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6794U -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6794U
CN212526794U CN202021216429.1U CN202021216429U CN212526794U CN 212526794 U CN212526794 U CN 212526794U CN 202021216429 U CN202021216429 U CN 202021216429U CN 212526794 U CN212526794 U CN 212526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lamping block
hydraulic cylinder
clamp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64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尧征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anqiao Standard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anqiao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anqiao Standard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anqiao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64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6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6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6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涉及物料称重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支架,主支架上包括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装置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第四液压缸、滑动块、第五液压缸与输送块,滑动块沿第一夹持块、第三夹持块、第五夹持块的连线方向与主支架滑移连接,第四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主支架上,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输送块沿第一液压缸的轴向与滑动块滑移连接,第五液压缸的缸体与滑动块固定连接,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输送块固定连接,输送块上开设有输送槽。本申请能够通过输送装置完成螺杆的输送,提高了输送精度,同时提高生产的连续性,而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称重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背景技术
螺杆为外表面切有螺旋槽的圆柱或者为切有锥面螺旋槽的圆锥,其多用于塑料成型设备,如塑料型材挤出机,注塑机等,螺杆和机筒是塑料成型设备的核心部件。螺杆还广泛应用于加工中心、CNC机器、数控车床、注塑机、线切割、磨床、铣床、慢走丝、快走丝、PCB钻孔机、精雕机、雕铣机、火花放电机、咬齿机、刨床、大型立车龙门铣床等等。
传统螺杆在进行端部铣平、倒角和印字加工时,通常采取的是由人工将一根根螺杆依次分别搬运到对应的铣平设备、倒角设备、印字设备上来完成相应的端部铣平、倒角和印字操作,使得生产连续性差,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能够将螺杆依次搬运到对应的西平设备、倒角设备和印字设备上并完成螺杆的夹紧,提高生产的连续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包括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第一液压缸、第三夹持块、第四夹持块、第二液压缸、第五夹持块、第六夹持块与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三夹持块、第五夹持块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轴心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夹持块、第四夹持块、第六夹持块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第三夹持块、第四夹持块、第五夹持块、第六夹持块上均开设有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适配,所述第三夹持块与所述第四夹持块适配,所述第五夹持块与所述第六夹持块适配;所述主支架上还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四液压缸、滑动块、第五液压缸与输送块,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三夹持块、第五夹持块的连线方向与所述主支架滑移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所述输送块沿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轴向与所述滑动块滑移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输送块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块上开设有输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螺杆时,先将螺杆卡接在输送槽内,之后伸出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并收回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将螺杆放置在第一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内,之后伸出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完成螺杆的夹紧,以便于对螺杆的端面进行铣平;之后收回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之后依次伸出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收回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将螺杆从第一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内取出并放置在第三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内,之后伸出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完成螺杆的夹紧,以便于对螺杆的端面进行倒角;之后收回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之后依次伸出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收回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将螺杆从第三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内取出并放置在第五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内,之后伸出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完成螺杆的夹紧,以便于对螺杆的端面进行印字,之后收回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之后依次伸出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收回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完成下料,如此提高生产的连续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三夹持块、第五夹持块沿所述第四液压缸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主支架上均布设置,所述输送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输送槽也沿所述第四液压缸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输送块上均布设置,所述输送槽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三夹持块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螺杆时,将螺杆卡接位于输送块端部且最靠近第一夹持块的输送槽内,之后伸出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并收回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将螺杆放置在第一夹持块上的夹持槽内,之后伸出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完成螺杆的夹紧,以便于对螺杆的端面进行铣平;之后依次收回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和伸出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并向输送块端部且最靠近第一夹持块的输送槽内放置螺杆,之后伸出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并收回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即可将第一夹持块上的螺杆放置在第三夹持块上,并向第一夹持块上再次放置一个螺杆,如此提高生产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槽与所述夹持槽均设置呈V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杆卡接在输送槽内后,螺杆不易在输送槽内发生晃动,在将螺杆放置在夹持槽内时,螺杆不易从夹持槽内脱出,提高了输送精度;在伸出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夹持螺杆时,螺杆不易从夹持槽内发生偏移,进而提高了夹持精度。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支架上还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架与挡块,所述上料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且所述上料架设置在所述主支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所述上料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放置在上料架上,螺杆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滚动到挡块处,当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收回且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最靠近上料架的输送槽便会将最靠近挡块的螺杆举起,如此操作工人只需将螺杆放置在上料架上即可,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块靠近所述上料架的一端设置有分料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最靠近上料架的输送槽获取螺杆时,分料尖端将最靠近挡块的两根螺杆分离,使输送槽一次仅能获取一根螺杆,提高了取料精度。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料尖端呈楔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分料尖端分离最靠近挡块的两根螺杆时,既便于分料尖端插入上述两根螺杆之间,同时在输送槽取得一根螺杆后,不易使另一根螺杆从上料架上脱落,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挡块上开设有腰型槽,所述紧固螺栓穿设在所述腰型槽内,且所述挡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紧固螺栓在腰形孔内的位置即可调整挡块在上料架上的伸出量,在输送直径较大的螺杆时,挡块朝第一夹持块的方向伸出,在输送直径较小的螺杆时,挡块朝远离第一夹持块的方向收回,以便于分料尖端对准最靠近挡块的两根螺杆之间的缝隙,进而便于分料和上料。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气缸与推板,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上,且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上料架靠近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端,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放置在上料架上后,且待螺杆滚动至与挡块抵接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进而将最靠近挡块的螺杆朝定位板推动,使该螺杆靠近定位板的端面抵接在定位板上,如此便可以完成螺杆的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输送装置的设置,提高了输送精度,同时提高生产的连续性,而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上料机构的设置,操作工人只需将螺杆放置在上料架上即可,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3.通过分料尖端的设置,在使用最靠近上料架的输送槽获取螺杆时,分料尖端将最靠近挡块的两根螺杆分离,使输送槽一次仅能获取一根螺杆,提高了取料精度。
4.通过定位板、气缸与推板的设置,将螺杆放置在上料架上后,且待螺杆滚动至与挡块抵接后,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进而将最靠近挡块的螺杆朝定位板推动,使该螺杆靠近定位板的端面抵接在定位板上,如此便可以完成螺杆的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支架和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主支架、夹持装置和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支架;2、夹持装置;21、第一夹持块;22、第二夹持块;23、第一液压缸;24、第三夹持块;25、第四夹持块;26、第二液压缸;27、第五夹持块;28、第六夹持块;29、第三液压缸;3、输送装置;31、第四液压缸;32、滑动块;33、第五液压缸;34、输送块;341、分料尖端;4、上料机构;41、上料架;42、挡块;421、腰型槽;43、紧固螺栓;44、定位板;45、气缸;46、推板;51、夹持槽;52、输送槽;521、第一输送槽;522、第二输送槽;523、第三输送槽;524、第四输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包括主支架1,主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上料装置,用于输送螺杆的输送装置3与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装置2。
参照图1及图2,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与第五夹持块27,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与第五夹持块27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支架1上。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在同一直线上,且三者在主支架1上呈均布设置。
第一夹持块21对应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3,第三夹持块24对应设置有第二液压缸26,第五夹持块27对应设置有第三液压缸29。第一液压缸23、第二液压缸26、第三液压缸29的缸体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支架1上,且第一液压缸23的活塞杆朝向第一夹持块21,第二液压缸26的活塞杆朝向第三夹持块24,第三液压缸29的活塞杆朝向第五夹持块27。
第一液压缸23的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22,第二夹持块22与第一夹持块21适配,第一夹持块21与第二夹持块22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槽51。第二液压缸26的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块25,第四夹持块25与第三夹持块24适配,第三夹持块24与第四夹持块25相对的一端也均开设有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槽51。第三液压缸29的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六夹持块28,第六夹持块28与第五夹持块27适配,第五夹持块27与第六夹持块28相对的一端也均开设有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槽51。
参照图2及图3,输送装置3包括滑动块32、驱动滑动块32移动的第四液压缸31、输送块34与驱动输送块34移动的第五液压缸33。滑动块32沿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的连线方向与主支架1滑移连接,第四液压缸31的轴心与滑动块32的滑移方向平行,且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支架1上,第四液压缸31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2上。
输送块34沿第一液压缸23的轴向与滑动块32滑移连接,第五液压缸33的轴心与第一液压缸23的轴心平行。第五液压缸33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2上,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通过螺栓与输送块3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
输送块34上开设有与夹持槽51适配的输送槽52,输送槽52与夹持槽51均设置呈V型。输送槽52沿第四液压缸31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四个,输送槽5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夹持块21和第三夹持块24之间的距离相等;四个输送槽52沿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的排布方向上依次设置为第一输送槽521、第二输送槽522、第三输送槽523与第四输送槽524。
参照图3及图4,输送块34靠近第一液压缸23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分料尖端341,分料尖端341呈楔形设置,且分料尖端341的尖部朝上。
参照图1及图5,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架41与挡块42,上料架41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支架1上,且上料架41设置在主支架1靠近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上料架41呈倾斜设置,使上料架41靠近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低于远离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挡块42上开设有腰型槽421,上料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挡块42的紧固螺栓43,紧固螺栓43穿设在腰型槽421内,并与上料架41螺纹连接。
上料机构4还包括用于给螺杆定位的定位板44、气缸45与推板46,定位板44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料架41靠近第一液压缸23的一侧面上。气缸4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料架41上或者主支架1上,且气缸45设置在上料架41远离定位板44的一侧,气缸45还设置在上料架41靠近输送装置3的一侧。气缸45的轴心既垂直于第四液压缸31的轴心又垂直于第五液压缸33的轴心,且气缸45的活塞杆朝向定位板44。推板4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气缸45的活塞杆上,在气缸45的活塞杆伸出时,推板46将螺杆推向定位板4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液压缸23、第二液压缸26、第三液压缸29、第四液压缸31、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均处于收回状态,之后将螺杆放置在上料架41上,螺杆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朝挡块42滚动,并且螺杆在接触到挡块42后停止;之后伸出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在分料尖端341的作用下,输送块34将最靠近挡块42的一根螺杆举起,并将该螺杆卡入第一输送槽521内,之后伸出第四液压缸31的活塞杆,之后收回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如此便可将第一输送槽521内的螺杆放置在第一夹持块21上的夹持槽51内,之后伸出第一液压缸23的活塞杆即可夹紧螺杆;同时气缸45的活塞杆伸出,将螺杆抵接在定位板44上,以完成螺杆在自身轴向上的定位;之后收回第四液压缸31的活塞杆,之后伸出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最靠近挡块42的螺杆被卡入第一卡槽内,同时第一夹持块21上的螺杆被卡入第二卡槽内,之后伸出第四液压缸31的活塞杆,之后收回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如此便可将第一输送槽521内的螺杆放置在第一夹持块21上的夹持槽51内,而第二输送槽522内的螺杆便可以放置在第三夹持块24上的夹持槽51内;以此类推,当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上的夹持槽51内均放置有螺杆时,先收回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之后伸出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如此便可将最靠近挡块42的螺杆卡入第一输送槽521,将第一夹持块21上的螺杆卡入第二输送槽522,将第三夹持块24上的螺杆卡入第三输送槽523,将第五夹持块27上的螺杆卡入第四输送槽524,并且在伸出第四液压缸31的活塞杆和收回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后,第一输送槽521内的螺杆被放置在第一夹持块21上,第二输送槽522内的螺杆被放置在第三夹持块24上,第三输送槽523内的螺杆被放置在第五夹持块27上,第四输送槽524内的螺杆被下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所述主支架(1)上包括用于夹持螺杆的夹持装置(2),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夹持块(21)、第二夹持块(22)、第一液压缸(23)、第三夹持块(24)、第四夹持块(25)、第二液压缸(26)、第五夹持块(27)、第六夹持块(28)与第三液压缸(29);所述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1)上,所述第一液压缸(23)、第二液压缸(26)、第三液压缸(29)的缸体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1)上,且所述第一液压缸(23)、第二液压缸(26)、第三液压缸(29)的轴心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夹持块(22)、第四夹持块(25)、第六夹持块(28)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第一液压缸(23)、第二液压缸(26)、第三液压缸(29)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夹持块(21)、第二夹持块(22)、第三夹持块(24)、第四夹持块(25)、第五夹持块(27)、第六夹持块(28)上均开设有夹持槽(51),所述第一夹持块(21)与所述第二夹持块(22)适配,所述第三夹持块(24)与所述第四夹持块(25)适配,所述第五夹持块(27)与所述第六夹持块(28)适配;所述主支架(1)上还设置有输送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第四液压缸(31)、滑动块(32)、第五液压缸(33)与输送块(34),所述滑动块(32)沿所述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的连线方向与所述主支架(1)滑移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1)上,所述第四液压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2)上,所述输送块(34)沿所述第一液压缸(23)的轴向与所述滑动块(32)滑移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33)的缸体与所述滑动块(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33)的活塞杆与所述输送块(3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块(34)上开设有输送槽(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21)、第三夹持块(24)、第五夹持块(27)沿所述第四液压缸(31)的长度方向在所述主支架(1)上均布设置,所述输送槽(5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输送槽(52)也沿所述第四液压缸(31)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输送块(34)上均布设置,所述输送槽(5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夹持块(21)和第三夹持块(24)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槽(52)与所述夹持槽(51)均设置呈V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上还设置有上料机构(4),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上料架(41)与挡块(42),所述上料架(41)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1)上,且所述上料架(41)设置在所述主支架(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所述上料架(4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所述挡块(4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4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2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块(34)靠近所述上料架(41)的一端设置有分料尖端(3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尖端(341)呈楔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还包括紧固螺栓(43),所述挡块(42)上开设有腰型槽(421),所述紧固螺栓(43)穿设在所述腰型槽(421)内,且所述挡块(42)通过紧固螺栓(43)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还包括定位板(44)、气缸(45)与推板(46),所述定位板(44)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41)上,且所述定位板(44)设置在所述上料架(41)靠近所述第一液压缸(23)的一端,所述气缸(45)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料架(41)远离所述定位板(44)的一端,所述推板(46)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45)的活塞杆上。
CN202021216429.1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Active CN212526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6429.1U CN21252679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6429.1U CN21252679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6794U true CN212526794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6429.1U Active CN21252679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67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4732A (zh) * 2021-11-01 2021-12-21 胡超 无缝焊门窗倒角铣平一体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4732A (zh) * 2021-11-01 2021-12-21 胡超 无缝焊门窗倒角铣平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4275B (zh) 车床自动上下料机
CN205128933U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204975993U (zh) 车铣一体机
EP0713430B1 (en) Turning and boring machine
CN109759631B (zh) 高速定位铣槽机
CN212526794U (zh) 一种螺杆自动铣平、倒角印字一体化工装
CN113305584A (zh) 一种全自动棒料加工机
CN212633866U (zh) 一种缩径机
CN208825744U (zh) 一种头枕杆倒角加工用设备
CN210702584U (zh) 一种精密数控车床
CN111266625A (zh) 一种多工位气门导管孔加工设备
CN115283716A (zh) 一种活塞自动镗孔装置
CN21303479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结构的数控钻孔装置
CN114029852A (zh) 卧式自动化珩磨机床
CN208467727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切管冲孔一体装置
CN202377545U (zh) 车床自动上下料机
CN205685011U (zh) 一种螺栓倒角缩径一体机
CN207479746U (zh) 一种钢管束端面立式带锯床
CN203936697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9484071U (zh) 工件滚丝设备
CN216265330U (zh) 一种卧式自动化珩磨机床
CN220636326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加工车床
CN104029076B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20805392U (zh) 一种螺栓缩径机用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3004164U (zh) 一种智能化自动数控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