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4455U -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4455U
CN212534455U CN202021241359.5U CN202021241359U CN212534455U CN 212534455 U CN212534455 U CN 212534455U CN 202021241359 U CN202021241359 U CN 202021241359U CN 212534455 U CN212534455 U CN 212534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ectangular
pumping station
environment
collec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13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会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413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4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4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4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包括排涝泵站主体,所述排涝泵站主体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密封活动套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过滤收集箱的左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过滤收集箱内活动套设有U形安装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抽取排涝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对污染物细菌进行吸附净化,避免出现杂质进入水泵内部造成水泵损坏或对管道造成堵塞的现象,吸附净化后的水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且便于快速将过滤的杂质、颗粒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取出进行清理,能够将水泵取出进行维修作业,有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排涝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老旧的排涝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的排涝需求,现有的排涝设施在出现大雨时经常形成大涝,尤其是低洼地带积水严重,排涝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工作、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的地下排涝泵站主要担负城市地下管网内雨水、污水的提升排放,在解决城市地下内涝,保障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及城市防洪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下排涝泵站通过水泵对多余的水进行抽取并排放至另外的多个地方,达到排涝的目的。
现有的地下排涝泵站在进行排涝作业时,存在不便于对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细菌进行过滤吸附净化收集和快速取出的缺点,进而造成在排涝作业时,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水泵或管道内,进而容易造成水泵内部零件的损坏和管道堵塞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包括排涝泵站主体,所述排涝泵站主体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密封活动套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过滤收集箱的左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过滤收集箱内活动套设有U形安装杆,U形安装杆内活动套设有颗粒过滤板以及位于颗粒过滤板右侧的活性炭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的右侧与U形安装杆的右侧内壁活动接触,颗粒过滤板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细杆,两个连接细杆的右端均与活性炭过滤板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槽内设有单向阀,U形安装杆活动套设在单向阀上,安装座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底部内壁和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座的上方,防护套管的顶端与安装座的顶部平齐,防护套管内设有水泵,水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形安装杆,T形安装杆的顶部延伸至安装座的上方,T形安装杆螺纹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部,T形安装杆的顶部内壁和防护套管的顶端活动接触,防护套管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防护套管的两侧内壁密封活动接触,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相连通,单向阀的右侧延伸至空腔内,单向阀的右侧与空腔的左侧内壁平齐,防护套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顶端和底端均为封堵结构的连接管,连接管的右侧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管的右端延伸至安装座外,连接管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一通孔中位于右侧的一个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过滤收集箱的左侧顶部和左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安装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安装座活动套设在定位板上,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的顶部活动接触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连接板的底部与安装座的顶部活动接触,连接板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三角块,安装座的左侧顶部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三角块,第一三角块和第二三角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相配合,第一三角块和第二三角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竖直面,第一三角块的左侧和第二三角块的右侧活动接触,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顶端延伸至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的上方并与连接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矩形杆的底端与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
优选的,所述过滤收集箱的外侧开设有矩环形槽,矩环形槽内固定套设有矩环形密封圈,矩环形密封圈的外侧与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栓,T形安装杆螺纹套设在两个紧固螺栓上。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的内部直径和进水端的内部直径均比两个第一通孔的直径大,水泵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密封圈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防护套管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右侧设为出口。
优选的,所述颗粒过滤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活性炭过滤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U形安装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颗粒过滤板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L形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左侧底部开设有第三矩形槽,第三矩形槽的内壁与定位板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矩形杆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安装座、第一矩形槽、过滤收集箱、U形安装杆、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单向阀、防护套管、水泵、连接管、空腔、T形安装杆、安装板、第一槽、第二三角块、矩形杆、弹簧、第二矩形槽、连接板与定位板相配合,进行排涝作业时,启动水泵通过进水端、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单向阀、过滤收集箱和进水管对外界的水进行抽取,抽取的水经过滤收集箱、单向阀、水泵的出水端、右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入到连接管内,连接管内的水经多个出水端排出至指定的地方,颗粒过滤板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遮挡掉落在过滤收集箱内,活性炭过滤板对水中的污染物细菌进行吸附净化,当长时间使用,需要将过滤收集箱取出对其内部的杂质、颗粒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进行清理时,向上拉动拉环通过连接板带动矩形杆向上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拉伸并带动第一三角块向上移动并与第二三角块错开,紧接着向左拉动进水管带动过滤收集箱向左移动并逐渐从第一矩形槽内移出,过滤收集箱带动颗粒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和U形安装板从第一矩形槽内移出,此时即可将颗粒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和U形安装板从过滤收集箱内倒出,在倒出的过程中,使得过滤出的杂质逐渐从过滤收集箱内移出,即可对颗粒过滤板、活性炭过滤板进行清理作业,转动两个紧固螺栓并向上拉动T形安装杆,即可将水泵取出进行维修作业。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抽取排涝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对污染物细菌进行吸附净化,避免出现杂质进入水泵内部造成水泵损坏或对管道造成堵塞的现象,吸附净化后的水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且便于快速将过滤的杂质、颗粒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取出进行清理,能够将水泵取出进行维修作业,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第一矩形槽、3过滤收集箱、4U形安装杆、5颗粒过滤板、6活性炭过滤板、7单向阀、8防护套管、9水泵、10连接管、11空腔、12T形安装杆、13安装板、14第一槽、15第二三角块、16矩形杆、17弹簧、18第二矩形槽、19连接板、20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包括排涝泵站主体,排涝泵站主体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2,第一矩形槽2内密封活动套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3,过滤收集箱3的左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过滤收集箱3内活动套设有U形安装杆4,U形安装杆4内活动套设有颗粒过滤板5以及位于颗粒过滤板5右侧的活性炭过滤板6,活性炭过滤板6的右侧与U形安装杆4的右侧内壁活动接触,颗粒过滤板5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细杆,两个连接细杆的右端均与活性炭过滤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槽2内设有单向阀7,U形安装杆4活动套设在单向阀7上,安装座1上开设有空腔11,空腔11的底部内壁和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护套管8,防护套管8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座1的上方,防护套管8的顶端与安装座1的顶部平齐,防护套管8内设有水泵9,水泵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形安装杆12,T形安装杆12的顶部延伸至安装座1的上方,T形安装杆12螺纹固定在安装座1的顶部,T形安装杆12的顶部内壁和防护套管8的顶端活动接触,防护套管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水泵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防护套管8的两侧内壁密封活动接触,水泵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相连通,单向阀7的右侧延伸至空腔11内,单向阀7的右侧与空腔11的左侧内壁平齐,防护套管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顶端和底端均为封堵结构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右侧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管的右端延伸至安装座1外,连接管10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一通孔中位于右侧的一个第二通孔相连通,过滤收集箱3的左侧顶部和左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两个安装板13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0,安装座1活动套设在定位板20上,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顶部活动接触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连接板19的底部与安装座1的顶部活动接触,连接板19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三角块,安装座1的左侧顶部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14,第一槽14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三角块15,第一三角块和第二三角块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相配合,第一三角块和第二三角块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竖直面,第一三角块的左侧和第二三角块15的右侧活动接触,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18,第二矩形槽18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16,矩形杆16的顶端延伸至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上方并与连接板19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矩形杆16的底端与第二矩形槽18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17,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抽取排涝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对污染物细菌进行吸附净化,避免出现杂质进入水泵9内部造成水泵9损坏或对管道造成堵塞的现象,吸附净化后的水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且便于快速将过滤的杂质、颗粒过滤板5和活性炭过滤板6取出进行清理,能够将水泵9取出进行维修作业,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收集箱3的外侧开设有矩环形槽,矩环形槽内固定套设有矩环形密封圈,矩环形密封圈的外侧与第一矩形槽2的内壁活动接触,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栓,T形安装杆12螺纹套设在两个紧固螺栓上,水泵9的出水端的内部直径和进水端的内部直径均比两个第一通孔的直径大,水泵9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密封圈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防护套管8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单向阀7的右侧设为出口,颗粒过滤板5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活性炭过滤板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U形安装杆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颗粒过滤板5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L形把手,安装座1的左侧底部开设有第三矩形槽,第三矩形槽的内壁与定位板20的外侧活动接触,第二矩形槽18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矩形杆16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抽取排涝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对污染物细菌进行吸附净化,避免出现杂质进入水泵9内部造成水泵9损坏或对管道造成堵塞的现象,吸附净化后的水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且便于快速将过滤的杂质、颗粒过滤板5和活性炭过滤板6取出进行清理,能够将水泵9取出进行维修作业,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进行排涝作业时,启动水泵9,水泵9通过进水端、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单向阀7、过滤收集箱3和进水管对外界的水进行抽取,抽取的水经过滤收集箱3、单向阀7和水泵9的出水端排出至位于右侧的第一通孔内,右侧的第一通孔内的水经第二通孔进入到连接管10内,连接管10内的水经多个出水端排出至指定的地方,颗粒过滤板5的设置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遮挡掉落在过滤收集箱3内,活性炭过滤板6的设置,对水中的污染物细菌进行吸附净化,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当长时间使用,需要将过滤收集箱3取出对其内部的杂质、颗粒过滤板5和活性炭过滤板6进行清理时,向上拉动拉环,拉环带动连接板19向上移动,连接板19带动矩形杆16向上移动并对弹簧17进行拉伸,同时连接板19带动第一三角块向上移动并与第二三角块15错开,进而解除了位于上方的安装板13的固定,紧接着向左拉动进水管,进水管带动过滤收集箱3向左移动并逐渐从第一矩形槽2内移出,过滤收集箱3带动定位板20从第三矩形槽内移出,同时过滤收集箱3带动颗粒过滤板5、活性炭过滤板6和U形安装板4从第一矩形槽2内移出,此时即可将颗粒过滤板5、活性炭过滤板6和U形安装板4从过滤收集箱3内倒出,在倒出的过程中,使得过滤出的杂质逐渐从过滤收集箱3内移出,即可对颗粒过滤板5、活性炭过滤板6进行清理作业,当需要将水泵9取出进行维修时,正向转动两个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转动的同时逐渐从对应的螺纹槽内移出,进而解除了对T形安装杆12的固定,紧接着向上拉动T形安装杆12,T形安装杆12带动水泵9从防护套管8内移出,即可对水泵9进行维修作业,使得便于快速将过滤的杂质、颗粒过滤板5和活性炭过滤板6取出进行清理,且能够将水泵9取出进行维修作业。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包括排涝泵站主体,所述排涝泵站主体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2),第一矩形槽(2)内密封活动套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过滤收集箱(3),过滤收集箱(3)的左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过滤收集箱(3)内活动套设有U形安装杆(4),U形安装杆(4)内活动套设有颗粒过滤板(5)以及位于颗粒过滤板(5)右侧的活性炭过滤板(6),活性炭过滤板(6)的右侧与U形安装杆(4)的右侧内壁活动接触,颗粒过滤板(5)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细杆,两个连接细杆的右端均与活性炭过滤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槽(2)内设有单向阀(7),U形安装杆(4)活动套设在单向阀(7)上,安装座(1)上开设有空腔(11),空腔(11)的底部内壁和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护套管(8),防护套管(8)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座(1)的上方,防护套管(8)的顶端与安装座(1)的顶部平齐,防护套管(8)内设有水泵(9),水泵(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形安装杆(12),T形安装杆(12)的顶部延伸至安装座(1)的上方,T形安装杆(12)螺纹固定在安装座(1)的顶部,T形安装杆(12)的顶部内壁和防护套管(8)的顶端活动接触,防护套管(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水泵(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防护套管(8)的两侧内壁密封活动接触,水泵(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相连通,单向阀(7)的右侧延伸至空腔(11)内,单向阀(7)的右侧与空腔(11)的左侧内壁平齐,防护套管(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顶端和底端均为封堵结构的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右侧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管的右端延伸至安装座(1)外,连接管(10)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两个第一通孔中位于右侧的一个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过滤收集箱(3)的左侧顶部和左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两个安装板(13)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20),安装座(1)活动套设在定位板(20)上,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顶部活动接触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连接板(19)的底部与安装座(1)的顶部活动接触,连接板(19)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三角块,安装座(1)的左侧顶部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槽(14),第一槽(14)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三角块(15),第一三角块和第二三角块(1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相配合,第一三角块和第二三角块(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竖直面,第一三角块的左侧和第二三角块(15)的右侧活动接触,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18),第二矩形槽(18)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16),矩形杆(16)的顶端延伸至位于上方的一个安装板(13)的上方并与连接板(19)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矩形杆(16)的底端与第二矩形槽(18)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收集箱(3)的外侧开设有矩环形槽,矩环形槽内固定套设有矩环形密封圈,矩环形密封圈的外侧与第一矩形槽(2)的内壁活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紧固螺栓,T形安装杆(12)螺纹套设在两个紧固螺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9)的出水端的内部直径和进水端的内部直径均比两个第一通孔的直径大,水泵(9)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粘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两个第一密封圈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防护套管(8)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的右侧设为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过滤板(5)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活性炭过滤板(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U形安装杆(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过滤收集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过滤板(5)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L形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左侧底部开设有第三矩形槽,第三矩形槽的内壁与定位板(20)的外侧活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槽(18)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矩形杆(16)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CN202021241359.5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Active CN212534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1359.5U CN21253445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1359.5U CN21253445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4455U true CN212534455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1359.5U Active CN21253445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4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923A (zh) * 2021-03-03 2021-06-25 刘建华 一体化智能预制泵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6923A (zh) * 2021-03-03 2021-06-25 刘建华 一体化智能预制泵站
CN113026923B (zh) * 2021-03-03 2022-07-12 埃梯梯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智能预制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1372B (zh) 一种用于排水工程的排水设备
CN212534455U (zh) 一种环保型地下排涝泵站
CN2140893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12772554U (zh) 一种负压输送式清淤机器人
CN204952435U (zh) 污水处理用水平滤网
CN215290597U (zh) 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功能的绿色建筑
CN21067436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固液分离装置
CN212102276U (zh) 一种小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111998166B (zh) 一种市政用便于清理垃圾的排水管道
CN212926414U (zh) 一种雨水泵站截油截污装置
CN21108047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211097729U (zh) 一种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085533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循环利用装置
CN111549896A (zh) 一种雨水泵站截油截污装置
CN108970239B (zh) 一种雨水过滤净化装置及过滤方法
CN20208711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11885708U (zh) 快速流通式防堵塞型的使用水处理装置
CN216141347U (zh) 一种环保型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218042956U (zh) 一种城市立交桥桥边挂篮自喷灌装置
CN216238900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沟用道路排水沟盖板
CN21580209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装置
CN220550663U (zh) 一种市政排水地漏装置
CN213416452U (zh) 建筑用多功能地埋式雨水处理系统和净化装置
CN217854766U (zh) 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2128732U (zh) 一种自循环净水的沙滩木栈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