状态的外壳上来形成。另外,在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外壳和上壳体之间的情况下,为了在转子的径向上将O型圈挤压规定量,在转子的轴向上将上壳体组合到外壳上时,需要使上壳体的O型圈接触面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的外周面接触,同时使上壳体相对于外壳沿转子的轴向移动。
然而,在使上壳体的O型圈接触面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的外周面接触,同时使上壳体相对于外壳沿转子的轴向移动的情况下,如果上壳体的O型圈接触面和O型圈的外周面的接触压力在O型圈的周向上不一致,则在形成壳体时O型圈可能扭曲。即,在组装泵装置时,O型圈可能扭曲。另外,如果O型圈扭曲,则O型圈的密封性可能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泵装置,该泵装置具备壳体和O型圈,所述壳体具有在转子的轴向上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并且在内部形成有泵室,所述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其中,能够抑制组装时的O型圈发生扭曲。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及定子;叶轮,所述叶轮安装于转子上;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泵室,该泵室中配置有转子及叶轮;以及O型圈,所述O型圈用于防止流体从泵室漏出,壳体具备在转子的轴向上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如果将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则在第一壳体上形成有:限制面,所述限制面用于限制O型圈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供作为O型圈的内周面的O型圈内周面及作为O型圈的外周面的O型圈外周面中的任一方接触;以及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供O型圈内周面及O型圈外周面中的任一另一方接触;以及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接触,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限制面是与轴向正交的平面,第一定位面配置于比限制面及第一接触面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第二定位面配置于比第二接触面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与限制面接触的O型圈未弹性变形时的轴向上的O型圈的中心和第一定位面的第二方向端之间的轴向距离比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和第二定位面的第一方向端之间的轴向距离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泵装置中,在第一壳体上形成有:限制面,所述限制面用于限制O型圈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供O型圈内周面及O型圈外周面中的任一方接触;以及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供O型圈内周面及O型圈外周面中的任意另一方接触;以及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接触,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与限制面接触的O型圈未弹性变形时的轴向上的O型圈的中心和第一定位面的第二方向端之间的轴向距离比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和第二定位面的第一方向端之间的轴向距离长。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第二壳体相对于安装有与限制面接触的O型圈的状态的第一壳体移动到第一方向侧,且将第二壳体在轴向上组合到第一壳体上的情况下,当使第二壳体的第二接触面与O型圈接触并在径向上挤压O型圈时(即,在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使第二接触面与O型圈接触时),能够使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接触,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定位第二壳体。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二壳体在轴向上组合到第一壳体上时,能够在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在径向上被定位的状态下,使第二接触面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接触,同时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到第一方向侧。
其结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第二接触面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接触,同时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到第一方向侧,将第二壳体在轴向上组合到第一壳体上时,能够抑制第二接触面和O型圈的接触压力在O型圈的周向上不一致。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组装泵装置时,能够抑制O型圈发生扭曲。
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第二接触面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一接触面的外侧,O型圈内周面与第一接触面接触,O型圈外周面与第二接触面接触,第二定位面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定位面的外侧,从径向的外侧与第一定位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第一接触面和第一定位面形成于同一曲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接触面和第一定位面未形成于同一曲面上的情况比较,能够简化第一壳体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壳体限制面,该第一壳体限制面用于限制第二壳体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在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壳体限制面,该第二壳体限制面与第一壳体限制面接触,限制第二壳体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第一壳体限制面及第二壳体限制面是与轴向正交的平面,第一壳体限制面配置于比限制面靠第一方向侧的位置,第二壳体限制面配置于比第二接触面靠第一方向侧的位置,在第二壳体上形成有连接第二壳体限制面和第二接触面的倒角部,第一壳体限制面和限制面之间的轴向距离比第二壳体限制面和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之间的轴向距离长。
当这样构成时,因为连接第二壳体限制面和第二接触面的倒角部形成于第二壳体上,所以在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到第一方向侧并且将第二壳体在轴向上组合到第一壳体时,能够通过倒角部逐渐地挤压O型圈。另外,当这样构成时,因为第一壳体限制面和限制面之间的轴向的距离比第二壳体限制面和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之间的轴向的距离长,所以O型圈不会配置在轴向上形成有倒角部的部位。因此,即使连接第二壳体限制面和第二接触面的倒角部形成于第二壳体,也能够防止O型圈的径向的挤压量因倒角部的影响而减少。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定子形成为筒状,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并且配置于泵室的外侧,第一壳体具备隔壁部件和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划定泵室的一部分,并且配置于泵室和定子之间,所述树脂密封部件覆盖定子,在隔壁部件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筒部,第一接触面构成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筒部的内周侧填充有树脂密封部件的一部分。
当这样构成时,即使较大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于供O型圈内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面,也能够通过树脂密封部件的一部分防止第一接触面构成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筒部朝向径向的内侧变形。因此,即使较大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于第一接触面,也能够抑制O型圈在径向上的挤压量的减少,其结果是,能够确保O型圈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泵装置具备壳体和O型圈,所述壳体具有在转子的轴向上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并且在内部形成有泵室,所述O型圈在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其中,在组装泵装置时,能够抑制O型圈发生扭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2(A)和图2(B)是用于说明图1的E部的结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装置;2…叶轮;3…电动机;5…转子;6…定子;7…外壳;8…上壳体;8c…接触面;8d…定位面;8e…限制面;8f…倒角部;9…泵室;10…O型圈;10a…O型圈内周面;10b…O型圈外周面;11…隔壁部件;11g…筒部;11j…接触面;11k…定位面;11n…限制面;11p…限制面;12…树脂密封部件;13…壳体;L1…轴向上的O型圈的中心和第一定位面的第二方向端的轴向的距离;L2…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和第二定位面的第一方向端的轴向的距离;L3…第一壳体限制面和限制面的轴向的距离;L4…第二壳体限制面和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的轴向的距离;Z…轴向;Z1…第二方向;Z2…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泵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的Z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上下方向中的一方即图1的Z1方向设为“上方向”,将上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图1的Z2方向设为“下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是被称为屏蔽泵(屏蔽电泵)的类型的离心泵,具备叶轮2、使叶轮2旋转的电动机3以及用于控制电动机3的电路板4。电动机3具备转子5和定子6。叶轮2、电动机3及电路板4配置于壳体13的内部,上述壳体13具备外壳7和覆盖外壳7的上部的上壳体8。外壳7和上壳体8通过省略了图示的螺丝相互固定。
在上壳体8上形成有流体的吸入部8a和流体的排出部8b。在外壳7和上壳体8之间形成有供从吸入部8a吸入的流体朝向排出部8b通过的泵室9。即,在壳体13的内部形成有泵室9。在外壳7和上壳体8的接合部分配置有用于确保泵室9的密闭性并防止流体从泵室9漏出的O型圈10。外壳7具备隔壁部件11和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12,该隔壁部件11具有以隔开泵室9和定子6的方式配置于泵室9和定子6之间的隔壁11a,该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隔壁部件11的下表面及侧面。
转子5具备驱动用磁体14、圆筒状的套筒15以及保持驱动用磁体14及套筒15的保持部件16。保持部件16形成为带凸缘的大致圆筒状。驱动用磁体14固定于保持部件16的外周侧,套筒15固定于保持部件16的内周侧。在配置于上侧的保持部件16的凸缘部16a固定有叶轮2。即,叶轮2安装在转子5上。叶轮2及转子5配置于泵室9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转子5的径向设为“径向”,将转子5的周向(圆周方向)设为“周向”。
转子5被固定轴17支承为能够旋转。固定轴17配置为固定轴17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即,上下方向是转子5的轴向。固定轴17的上端保持于上壳体8,固定轴17的下端保持于外壳7。固定轴17插通于套筒15的内周侧。另外,在固定轴17上安装有与套筒15的上端面抵接的推力轴承部件18。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15作为转子5的径向轴承发挥作用,套筒15及推力轴承部件18作为转子5的推力轴承发挥作用。本实施方式的下方向(Z2方向)为转子5的轴向的一方即第一方向,上方向(Z1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二方向。
定子6具备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以及绝缘体25,整体形成为筒状。具体地说,定子6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定子6经由隔壁11a配置于转子5的外周侧。另外,定子6配置于泵室9的外侧。定子6配置为定子6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
定子铁芯24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的磁性板层叠形成的层叠铁芯。定子铁芯24具备形成为环状的外周环部24a和从外周环部24a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24b。外周环部24a的外周面构成定子铁芯24的外周面。构成突极部24b的前端部的突极前端部隔着隔壁11a与驱动用磁体14的外周面对置。绝缘体25安装于每个突极部24b。驱动用线圈23由导线构成,该导线由铜合金等构成。驱动用线圈23经由绝缘体25卷绕于多个突极部24b中的每一个上。
如上所述,隔壁部件11具备隔壁11a。隔壁11a形成为带凸缘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具备圆筒部11b、底部11c以及凸缘部11d。圆筒部11b形成为圆筒状,覆盖驱动用磁体14的外周面。圆筒部11b在径向上配置于转子5和定子6之间。圆筒部11b的轴心与固定轴17的轴心一致。底部11c形成为封闭圆筒部11b的下端的圆板状。凸缘部11d形成为从圆筒部11b的上端向径向的外侧扩展。
如图1所示,隔壁11a的内侧及上侧成为泵室9,叶轮2及转子5配置于隔壁11a的内侧及上侧。另外,隔壁11a划定泵室9的一部分。即,隔壁部件11划定泵室9的一部分。隔壁11a发挥防止泵室9内的流体流入定子6及电路板4的配置部位的作用。
电路板4是玻璃环氧基板等刚性基板,形成为平板状。电路板4以电路板4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状态固定于隔壁11a上。另外,电路板4固定于隔壁11a的下端侧部分。
树脂密封部件12由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料)形成。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定子6及电路板4。树脂密封部件12发挥保护电路板4及驱动用线圈23等不受流体影响的作用。另外,树脂密封部件12整体上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完全覆盖定子6、圆筒部11b及底部11c。另外,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电路板4的大致整体和凸缘部11d的下表面。
(O型圈的周边部分的结构)
图2(A)和图2(B)是用于说明图1的E部的结构的放大图。
如上所述,在外壳7和上壳体8的接合部分配置有O型圈10。外壳7和上壳体8在上下方向上组合并相互固定。即,壳体13具备在上下方向上组合的外壳7及上壳体8,外壳7和上壳体8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分割。O型圈10在径向上配置于外壳7和上壳体8之间。O型圈10在径向上被挤压规定量。本实施方式的外壳7为第一壳体,上壳体8为第二壳体。
如上所述,外壳7具备具有隔壁11a的隔壁部件11。另外,隔壁11a具备从圆筒部11b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11d。凸缘部11d具备从圆筒部11b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环状且平板状的第一凸缘部11f、从第一凸缘部11f的外周端向下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筒部11g以及从筒部11g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环状且平板状的第二凸缘部11h。筒部11g的轴心与固定轴17的轴心一致。如上所述,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凸缘部11d的下表面。因此,在筒部11g的内周侧填充有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一部分。即,在径向上的圆筒部11b和筒部11g之间填充有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一部分。
筒部11g的外周面的下侧部分为供作为O型圈10的内周面的O型圈内周面10a接触的接触面11j。筒部11g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分为用于相对于外壳7在径向上定位上壳体8的定位面11k。即,接触面11j和定位面11k形成于同一曲面上。另外,定位面11k配置于比接触面11j靠上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面11j为第一接触面,定位面11k为第一定位面。
第一凸缘部11f的上表面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第二凸缘部11h的上表面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第二凸缘部11h的上表面为用于限制上壳体8向下侧的移动的限制面11n。本实施方式的限制面11n是第一壳体限制面。
在筒部11g和第二凸缘部11h间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用于限制O型圈10向下侧的移动的限制面11p。限制面11p形成于筒部11g的外周侧。限制面11p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另外,限制面11p形成为圆环状。限制面11p的内周端连接到接触面11j的下端。即,接触面11j配置于比限制面11p靠上侧的位置。另外,限制面11p配置于比限制面11n靠上侧的位置。即,限制面11n配置于比限制面11p靠下侧的位置。
在上壳体8的内周侧形成有供作为O型圈10的外周面的O型圈外周面10b接触的接触面8c。接触面8c形成于上壳体8的下端部。接触面8c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形状的圆筒面。接触面8c在径向上配置于接触面11j的外侧,且在径向上与接触面11j对置。本实施方式的接触面8c是第二接触面。
另外,在上壳体8的内周侧形成有与定位面11k接触并相对于外壳7在径向上定位上壳体8的定位面8d。定位面8d配置于比接触面8c靠上侧的位置。定位面8d是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形状的圆筒面。定位面8d的内径小于接触面8c的内径。接触面8c和定位面8d配置为同心状。定位面8d在径向上配置于定位面11k的外侧,从径向的外侧与定位面11k接触。本实施方式的定位面8d是第二定位面。
上壳体8的下端面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环状的平面。另外,上壳体8的下端面为与限制面11n接触并限制上壳体8向下侧的移动的限制面8e。限制面8e配置于比接触面8c靠下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限制面8e是第二壳体限制面。在上壳体8的内周侧形成有连接限制面8e和接触面8c的倒角部8f。倒角部8f是通过倒斜角加工而形成的倾斜面。倒角部8f的上端与接触面8c的下端连接,倒角部8f的下端与限制面8e的内周端连接。
另外,在上壳体8的内周侧形成有与接触面8c的上端连接的台阶面8g。台阶面8g是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台阶面8g形成为圆环状。台阶面8g的外周端连接到接触面8c。而且,在上壳体8的内周侧形成有连接台阶面8g和定位面8d的倒角部8h。倒角部8h是通过倒斜角加工而形成的倾斜面。倒角部8h的上端连接到定位面8d的下端,倒角部8h的下端连接到台阶面8g的内周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限制面11p接触的O型圈10未弹性变形时(参照图2(A)的双点划线)的上下方向上的O型圈10的中心和定位面11k的上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1比接触面8c的下端和定位面8d的下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2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面11n和限制面11p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3比限制面8e和接触面8c的下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即,倒角部8f的上下方向的长度)L4长。
(泵装置的组装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隔壁部件11的圆筒部11b插入定子6的内周侧,将定子6安装在隔壁部件11上,并且将电路板4固定到隔壁部件11上,之后,将固定有电路板4及定子6的隔壁部件11配置于模具内,通过在该模具内注入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而形成树脂密封部件12。之后,将转子5配置在圆筒部11b的内周侧后,将叶轮2固定在保持部件16上。之后,以O型圈10的下端与限制面11p接触的方式将O型圈10安装在筒部11g的外周面。在该状态下,使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移动到下侧,将上壳体8与外壳7组合。之后,用螺丝将上壳体8固定在外壳7上,从而完成泵装置1。
如上所述,与限制面11p接触的O型圈10未弹性变形时的上下方向上的O型圈10的中心和定位面11k的上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1比接触面8c的下端和定位面8d的下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2长。因此,当使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移动到下侧并将上壳体8与外壳7组合时,如图2(B)所示,在接触面8c与O型圈10接触而将O型圈10挤压至径向的内侧时(即,当接触面8c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10接触时),定位面11k和定位面8d接触,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在径向上被定位。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1比距离L2长,在使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移动到下侧并将上壳体8与外壳7组合时,当接触面8c与O型圈10接触并将O型圈10向径向的内侧挤压时(即,当接触面8c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10接触时),定位面11k和定位面8d接触,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在径向上被定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上壳体8与外壳7组合时,能够在将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在径向上定位的状态下,使接触面8c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10接触,同时使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移动到下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接触面8c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O型圈10接触,同时使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移动到下侧并将上壳体8与外壳7组合时,能够抑制接触面8c和O型圈10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周向上不一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泵装置1时,能够抑制O型圈10发生扭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壳体8的内周侧形成有连接限制面8e和接触面8c的倒角部8f。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上壳体8相对于外壳7移动到下侧并将上壳体8与外壳7组合时,能够通过倒角部8f逐渐地挤压O型圈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限制面11n和限制面11p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3比限制面8e和接触面8c的下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4长,所以如图2(A)所示,O型圈10不会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倒角部8f的部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倒角部8f形成于上壳体8,也能够防止O型圈10的径向的挤压量因倒角部8f的影响而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面11j构成外周面的一部分的筒部11g的内周侧填充有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一部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较大的流体压力作用于供O型圈内周面10a接触的接触面11j,也能够通过树脂密封部件12的一部分防止筒部11g朝向径向的内侧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较大的流体压力作用于接触面11j,也能够抑制径向上的O型圈10的被挤压量的减少,其结果是,能够确保O型圈10的密封性。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但不限于此,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隔壁部件11上形成有供O型圈外周面10b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在上壳体8上形成有供O型圈内周面10a接触的第二接触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接触面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一接触面的内侧。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隔壁部件11上形成有相当于定位面11k的第一定位面,在上壳体8上形成有相当于定位面8d的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在径向上配置于第一定位面的内侧,从径向的内侧与第一定位面接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接触面11j和定位面11k也可以不形成于同一曲面上。具体地说,定位面11k的外径也可以小于接触面11j的外径。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是转子5配置在定子6的内周侧的内转子式电动机,但电动机3也可以是转子配置在定子的外周侧的外转子式电动机。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倒角部8f也可以通过倒圆角加工来形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外壳7和上壳体8也可以通过螺丝以外的固定单元来固定。例如,也可以通过利用形成于外壳7或上壳体8上的弹性片的弹性变形的搭扣来固定外壳7和上壳体8。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叶轮2也可以与转子5一体形成。例如,叶轮2也可以与保持部件16一体形成。

Claims (6)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子及定子;叶轮,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转子上;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泵室,该泵室中配置有所述转子及所述叶轮;以及O型圈,所述O型圈用于防止流体从所述泵室漏出,
所述壳体具备在所述转子的轴向上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所述O型圈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如果将所述轴向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将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则
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限制面,所述限制面用于限制所述O型圈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供作为所述O型圈的内周面的O型圈内周面及作为所述O型圈的外周面的O型圈外周面中的任一方接触;以及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径向上定位所述第二壳体,
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供所述O型圈内周面及所述O型圈外周面中的任意另一方接触;以及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接触,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径向上定位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限制面是与所述轴向正交的平面,
所述第一定位面配置于比所述限制面及所述第一接触面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面配置于比所述第二接触面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
与所述限制面接触的所述O型圈未弹性变形时的所述轴向上的所述O型圈的中心和所述第一定位面的第二方向端之间的所述轴向的距离比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和所述第二定位面的第一方向端之间的所述轴向的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触面在所述径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外侧,
所述O型圈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接触,
所述O型圈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
所述第二定位面在所述径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外侧,从所述径向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定位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一定位面形成于同一曲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一定位面形成于同一曲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壳体限制面,所述第一壳体限制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壳体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
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壳体限制面,所述第二壳体限制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制面接触,限制所述第二壳体向第一方向侧的移动,
所述第一壳体限制面及所述第二壳体限制面是与所述轴向正交的平面,
所述第一壳体限制面配置于比所述限制面靠第一方向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壳体限制面配置于比所述第二接触面靠第一方向侧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限制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倒角部,
所述第一壳体限制面和所述限制面之间的所述轴向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壳体限制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的第一方向端之间的所述轴向的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形成为筒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侧,并且配置于所述泵室的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具备隔壁部件和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所述隔壁部件划定所述泵室的一部分,并且配置于所述泵室和所述定子之间,所述树脂密封部件覆盖所述定子,
在所述隔壁部件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筒部,所述第一接触面构成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筒部的内周侧填充有所述树脂密封部件的一部分。
CN202021940108.6U 2019-09-10 2020-09-08 泵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53609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4765A JP7373327B2 (ja) 2019-09-10 2019-09-10 ポンプ装置
JP2019-164765 2019-09-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6099U true CN21253609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2890.5A Active CN112555163B (zh) 2019-09-10 2020-09-08 泵装置
CN20202194010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536099U (zh) 2019-09-10 2020-09-08 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2890.5A Active CN112555163B (zh) 2019-09-10 2020-09-08 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73327B2 (zh)
CN (2) CN1125551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163A (zh) * 2019-09-10 2021-03-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955877B (it) * 1972-05-26 1973-09-29 Nuovo Pignone Spa Sistema di chiusura ermetica di un corpo cilindrico soggetto ad alte pressioni interne in particolare della cassa di un compressore cen trifugo ad elevata pressione
JP2011052569A (ja) 2009-08-31 2011-03-17 Yamada Seisakusho Co Ltd ウォータポンプ及びその組付方法
JP5835984B2 (ja) 2011-07-25 2015-12-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JP2013076330A (ja) * 2011-09-29 2013-04-25 Kawamoto Pump Mfg Co Ltd シール取付構造及び多段ポンプ装置
JP5713870B2 (ja) * 2011-10-18 2015-05-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ウォータポンプ
CN202811523U (zh) * 2012-07-21 2013-03-20 江西耐普矿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50nzja-mr渣浆泵
CN202768418U (zh) * 2012-09-21 2013-03-06 福安远东华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密封件泄漏安全装置的漩涡泵
JP6236810B2 (ja) * 2013-03-14 2017-11-2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ポンプ
JP7048341B2 (ja) 2018-02-14 2022-04-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JP7373327B2 (ja) * 2019-09-10 2023-11-02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163A (zh) * 2019-09-10 2021-03-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CN112555163B (zh) * 2019-09-10 2023-01-3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5163A (zh) 2021-03-26
CN112555163B (zh) 2023-01-31
JP7373327B2 (ja) 2023-11-02
JP2021042706A (ja)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3061B (zh) 泵体及用于泵体的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
US10079519B2 (en) Motor
US10608494B2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unit
EP3151391B1 (en)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KR102312546B1 (ko) 물 펌프 및 물 펌프 제조 방법
JP2017070110A (ja) ポンプ装置
JP2013150536A (ja) 液体ポンプ
US20190032657A1 (en) Electric oil pump
CN212536099U (zh) 泵装置
JP2019208335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2017025854A (ja) ポンプ装置
JP2017015002A (ja) ポンプ装置
CN110242582B (zh) 泵装置
CN111490609A (zh) 定子、电动机及泵装置
JPH0571436A (ja) 車両用燃料供給装置
CN211975417U (zh) 泵装置
JP2005207320A (ja) 燃料ポンプ
JP2022554156A (ja) 電動ポンプ
JP2020102955A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8064029A (ja) 燃料ポンプ
JP2008064027A (ja) 燃料ポン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927340U (zh) 电动机和排水阀驱动装置
JP2018150839A (ja) 燃料ポンプ
JP7400596B2 (ja) 永久磁石電動機
CN117477845A (zh) 马达及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1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1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