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4127U -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4127U
CN212534127U CN202020733219.3U CN202020733219U CN212534127U CN 212534127 U CN212534127 U CN 212534127U CN 202020733219 U CN202020733219 U CN 202020733219U CN 212534127 U CN212534127 U CN 212534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eat
support
base plate
suppor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32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32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4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4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41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端部的竖直设置的抵座,所述基板、抵座之间通过斜撑架相固定,所述抵座与斜撑架背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检测组件,且所述抵座内设置有与多个检测组件相匹配的抵动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通孔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滑动安插有检测探针。本实用新型中抵座内置检测探针,在基板、斜撑架、抵座起到对基坑维稳作用的同时,可以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带动两个偏心轮转动实现对竖板的抵动,这样检测探针可以插入基坑坑壁对基坑的参数进行测量检测,而不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反复拆装,减轻了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基坑支护来说就是支护结构破坏、倾倒、滑动或周边环境的破坏,出现较大范围的失稳。一般的设计要求是不允许支护结构出现这种极限状态的。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则是指支护结构的变形或是由于开挖引起周边土体产生的变形过大,影响正常使用,但未造成结构的失稳。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的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为主,主要是水平位移较直观,易于监测。水平位移控制与周边环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通常规范中所谓的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对于基坑周边有较重要的构筑物需要保护的,则应控制小变形,此即为通常的一级基坑的位移要求;对于周边空旷,无构筑物需保护的,则位移量可大一些,理论上只要保证稳定即可,此即为通常所说的三级基坑的位移要求;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则为二级基坑的位移要求。
基坑设计离不开对基坑参数的测量检测,但是为了基坑的安全稳定需要采用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维稳,非常不方便技术人员对基坑坑壁参数的测量检测,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基坑设计离不开对基坑参数的测量检测,但是为了基坑的安全稳定需要采用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维稳,非常不方便技术人员对基坑坑壁参数的测量检测,进而提出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端部的竖直设置的抵座,所述基板、抵座之间通过斜撑架相固定,所述抵座与斜撑架背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检测组件,且所述抵座内设置有与多个检测组件相匹配的抵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通孔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滑动安插有检测探针。
优选的,所述抵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抵座内的竖板,所述竖板的上下两端对称地固定安插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内均安插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抵座内两相对的内侧壁相固定,且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抵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外均固定有偏心轮,两个所述偏心轮的外缘均与竖板靠近斜撑架的一侧相抵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外均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为强力压缩弹簧,两个所述弹簧靠近斜撑架的一端均与竖板的侧面固接,两个所述弹簧远离斜撑架的一端均与抵座的内壁固接。
优选的,所述抵座的顶部安装有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与检测探针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依次等间距地安插有多个用于固定基板的锁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抵座内置检测探针,在基板、斜撑架、抵座起到对基坑维稳作用的同时,可以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带动两个偏心轮转动实现对竖板的抵动,这样检测探针可以伸出抵座插入基坑坑壁对基坑的参数进行测量检测,而不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反复拆装,便捷可靠,大大减轻了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抵座内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基板、2斜撑架、3抵座、4锁紧件、5固定杆、6弹簧、7套筒、8竖板、9伺服电机、10偏心轮、11密封圈、12检测探针、13通孔、14检测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板1和固定在基板1端部的竖直设置的抵座3,基板1、抵座3之间通过斜撑架2相固定,抵座3与斜撑架2背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13,每个通孔13内均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通孔13内的密封圈11,密封圈11内滑动安插有检测探针12,抵座3的顶部安装有检测仪器14,检测仪器14与检测探针12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抵座3内设置有与多个检测组件相匹配的抵动组件;
抵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抵座3内的竖板8,竖板8的上下两端对称地固定安插有两个套筒7,两个套筒7内均安插有固定杆5,两个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与抵座3内两相对的内侧壁相固定,且两个固定杆5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套筒7的内壁滑动连接,抵座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9,两个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外均固定有偏心轮10,两个偏心轮10的外缘均与竖板8靠近斜撑架2的一侧相抵设置,两个固定杆5外均套设有弹簧6,两个弹簧6均为强力压缩弹簧,两个弹簧6靠近斜撑架2的一端均与竖板8的侧面固接,两个弹簧6远离斜撑架2的一端均与抵座3的内壁固接。
基板1上依次等间距地安插有多个用于固定基板1的锁紧件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中,抵座3内置检测探针12,在基板1、斜撑架2、抵座3起到对基坑维稳作用的同时,可以通过两个伺服电机9带动两个偏心轮10转动实现对竖板8的抵动,这样检测探针12可以伸出抵座3插入基坑坑壁对基坑的参数进行测量检测,而不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反复拆装,便捷可靠,大大减轻了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板(1)和固定在基板(1)端部的竖直设置的抵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抵座(3)之间通过斜撑架(2)相固定,所述抵座(3)与斜撑架(2)背对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孔(13),每个所述通孔(13)内均设置有检测组件,且所述抵座(3)内设置有与多个检测组件相匹配的抵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通孔(13)内的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内滑动安插有检测探针(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抵座(3)内的竖板(8),所述竖板(8)的上下两端对称地固定安插有两个套筒(7),两个所述套筒(7)内均安插有固定杆(5),两个所述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与抵座(3)内两相对的内侧壁相固定,且两个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分别与两个套筒(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抵座(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伺服电机(9),两个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外均固定有偏心轮(10),两个所述偏心轮(10)的外缘均与竖板(8)靠近斜撑架(2)的一侧相抵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5)外均套设有弹簧(6),两个所述弹簧(6)均为强力压缩弹簧,两个所述弹簧(6)靠近斜撑架(2)的一端均与竖板(8)的侧面固接,两个所述弹簧(6)远离斜撑架(2)的一端均与抵座(3)的内壁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座(3)的顶部安装有检测仪器(14),所述检测仪器(14)与检测探针(12)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依次等间距地安插有多个用于固定基板(1)的锁紧件(4)。
CN202020733219.3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4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3219.3U CN212534127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3219.3U CN212534127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4127U true CN212534127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3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321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34127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41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1495A (zh) * 2022-03-14 2022-05-27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7005475A (zh) * 2023-08-11 2023-11-07 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支护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1495A (zh) * 2022-03-14 2022-05-27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4541495B (zh) * 2022-03-14 2023-08-25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7005475A (zh) * 2023-08-11 2023-11-07 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支护检测装置
CN117005475B (zh) * 2023-08-11 2024-03-26 宁波宁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支护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34127U (zh) 一种基坑设计用的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4390772B (zh) 一种套筒式机构静态和动变摩擦力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0332436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工程测绘装置
CN210268680U (zh) 激光惯组温补系统测试转接装置
CN216976004U (zh) 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减震支吊架
CN114001782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210979200U (zh) 一种环境检测设备稳定放置架
CN106052996A (zh) 特高压直流复合穿墙套管抗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4616497U (zh) 一种用于存储式电子测井仪器的固定机构
CN211085234U (zh) 快速调平的全站仪
CN212645726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垂直度用的检测装置
CN211289182U (zh) 一种建筑机电双向抗震支吊架
CN212718883U (zh) 一种建筑勘探用全站仪支撑架
CN211060811U (zh) 手机玻璃盖板平面度测量装置
CN211824399U (zh) 一种房屋建筑安全检测用水平测定仪
CN210014747U (zh) 一种桥梁挠度检测设备
CN217210719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用地基测量工具
CN204831268U (zh) 用于无线测斜仪的角度传感器
CN216621132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水平仪
CN214219763U (zh) 一种可变基准的地基基础沉降观测系统
CN111409851A (zh) 一种飞机垂向约束与保护装置
CN212840481U (zh) 一种工程检测的固定装置
CN205317333U (zh) 用于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称重机构
CN216107961U (zh) 一种具备自主找平的道路检测找平仪
CN212301228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检测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