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5681U - 公轨合建隧道 - Google Patents

公轨合建隧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5681U
CN212535681U CN202021194433.2U CN202021194433U CN212535681U CN 212535681 U CN212535681 U CN 212535681U CN 202021194433 U CN202021194433 U CN 202021194433U CN 212535681 U CN212535681 U CN 212535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water pump
subway
tunnel
pump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44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明清
孙文昊
何应道
陈玉远
陈天宇
李春林
张亮亮
王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44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5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5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5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公轨合建隧道,包括管片、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排废水系统,管片围设形成隧道空间,第一隔墙将隧道空间分隔为并列设置的地铁区间、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地铁区间设置在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之间,第二隔墙设置在疏散通道内围设形成废水泵房,排废水系统配置为将废水排出废水泵房。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在地铁排烟通道需要连续设置的情况下,通过将废水泵房设置在疏散通道内的富裕空间,解决了排烟通道与废水泵房的空间冲突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拆除公轨合建隧道的管片并在公轨合建隧道的底部或者侧部扩挖以形成废水泵房所带来的施工风险。

Description

公轨合建隧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轨合建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公路隧道与地铁隧道合建的方式(简称公轨合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轨合建隧道横断面多为上下两层,上层布置道路车行道,下层布置地铁区间。下层结构分为三舱,分别布置地铁区间、地铁排烟道及管廊、疏散通道。
目前公轨合建隧道地铁区间多采用纵向分段通风,地铁排烟道纵向分段设置,区间中部或两端局部不设置地铁排烟道。道路废水泵房及地铁废水泵房设置在无地铁排烟道地段,利用原地铁排烟道空间设置。而当地铁穿越江河湖海,地铁区间长度较长时,地铁排烟道需通长设置,进而无法设置废水泵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公轨合建隧道,以解决公轨合建隧道内废水泵房布置与排烟道的空间冲突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公轨合建隧道,包括管片、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排废水系统,所述管片围设形成隧道空间,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隧道空间分隔为并列设置的地铁区间、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所述地铁区间设置在所述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隔墙设置在所述疏散通道内围设形成废水泵房,所述排废水系统配置为将废水排出所述废水泵房。
进一步地,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疏散楼梯,所述疏散楼梯设置在所述疏散通道内,所述废水泵房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疏散楼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公轨合建隧道包括并行的两所述隧道空间,两所述隧道空间内的所述废水泵房邻接。
进一步地,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车道板,所述车道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管片连接,所述车道板将所述隧道空间分隔为上部的公路空间和下部的轨道空间,所述地铁区间、所述管廊及排烟道和所述疏散通道设置在所述轨道空间内;
所述废水泵房包括道路废水泵房和地铁废水泵房,所述道路废水泵房与所述公路空间连通,所述地铁废水泵房与所述地铁区间的底部连通;
所述排废水系统包括水泵和排水管,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内和所述地铁废水泵房内分别设置所述水泵,所述排水管分别连通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和所述地铁废水泵房将废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地铁区间底部的集水池,所述排废水系统还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连通所述地铁废水泵房与所述集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置于所述地铁区间的底部;
所述集水池包括第一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设置在两所述轨道梁之间,所述抽水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还包括第二集水池和第三集水池,所述第二集水池与所述第三集水池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轨道梁的另一侧;
所述排废水系统包括预埋管,所述预埋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内设置所述第一水泵;
所述地铁废水泵房包括地铁一级泵房和地铁二级泵房,所述地铁一级泵房内设置所述第二水泵,所述地铁二级泵房内设置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入口与所述抽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地铁二级泵房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车道板上形成有截流沟,所述排废水系统还包括落水管,所述落水管连通所述截流沟与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和/或,
所述车道板上形成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连通所述废水泵房与所述公路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废水泵房还包括沿所述公轨合建隧道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轨道烟道板,所述轨道烟道板将所述管廊及排烟道分隔为上部的排烟通道和下部的管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在排烟通道需要连续设置的情况下,通过将废水泵房设置在公轨合建隧道的疏散通道内的富裕空间,从而在不影响公轨合建隧道内各设施的功能的前提下,解决了排烟通道与废水泵房的空间冲突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拆除公轨合建隧道的管片并在公轨合建隧道的底部或者侧部扩挖以形成废水泵房所带来的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的一横断面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的另一横断面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沿纵向的一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的俯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公轨合建隧道的俯视图;以及
图6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公轨合建隧道的一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轨道空间;11、地铁区间;111、道床;12、管廊及排烟道;121、排烟通道;122、管廊;13、疏散通道;14、废水泵房;141、道路废水泵房;142、地铁废水泵房;1421、地铁一级泵房;1422、地铁二级泵房;
2、公路空间;3、车道板;31、截流沟;32、检修孔;4、管片;5、第一隔墙;6、第二隔墙;7、排废水系统;71、水泵;711、第一水泵;712、第二水泵;72、抽水管;73、预埋管;74、落水管;8、集水池;81、第一集水池;811、凹坑;82、第二集水池;83、第三集水池;84、盖板;9、轨道梁;10、轨道烟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的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5和图6,疏散通道13’单独设置在地铁区间11’的一侧,地铁区间11’的另一侧设置管廊及排烟道12’,排烟通道121’与管廊122’分开设置。其中排烟通道121’是不连续的,因此,可以利用相邻两排烟通道121’之间的间隔设置废水泵房14’。
然而,当公轨合建隧道的长度较长时,地铁排烟通道121’需要沿纵向贯通设置,此时,排烟通道121’与废水泵房14’的空间存在冲突的问题。为此,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拆除公轨合建隧道内的部分管片4’,以在公轨合建隧道的底部或者侧部扩挖,进而形成废水泵房14’的空间。然而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破坏了公轨合建隧道内管片4’的完整性,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公轨合建隧道,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管片4、第一隔墙5、第二隔墙6和排废水系统7。管片4围设形成隧道空间,第一隔墙5将隧道空间分隔为并列设置的地铁区间11、管廊及排烟道12和疏散通道13。地铁区间11设置在管廊及排烟道12和疏散通道13之间,第二隔墙6设置在疏散通道13内围设形成废水泵房14,排废水系统7配置为将废水排出废水泵房14。
可以理解的是,废水泵房14可以由第二隔墙6单独围设而成,形成密闭的空间,用于缓存废水。请参阅图1和图2,废水泵房14还可以由第二隔墙6和管片4一同围设而成,形成密闭空间,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公轨合建隧道内的空间及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对于采用盾构法或者明挖法等方法修建的公轨合建隧道,通过将废水泵房14设置在疏散通道13内,利用疏散通道13内的富裕空间设置废水泵房14,从而不仅解决了排烟通道121连续设置时,废水泵房14与排烟通道121的空间冲突问题,还避免了拆除部分管片4,并在公轨合建隧道的底部或者侧部扩挖形成废水泵房14的施工风险。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疏散楼梯(图未示出),疏散楼梯设置在疏散通道13内,废水泵房14设置在相邻两疏散楼梯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疏散楼梯可以方便人员疏散。而将废水泵房14设置在相邻两疏散楼梯之间,则是为了不影响紧急情况下,疏散通道13的正常运行,避免废水泵房14对疏散通道13造成一定的堵塞。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包括并行的两隧道空间,两隧道空间内的废水泵房14邻接。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情况下,公轨合建隧道需要并行设置的两个隧道空间,供两个相反行驶方向的车辆行驶。两并行设置的隧道空间通常是相互独立的,且由于两隧道空间的废水泵房14内的废水都是需要汇入城市排水网(图未示出)中的,也就是说,二者内的废水需要汇入同一排水网中,因此通过将两隧道空间内的废水泵房14邻接,不仅方便城市排水网的排布,还可以减小废水从废水泵房14到城市排水网的排水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车道板3。车道板3的横向两侧边分别与管片4连接,车道板3将隧道空间分割为上部的公路空间2和下部的轨道空间1,地铁区间11、管廊及排烟道12和疏散通道13设置在轨道空间1内。第一隔墙5设置在轨道空间1内与车道板3连接,将轨道空间1分隔为地铁区间11、管廊及排烟道12和疏散通道13。废水泵房14包括道路废水泵房141和地铁废水泵房142。道路废水泵房141与公路空间2连通,地铁废水泵房142与地铁区间11的底部连通。排废水系统7包括水泵71和排水管(图未示出),道路废水泵房141内和地铁废水泵房142内分别设置水泵71。
具体地,隧道空间被车道板3分成相互独立的公路空间2和轨道空间1,公路空间2内的车辆在车道板3上行驶。此时,公路空间2和轨道空间1都需要进行废水的收集和排出,因而需要分别设置道路废水泵房141和地铁废水泵房142,分别用于缓存公路空间2和轨道空间1内的废水,并分别通过排水管排出,水泵71用于为道路废水泵房141以及地铁废水泵房142内废水的排出提供动力。又由于公路空间2在上,轨道空间1在下,因此公路空间2内的废水可以通过自身重力流入道路废水泵房141内,而轨道空间1内的废水则需要借助一定的动力,比如水泵71,才能到达地铁废水泵房142内。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管的一端分别连接道路废水泵房141内的水泵71,另一端均与城市排水网连通。在一实施例中,公路空间2内的废水也可以流入地铁废水泵房142内,从而不需设置道路废水泵房141。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设置于地铁区间11底部的集水池8。排废水系统7还包括抽水管72,抽水管72连通地铁废水泵房142与集水池8。通过在地铁区间11的底部道床111的富裕空间设置集水池8,用于收集废水,并利用抽水管72连通地铁废水泵房142与集水池8,更有利于轨道空间1内的废水的排出。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轨道梁9,轨道梁9设置于地铁区间11的底部,用于支撑地铁的轨道。集水池8包括第一集水池81,第一集水池81设置在两轨道梁9之间,抽水管72的一端置于第一集水池81内,用于将第一集水池81内的废水抽取到地铁废水泵房142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集水池81的容积足够大的时候,可以只设置第一集水池81,即可满足轨道空间1内的排废水需求。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集水池8还包括第二集水池82和第三集水池83,第二集水池82与第三集水池83分别设置在两轨道梁9横向的另一侧。排废水系统7包括预埋管73,预埋管73连通第一集水池81与第二集水池82,以及连通第一集水池81与第三集水池83。设置第二集水池82和第三集水池83增加了轨道空间1内的储水空间,有效地防止了轨道空间1内的积水溢出。而预埋管73设置在轨道梁9内,分别将第二集水池82与第三集水池83内的废水汇入第一集水池81,从而轨道空间1内的废水都是从第一集水池81流入废水泵房14内,可以减少水泵71和抽水管72的数量。
优选地,预埋管73设置在轨道梁9内较低的地方,如此更有利于第二集水池82和第三集水池83内的废水流入第一集水池81。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第一集水池81、第二集水池82以及第三集水池83的上方分别设置盖板84,盖板84一方面可以防止集水池8内的水溅出,另一方面当轨道空间1出现紧急情况时,也便于乘客由地铁区间11进入疏散通道13。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第一集水池81底部的管片4上形成有凹坑811,抽水管72的一端伸入凹坑811中,如此抽水管72的一端处于第一集水池81的最低处,从而可以保证第一集水池81的的水位处于较低点,有利于轨道空间1内的废水及时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水泵71包括第一水泵711和第二水泵712,道路废水泵房141内设置第一水泵711。第一水泵711例如为轴流泵,第二水泵712例如为凸轮泵。地铁废水泵房142包括地铁一级泵房1421和地铁二级泵房1422,地铁一级泵房1421内设置第二水泵712,地铁二级泵房1422内设置第一水泵711,第二水泵712的入口与抽水管72连接,第二水泵712的出口与地铁二级泵房1422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水泵712在工作的时候不能放置在废水中,需要单独建设一个地铁一级泵房1421,用于放置第二水泵712,以保证其在没有废水的条件下工作,第二水泵712用于将集水池8内的废水抽取到地铁二级泵房1422内。因此,集水池8内的水主要是缓存在地铁二级泵房1422内,而地铁一级泵房1421仅仅用于放置第二水泵712。第一水泵711则需要在被废水淹没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第二水泵712放置在地铁二级泵房1422中,用于排出地铁二级泵房1422内的废水。
通过设置第二水泵712并将其放置在地铁一级泵房1421内,不仅为轨道空间1的废水从集水池8流入地铁二级泵房1422提供动力,还便于第二水泵712的维修和安装工作。由于第二水泵712可以提供更高的抽水功率,从而提高了废水泵房14对轨道空间1内的废水的抽取功率。
在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为了给将废水从集水池8抽取到地铁废水泵房142提供动力,可以在集水池8内放置一个第一水泵711,通过第一水泵711将集水池8内的废水经抽水管72泵入地铁废水泵房142内,地铁废水泵房142内的废水再经其内的第一水泵711泵入城市排水网中去。此时,只需要一个地铁废水泵房142,而无须设置地铁一级泵房1421和地铁二级泵房1422。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车道板3上形成有截流沟31,排废水系统7还包括落水管74,落水管74连通截流沟31与道路废水泵房141。可以理解的是,道路废水泵房141位于公路空间2的下方,车道板3上的废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截流沟31往下流,并经落水管74流入道路废水泵房141,而无需设置相应的动力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中,车道板3上形成有检修孔32,检修孔32连通废水泵房14与公路空间2。具体地,检修孔32用于将废水泵房14内的水泵71等设备吊装入废水泵房14,并在日常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供维护作业人员从公路空间2内进出废水泵房14。
具体地,可以在道路废水泵房141和地铁二级泵房1422的上方均设置检修孔32,由于地铁一级泵房1421内的第二水泵712可以将抽入的废水直接排入地铁二级泵房1422内,地铁一级泵房1421可以为干燥空间,故可以在第二隔墙6上开设检修门,由疏散通道13进入地铁一级泵房1421中。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的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沿公轨合建隧道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轨道烟道板10,轨道烟道板10将管廊及排烟道12分隔为上部的排烟通道121和下部的管廊122,以保证排烟通道121和管廊122之间相互独立、正常运行。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片、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排废水系统,所述管片围设形成隧道空间,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隧道空间分隔为并列设置的地铁区间、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所述地铁区间设置在所述管廊及排烟道和疏散通道之间,所述第二隔墙设置在所述疏散通道内围设形成废水泵房,所述排废水系统配置为将废水排出所述废水泵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疏散楼梯,所述疏散楼梯设置在所述疏散通道内,所述废水泵房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疏散楼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轨合建隧道包括并行的两所述隧道空间,两所述隧道空间内的所述废水泵房邻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车道板,所述车道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管片连接,所述车道板将所述隧道空间分隔为上部的公路空间和下部的轨道空间,所述地铁区间、所述管廊及排烟道和所述疏散通道设置在所述轨道空间内;
所述废水泵房包括道路废水泵房和地铁废水泵房,所述道路废水泵房与所述公路空间连通,所述地铁废水泵房与所述地铁区间的底部连通;
所述排废水系统包括水泵和排水管,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内和所述地铁废水泵房内分别设置所述水泵,所述排水管分别连通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和所述地铁废水泵房将废水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地铁区间底部的集水池,所述排废水系统还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连通所述地铁废水泵房与所述集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置于所述地铁区间的底部;
所述集水池包括第一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设置在两所述轨道梁之间,所述抽水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还包括第二集水池和第三集水池,所述第二集水池与所述第三集水池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轨道梁的另一侧;
所述排废水系统包括预埋管,所述预埋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集水池与所述第二集水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内设置所述第一水泵;
所述地铁废水泵房包括地铁一级泵房和地铁二级泵房,所述地铁一级泵房内设置所述第二水泵,所述地铁二级泵房内设置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入口与所述抽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地铁二级泵房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板上形成有截流沟,所述排废水系统还包括落水管,所述落水管连通所述截流沟与所述道路废水泵房;和/或,
所述车道板上形成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连通所述废水泵房与所述公路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公轨合建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轨合建隧道还包括沿所述公轨合建隧道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轨道烟道板,所述轨道烟道板将所述管廊及排烟道分隔为上部的排烟通道和下部的管廊。
CN202021194433.2U 2020-06-24 2020-06-24 公轨合建隧道 Active CN212535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4433.2U CN212535681U (zh) 2020-06-24 2020-06-24 公轨合建隧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4433.2U CN212535681U (zh) 2020-06-24 2020-06-24 公轨合建隧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5681U true CN212535681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4433.2U Active CN212535681U (zh) 2020-06-24 2020-06-24 公轨合建隧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5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254A (zh) 多层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JP3684438B2 (ja) 地下共同スペース
CN110924509A (zh) 折返式超深检查井
CN212535681U (zh) 公轨合建隧道
CN215906846U (zh) 一种地下管廊
CN111594220A (zh) 公轨合建隧道
CN113431138B (zh) 一种车库下沉广场雨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4118206U (zh) 一种硬岩地层海底地铁隧道
CN211819509U (zh) 一种隧道排水系统内的合并结构
CN109487885B (zh) 一种结合盖板的雨水调蓄系统及其调蓄方法
CN111764488A (zh) 一种应用于超深检查井的跌水消能结构
CN217419159U (zh) 一种采用预制框架板构成内置式泵房的道床结构
CN219260591U (zh) 一种类矩形隧道线间泵房地段道床结构
CN110616741A (zh) 一种缆线综合管廊
CN217679540U (zh) 一种大口径高落差紧凑型复合式排水消能直线跌水井
CN205475661U (zh) 景观水体下调蓄池
CN211596350U (zh) 一种跨河的碗型管廊结构
CN210459291U (zh) 一种双层综合管廊逃生与集水系统
CN216142003U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设施分布式事故挡油系统
CN215669677U (zh) 一种输水隧洞检修竖井
CN2144570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反应池和二沉池共用的池壁结构
CN218843288U (zh) 一种大落差螺旋跌水井
CN216475480U (zh) 一种虹吸雨水消能组件和虹吸雨水消能复合井
CN211690710U (zh) 一种地埋式雨水泵站
CN216379602U (zh) 一种排水型地下侧墙盲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