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4262U -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4262U
CN212534262U CN202022301204.2U CN202022301204U CN212534262U CN 212534262 U CN212534262 U CN 212534262U CN 202022301204 U CN202022301204 U CN 202022301204U CN 212534262 U CN212534262 U CN 212534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lifting
material conveying
steering
convey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12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存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xi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xi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xi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xi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12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4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4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4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属于挖泥船技术领域,解决了船体挖泥作业效率不高,工作不稳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船体、安装在船体两侧甲板上的耙吸机构、升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所述耙吸机构包括耙头总成、从所述耙头总成开始多节串联并用于传输泥料的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的端部用于弯折补偿的关节机构;所述船体侧壁设置有滑槽,最后一节的输料管的端部和所述滑槽配合滑动并在滑槽的底部位置进行输料口对接,输料管和滑槽通过转向机构进行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甲板上并对输料管进行升降起吊,达到了提高挖泥作业效率和可靠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泥船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现有的挖泥船作业量较小,船体的吨位小,挖泥量也有限,挖泥深度也受到限制,难以高效作业。为了提高挖泥作业效率,有必要设计大型挖泥船用于工业应用。
大型挖泥船由于自身吨位较大,并且将海底的泥运输到船舱内依赖于大型输送管,为了应用在岸边进行水底挖泥,则需要将大型输送管伸入水底,挖泥的深度也是作业效率的一种要求,因此普通输送管难以运用,并且在船体上的收纳和使用都容易造成输送管弯折、破损,难以可靠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以达到提高挖泥深度、高效可靠的挖泥操作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包括船体、安装在船体两侧甲板上的耙吸机构、升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
所述耙吸机构包括耙头总成、从所述耙头总成开始多节串联并用于传输泥料的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的端部用于弯折补偿的关节机构;
所述船体侧壁设置有滑槽,最后一节的输料管的端部和所述滑槽配合滑动并在滑槽的底部位置进行输料口对接,输料管和滑槽通过转向机构进行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甲板上并对输料管进行升降起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耙头总成包括耙爪、耙座、连接臂、以及耙头液压缸,耙座的一端铰接所述耙爪,所述耙头液压缸的两端通过铰链分别连接耙座和耙爪,所述连接臂设置于耙座上并用于连接输料管且与输料管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耙座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输送滚轮位于耙爪的兜口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关节机构包括具有波纹管状结构的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关节机构还包括两个铰接座、铰接轴,一个铰接座固定在一个输料管的端部,另一个铰接座固定在另一个输料管的端部,两个铰接座通过铰接轴转动装配,软管处于两个铰接座之间,两个铰接座实现内外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座、套接在安装座上密封连接的转向管,转向管和安装座之间夹持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液压管接口,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接口以及输料口,安装座限位在滑槽内并进行液压油接口和输料口同步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起吊臂、锁链、定滚轮、以及牵引机,起吊臂铰接在甲板上并通过液压油缸进行转向,所述锁链的一端连接牵引机并且另一端连接输料管,所述锁链搭载在定滚轮上,定滚轮安装于起吊臂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耙吸机构设置两个并且位于船体的两侧,每个输料管至少通过一个升降机构进行牵引升降。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船体上两侧设置耙吸机构,相比于普通结构,则利用多个送料管连接方式延长了输料长度,也就是提高了挖掘河床的深度,两个耙吸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供了工作能力;
2、利用关节机构提高抗震、抗晃动能力,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检修成本,能够具有补偿晃动和弯折的一些形变;
3、利用升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实现送料管和船体上泥料仓口的对接,并且能够实现液压油口的对接,通过密封方式,船体利用负压来抽离输送泥料实现可能,提高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船头方向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船侧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关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图2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图2的C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中转向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船体;2、甲板;3、耙吸机构;31、耙头总成;311、耙爪;312、耙座;313、连接臂;314、耙头液压缸;315、输送滚轮;32、输料管;33、关节机构;331、软管;332、铰接座;333、铰接轴;4、滑槽;41、输料口;42、液压油接口;5、升降机构;51、吊臂;52、锁链;53、定滚轮;54、牵引机;6、转向机构;61、安装座;62、密封圈;63、转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参考图1所示,包括船体1、安装在船体1两侧甲板2上的耙吸机构3、升降机构5、以及转向机构6。船体1较长,耙吸机构3也较长。船体1内设置有用于储存泥料的泥仓,泥仓采用真空设备将海里的泥沙进行抽离输送,此类设备可以采用真空泵,或污泥泵等。泥仓处于船体1底部,在底部一侧是具有进泥的开口。
耙吸机构3是一个比较长的结构,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摆放,是由升降机构5控制摆放。在初始状态下,处于船体1上方的甲板2。当需要投放使用的时候,升降机构5具有多个,在耙吸机构3端部的升降机构5控制耙吸机构3向外投放并配合船体1,和船体1上的输料口41(进泥口)进行对接。其他的升降机构5用于控制调整耙吸机构3的空间位置。耙吸机构3上设置多个输料管32,输料管32用于传输泥料。
结合图1和图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起吊臂51、锁链52、定滚轮53、以及牵引机54,起吊臂51铰接在甲板2上并通过液压油缸进行转向,锁链52的一端连接牵引机54并且另一端连接输料管32,锁链52搭载在定滚轮53上,定滚轮53安装于起吊臂51的顶端。起吊臂51向外展开,从而将输料管32向船体1外吊起并投放,通过控制各个起吊臂51上锁链52投放的长度,从而能够使得耙吸机构3在河床上形成斜坡路径。这样就完成了投放操作。
为了能够对长长的耙吸机构3进行投放控制,耙吸机构3设置两个并且位于船体1的两侧,每个输料管32至少通过一个升降机构5进行牵引升降。这样能够很好的解决耙吸机构3投放的倾斜受力问题,能够调整耙吸机构3的投放角度。
另外,结合图2、图5和图6,安装座61上设置有液压管接口,滑槽4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接口42以及输料口41,安装座61限位在滑槽4内并进行液压油接口42和输料口41同步对接。由于耙吸机构3需要液压动力,则需要液压管路的连接,上述结构的设计,能够同时解决液压管接口和输料口41的对接问题。提高对接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参考图2和图3所述,耙吸机构3包括耙头总成31、从耙头总成31开始多节串联并用于传输泥料的输料管32、连接输料管32的端部用于弯折补偿的关节机构33。船体1侧壁设置有滑槽4,最后一节的输料管32的端部和滑槽4配合滑动并在滑槽4的底部位置进行输料口41对接,输料管32和滑槽4通过转向机构6进行转动,升降机构5固定在甲板2上并对输料管32进行升降起吊。
在图3中,耙头总成31包括耙爪311、耙座312、连接臂313、以及耙头液压缸314,耙座312的一端铰接耙爪311,耙头液压缸314的两端通过铰链分别连接耙座312和耙爪311,连接臂313设置于耙座312上并用于连接输料管32且与输料管32相通。耙头液压缸314的作用是驱动耙爪311的角度。在图3的示例中,在船体1吃水约35cm的时候,耙头液压缸314控制耙爪311的角度为45度,当船体1吃水约35cm的时候,耙头液压缸314控制耙爪311的角度为50度。由此可以提高挖泥的效率。船体1拖动耙头总成31在河床上进行移动,一边移动,一边由抽吸的动力将河泥进行输送到船体1内。
为了降低泥沙堵塞的问题出现,耙座312上设置有输送滚轮315,输送滚轮315位于耙爪311的兜口位置。输送滚轮315可以将聚集的泥沙进行分散引导,从而能够更加有利于高效作业。
在本方案中,输料管32串接起来比较长,关节机构33包括具有波纹管状结构的软管331。此结构能够很好的克服船体1晃动对输料管32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关节机构33还包括两个铰接座332、铰接轴333,一个铰接座332固定在一个输料管32的端部,另一个铰接座332固定在另一个输料管32的端部,两个铰接座332通过铰接轴333转动装配,软管331处于两个铰接座332之间,两个铰接座332实现内外转动。
由此可见,船体1晃动过程中,使得输料管32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摆动,但不影响垂直方向上对河床的挖泥的抓地力,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挖泥操作。
参考图6和图7所示,转向机构6包括安装座61、套接在安装座61上密封连接的转向管63,转向管63和安装座61之间夹持有密封圈62。通过机械密封的方式,简单高效的完成转向调整。在对接上,利用滑槽4实现限位和传递的连接,提高对接的准确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有效对河床上的泥沙进行采集、挖掘利用。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船体、安装在船体两侧甲板上的耙吸机构、升降机构、以及转向机构;
所述耙吸机构包括耙头总成、从所述耙头总成开始多节串联并用于传输泥料的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的端部用于弯折补偿的关节机构;
所述船体侧壁设置有滑槽,最后一节的输料管的端部和所述滑槽配合滑动并在滑槽的底部位置进行输料口对接,输料管和滑槽通过转向机构进行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甲板上并对输料管进行升降起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头总成包括耙爪、耙座、连接臂、以及耙头液压缸,耙座的一端铰接所述耙爪,所述耙头液压缸的两端通过铰链分别连接耙座和耙爪,所述连接臂设置于耙座上并用于连接输料管且与输料管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座上设置有输送滚轮,所述输送滚轮位于耙爪的兜口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机构包括具有波纹管状结构的软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机构还包括两个铰接座、铰接轴,一个铰接座固定在一个输料管的端部,另一个铰接座固定在另一个输料管的端部,两个铰接座通过铰接轴转动装配,软管处于两个铰接座之间,两个铰接座实现内外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安装座、套接在安装座上密封连接的转向管,转向管和安装座之间夹持有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液压管接口,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接口以及输料口,安装座限位在滑槽内并进行液压油接口和输料口同步对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起吊臂、锁链、定滚轮、以及牵引机,起吊臂铰接在甲板上并通过液压油缸进行转向,所述锁链的一端连接牵引机并且另一端连接输料管,所述锁链搭载在定滚轮上,定滚轮安装于起吊臂的顶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吸机构设置两个并且位于船体的两侧,每个输料管至少通过一个升降机构进行牵引升降。
CN202022301204.2U 2020-10-15 2020-10-15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Active CN212534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1204.2U CN212534262U (zh) 2020-10-15 2020-10-15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1204.2U CN212534262U (zh) 2020-10-15 2020-10-15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4262U true CN212534262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1204.2U Active CN212534262U (zh) 2020-10-15 2020-10-15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4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1850B2 (en) Conduit support structure for an industrial machine with pivot joint
CN204326136U (zh) 一种环保绞吸清淤船
CN110629823A (zh) 一种深水清淤作业系统
CN208415344U (zh) 一种用于清洗曝气头装置的水下清淤作业车
CN212534262U (zh)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CN111236946B (zh) 一种用于深海采矿的有缆穿梭运矿潜水器及作业方法
CN205875241U (zh) 一种深挖耙吸挖泥船
CN112112208A (zh) 大型挖泥船双耙吸升降转向结构
JP4719536B2 (ja) 浚渫装置
CN202298703U (zh) 多功能河道疏浚船
CN111498020A (zh) 一种水下作业提升舱的布放及回收装置
CN113374004B (zh) 水下无人自行走的绞吸装置
JP2010024655A (ja) グラブバケット式揚土装置
CN213653566U (zh) 挖泥船吹沙填海管路结构
CN112112209A (zh) 挖泥船吹沙填海管路结构
EP3985176B1 (en) Dredger
EP3985177A1 (en) Dredger
CN215558420U (zh) 一种地铁紧急长距离救援上料抓斗
CN220768227U (zh) 一种水运航道水下回填耙吸船
CN202954384U (zh) 一种舷侧高压冲水伺服架机构
CN221052712U (zh) 一种具有可拆型耙齿的耙吸式挖泥船
CN215330137U (zh) 十字形疏浚刀架
CN220550622U (zh) 一种前端绞吸架总成
CN213008636U (zh) 一种提升舱及采用该提升舱的水下物料采集系统
CN206395509U (zh) 一种用于矿用挖掘装载机后溜槽的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