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4352U -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4352U
CN212534352U CN202020289628.9U CN202020289628U CN212534352U CN 212534352 U CN212534352 U CN 212534352U CN 202020289628 U CN202020289628 U CN 202020289628U CN 212534352 U CN212534352 U CN 21253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cavity
outlet pip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96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
王星誉
解根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96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4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上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阀体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泄压流道和出水流道,第一腔室与进水管连通,出水流道与出水管连通,阀膜隔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阀膜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导流孔,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阀膜和第二腔室内壁上,阀芯控制泄压流道与第二腔室之间通断,阀膜沿轴向作往复运动并控制出水流道的通断,阀体的上端设有泄压阀,出水管靠近阀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防虹吸阀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放水装置精简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马桶冲水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背景技术
马桶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现有市场上常见的坐便器都设置有各种放水装置,而在放水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常会使用到防虹吸阀芯,而防虹吸阀芯的安装位置一般有两种:
1、防虹吸阀芯放置在入水口位置,其优点是只需要1个防虹吸阀;缺点是防虹吸阀持续承受水压,容易损坏,密封失效后会漏水不止。
2、防虹吸阀芯放置在出水管位置,其优点是只有在冲水时承受压力,寿命更好,即使密封失效,也只会在冲水时轻微漏水,从漏水口流出,并不会有太大影响;缺点是每一个出水管位置都要设置防虹吸阀,也就是至少要两个,结构显得臃肿。
针对防虹吸阀芯安装位置不同的利弊,从产品可靠性角度考虑,防虹吸阀芯安装在出水管位置,而将防虹吸阀芯安装在出水管位置后,需要再增加一个泄压阀,如此整个装置至少三个阀,每个阀单独配置一个漏水口,还需要分别配置漏水管理,使得整体结构特别臃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上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阀体包括阀芯、弹性装置和阀膜,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泄压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腔室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流道与出水管连通,所述阀膜隔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阀膜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导流孔,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阀膜和第二腔室内壁上,所述阀芯控制泄压流道与第二腔室之间通断,所述阀膜沿轴向作往复运动并控制出水流道的通断,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泄压阀,所述出水管靠近阀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防虹吸阀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弹性装置和阀膜同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设有与出水流道连通的漏水盒,所述漏水盒上设有进气口和漏水口,所述泄压阀与防虹吸阀芯均与漏水盒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的中心线与防虹吸阀芯的中心线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漏水盒包括漏水盒盖和漏水盒本体,所述漏水盒盖和漏水盒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进气口和漏水口均设与漏水盒盖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漏水盒与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虹吸阀芯与出水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且位于泄压流道内设有第一O型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与阀体衔接处设有第三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水从进水管进入到第一腔室内,由阀膜上的导流孔进入到第二腔室内,当阀芯通电打开后,水流入到泄压流道内,此时泄压流道的泄压导致阀膜向左开启,如此第一腔室内的水直接经过出水流道流出,再经过防虹吸阀芯,用于冲水,由于在出水管的上端设了与出水流道连通的漏水盒,漏水盒可以用于防虹吸阀芯和泄压阀的漏水流出,并且将防虹吸阀芯与泄压阀集合到漏水盒上的流水通道上,可以使整个放水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通过防虹吸阀芯与泄压阀的配合,可以使得产品更加安全可靠,防止污水导流,水压过高时,泄压阀泄压,防止阀体高水压下损坏,另外将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阀膜和第二腔室内壁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导流孔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阀体;101、阀芯;102、弹性装置;103、阀膜;2、阀盖;3、出水管;4、进水管;5、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泄压流道;8、出水流道;9、导流孔;10、泄压阀;11、漏水盒;1101、进气口;1102、漏水口;1103、漏水盒本体;1104、漏水盒盖;12、防虹吸阀芯;13、止回阀;14、第二密封圈;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垫;17、第一O型圈;18、第三O型圈;19、电磁阀阀头;20、第一弹簧;21、第二O型圈;22、金属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包括阀体1和阀盖2,所述阀体1上设有出水管3和进水管4,所述阀体1包括阀芯101、弹性装置102和阀膜103,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泄压流道7和出水流道8,所述第一腔室5与进水管3连通,所述出水流道8与出水管4连通,所述阀膜103隔断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所述阀膜103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的导流孔9,所述弹性装置10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阀膜103和第二腔室6内壁上,所述阀芯101控制泄压流道7与第二腔室6之间通断,所述阀膜103沿轴向作往复运动并控制出水流道8的通断,所述阀体1的上端设有泄压阀10,所述出水管3靠近阀体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防虹吸阀芯12。
使用时,水从进水管4进入到第一腔室5内,由阀膜103上的导流孔9进入到第二腔室6内,当阀芯101通电打开后,水流入到泄压流道7内,此时泄压流道7的泄压导致阀膜103向左开启,如此第一腔室5内的水直接经过出水流道8流出,再经过防虹吸阀芯12,用于冲水,由于在出水管3的上端设了与出水流道8连通的漏水盒11,漏水盒11可以用于防虹吸阀芯12和泄压阀10的漏水流出,并且将防虹吸阀芯12与泄压阀10集合到漏水盒11上的流水通道上,可以使整个放水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通过防虹吸阀芯12与泄压阀10的配合,可以使得产品更加安全可靠,防止污水导流,水压过高时,泄压阀10泄压,防止阀体高水压下损坏,另外将弹性装置10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阀膜103和第二腔室6内壁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导流孔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4内设有止回阀13。通过在进水管4内设置止回阀13,可以防止水导流,并能对入水起到缓冲、整流的作用,减缓水冲击,提高放水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101、弹性装置102和阀膜103同侧设置。将阀芯101、弹性装置102和阀膜103同侧设置,可以使放水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3的上端设有与出水流道8连通的漏水盒11,所述漏水盒11上设有进气口1101和漏水口1102,所述泄压阀10与防虹吸阀芯12均与漏水盒11的内腔连通。通过使泄压阀10与防虹吸阀芯12均与漏水盒11的内腔连通管,可以使防虹吸阀芯12和泄压阀10共用一个漏水盒11和漏水口1102,使得防水装置结构更加精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10的中心线与防虹吸阀芯12的中心线重合设置。通过使泄压阀10的中心线与防虹吸阀芯12的中心线重合设置,可以减小放水装置的宽度,使得放水装置的结构更加精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水盒11包括漏水盒盖1104和漏水盒本体1103,所述漏水盒盖1104和漏水盒本体110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4,所述进气口1101和漏水口1102均设与漏水盒盖1104上。通过在漏水盒盖1104和漏水盒本体1103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14,可以有效提高漏水盒11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放水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水盒11与出水管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5。通过在漏水盒11与出水管3之间设第一密封圈15,如此可有效提高漏水盒11和出水管3之间衔接的密封性,提高放水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虹吸阀芯12与出水管3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16。通过在防虹吸阀芯12与出水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16,可以有效提高防虹吸阀芯12的密封性,进而了提高了放水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且位于泄压流道7内设有第一O型圈17。通过在阀体1与阀盖2之间且位于泄压流道7内设第一O型圈17,由第一O型圈17可以提高泄压流道7的密封性,提高放水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3与阀体1衔接处设有第三O型圈18。通过在出水管3与阀体1衔接处设第三O型圈18,通过第三O型圈18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从而保证放水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阀盖2上设有控制阀芯运动的电磁阀阀头19,电磁阀阀头19与阀芯10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0,阀芯101与阀盖2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21,可以保证阀芯101使用时的密封性,提高了放水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弹性装置102为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伸缩性的部件,能够实现对阀膜103进行挤压即可。
进一步地,阀体1和阀盖2之间连接有提高阀体1和阀盖2紧固性的金属卡扣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上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阀体包括阀芯、弹性装置和阀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泄压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第一腔室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流道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阀膜隔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阀膜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导流孔,
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阀膜和第二腔室内壁上,所述阀芯控制泄压流道与第二腔室之间通断,所述阀膜沿轴向作往复运动并控制出水流道的通断,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泄压阀,所述出水管靠近阀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防虹吸阀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止回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弹性装置和阀膜同侧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设有与出水流道连通的漏水盒,所述漏水盒上设有进气口和漏水口,所述泄压阀与防虹吸阀芯均与漏水盒的内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的中心线与防虹吸阀芯的中心线重合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盒包括漏水盒盖和漏水盒本体,所述漏水盒盖和漏水盒本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进气口和漏水口均设与漏水盒盖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盒与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虹吸阀芯与出水管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且位于泄压流道内设有第一O型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与阀体衔接处设有第三O型圈。
CN202020289628.9U 2020-12-25 2020-12-25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Active CN21253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9628.9U CN212534352U (zh) 2020-12-25 2020-12-25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9628.9U CN212534352U (zh) 2020-12-25 2020-12-25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4352U true CN212534352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9628.9U Active CN212534352U (zh) 2020-12-25 2020-12-25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4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88273A1 (zh) 一种反渗透纯水机及使用该纯水机的制水方法
CN212534352U (zh) 脉冲电磁阀放水装置
CN215352396U (zh) 一种具有精过滤功能的阀门
CN202812291U (zh) 液动隔膜二通阀
CN200946667Y (zh) 智能水表控制阀门
CN210263268U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18718978U (zh) 一种农业灌溉流体阀门
CN210315847U (zh) 一种防虹吸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15861770U (zh) 一种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CN215802049U (zh) 一种双止回结构的一体式冲洗阀
CN220416247U (zh) 一种节水电磁阀
CN220600450U (zh) 一种大流量的排污泄水阀
WO2019205989A1 (zh) 一种电磁阀
CN215806511U (zh) 一种一体式防虹吸冲洗阀
CN213479487U (zh) 一种隔膜阀负压应用结构
CN217683312U (zh) 一种机械排水阀
CN217559048U (zh) 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氧气专用切断阀
CN219911855U (zh) 一种洗碗机用电磁阀
CN216975924U (zh) 一种新型角阀
CN108915052A (zh) 一种节水液控式冲洗阀结构
CN218818482U (zh) 一种电动液压阀控制装置
CN216950784U (zh) 锁水水泵
CN215172505U (zh) 一种微型精准控制废水流量的比例阀
CN221072897U (zh) 一种防虹吸洁身器
CN219895397U (zh) 饮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