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8678U -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8678U
CN212518678U CN202021575305.2U CN202021575305U CN212518678U CN 212518678 U CN212518678 U CN 212518678U CN 202021575305 U CN202021575305 U CN 202021575305U CN 212518678 U CN212518678 U CN 212518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ain shaft
magnetic
electromagne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53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中锋
霍军歌
周正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m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m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53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8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8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其中,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包括壳体、第一轴承、主轴、磁体组件和电磁体,第一轴承设于壳体内,主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承内,并伸出壳体外;磁体组件固设于主轴的设于壳体内的端部,用于产生第一磁场;电磁体设于壳体内,并间隔设于磁体组件的远离主轴的一端,用于产生第二磁场;在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相互作用下,电磁体驱动磁体组件带动主轴转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磁体组件和电磁体通过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力,可以将磁体组件、主轴和第一轴承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将电磁体作为另一个整体设计,以减小马达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Description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牙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市场研究表明,电动牙刷与普通手动牙刷相比能使刷牙更为科学有效,而电动牙刷的核心部件是马达,通过对马达供电,使其主轴产生超声高频旋转或振动带动牙刷的刷头旋转或者震动,以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达到清洁牙齿及口腔细菌、破坏菌斑的产生环境、消除异味、震落牙垢等目的;还能通过高频振动对牙龈组织进行微按摩,促进口腔内组织的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后,还能逐渐达到美白的效果。因此近年来,电动牙刷逐渐普及,而随着电动牙刷的普及,电动牙刷的马达需求量也随之攀升,因此马达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现有技术中,马达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分拆,增加了马达的设计和生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分体式磁悬浮马达,旨在降低马达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包括:
壳体;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壳体内;
主轴,所述主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并伸出所述壳体外;
磁体组件,所述磁体组件固设于所述主轴的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端部,用于产生第一磁场;
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间隔设于所述磁体组件的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用于产生第二磁场;
其中,在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相互作用下,所述电磁体驱动所述磁体组件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磁体组件的两磁极的位置与所述电磁体的两磁极的位置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磁体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主轴的端部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磁体,所述磁体固设于所述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用于产生所述第一磁场。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磁悬浮马达还包括: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为磁导体,用于与所述磁体磁吸固定。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磁体组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电磁体包括:
磁芯组件,所述磁芯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芯组件的形状为U形,所述磁芯组件的端面正对所述磁体组件;
线圈,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磁芯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磁芯组件包括:
绕线座,所述绕线座内设有插接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绕线座上;
磁芯,所述磁芯的形状为U型,所述磁芯的两个悬臂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绕线座包括:
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绕线柱内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一绕线柱上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绕线柱的外壁上;
第二绕线柱,所述第二绕线柱内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二绕线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线圈还绕设于所述第二绕线柱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牙刷,包括: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述及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
刷头,所述刷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轴的伸出所述壳体外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第一轴承设于壳体内,以便将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壳体内,避免第一轴承相对于壳体移动;主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承内,并伸出壳体外,以便在主轴的伸出壳体外的端部安装刷头,通过主轴的转动带动刷头转动;磁体组件固设于主轴的设于壳体内的端部,以便使磁体组件和主轴的运动状态相同;电磁体设于壳体内,以便将电磁体固定在壳体内,避免电磁体相对于壳体运动;磁体组件用于产生第一磁场,电磁体用于产生第二磁场,电磁体间隔设于磁体组件的远离主轴的一端,使得电磁体和磁体组件均处于对方的磁场中,以便通过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使其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电磁体起到定子的作用,以驱动磁体组件带动主轴转动,由于磁体组件和电磁体通过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力,因此完全可以将磁体组件、主轴和第一轴承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将电磁体作为另一个整体设计,以减小马达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牙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612883770000031
Figure BDA00026128837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磁悬浮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包括壳体1、第一轴承2、主轴3、磁体组件4和电磁体5,第一轴承2设于壳体1内,主轴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承2内,并伸出壳体1外;磁体组件4固设于主轴3的设于壳体1内的端部,用于产生第一磁场;电磁体5设于壳体1内,并间隔设于磁体组件4的远离主轴3的一端,用于产生第二磁场;
其中,在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相互作用下,电磁体5驱动磁体组件4带动主轴3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第一轴承2设于壳体1内,以便将第一轴承2的外圈固定在壳体1内,避免第一轴承2相对于壳体1移动;主轴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承2内,并伸出壳体1外,以便在主轴3的伸出壳体1外的端部安装刷头7,通过主轴3的转动带动刷头7转动;磁体组件4固设于主轴3的设于壳体1内的端部,以便使磁体组件4和主轴3的运动状态相同;电磁体5设于壳体1内,以便将电磁体5固定在壳体1内,避免电磁体5相对于壳体1运动;磁体组件4用于产生第一磁场,电磁体5用于产生第二磁场,电磁体5间隔设于磁体组件4的远离主轴3的一端,使得电磁体5和磁体组件4均处于对方的磁场中,以便通过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使其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电磁体5起到定子的作用,以驱动磁体组件4带动主轴3转动,由于磁体组件4和电磁体5通过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力,因此完全可以将磁体组件4、主轴3和第一轴承2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相当于转子),将电磁体5作为另一个整体设计(相当于定子),以减小马达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具体地,主轴3的转动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调节,调节方式可通过脉冲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磁体组件4的两磁极的位置与电磁体5的两磁极的位置对应设置,以增大磁体组件4与电磁体5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提高主轴3转动的灵敏度,避免电磁体5的两极变化过程中,磁体组件4的两极受到的电磁体5的磁力过小而来不及反应,使得主轴3的转动产生迟滞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磁体组件4包括固定座41和磁体42,主轴3的端部固设于固定座41上,磁体42固设于固定座41的远离主轴3的一端,用于产生第一磁场,以使主轴3、固定座41和磁体42的运动状态相同,从而通过电磁体5对磁体42产生的力带动主轴3转动,而固定座41则方便将主轴3和磁体42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固定座41与主轴3通过螺纹连接,作为另一种可选地的方案,可以将固定座41与主轴3焊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磁体42包括多个单极永磁铁,部分永磁铁的磁极为N极,剩余部分永磁铁的磁极为S极,优选地,具有N极的永磁铁与具有S极的永磁铁的数量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分体式磁悬浮马达还包括第二轴承6,第二轴承6设于壳体1内,固定座4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轴承6内,以便将第二轴承6的外圈固定在壳体1内,再通过第二轴承6限位固定座41,避免固定座41在壳体1内移动,再配合第一轴承2,可将主轴3稳定地限位于壳体1内,提高主轴3转动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41为磁导体,用于与磁体42磁吸固定,简化固定座41与磁体42之间的连接结构,用户只需将磁体42靠近固定座41,即可将固定座41与磁体42固定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磁体42与固定座41的组装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41与磁体42粘接,以提高固定座41与磁体42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固定座41为磁导体,与磁体42磁吸固定,固定座41还与磁体42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轴承2和磁体组件4均设于第一壳体11内,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拆卸连接,电磁体5设于第二壳体12内,方便将马达作为两个整体进行拆装,降低了马达的制造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电磁体5包括磁芯组件51和线圈52,磁芯组件51设于壳体1内,磁芯组件51的形状为U形,磁芯组件51的端面正对磁体组件4,线圈52绕设于磁芯组件51上,以便改变磁芯组件51的磁极的位置,同时增加磁芯组件51的磁场强度,还能增大磁芯组件51与磁体组件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磁芯组件51驱动磁体组件4带动主轴3转动的灵敏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磁芯组件51包括绕线座511和磁芯512,绕线座511内设有插接孔5113,线圈52绕设于绕线座511上,磁芯512的形状为U型,磁芯512的两个悬臂插入插接孔5113内,以将磁芯512和线圈52分隔开,避免线圈52与磁芯512短路,延长磁芯组件5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磁芯512为铁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绕线座511包括第一绕线柱5111和第二绕线柱5112,第一绕线柱5111内设有插接孔5113,第一绕线柱5111上设有第一卡扣部51111,线圈52绕设于第一绕线柱5111的外壁上;第二绕线柱5112内设有插接孔5113,第二绕线柱5112上设有与第一卡扣部51111卡接的第二卡扣部51121,线圈52还绕设于第二绕线柱5112的外壁上,便于单独制造第一绕线柱5111和第二绕线柱5112,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第一绕线柱5111和第二绕线柱5112通过第一卡扣部51111和第二卡扣部51121卡接,磁芯512插入插接孔5113内后,可将第一绕线柱5111和第二绕线柱5112限位为一个整体,避免第一绕线柱5111相对于第二绕线柱5112运动,影响磁芯组件51的磁场分布。
具体地,第一绕线柱5111和第二绕线柱5112上均绕设有多层线圈52,以增大电磁体5的磁场强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卡扣部51111为卡槽,第二卡扣部51121为卡凸。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牙刷,该电动牙刷包括刷头7和上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刷头7可拆卸地连接于主轴3的伸出壳体1外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牙刷,刷头7可拆卸地连接于主轴3的伸出壳体1外的端部,通过主轴3的快速往复转动,使得刷头7产生振动,实现清洁口腔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包括:
壳体;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壳体内;
主轴,所述主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并伸出所述壳体外;
磁体组件,所述磁体组件固设于所述主轴的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端部,用于产生第一磁场;
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间隔设于所述磁体组件的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用于产生第二磁场;
其中,在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相互作用下,所述电磁体驱动所述磁体组件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组件的两磁极的位置与所述电磁体的两磁极的位置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主轴的端部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磁体,所述磁体固设于所述固定座的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用于产生所述第一磁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磁悬浮马达还包括: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磁导体,用于与所述磁体磁吸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磁体组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磁体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包括:
磁芯组件,所述磁芯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磁芯组件的形状为U形,所述磁芯组件的端面正对所述磁体组件;
线圈,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磁芯组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组件包括:
绕线座,所述绕线座内设有插接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绕线座上;
磁芯,所述磁芯的形状为U型,所述磁芯的两个悬臂插入所述插接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座包括:
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绕线柱内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一绕线柱上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绕线柱的外壁上;
第二绕线柱,所述第二绕线柱内设有所述插接孔,所述第二绕线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线圈还绕设于所述第二绕线柱的外壁上。
10.一种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磁悬浮马达;
刷头,所述刷头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轴的伸出所述壳体外的端部。
CN202021575305.2U 2020-07-31 2020-07-31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Active CN21251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5305.2U CN212518678U (zh) 2020-07-31 2020-07-31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5305.2U CN212518678U (zh) 2020-07-31 2020-07-31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8678U true CN212518678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5305.2U Active CN212518678U (zh) 2020-07-31 2020-07-31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86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0134A (zh) * 2022-03-07 2022-07-22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牙刷自动生产线以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0134A (zh) * 2022-03-07 2022-07-22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牙刷自动生产线以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96854U (zh) 电动牙刷
US7960877B2 (en) Electric reciprocating motion device with spring motor
CN107394982B (zh) 微型直流电机
WO2021249470A1 (zh) 一种双向磁悬浮声波电机装置
CN212518678U (zh) 分体式磁悬浮马达和电动牙刷
JP2009045202A (ja) 電動歯ブラシ及び取替用ブラシ
CN209860769U (zh) 一种无刷电动牙刷马达
CN212969400U (zh) 一种结构改进型声波马达
CN209608526U (zh) 磁悬浮组件和电动牙刷
CN108039782B (zh) 磁悬浮电机
CN109861488B (zh) 磁悬浮组件和电动牙刷
CN111315257A (zh) 具有流体流动能力的电动牙刷
WO2021254432A1 (zh) 一种双向磁悬浮有刷电机装置
CN209748392U (zh) 一种双转子声波马达
US20090273244A1 (en) Electric Reciprocating Motion Device
CN110601488B (zh) 一种振动电机及电动牙刷
CN214959111U (zh) 改进的磁悬电动牙刷振动电机
CN214480213U (zh) 一种无刷电机及其电动牙刷
CN212518560U (zh) 一种电动牙刷电机
CN214959221U (zh) 磁悬电动牙刷振动电机
CN217010492U (zh) 线圈外置式声波电机及电动牙刷
CN211720456U (zh) 一种高频振动牙刷电机
CN219332053U (zh) 一种电动牙刷
CN116470679A (zh) 一种电动牙刷用双向马达以及电动牙刷
CN111987849A (zh) 一种冲刷一体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