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2639U -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2639U
CN212532639U CN202020080395.1U CN202020080395U CN212532639U CN 212532639 U CN212532639 U CN 212532639U CN 202020080395 U CN202020080395 U CN 202020080395U CN 212532639 U CN212532639 U CN 212532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zone
overflow weir
sludge
sewage treatment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03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思琦
肖波
孙竟
何京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03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2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2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2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区和设置在反应区内部的污泥自回流装置,所述污泥自回流装置设置在反应区末端的内部,泥水混合物越过溢流堰通过流入口、经导向弯折导向,进入沉淀区内部,由于活性污泥密度大于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通过回流口返回到反应区,而沉淀区的上清液则达标排放,结构简单精巧,不需架设众多管路,也不需要专门的污泥回流系统,不仅前期投入小,而且运行期间养护便捷,污泥依靠重力从沉淀池自动回流至反应区,不需额外消耗能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活性污泥法由于较好的综合性能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人们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影响活性污泥法工作过程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就是处理方法的选择和曝气池、沉淀池的设计及运行。
目前常规的技术方案里,通常是在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区末端后部设置沉淀池,通过管道将反应区的出水管与沉淀池的进水管相连,待泥水胡混合物在沉淀池内部完成泥水分离工作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活性污泥沉降后,再由污泥回流泵抽回到生化反应区。污泥采用机械式回流方式能耗较大,且管路众多后期维护麻烦,导致前期投资成本和后期运行成本都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前期投入小、运行成本低的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反应区,所述反应区末端内部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污泥自回流装置。不同于常规工艺中将沉淀区设置在反应区之外再通过管道连通回流,本实用新型将沉淀池设置在反应区内部的尾端,并且设置了污泥自回流装置,沉降污泥可以直接从污泥自回流装置下部由沉淀池返回反应区,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回流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自回流装置包括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反应区侧壁之间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与反应区侧壁之间构成沉淀区;所述溢流堰上边缘与阻隔板侧壁构成供泥水混合物进入的流入口,所述溢流堰中部设有使泥水混合物朝向沉淀区流动的导向弯折,所述导向弯折与阻隔板下边缘位置对应,所述溢流堰下端与反应区底部之间设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供污泥从沉淀区流回反应区。回流装置设置在反应区末端的内部,泥水混合物越过溢流堰通过流入口、经导向弯折导向,进入沉淀区内部,由于活性污泥密度大于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通过回流口返回到反应区,而沉淀区的上清液则达标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板上边缘高于溢流堰顶部,所述溢流堰下边缘低于阻隔板底部。阻隔板上边缘高于溢流堰顶部可以将泥水混合物和达标上清液阻隔开,溢流堰下边缘低于阻隔板底部可以使泥水混合物顺利进入沉淀区。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板与反应区侧壁之间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对应阻隔板的中部。填料层高度方向对应阻隔板中部,既可以为沉淀区下部的泥水分层提供足够空间,又保证了沉淀区顶部达标上清液拥有足够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下部设有溜台,所述溜台从反应区侧壁斜向下往回流口延伸。设置溜台可以避免污泥堆积在沉淀区底部,便于污泥迅速从回流口返回到反应区。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和阻隔板的长度小于反应区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时,所述溢流堰、阻隔板的一端与反应区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板相连。设置支撑板可以将溢流堰、阻隔板远离反应区侧壁的一端与反应区相连,保证沉淀区的完整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沉淀区的板面与反应区的侧壁之间设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用于将泥水混合物导向溢流堰。设置导流块可对泥水混合物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在支撑板与沉淀区相背的一面与反应区侧壁缩成夹角位置淤积污泥。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底部与反应区底面之间设有支承柱。当溢流堰长度较大时,在溢流堰的底部设置支撑柱可以使溢流堰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泥自回流装置设置在反应区末端的内部,污泥在沉淀区沉降之后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流到反应区,结构简单精巧,不需架设众多管路,也不需要专门的污泥回流系统,不仅前期投入小,而且运行期间养护便捷,污泥依靠重力从沉淀池自动回流至反应区,不需额外消耗能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反应区1,所述反应区1末端内部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污泥自回流装置。不同于常规工艺中将沉淀区设置在反应区1之外再通过管道连通回流,本实用新型将沉淀池设置在反应区1内部的尾端,并且设置了污泥自回流装置,沉降污泥可以依靠自身重力直接从污泥自回流装置下部由沉淀池返回反应区,而无需依靠其他外力作用,更不需要额外设置回流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自回流装置包括溢流堰2,溢流堰2与反应区1侧壁之间设有阻隔板3,阻隔板3与反应区1侧壁之间构成沉淀区;溢流堰2上边缘与阻隔板3侧壁构成供泥水混合物进入的流入口21,溢流堰2中部设有使泥水混合物朝向沉淀区流动的导向弯折22,导向弯折22与阻隔板3下边缘位置对应,溢流堰2下端与反应区1底部之间设有回流口23,回流口23供污泥从沉淀区流回反应区1。可以理解的是,溢流堰2的高度显然低于反应区1侧壁的高度,反应区1末端的泥水混合物越过溢流堰2通过流入口21进入溢流堰2和阻隔板3之间的夹道中,溢流堰2中部对应阻隔板3下端设有导向弯折22,设置导向弯折22可以避免泥水混合物直接从回流口23流出,而使得泥水混合物朝沉淀区中部流动,因活性污泥密度比水大,会发生沉降分层,活性污泥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回流口23返回到反应区1,而沉淀区的上清液则达标排放。
进一步的,阻隔板3上边缘高于溢流堰2顶部,溢流堰2下边缘低于阻隔板3底部。可以理解的是,阻隔板3上边缘高于溢流堰2顶部可避免泥水混合物直接进入沉淀区,溢流堰2下边缘低于阻隔板3底部可以保证沉淀区下部有足够的高度供泥水混合物发生分层沉降。
进一步的,阻隔板3与反应区1侧壁之间设有填料层4,填料层4对应阻隔板3的中部。可以理解的是,填料层4高度方向对应阻隔板3中部,可以保证沉淀区下部泥水分层和沉淀区顶部达标上清液聚集都有足够的空间。
进一步的,沉淀区下部设有溜台5,溜台5从反应区1侧壁斜向下往回流口23延伸。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溜台5可以对沉降的污泥起到导向作用,使污泥尽快通过回流口23返回到反应区。
进一步的,溢流堰2和阻隔板3的长度小于反应区1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时,溢流堰2、阻隔板3的一端与反应区1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板6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反应区1较大,溢流堰2、阻隔板3的长度显然就无法满足两端都与反应区1侧壁连接,因此位于反应区1中部的一端就通过支撑板3与反应区1实现连接,保证沉淀区是完整的,可以将上清液与泥水混合物有效分开。当然,如果反应区1较小,后者反应区1呈长条状而溢流堰2与反应区1长度方向垂直,溢流堰2、阻隔板3也可以两端均直接与反应区1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板6远离沉淀区的板面与反应区1的侧壁之间设有导流块7,导流块7用于将泥水混合物导向溢流堰2。可以理解的是,导流块7朝向反应区1内部的侧面为平直面或顺滑曲面,可以将靠近反应区1末端的泥水混合物导向溢流堰2。
进一步的,溢流堰2底部与反应区1底面之间设有支承柱8。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反应区1较大,对应的溢流堰2的长度也较大,为了使溢流堰2比较稳固,可以在溢流堰2底部设置若干支撑柱8,另外还可以在溢流堰2与阻隔板3之间设置若干连接柱,同时提高阻隔板3的稳固性,当然还可以设置多个规格较小、长度较短的溢流堰2、阻隔板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反应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1)末端内部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污泥自回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自回流装置包括溢流堰(2),所述溢流堰(2)与反应区(1)侧壁之间设有阻隔板(3),所述阻隔板(3)与反应区(1)侧壁之间构成沉淀区;所述溢流堰(2)上边缘与阻隔板(3)侧壁构成供泥水混合物进入的流入口(21),所述溢流堰(2)中部设有使泥水混合物朝向沉淀区流动的导向弯折(22),所述导向弯折(22)与阻隔板(3)下边缘位置对应,所述溢流堰(2)下端与反应区(1)底部之间设有回流口(23),所述回流口(23)供污泥从沉淀区流回反应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3)上边缘高于溢流堰(2)顶部,所述溢流堰(2)下边缘低于阻隔板(3)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3)与反应区(1)侧壁之间设有填料层(4),所述填料层(4)对应阻隔板(3)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下部设有溜台(5),所述溜台(5)从反应区(1)侧壁斜向下往回流口(23)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2)和阻隔板(3)的长度小于反应区(1)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时,所述溢流堰(2)、阻隔板(3)的一端与反应区(1)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板(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远离沉淀区的板面与反应区(1) 的侧壁之间设有导流块(7),所述导流块(7)用于将泥水混合物导向溢流堰(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2)底部与反应区(1)底面之间设有支承柱(8)。
CN202020080395.1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532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395.1U CN21253263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395.1U CN21253263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2639U true CN21253263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5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0395.1U Active CN21253263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2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5581B (zh) 污泥自回流好氧生物处理装置
CN108079622B (zh) 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3079751U (zh) 一种内循环a-o生物脱氮反应器
CN212532639U (zh) 一种具备污泥自回流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81768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21075143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1476391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分级清理装置
CN215855671U (zh) 一种管式污水处理一体设备
CN105084542A (zh) 一种小型生物转盘一体化设备
CN215211442U (zh) 一种新型弃流井装置
CN216537028U (zh) 一种沉淀池的排水系统、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5161889U (zh) 一种基于rabf技术的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2091030U (zh) 一种搅拌机用循环水系统
CN111498993B (zh)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CN210176568U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循环反应器
CN212651397U (zh) 立体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淀池
CN2442730Y (zh) 含油污水交叉流组合式沉降分离器
CN201245468Y (zh) 污水集成处理装置
CN210874245U (zh) 用于超细粉体生产的高效沉降池
CN214551411U (zh) 一种带有机械排泥的复合高效沉淀池
CN219792674U (zh) 一种好氧mbbr工艺用三相分离装置
CN2168639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置节能设备
CN109603221A (zh) 施工废水重复利用系统
CN218969024U (zh) 一体化快沉淀生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