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5989U -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5989U
CN212535989U CN202021223523.XU CN202021223523U CN212535989U CN 212535989 U CN212535989 U CN 212535989U CN 202021223523 U CN202021223523 U CN 202021223523U CN 212535989 U CN212535989 U CN 212535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ste heat
air
inlet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35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明
张景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35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5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5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5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和外部用热装置,其中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包括电动机、压缩机主机、进气过滤器、油气分离器、过油过滤器、过气过滤器和空气冷却器;还包括油侧余热回收器。该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行的同时,能对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相比于现有的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润滑油空气压缩机将余热回收装置全部集成于空气压缩机内部,占地面积仅增加约10%‑15%,却可以回收空气压缩机余热总量的60%左右,回收的余热有多种利用方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企业中,空气压缩机都是保证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同时也是能耗较大的设备之一。空气压缩机一般情况下能将常温常压(0.1MPa)状态下的空气压缩到0.8MPa-1.2MPa的压力状态。这一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然而,真正用于压缩空气消耗的电能只占总耗电量的15%-25%,其余电能均转换为热能,除了少量热量通过空气压缩机本体散发外,一部分热量进入压缩空气,使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另一部分热量由空气压缩机中的润滑油带走,使得润滑油的温度升高。
传统空气压缩机内部会设置一油冷却器,一般为管壳式换热器,用来冷却润滑油,且热交换过程获得的热量直接排放。可见,润滑油中的热量基本都直接排放至大气,而没有回收再利用。此外,现有的用于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均设在空气压缩外部,即:在空气压缩机外部设置一套独立的余热回收装置,总占地面积将近是空气压缩机本身的两倍。如在现有空气压缩机的基础上增设余热回收装置,需要对现有的空气压缩机进行大幅的改造,增加阀门、仪表、管路等一系列部件,改造后管路复杂、改造投资较大,且增设的余热回收装置还会增加占地面积,自动化程度低。
因此,在各行各业都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急需一种节能减排的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中的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和余热回收装置为一体化设置,包括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和在其外部设置的外部用热装置(16),其中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包括:
对空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主机(2)、
与压缩机主机连接并为其提供动力的电动机(1)、
除去空气中杂质的进气过滤器(3)、
将油气混合物分离成润滑油和压缩空气的油气分离器(5)、
除去润滑油中杂质的过油过滤器(9)、
除去压缩空气中油滴的过气过滤器(6)、和
用来冷却压缩空气的空气冷却器(7);
还包括用来回收润滑油中余热的油侧余热回收器(8);
油侧余热回收器内设有润滑油通路和冷媒通路,润滑油通路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冷媒通路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空气冷却器内设有压缩空气通路和冷却水通路,压缩空气通路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冷却水通路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与其连通形成循环的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出口;
压缩机主机上设有进气口、进油口和油气出口;油气分离器上设有油气进口、出气口和出油口;过油过滤器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压缩机主机的进气口与进气过滤器相连,进油口与过油过滤器的出油口相连,油气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的油气进口相连;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与油侧余热回收器的进油口相连,出气口与过气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过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空气冷却器的进气口相连;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出油口与过油过滤器的进油口相连,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媒进口与冷媒管道连通,冷媒出口与外部用热装置连通;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与外部用气管路相连。
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为板式换热器。
所述空气冷却器为管壳式换热器。
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还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的冷却水通路,冷却水通路中通有用于调整润滑油温度的冷却水。
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进口连通,形成循环的冷却水通路。
所述压缩机主机的进油口处设有用来检测进入压缩机主机中润滑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用于收集和处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的集中控制器(10),温度传感器与集中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却水进口、冷媒进口均设有电动阀门,集中控制器与电动阀门电连接。
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却水出口、冷媒出口均设有电动阀门,集中控制器与电动阀门电连接。
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媒进口和冷却水进口上的电动阀门不同时开启,也不同时关闭。
所述压缩机主机进气口与进气过滤器之间还设有进气调节阀(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中的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行的同时,能回收利用润滑油中的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相比于现有的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将润滑油余热回收装置全部集成于空气压缩机内部,占地面积仅增加约10%-15%;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外部保留各接口,通过管道与外部用热装置(如厂内生活用水、厂内纯水系统用水、厂内采暖用水等)连接,管路简洁,自动化程度高。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回收空气压缩机余热总量的60%左右,回收的余热有多种利用方式,如加热生活用水、加热纯水系统供水、加热冬季采暖水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施行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这些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由回收润滑油余热的空气压缩机(即: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和外部用热装置两部分组成,外部用热装置设在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外部,且与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连接,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将回收到的余热用于外部用热装置中。
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动机1、压缩机主机2、进气过滤器3、进气调节阀4、油气分离器5、过气过滤器6、空气冷却器7、油侧余热回收器8、过油过滤器9、集中控制器10、温度传感器11、第一电动阀门12、第二电动阀门13、第三电动阀门14、第四电动阀门15、外部用热装置16(图1中未示出)及管路。
压缩机主机2与电动机1连接,由电动机1为其提供传动动力。压缩机主机2上设有进气口、进油口和油气出口。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经进气调节阀4与进气过滤器3相连,将常压空气引入压缩机主机2内部与润滑油混合后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压缩空气与润滑油形成油气混合物由油气出口排出,油气出口与油气分离器5相连,油气混合物由油气出口排至油气分离器5。
油气分离器5用来压缩空气与润滑油分离,设有油气进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油气进口与压缩机主机2的油气出口连通;出气口与过气过滤器6相连;出油口与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口连通。
油气分离器5的出油口与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口之间还依次设有油侧余热回收器8和过油过滤器9,即:油气分离器5的出油口与油侧余热回收器8的进油口相连,油侧余热回收器8的出油口与过油过滤器9的进油口连接,过油过滤器9的出油口与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口连接;油气分离器5分离得到的润滑油先进入油侧余热回收器8,油侧余热回收器8对润滑油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回收余热了的润滑油进入过油过滤器9,除去杂质后进入压缩机主机2循环使用,以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损坏压缩机主机2的轴承。
过气过滤器6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油气分离器5的出气口相连;过气过滤器6的出气口与空气冷却器7的进气口相连,空气冷却器7的出气口与外部用气管路相连。空气冷却器7为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组通路,压缩空气通路以及冷却水通路;压缩空气通路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过气过滤器6的出气口和外部用气管路连通;冷却水通路上设有冷却水进口(见图2和图3中的c)和冷却水出口(见图2和图3中的a),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进口连通,使得冷却水通路中通入的冷却水可以在冷却水通路中循环使用。来自过气过滤器6的高温压缩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器7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使得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冷却后的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外部用气管路即可,换热后冷却水中的热量直接排至大气。因为外部用气管路和设备对于压缩空气的排出温度没有严格要求,因此,不需要在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设置温度传感器,也不需要在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处设置电动阀门。
油侧余热回收器8选用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相同体积情况下换热面积大(较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油侧余热回收器8至少包括两组通路,润滑油通路以及至少一组的介质通路;润滑油通路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油气分离器5的出油口和过油过滤器9的进油口连通。油侧余热回收器8上设有冷媒通路(其中一组介质通路),冷媒通路上设有冷媒进口(见图3中的c和g)和冷媒出口(见图3中的a和e),冷媒可用来回收润滑油中的热量,并将这些热量储存下来,冷媒出口与外部用热装置16相连,将油侧余热回收器8回收的热量用于外部用热装置16中。冷媒可选自外部用热装置16中的介质,如外部用热装置是暖气,冷媒介质可选用采暖用水;如外部用热装置16是生活用热水管道,冷媒介质选用生活用水;若外部用热装置16为纯水系统,冷媒介质选用纯水系统用水。油侧余热回收器8上还设有冷却水通路(另一组介质通路),冷却水通路上设有冷却水进口(见图3中的f)和冷却水出口(见图3中的d),若润滑油经冷媒换热后,油温还是过高,用来冷却水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油侧余热回收器8上的冷却水出口设有第一电动阀门12,冷媒出口设有第二电动阀门13,冷却水进口设有第三电动阀门14,冷媒进口设有第四电动阀门15。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内还设有集中控制器,第一电动阀门12、第二电动阀门13、第三电动阀门14、第四电动阀门15均与集中控制器10电连接;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也与集中控制器1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1可将润滑油的温度信号传递给集中控制器10,集中控制器10根据润滑油的温度,来控制冷却水和冷媒的通入量。
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中集中控制器10的控制原理如下:
压缩机主机2的正常运行是对润滑油油温有要求的,油温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压缩机主机2的运行,因此在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口设温度传感器11,当压缩机主机2正常运行时,集中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阀门14和第一电动阀门12关闭,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3和第四电动阀门15开启,即:关闭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循环冷却水,停止冷却水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开启冷媒管道,利用冷媒给润滑油降温。若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温度高于设定值上限时,表明冷媒不能将润滑油油温降至设定值,此时集中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阀门14和第一电动阀门12开启,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3和第四电动阀门15关闭,即:开启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循环冷却水,利用冷却水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关闭冷媒管道,暂停冷媒给润滑油降温,直至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油温恢复正常。若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压缩机主机2的进油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时,集中控制器10控制第三电动阀门14和第一电动阀门12关闭,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3和第四电动阀门15开启且控制其中的冷媒流量,减少与润滑油进行热交换的冷媒量,使润滑油油温恢复正常。
利用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对润滑油的余热进行回收,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外界常态空气(按温度20℃,压力0.1MPa)依次经进气过滤器3和进气调节阀4,除去其中的杂质(以免损伤轴承),由进气口进入压缩机主机2内,与压缩机内主体2进油口喷入的润滑油相混合,经压缩机主机2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物,温度一般为95℃-110℃,压力约0.80MPa。油气混合物由油气出口排出压缩机主机2,通过管道进入油气分离器5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润滑油进入油侧余热回收器8中的润滑油通路,通过与冷媒通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将润滑油温度降至约65℃,降温后润滑油经过油过滤器9进入压缩机主机2循环使用。压缩空气经过油气分离器5与润滑油分离,再经过气过滤器6的过滤,除去压缩空气中未被油气分离器5分离掉的微小油滴后,经管道进入空气冷却器7中的压缩空气通路,用冷却水通路中的冷却水对其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冷却器7的出气口(见图3中的b)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进入外部用气管路供后续用气设备使用。
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回收余热时,润滑油温度从100℃降至65℃,温降35℃。按空气压缩机换热温差为10℃计算,也就是说与润滑油换热后的冷媒可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55℃,足够生活用水、纯水系统供水、冬季采暖水的温度要求。在不影响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也可以将润滑油的换热终端温度提高,以获得更高的换热后冷媒温度。
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高度集成,将余热回收装置集中布置在空气压缩机内部,为一体式机型;各部件之间的管路简单、距离短,管路造成的热损失小,且采用了传热系数更高的板式换热器作为油侧余热回收器,使得换热效果好,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润滑油中的余热,集成设计的空气压缩机造价也更低。相比传统外置余热回收装置的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空气压缩机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可缩小约2/3(与传统空气压缩机和外置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占地面积总和比),仅比传统空气压缩机的占地面积增加10-15%(与传统空气压缩机本身的占地面积比),即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空气压缩机体积与传统空气压缩机基本相同,布置更加灵活。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空气压缩机中设置有集中控制器,通过电动阀门及温度传感器等自动化装置,实现自动化运行,且可根据各种工况自动切换,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运行,节约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和在其外部设置的外部用热装置(16),其中润滑油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包括:
对空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主机(2)、
与压缩机主机连接并为其提供动力的电动机(1)、
除去空气中杂质的进气过滤器(3)、
将油气混合物分离成润滑油和压缩空气的油气分离器(5)、
除去润滑油中杂质的过油过滤器(9)、
除去压缩空气中油滴的过气过滤器(6)、和
用来冷却压缩空气的空气冷却器(7);
还包括用来回收润滑油中余热的油侧余热回收器(8);
油侧余热回收器内设有润滑油通路和冷媒通路,润滑油通路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冷媒通路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空气冷却器内设有压缩空气通路和冷却水通路,压缩空气通路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冷却水通路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与其连通形成循环的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出口;
压缩机主机上设有进气口、进油口和油气出口;油气分离器上设有油气进口、出气口和出油口;过油过滤器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压缩机主机的进气口与进气过滤器相连,进油口与过油过滤器的出油口相连,油气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的油气进口相连;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与油侧余热回收器的进油口相连,出气口与过气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过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空气冷却器的进气口相连;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出油口与过油过滤器的进油口相连,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媒进口与冷媒管道连通,冷媒出口与外部用热装置连通;空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与外部用气管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为板式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器为管壳式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还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的冷却水通路,冷却水通路中通有用于调整润滑油温度的冷却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进口连通,形成循环的冷却水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主机的进油口处设有用来检测进入压缩机主机中润滑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用于收集和处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的集中控制器(10),温度传感器与集中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却水进口、冷媒进口均设有电动阀门,集中控制器与电动阀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却水出口、冷媒出口均设有电动阀门,集中控制器与电动阀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侧余热回收器的冷媒进口和冷却水进口上的电动阀门不同时开启,也不同时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主机进气口与进气过滤器之间还设有进气调节阀(4)。
CN202021223523.X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2535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523.XU CN212535989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523.XU CN212535989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5989U true CN21253598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5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3523.XU Active CN212535989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5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6899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中山市艾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沼气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6899A (zh) * 2021-12-24 2022-04-05 中山市艾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沼气供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1783U (zh) 润滑油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4633867B (zh) 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35989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润滑油余热回收系统
CN106968954A (zh) 一种空压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1297253Y (zh) 水冷空气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CN111692076B (zh) 一种余热回收式空气压缩机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08286518A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CN113844615A (zh) 一种船舶变频节能控制系统
CN201731608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热水系统
CN212535990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余热回收系统
CN207879613U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余热利用系统
CN106907311A (zh) 一种空压机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73749U (zh) 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108800598B (zh)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联合暖风器双旁路宽负荷调整方法
CN108981247A (zh) 自然冷却型通讯机房水冷冷水机组
CN112377417A (zh) 余热收集控制方法
CN215333323U (zh) 一种空压机油温自动调节节能装置
CN217842023U (zh) 一种内置余热回收的螺杆空压机
CN214577622U (zh) 一种适用于矿山空压机余热利用系统
CN112377416A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压缩空气干燥设备
CN220670283U (zh) 应用于空气压缩设备的内置热交换系统
CN206683460U (zh) 套管式余热交换器
CN201266030Y (zh) 一种智能换热机组
CN219252149U (zh) 一种智能温控型压缩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CN112343822A (zh) 喷油螺杆压缩机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