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1277U -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1277U
CN212521277U CN202020897450.6U CN202020897450U CN212521277U CN 212521277 U CN212521277 U CN 212521277U CN 202020897450 U CN202020897450 U CN 202020897450U CN 212521277 U CN212521277 U CN 212521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assembly
spring steel
steel shee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74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良正
张叙俊
毛立
孙杰
邱裕峰
高宏杰
杜修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74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1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1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1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包括背支撑件与弹簧钢片,背支撑件包括上、下背组件且通过弹簧钢片连接,简单快捷,下背组件具有弹性缓冲,以贴合不同姿势的腰背部;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多段椅背连接结构、背支架以及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连接于背支架与背支撑件上,背支撑件上端悬挂在背支架顶部并转动连接,并由支撑组件对背支撑件进行支撑,亦能前后调节背支撑件,使背支撑件贴合不同座深处的腰背部;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折弯的弹簧钢片使下背组件有更大的缓冲行程和扭转空间;上、下背组件分别用以支撑背部与腰背,使设计更有针对性以提高舒适性;支撑组件连接在不同位置以达到不同效果,适应多种人群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椅坐在座椅上时,椅背就支撑着人体腰背部;对单块椅背进行设计可以增加座椅的舒适性,如若将椅背分成多段并分别设计,就能使椅背各部分功能更具针对性,并且让椅背的设计具有更多可能性,从而使椅背更能贴合人体腰背部,适应更多姿势,舒适性更好,外观更加美观。
CN201020209020.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动式椅背结构,主要该椅背由上背板枢设在椅背架前方,而在上背板下端经由弹性片连结下背板,再令下背板与椅背架间利用弹力板连结而组成,促使下背板可以相对上背板产生前、后、左、右摆动的效能,以便因应使用者的各种躺靠姿势。该实用新型的弹性片暴露在下背板外,美观性较差,使用者倚靠时,会被弹性片顶到而影响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包括背支撑件与弹簧钢片,背支撑件包括上、下背组件且上、下背组件通过弹簧钢片连接,简单快捷,而且下背组件具有弹性缓冲,下背组件相对于上背组件向后转动,背支撑件呈打开状,以贴合不同姿势下的人体腰背部。
进而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多段椅背连接结构、背支架以及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连接于背支架与背支撑件上,背支撑件上端悬挂在背支架顶部并转动连接,并由支撑组件对背支撑件进行支撑,这使得下背组件悬空,能在各种姿势下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亦能前后调节背支撑件,使背支撑件贴合不同座深处的腰背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包括: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的背支撑件,背支撑件包括上背组件与下背组件,上、下背组件之间通过弹簧钢片连接;弹簧钢片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上、下背组件上均开设有插接口,上、下背组件上的插接口对齐后,弹簧钢片的第一部分插置于上背组件的插接口中并与上背组件连接固定,弹簧钢片的第二部分插置于下背组件的插接口中并与下背组件连接固定。上、下背组件通过弹簧钢片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巧妙,并且弹簧钢片有弹性使得上、下背组件可以打开,并使下背具有弹性缓冲,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钢片为折弯的弹簧钢片,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形成于折弯线的两侧。折弯的弹簧钢片可以使下背组件略微向前突出,在使用者倚靠下来时,下背组件有更大的缓冲行程和更多的扭转空间,以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增加舒适性。
作为优选,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夹角在160-175°之间。夹角在160°-175°之间的目的是,以免弹簧钢片2无法因使用者倚靠到下背组件4而发生形变,失去效果;同样也防止下背组件4太靠前凸出,使得上背组件3支撑不到背部,舒适性差且不符合人体工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下背组件均为框架式构造,上背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杆与第一底杆,上背组件的插接口设置在第一底杆的底部;下背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杆与第二底杆,下背组件的插接口设置在第二顶杆的顶部。插接口在上、下背组件上的开设位置使得上、下背组件上下组合,从而分别支撑人体的背部与腰背,使上、下背组件的设计可以更有针对性,以进一步提高座椅的使用舒适性。
作为优选,弹簧钢片与上、下背组件连接固定后,弹簧钢片设置在上、下背组件的中间位置。即弹簧钢片与上、下背组件连接固定后,弹簧钢片隐藏于上、下背组件中,增加了座椅的美观性。
作为优选,上、下背组件与弹簧钢片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且螺丝的安装方向与弹簧钢片插入至插接口的方向垂直。这使得上、下背组件与弹簧钢片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背支架以及支撑组件,背支撑件连接在背支架前方,且背支撑件上端悬挂在背支架顶部并转动连接;背支撑件下端向前张开并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且支撑组件使背支撑件相对于背支架转动后保持在相应位置。悬挂的背支撑件使得下端具有更大的可活动空间,因为上、下背组件之间弹性连接,当使用者倚靠到下背组件上时,下背组件可以贴合不同姿势下的腰背部,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并且背支撑件可相对于背支架转动并始终由支撑组件支撑,实现了背支撑件的前后调节,使背支撑件贴合不同座深下的人体腰背部,进一步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支撑组件一端连接于背支架下部,另一端连接于上背组件。支撑组件连接于上背组件,使得下背组件完全悬空,有更大的自由度,从而更好地贴合人体的腰背部,舒适性更好。
作为优选,支撑组件一端连接于背支架下部,另一端连接于下背组件。支撑组件连接于下背组件,支撑组件的倾斜角度更小,其支撑性能也就更强。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组件为气杆或推杆电机。气杆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进一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侧边除锈装置及座椅,相比现有技术而言:
1、上、下背组件通过弹簧钢片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巧妙,并且弹簧钢片有弹性使得上、下背组件可以打开,并使下背具有弹性缓冲,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2、折弯的弹簧钢片可以使下背组件略微向前突出,在使用者倚靠下来时,下背组件有更大的缓冲行程和更多的扭转空间,以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增加舒适性。
3、插接口在上、下背组件上的开设位置使得上、下背组件上下组合,从而分别支撑人体的背部与腰背,使上、下背组件的设计可以更有针对性,以进一步提高座椅的使用舒适性。
4、弹簧钢片隐藏于上、下背组件中,增加了座椅的美观性。
5、悬挂的背支撑件使得下端具有更大的可活动空间,因为上、下背组件使弹性连接,当使用者倚靠到下背组件上时,下背组件可以贴合不同姿势下的腰背部,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并且背支撑件可相对于背支架转动并始终由支撑组件支撑,实现了背支撑件的前后调节,使背支撑件贴合不同座深下的人体腰背部,进一步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6、支撑组件连接在不同的位置,所达到的效果不同,能适应多种人群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弹簧钢片与上、下背组件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上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下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弹簧钢片与上、下背组件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上、下背组件铺设网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上、下背组件、弹簧钢片、背支架以及支撑组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座椅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相对于背支架转动后由气杆支撑的侧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背支撑件1;弹簧钢片2;上背组件3;下背组件4;折弯线5;第一部分6;第二部分7;上插接口8;下插接口9;第一顶杆10;第一底杆11;第一螺丝安装孔12;第二顶杆13;第二底杆14;第二螺丝安装孔15;背支架16;扣孔17;卡扣18;气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包括用以支撑人体腰背部的背支撑件1以及弹簧钢片2,背支撑件1包括上背组件3与下背组件4,上背组件3与下背组件4通过弹簧钢片2连接;所述的上背组件3与下背组件4构成一个背支撑单元,背支撑件1至少包括一个背支撑单元,本实施例中背支撑件1只包括一个背支撑单元,并且上背组件3主要支撑背部,下背组件4主要支撑腰部。
如图1、3、4所示,所述的弹簧钢片2为经过折弯的长方形钢片,且具有弹性,并被折弯线5分为第一部分6与第二部分7,分别连接于上背组件3与下背组件4;上、下背组件上均开设有插接口,分别为上插接口8与下插接口9;上、下插接口对齐后,弹簧钢片2的第一部分6插置于上插接口8中并与上背组件3连接固定,弹簧钢片2的第二部分7插置于下插接口9中并与下背组件4连接固定。
如图5所示,为了使下背组件4具有活动性,故用有折弯的弹簧钢片2将上、下背组件连接,而第一部分6与第二部分7的夹角在160°-175°之间,以免弹簧钢片2无法因使用者倚靠到下背组件4而发生形变,失去效果;同样也防止下背组件4太靠前凸出,使得上背组件3支撑不到背部,舒适性差且不符合人体工学。
如图1、3、4、5所示,所述的上、下背组件均为框架式构造,上背组件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杆10与第一底杆11,上插接口8设置在第一底杆11的底部,且上插接口8位于底部的中间位置;在底杆上开设第一螺丝安装孔12,第一螺丝安装孔12位于上插接口8入口的上方且贯穿上插接口8但不贯穿第一底杆11,弹簧钢片2的第一部分6插入至上插接口8后,两者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且螺丝的安装方向与第一部分6插入至上插接口8的方向垂直。
下背组件4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杆13与第二底杆14,下插接口9设置在第二顶杆13的顶部,且下插接口9位于底部的中间位置;在底杆上开设第二螺丝安装孔15,第二螺丝安装孔15位于下插接口9入口的下方且贯穿下插接口9但不贯穿第二顶杆13,弹簧钢片2的第二部分7插入至下插接口9后,两者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且螺丝的安装方向与第二部分7插入至下插接口9的方向垂直。
如图6、7所示,为了美观考虑,第一螺丝安装孔12开设在上背组件3的前表面,当上背组件3前部铺设网布或者包覆靠垫时,第一螺丝安装孔12被遮盖;如图6、2所示,为了连接的稳固性考虑,第二螺丝安装孔15开设在下背组件4的后表面,这种对插的螺丝安装方式使得上、下背组件与弹簧钢片2的连接更加稳定,并且在倚靠下背组件4使弹簧钢片2发生弹性形变时,连接不容易分离。
如图8-10所示,进而引出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多段椅背连接结构、背支架16以及支撑组件,背支撑件1连接在背支架16前方,且背支撑件1上端悬挂在背支架16顶部并转动连接,背支撑件1下端向前张开并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且支撑组件使背支撑件1相对于背支架16转动后保持在相应位置,具体地说:
背支撑件1上端即上背组件3的第一顶杆10上设有扣孔17,背支架16顶部设有朝向前方的卡扣18,卡扣18插入扣孔17中,使得背支撑件1与背支架16卡接配合,并且卡扣18具有弹性,背支撑件1的下端可相对背支架16转动;支撑组件为气杆19,气杆19两端分别连接于背支架16下部以及下背组件4的第二顶杆13上,使得下背组件4下端悬空并被气杆19向前撑起,当背支撑件1相对于背支架16转动后,气杆19能将背支撑件1支撑在转动后的位置。

Claims (10)

1.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为支撑人体腰背部的背支撑件,背支撑件包括上背组件与下背组件,上、下背组件之间通过弹簧钢片连接;弹簧钢片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上、下背组件上均开设有插接口,上、下背组件上的插接口对齐后,弹簧钢片的第一部分插置于上背组件的插接口中并与上背组件连接固定,弹簧钢片的第二部分插置于下背组件的插接口中并与下背组件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钢片为折弯的弹簧钢片,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形成于折弯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夹角在160°-17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背组件均为框架式构造,上背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杆与第一底杆,上背组件的插接口设置在第一底杆的底部;下背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杆与第二底杆,下背组件的插接口设置在第二顶杆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钢片与上、下背组件连接固定后,弹簧钢片设置在上、下背组件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背组件与弹簧钢片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且螺丝的安装方向与弹簧钢片插入至插接口的方向垂直。
7.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段椅背连接结构、背支架以及支撑组件,背支撑件连接在背支架前方,且背支撑件上端悬挂在背支架顶部并转动连接;背支撑件下端向前张开并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且支撑组件使背支撑件相对于背支架转动后保持在相应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一端连接于背支架下部,另一端连接于上背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一端连接于背支架下部,另一端连接于下背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为气杆或推杆电机。
CN202020897450.6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Active CN212521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7450.6U CN212521277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7450.6U CN212521277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1277U true CN212521277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7450.6U Active CN212521277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1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1000B2 (ja) 椅子の構造及び椅子
CN109549386B (zh) 一种人体工学座椅
USD573805S1 (en) Chair frame
CN106510268B (zh) 一种便于休息的椅子
WO2022143206A1 (zh) 人体工学座椅
WO2023123988A1 (zh) 一种全动态座椅
CN107397369B (zh) 一种座具
CN214631141U (zh) 一种椅背组件
CN212521277U (zh) 一种多段椅背连接结构及座椅
CN211431832U (zh) 一种腰靠调节机构
KR101678446B1 (ko) 휴대용 의자
CN212368646U (zh) 一种可折叠穿布式看台椅
CN211431831U (zh) 一种弹性护腰靠背结构
CN215304358U (zh) 一种休闲椅的伸展装置
CN214631140U (zh) 一种人体工学座椅
CN105902003B (zh) 一种休闲椅
CN210810058U (zh) 一种摇椅及其联动式摇椅骨架
CN209563831U (zh) 一种椅面可滑动的椅子
CN209391482U (zh) 椅子及其椅架
CN208988166U (zh) 一种椅子搁脚装置
CN217610180U (zh) 椅背组件及转椅
CN216494400U (zh) 靠背角度可调的家具
CN216089695U (zh) 一种大范围调节座深的椅背
CN218571801U (zh) 一种椅子及其腰靠组件
CN219515756U (zh) 一种具有固定腰靠的椅背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200, No. 35, Ning Do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after: Sheng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00, No. 35, Ning Dong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UNO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