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5831U -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5831U
CN212525831U CN202021016385.8U CN202021016385U CN212525831U CN 212525831 U CN212525831 U CN 212525831U CN 202021016385 U CN202021016385 U CN 202021016385U CN 212525831 U CN212525831 U CN 212525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welding
stirrup
stirrups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63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东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63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5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5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5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属于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机构、焊接定位装置、第一吊装装置、焊接装置和第二吊装装置,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箍筋和钩筋;焊接定位装置具有定位台;第一吊装装置将所述箍筋和所述钩筋移动至所述定位台上,使得多个所述钩筋间隔排布且与所述箍筋搭接;焊接装置将所述箍筋与所述钩筋的搭接点焊接形成网片;第二吊装装置将所述网片吊装离开所述定位台。整个过程实现对网片的自动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良品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钢筋网片是纵筋和横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钢筋网片能够显著提高钢筋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并能够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性。
目前的钢筋网片在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手工焊接,从一开始的准备原材料到最后成品的焊接,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由于是手动焊接,焊接误差较大,焊接质量无法保证,降低了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焊接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焊接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箍筋和钩筋;
焊接定位装置,具有定位台;
第一吊装装置,将所述箍筋和所述钩筋移动至所述定位台上,使得多个所述钩筋间隔排布且与所述箍筋搭接;
焊接装置,将所述箍筋与所述钩筋的搭接点焊接形成网片;
第二吊装装置,将所述网片吊装离开所述定位台。
其中,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和/或第一定位槽,以对所述箍筋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所述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于所述定位台上绕所述箍筋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箍筋的内壁与所述定位柱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于所述定位台上绕所述箍筋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箍筋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其中,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钩筋的两端抵接,所述钩筋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其中,还包括第一移位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箍筋输送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移位机构将所述箍筋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吊装装置将所述箍筋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定位台上。
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机架;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
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箍筋置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上,所述第一移位机构将所述箍筋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上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链传动组件或者带传动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接触开关,所述箍筋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触发所述接触开关。
其中,对应一套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多套所述焊接定位装置,多套所述焊接定位装置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对应一套所述焊接定位装置设置有一套所述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通过输送机构实现箍筋和钩筋的自动化输送,通过第一吊装装置将箍筋和钩筋移动至定位台上,使得多个钩筋间隔排布且与箍筋搭接,通过焊接装置将箍筋与钩筋的搭接点焊接形成网片;通过第二吊装装置将网片吊装离开定位台,完成存储或者转运。整个过程实现对网片的自动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良品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而且各个机构和装置之间协同配合互不干涉,使得整个焊接过程更加流畅,效率更高,能长期稳定工作。有效的减小了场地弧光和有害气体的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焊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的第一输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的焊接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的焊接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的焊接装置与焊接定位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
10、箍筋;20、钩筋;
1、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机架;12、第一驱动组件;13、第一传动组件;14、第一承载组件;
2、第二输送机构;
3、焊接定位装置;31、支架;32、定位台;33、定位柱;34、第一定位槽;35、定位板;36、第二定位槽;
4、第一吊装装置;41、机械臂;42、夹爪;
5、焊接装置;51、步进机构;511、第一导轨;512、第二导轨;513、第三导轨;514、输出组件;52、焊接机构;
6、第二吊装装置;
7、第一移位机构;
8、转运车;
9、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包括输送机构、焊接定位装置3、第一吊装装置4、焊接装置5和第二吊装装置6,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箍筋10和钩筋20;焊接定位装置3具有定位台32,第一吊装装置4将箍筋10和钩筋20移动至定位台32上,使得多个钩筋20间隔排布且与箍筋10搭接;焊接装置5将箍筋10与钩筋20的搭接点焊接形成网片;第二吊装装置6将网片吊装离开定位台32。
整个过程实现对网片的自动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良品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而且各个机构和装置之间协同配合互不干涉,使得整个焊接过程更加流畅,效率更高,能长期稳定工作。有效的减小了场地弧光和有害气体的污染,节约能源,降低焊接成本。
箍筋10和钩筋20可以共用一套输送机构,将箍筋10和钩筋20先后输送。当然,也可以针对箍筋10和钩筋20单独设置输送机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以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为例进行介绍,第一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箍筋10,第二输送机构2用于输送钩筋20。
第一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1、第一驱动组件12、第一传动组件13和第一承载组件14,第一驱动组件12设置于第一机架11上;第一传动组件13与第一驱动组件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承载组件14与第一传动组件13连接,箍筋10置于第一承载组件14上,第一驱动组件12通过第一传动组件13驱动第一承载组件14传送,以将箍筋10沿输送方向输送。
第一驱动组件12可以是电机。第一传动组件13可以是链传动组件,也可以是带传动组件,在此不作限制。第一承载组件14可以是传送链或者传送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13是链传动组件,箍筋10置于传送链上,随着传送链转动而向前输送。链传动组件间隔设置有多组,多个传送链支撑于箍筋10的下侧且同步移动。多个箍筋10于传送链上间隔排布。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移位机构7,第一移位机构7可以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的一侧或者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的下方,可以对箍筋10进行推动或者拉动。第一输送机构1将箍筋10输送至第一位置,第一移位机构7将箍筋10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吊装装置4将箍筋10自第二位置移动至定位台32上。第一移位机构7的设置,用于改变箍筋10在第一承载组件14上的位置,更便于第一吊装装置4对箍筋10进行吊装。
第一移位机构7将箍筋10于第一承载组件14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位机构7的移动轨迹为直线,第一移位机构7的移动方向与箍筋10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移位机构7可以为气缸。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移位机构7的移动轨迹也可以为曲线,只要将箍筋10移动至便于第一吊装装置4吊装的位置即可。
第一机架11的一侧设置有接触开关,箍筋1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触发接触开关。接触开关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获知箍筋10已经移动到位,第一移位机构7可以停止移动并回位;另一方面通过将信号传递至第一吊装装置4,便于第一吊装装置4及时对箍筋10进行吊装。
可选地,在第一机架11上,可以根据箍筋10的分布情况设置多组接触开关,以便于清楚获知箍筋10的输送状态。
第一吊装装置4可以为机械手,机械手包括机械臂41和设置于机械臂41端部的多组夹爪42,机械臂41具有多个位置和姿态,通过夹爪42对箍筋10和钩筋20进行夹取。机械臂41夹取箍筋10的运行轨迹和夹取钩筋20的运行轨迹,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程序中设置。在此,对第一吊装装置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作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
第二输送机构2可以与第一输送机构1的结构相同。
第二输送机构2包括第二机架、第二驱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二承载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承载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连接,钩筋20置于第二承载组件上,第二驱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第二承载组件传送,以将钩筋20沿输送方向输送。
第二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第二传动组件可以是链传动组件,也可以是带传动组件,在此不作限制。第二承载组件可以是传送链或者传送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是带传动组件,钩筋20置于传送带上,随着传送带转动而向前输送。传送带的宽度根据钩筋20的尺寸设置,传送带对钩筋20起到支撑作用。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移位机构,第二移位机构可以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2的一侧或者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2的下方,可以对钩筋20进行推动或者拉动。第二输送机构2将钩筋20输送至第三位置,第二移位机构将钩筋20自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第一吊装装置4将钩筋20自第四位置移动至定位台32上。第二移位机构的设置,用于改变钩筋20在第二承载组件上的位置,更便于第一吊装装置4对钩筋20进行吊装。
第二移位机构将钩筋20于第二承载组件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位机构的移动轨迹为直线,第二移位机构的移动方向与钩筋20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二移位机构可以为气缸。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移位机构的移动轨迹也可以为曲线,只要将钩筋20移动至便于第一吊装装置4吊装的位置即可。
焊接定位装置3包括支架31,定位台32设置于支架31上。定位台32用于对箍筋10和钩筋20定位,以防在焊接过程中移位影响焊接质量。定位台3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对箍筋10定位,第二定位机构对钩筋20定位。
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33和/或第一定位槽34,以对箍筋10定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柱33,多个定位柱33于定位台32上绕箍筋10的周向间隔排布,箍筋10的内壁与定位柱33抵接,定位柱33对箍筋10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箍筋10呈矩形,沿箍筋10的长边和短边都设置定位柱33,使得箍筋10在定位台32上不会移位。当箍筋10为其他形状时,可以根据箍筋10的形状排布定位柱33,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定位柱33可以与定位台32滑动连接,定位柱33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定位台32的表面,当对箍筋10进行定位时,先控制部分定位柱33凸出于定位台32的表面,使得箍筋10的一侧边缘或者相邻两侧边缘被定位,当箍筋10放置于定位台32上之后,再控制箍筋10另一侧的定位柱33凸出于定位台32的表面。由于箍筋10不便于同时套设在多个定位柱33外侧,这样设置,便于对箍筋10快速定位,以节省定位时间。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槽34,多个第一定位槽34于定位台32上绕箍筋10的周向间隔排布,箍筋10卡接于第一定位槽34内,第一定位槽34对箍筋10限位。在本实施例中,箍筋10呈矩形,沿箍筋10的长边和短边都设置第一定位槽34,使得箍筋10在定位台32上不会移位。当箍筋10为其他形状时,可以根据箍筋10的形状排布第一定位槽34,在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可以是在定位台32上设置有凸板,第一定位槽34开设于凸板上。为了便于箍筋10进入第一定位槽34内,可以在第一定位槽34的开口处设置导向斜面,使得第一定位槽34的开口呈喇叭状,上宽下窄,便于箍筋10进入第一定位槽3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柱33和多个第一定位槽34,多个定位柱33与箍筋10相对的两个内壁抵接,对箍筋10的第一方向定位,多个第一定位槽34卡接箍筋10另外相对的两侧,对箍筋10的第二方向定位,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通过定位柱33和第一定位槽34配合,实现对箍筋10的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35和第二定位槽36,定位板35与钩筋20的两端抵接,钩筋20卡接于第二定位槽36内。定位板35和第二定位槽36配合,实现对钩筋20的定位。
定位板35成对设置,每对定位板35夹紧钩筋20的两端。每个定位板35可以同时与多个钩筋20抵接,以同时对多个钩筋20限位。
可以根据所需网片的尺寸,在定位台32上布局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
可选地,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还可以是滑块,滑块与定位台32滑动连接,两个滑块相互靠近能够夹紧箍筋10或钩筋20,两个滑块相互远离能够释放箍筋10或钩筋20。由于两个滑块之间具有夹紧力,使得箍筋10和钩筋20不会发生移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应一套输送机构设置有多套焊接定位装置3,多套焊接定位装置3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对应一套焊接定位装置3设置有一套焊接装置5。第一吊装装置4将一个箍筋10夹取移动至一个焊接定位装置3的定位台32上,并将对应的箍筋10夹取移动至该定位台32上,当焊接装置5焊接箍筋10和钩筋20的过程中,第一吊装装置4可以将另一个箍筋10夹取移动至另一个定位台32上,并将对应的箍筋10夹取移动至该定位台32上,此时与该焊接定位装置3对应的焊接装置5焊接,这样,有多组网片同时被焊接,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焊接装置5包括步进机构51和焊接机构52,步进机构51带动焊接机构52移动以对箍筋10与钩筋20的搭接点焊接。当然,焊接装置5也可以为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的机械臂具有多个自由度,能够移动至任意位置以对箍筋10与钩筋20的搭接点焊接。在此对焊接机器人的结构不作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
焊接装置5可以与焊接定位装置3共用支架31,步进机构51设置于定位台32的一侧且与支架31连接,焊接机构52位于定位台32的上方,通过步进机构51能够调节焊接机构52的位置,以便于对箍筋10与钩筋20的多个搭接点进行焊接。
焊接机构52包括一个或多个焊枪,焊枪可以是二氧焊丝焊枪,二氧焊丝焊枪数量是根据生产效率确定的。在此对焊接机构5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作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
步进机构51能够带动焊接机构52在空间内移动,即移动方向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具体地,步进机构51包括第一导轨511、第二导轨512、第三导轨513以及与第三导轨513连接的输出组件514,焊接机构52与输出组件51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导轨511与支架31固定连接,第二导轨512与第一导轨511滑动连接,第二导轨512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定位台32的长度方向,第三导轨513与第二导轨512滑动连接,第三导轨513的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输出组件514的输出端沿直线移动,移动方向平行于定位台32的宽度方向,使得焊接机构52可以移动至定位台32上的任一位置,以对箍筋10和钩筋20的各个搭接点焊接。
可选地,输出组件514可以是丝杠螺母组件或者齿轮齿条组件,在此不作限制,只要能输出直线运动即可。
第二吊装装置6可以为机械手,机械手包括机械臂和设置于机械臂端部的多组夹爪,机械臂具有多个位置和姿态,通过夹爪对网片进行夹取。对网片夹取后可以移动至转运车8上进行运输。在此,对第二吊装装置6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作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
此外,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还包括操作台9,操作台9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各个机构和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例如通过控制按钮对各个机构进行控制,在此对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作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箍筋(10)和钩筋(20);
焊接定位装置(3),具有定位台(32);
第一吊装装置(4),将所述箍筋(10)和所述钩筋(20)移动至所述定位台(32)上,使得多个所述钩筋(20)间隔排布且与所述箍筋(10)搭接;
焊接装置(5),将所述箍筋(10)与所述钩筋(20)的搭接点焊接形成网片;
第二吊装装置(6),将所述网片吊装离开所述定位台(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3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33)和/或第一定位槽(34),以对所述箍筋(10)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所述定位柱(33),多个所述定位柱(33)于所述定位台(32)上绕所述箍筋(10)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箍筋(10)的内壁与所述定位柱(3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34),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34)于所述定位台(32)上绕所述箍筋(10)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箍筋(10)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3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35)和第二定位槽(36),所述定位板(35)与所述钩筋(20)的两端抵接,所述钩筋(20)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移位机构(7),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箍筋(10)输送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移位机构(7)将所述箍筋(10)自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吊装装置(4)将所述箍筋(10)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定位台(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第一机架(11);
第一驱动组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1)上;
第一传动组件(13),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承载组件(14),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3)连接,所述箍筋(10)置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4)上,所述第一移位机构(7)将所述箍筋(10)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4)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3)为链传动组件或者带传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1)的一侧设置有接触开关,所述箍筋(10)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触发所述接触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对应一套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多套所述焊接定位装置(3),多套所述焊接定位装置(3)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对应一套所述焊接定位装置(3)设置有一套所述焊接装置(5)。
CN202021016385.8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Active CN212525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385.8U CN21252583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385.8U CN21252583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5831U true CN212525831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64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6385.8U Active CN21252583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58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3018A (zh) * 2020-06-05 2020-09-18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片焊接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3018A (zh) * 2020-06-05 2020-09-18 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片焊接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1082A (zh) 一种箍筋焊接生产线
CN111891760A (zh) 一种桁架楼承板生产线
CN112475652A (zh) 一种全自动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
CN113664401A (zh) 一种钢拱架生产线
CN212525831U (zh) 一种钢筋网片自动焊接生产线
CN113941790A (zh) 焊接生产线
CN115771028A (zh) 一种板料钣金成型自动化加工线及其加工工艺
CN215356811U (zh) 金属网篮生产线
CN112317986B (zh) 一种全自动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CN212355736U (zh) 一种桁架楼承板生产线
CN111673018B (zh) 一种网片焊接生产线
CN211248933U (zh) 一种钢结构自动焊接生产线
CN210192550U (zh) 一种轨枕桁架装配设备
CN210649225U (zh) 一种门扇预埋件自动焊接装置
CN215356810U (zh) 用于金属网篮的夹持装置
CN114918585B (zh) 一种搬运车货叉工装焊接系统
CN214382998U (zh) 用于金属网篮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14770301U (zh) 一种箍筋焊接生产线
CN110315484A (zh) 端梁拼装设备
CN209256147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
CN210254861U (zh) 瓦楞板焊接设备
CN208005611U (zh) 端梁拼装设备
CN111975237A (zh) 一字形钢管束的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CN111889913A (zh) 一种桁架端面自动焊接设备
CN214382997U (zh) 工件输入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