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9989U -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9989U
CN212529989U CN202021063981.1U CN202021063981U CN212529989U CN 212529989 U CN212529989 U CN 212529989U CN 202021063981 U CN202021063981 U CN 202021063981U CN 212529989 U CN212529989 U CN 212529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leeve
boarding
worm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39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喜祥
管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enxi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enxi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enxi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enxi Mar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39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9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9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9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包括登船装置本体,登船装置本体包括平台,平台的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平台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平台下表面上的套筒、转动连接在套筒内的蜗杆、与蜗杆配合使用的蜗轮、穿设在蜗轮上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齿轮、与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条、与齿条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套筒的长度小于万向轮的最低点到平台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蜗杆的一端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套筒外,蜗轮和齿轮均与转轴固定连接,齿条和支撑杆均竖直设置,支撑杆与套筒的内壁贴合;定位装置设置在平台下表面的边缘处,且在平台下表面的四边处均有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船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代船舶一般都携带有登船装置,最常见的登船装置就是舷梯和跳板梯。这些登船梯装置方在甲板上且规格较大,部分登船梯布置紧凑,不利于船员走动。
普通登船梯一般固定在船舶甲板或船舷侧,对于停靠码头超出登船梯使用要求时,登船梯则无法使用,因此船舶设计登船梯时具有一定的码头选择性;此外,原先的登船梯固定后无法移动,一旦海面出现较大波浪,船只随浪花产生不规则的晃动,而此时登船梯一头固定在船上,另一头着地,登船梯无法随船随动,很容易扯坏,影响正常使用。另外普通登船梯需要人力或通过其他动力装置就位于船上固定装置上,并限制登船梯自由活动,安装使用均不便利。
公告号为CN20977674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码头用带平台登船装置,包括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平台放在码头上,并且平台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平台的前端设置有斜梯,平台的后端设置有登船梯来搭接码头和船只,平台上还设置有吊架和绞车,绞车上缠绕有钢丝绳,绞车上的钢丝绳放出后,先穿过竖直支架一侧的中部滑轮组和顶部滑轮组,随后穿过登船梯左右两侧支架的滑轮组上,最后穿到竖直支架另一侧的顶部滑轮组和中部滑轮组,钢丝绳的末端固定在竖直支架的吊架耳板上。使用时,将上述登船装置放置在码头上,并通过万向轮将登船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人们即可依次通过斜体、平台和登船梯登上船只,上述登船装置具有可以在各种环境下使用、能避免登船装置损坏的优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登船装置的平台下设有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登船装置,但是当登船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由于未设置相关的定位装置,人们在登上登船装置时,登船装置容易发生移动,从而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包括登船装置本体,所述登船装置本体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平台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平台下表面上的套筒、转动连接在套筒内的蜗杆、与蜗杆配合使用的蜗轮、穿设在蜗轮上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齿轮、与齿轮啮合设置的齿条、与齿条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套筒竖直设置,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万向轮的最低点到平台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蜗杆的一端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套筒外,所述蜗轮和齿轮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和支撑杆均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与套筒的内壁贴合;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平台下表面的边缘处,且在平台下表面的四边处均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蜗杆转动时,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和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使齿条带动支撑杆做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用时,当平台移动到适当位置后,工作人员转动蜗杆使支撑杆竖直下移,直至支撑杆与地面紧紧抵触,由于平台下方设置了多个定位装置,多个定位装置的多个支撑杆能够从不同的位置对平台进行支撑定位,从而能够减少平台发生移动的可能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装置在平台下表面的每条边上设有两个,且每条边上的两个定位装置分别位于该条边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定位装置能够对平台的四角处共同进行支撑定位,使得平台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蜗杆延伸至套筒外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柄来转动蜗杆,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柄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能避免工作人员的手部与转动柄接触摩擦,起到保护作用;防滑纹能增大工作人员的手与保护套间的摩擦力,使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柄时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面积大于支撑杆的水平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能提高支撑杆与码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杆对平台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设有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层能提高支撑座下表面与码头表面的贴合程度,使支撑杆对平台的支撑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供齿条穿过的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齿条在移动过程中方向出现歪斜的可能性,保证齿条始终与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通过螺栓与平台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筒内的结构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将套筒从平台上拆卸,并对故障的结构进行修理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当平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工作人员转动蜗杆使支撑杆竖直下移,直至支撑杆与码头表面紧紧抵触,支撑杆能够对平台起到支撑定位作用,使得平台的位置不容易发生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和限位孔,能够减少齿条在移动过程中移动方向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齿条能够与齿轮始终啮合,保证了定位装置能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登船装置本体;2、平台;3、斜梯;4、登船梯;5、万向轮;6、定位装置;61、套筒;62、蜗杆;63、蜗轮;64、转轴;65、齿轮;66、齿条;67、支撑杆;7、转动柄;8、保护套;9、防滑纹;10、支撑座;11、弹性层;12、限位板;13、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包括登船装置本体1。登船装置本体1包括平台2、斜梯3和登船梯4。斜梯3和登船梯4均与平台2连接,斜梯3用于将平台2与码头表面连接,登船梯4用于将平台2与船只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平台2的下表面为矩形,平台2的下表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四个万向轮5,平台2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对平台2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6,定位装置6在平台2下表面的四边均有设置。
参照图2,定位装置6包括套筒61、蜗杆62、蜗轮63、转轴64、齿轮65、齿条66和支撑杆67。套筒61竖直设置在平台2的下表面,套筒61的上下端均开口,且套筒61的长度小于万向轮5的最低点到平台2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平台2在移动过程中套筒61不会与地面接触而阻碍平台2的移动。
参照图2,蜗杆62水平设置在套筒61内,蜗杆62的一端与套筒61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套筒61并延伸至套筒61外。转轴64水平设置在套筒61内,转轴64的两端均与套筒61转动连接,齿轮65和蜗轮63同轴套设在转轴64上且与转轴64固定连接,蜗轮63与蜗杆62啮合。支撑杆67竖直设置在套筒61内,支撑杆67与套筒61的内壁贴合,支撑杆6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条66,齿条66与齿轮65啮合。
参照图2,当蜗杆62转动时,蜗轮63跟随转动,转轴64和齿轮65也跟随蜗轮63转动,齿轮65转动即可带动齿条66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当需要移动登船装置时,工作人员转动蜗杆62使支撑杆67与码头表面分离;当登船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工作人员转动蜗杆62使支撑杆67竖直下移,直至支撑杆67与码头表面紧紧抵触,多个支撑杆67共同作用,即可实现对平台2的支撑定位作用,使得整个登船装置的位置不容易发生改变,使工作人员登船时更加安全。
参照图1和图2,定位装置6设置在平台2下表面的边缘处,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定位装置6进行调节。定位装置6在平台2下表面的每条边上都设有两个,且每条边上的两个定位装置6分别位于该条边的两端。将定位装置6设置在上述位置能够使定位装置6对平台2的四角进行支撑定位,从而使平台2的稳定性更好。
参照图2,蜗杆62延伸至套筒61外的一端焊接有转动柄7,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转动柄7来转动蜗杆62,操作方便。
参照图2,转动柄7上套设有保护套8,保护套8为橡胶套,保护套8能避免工作人员的手与转动柄7直接接触,避免了工作人员的手被转动柄7划伤的情况的出现,提高手部的舒适度。保护套8上设有若干防滑纹9,防滑纹9能增大工作人员的手与保护套8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柄7。
参照图2,支撑杆67的底面焊接有支撑座10,支撑杆67连接在支撑座10上表面的中心处,支撑座10的底面积大于支撑杆67的水平截面积,因此支撑座10能增大支撑杆67与码头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杆67对平台2的支撑定位效果。
参照图2,由于码头表面不是完全平整的,因此支撑座10无法与码头表面完全贴合,会影响定位装置6对平台2的定位效果。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支撑座10的下表面粘接有弹性层11,弹性层11为橡胶层,弹性层11的设置提高了支撑座10与码头表面的贴合程度,从而提高了支撑座10和支撑杆67对平台2的支撑定位效果
参照图2,齿条66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时,其移动方向可能出现歪斜,会影响齿轮65带动齿条66移动的效果,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套筒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上开设有供齿条66穿过的限位孔13,限位孔13的大小与齿条66的水平截面适配。限位孔13能够对齿条66进行限位,减少齿条66移动时出现歪斜的情况,从而能保证齿条66与齿轮65始终啮合。
参照图2,使用过程中,套筒61及其内部结构可能出现损坏,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损坏的结构进行修理或更换,套筒61通过多个螺栓与平台2可拆卸连接。当定位装置6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将套筒61从平台上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对损坏的结构进行修理或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移动登船装置时,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柄7使支撑座10与码头表面不接触;当登船装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柄7使支撑座10与码头表面紧紧抵触,多个支撑座10共同作用,对平台2起到支撑定位作用,从而使登船装置的位置不容易发生移动,即提高了登船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包括登船装置本体(1),所述登船装置本体(1)包括平台(2),所述平台(2)的下表面的四角处设有四个万向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设置在平台(2)下表面上的套筒(61)、转动连接在套筒(61)内的蜗杆(62)、与蜗杆(62)配合使用的蜗轮(63)、穿设在蜗轮(63)上的转轴(64)、套设在转轴(64)上的齿轮(65)、与齿轮(65)啮合设置的齿条(66)、与齿条(66)固定连接的支撑杆(67),所述套筒(61)竖直设置,所述套筒(61)的长度小于万向轮(5)的最低点到平台(2)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蜗杆(62)的一端贯穿套筒(61)并延伸至套筒(61)外,所述蜗轮(63)和齿轮(65)均与转轴(64)固定连接,所述齿条(66)和支撑杆(67)均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67)与套筒(61)的内壁贴合;所述定位装置(6)设置在平台(2)下表面的边缘处,且在平台(2)下表面的四边处均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6)在平台(2)下表面的每条边上设有两个,且每条边上的两个定位装置(6)分别位于该条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2)延伸至套筒(61)外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柄(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柄(7)上套设有保护套(8),所述保护套(8)上设有防滑纹(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底面积大于支撑杆(67)的水平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的下表面设有弹性层(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上开设有供齿条(66)穿过的限位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1)通过螺栓与平台(2)可拆卸连接。
CN202021063981.1U 2020-06-10 2020-06-10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Active CN212529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3981.1U CN2125299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3981.1U CN2125299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9989U true CN21252998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639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3981.1U Active CN2125299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9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82268A (en) Boat lift
US4861299A (en) Rescue lift
CN2915928Y (zh) 复合滚装/滚卸跳板
CN212529989U (zh) 用在码头上的带平台登船装置
US3889621A (en) Anchor handling vessel
CN209776748U (zh) 码头用带平台登船装置
CN215514034U (zh) 一种液压动力舷梯
KR101306941B1 (ko) 선박용 승강기
CN108360460B (zh) 观光船登乘装置
CN214607990U (zh) 一种可移动装置及船舶
KR200436987Y1 (ko) 선박후방경사면으로의 보트 인양 및 하강장치
EP3554939B1 (en) Boat transfer system
CN206125353U (zh) 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
CN112896451A (zh) 一种可移动装置及船舶
CN219077425U (zh) 一种客滚船的跳板装置
CN208121700U (zh) 观光船登乘装置
CN215756275U (zh) 一种船舶修理用升降装置
CN2846285Y (zh) 移动码头
CN213200030U (zh) 码头轻便型安全桥梯
CN218085939U (zh) 一种大距离登离船系统
CN203902819U (zh) 唐转体式潜水员入出水系统吊放装置
CN218537035U (zh) 一种可调节外摆角度的可伸缩式舷梯
CN212951044U (zh) 一种新型船用舷梯结构
CN221954531U (zh) 一种组合伸缩式医疗船用舷梯
CN210175085U (zh) 一种自动收放航标船登乘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