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6048U -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6048U
CN212516048U CN202021410256.7U CN202021410256U CN212516048U CN 212516048 U CN212516048 U CN 212516048U CN 202021410256 U CN202021410256 U CN 202021410256U CN 212516048 U CN212516048 U CN 212516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smoke box
upper cover
box body
response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02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文波
艾真
孙英丹
程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e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e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e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e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02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6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6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6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包括:烟箱主体、控制箱、上盖、烟感安装座、光学密度计、测速模块、烟雾发生器、风机、进风口、以及排烟口,烟箱主体为中空的环形管道,烟雾发生器与烟箱主体之间连接有进烟管及回烟管,烟雾发生器内部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回烟管连接,进烟管设置于风机的出风向,回烟管设置于排烟口的下方,进风口设置于进烟管的后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感设置于烟感安装座上,并在标定烟箱中制造恒定浓度的烟雾环境,以实现对烟感的标定,同时,又能对完成标定的烟感进行响应阈值测试,保障烟感的稳定性,减少安装于更换烟感的次数从而提高测试效率,适应生产测试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烟火灾探测器标定及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背景技术
火灾的起火过程一般会伴有烟、热、光三种燃烧产物。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物质多处于阴燃阶段,会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是火灾早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又称烟感,就是利用这种特征而开发的,能够对可见的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响应的火灾探测器。烟感是将探测位置烟雾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实现报警目的的一种器件,因为烟感的响应阈值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响应阈值过低,则容易产生误报警;如果响应阈值过高,则容易延误报警时机,加重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现有的响应阈值烟箱都是通过烟雾发生装置产生烟雾,并通过风机使烟雾在烟箱中循环流动。此方式只能测试一般条件下,烟感发出警示音时的烟雾浓度,但是不能用于烟感的响应阈值标定,没有标定过的烟感的响应阈值会存在偏差,影响烟感的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包括:烟箱主体、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内的控制箱、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顶部的上盖、设置于所述上盖上的烟感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上盖旁侧的两个光学密度计、设置于所述光学密度计旁侧的测速模块、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上的烟雾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上的风机、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一端的排烟口,所述烟雾发生器与烟箱主体之间连接有进烟管及回烟管,所述烟雾发生器内部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回烟管连接,所述进烟管设置于风机的出风向,所述回烟管设置于排烟口的下方,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进烟管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烟箱主体外型为两端为圆弧形,中段笔直的环形跑道式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烟感安装座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顶部中心的烟感旋钮、以及设置于所述上盖底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过上盖并与烟感旋钮连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上盖把手,所述烟箱主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置对应连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烟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风机的出风侧,所述测速模块旁侧设置有测温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烟箱主体上设置有烟感放置装置,所述烟感放置装置设置位置靠近上盖。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电源开关以及触摸操作屏。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口通过排烟管道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烟雾发生装置侧面设置有生烟装置排气口,所述生烟装置排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旁侧设置有若干校正设备接入口,所述校正设备接入口内设置有风速计。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旁侧设置有若干校正设备接入口,所述校正设备接入口内设置有热电偶。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感设置于烟感安装座上,并在标定烟箱中制造恒定浓度的烟雾环境,以实现对烟感的标定,同时,又能对完成标定的烟感进行响应阈值测试,保障烟感的稳定性,减少安装于更换烟感的次数从而提高测试效率,适应生产测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包括:烟箱主体1、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1内的控制箱2、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1顶部的上盖3、设置于所述上盖3上的烟感安装座31、设置于所述上盖3旁侧的两个光学密度计41、设置于所述光学密度计41旁侧的测速模块42、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1上的烟雾发生器5、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1上的风机6、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1上的进风口71、以及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1一端的排烟口72。所述烟雾发生器5与烟箱主体1之间连接有进烟管51及回烟管52,所述烟雾发生器5内部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回烟管52连接,所述进烟管51设置于风机6的出风向,所述回烟管52设置于排烟口72的下方,所述进风口71设置于进烟管51的后端。
安装时,打开上盖3,将被测温感安装于烟感安装座31底部,再将上盖3盖合于烟箱主体1上,然后一次启动风机6以及烟雾发生器5。烟雾发生器5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烟雾,风机6工作时会在进烟管51内产生负压,将烟雾发生器5所产生的烟雾通过进烟管51引入烟箱主体1,并使烟雾随着风机6所送出的风在烟箱主体1内扩散、流动,通过光学密度计41可实时检测出烟箱主体1内的烟雾浓度。测速模块42可检测并记录烟箱主体1中的风速,以监控风机6的工作状态。给标定烟箱设置一个浓度值,光学密度计41检测到烟雾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箱2向烟雾发生器5输出指令,烟雾发生器5停止产生烟雾,并启动真空发生器使回烟管52产生负压,吸入多余的烟雾,使烟箱主体1内的烟雾维持在所设定的浓度值。烟感置于恒定烟雾浓度值的烟箱主体1内,可以进行响应阈值的标定。
完成标定后,进风口71和排烟口72开启,通过进风口71持续送入新鲜空气,同时风机6进行吹送,将烟箱主体1内的烟雾经由排烟口72排出。然后重新关闭进风口71和排烟口72,并启动风机6和烟雾发生器5,观察烟感报警时的烟雾浓度值,得出该烟感的响应阈值。再次开启进风口71和排烟口72,将烟箱主体1内部的烟雾彻底排出,然后打开上盖3,取出烟感,完成标定及测试的流程。通过在恒定的烟雾环境下进行烟感响应阈值的标定,可以使烟感的响应阈值更加准确,保障烟感的稳定性,避免因响应阈值的偏差而出现误报警或不报警的异常现象。
所述烟箱主体1外型为两端为圆弧形,中段笔直的环形跑道式形状。环形的设置方式方便烟雾在烟箱主体1内进行循环,可以提高烟雾的利用率,同时可以便于烟雾与烟箱主体1内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
所述烟感安装座31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3顶部中心的烟感旋钮3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盖3底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过上盖3并与烟感旋钮311连接。通过旋转烟感旋钮311调整被测烟感的角度,从而检测被测烟感在不同角度下的响应阈值,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上盖把手32,方便开启上盖3以实现安装及更换被测烟感。所述烟箱主体1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1,所述观察窗11位置对应连接座,方便在测试时观察被测烟感的情况。
所述烟箱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设置于风机6的出风侧,所述测速模块42旁侧设置有测温模块43。在进行恒定烟雾环境标定或者响应阈值测试的同时,启动加热装置8,使得烟箱主体1内的温度升高,并在风机6的吹送下形成热风,与烟雾混合并在烟箱主体1内循环流动。测温模块43可实时检测烟箱主体1中的空气温度。通过加热装置8在烟箱主体1中形成热风,以检测烟感在高温中的耐受性,模拟测试烟感在火场中是否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所述烟箱主体1上设置有烟感放置装置12,所述烟感放置装置12设置位置靠近上盖3。在烟感放置装置12中放置若干个待测烟感,可以在恒定烟雾环境中同时对多个烟感进行标定,提高测试效率。
所述控制箱2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2,通过切换电源开关22的状态,以接通或切断控制箱2的电源,从而控制标定烟箱的启停。所述控制箱上2设置有触摸操作屏21,通过触摸控制屏21可实现人机交互,设定测试的各项参数,并可查看、调取测试结果。
所述排烟口72通过排烟管道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将排烟口72接入尾气处理装置,以将测试所产生的烟雾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转化为污染较低的物质,防止烟雾排放至外界环境中造成污染。
请参阅图3,所述烟雾发生装置5侧面设置有生烟装置排气口53,所述生烟装置排气口53通过气管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通过生烟装置排气口53将烟雾发生器5内残留的烟雾、以及真空发生器在恒定烟雾环境中所吸入的多余烟雾导入尾气处理装置中,防止烟雾中的颗粒在烟雾发生装置5、进烟管51以及回烟管52中堆积而引起堵塞,影响后续测试。
所述上盖3旁侧设置有若干校正设备接入口13。所述校正设备接入口13内设置有风速计或/和热电偶,在进行测试前,可在校正设备接入口13中插入风速计或/和热电偶,并启动风机6及加热装置8。通过风速计可得出风机6所产生的风速大小,对比测速模块42的读数与风速计的读数是否一致,以对测试模块42进行校正;同样地,通过将热电偶检测温箱主体1中的温度值,与测温模块43的读数进行对比,以对测温模块43进行校正。通过在校正设备接入口13中插入风速计或/和热电偶,可以分别校正测速模块42与测温模块43,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感设置于烟感安装座上,并在标定烟箱中制造恒定浓度的烟雾环境,以实现对烟感的标定,同时,又能对完成标定的烟感进行响应阈值测试,保障烟感的稳定性,减少安装于更换烟感的次数从而提高测试效率,适应生产测试的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箱主体、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内的控制箱、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顶部的上盖、设置于所述上盖上的烟感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上盖旁侧的两个光学密度计、设置于所述光学密度计旁侧的测速模块、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上的烟雾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上的风机、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烟箱主体一端的排烟口,所述烟雾发生器与烟箱主体之间连接有进烟管及回烟管,所述烟雾发生器内部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回烟管连接,所述进烟管设置于风机的出风向,所述回烟管设置于排烟口的下方,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进烟管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箱主体外型为两端为圆弧形,中段笔直的环形跑道式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安装座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顶部中心的烟感旋钮、以及设置于所述上盖底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过上盖并与烟感旋钮连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上盖把手,所述烟箱主体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置对应连接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风机的出风侧,所述测速模块旁侧设置有测温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箱主体上设置有烟感放置装置,所述烟感放置装置设置位置靠近上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电源开关以及触摸操作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通过排烟管道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器侧面设置有生烟装置排气口,所述生烟装置排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旁侧设置有若干校正设备接入口,所述校正设备接入口内设置有风速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阈值标定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旁侧设置有若干校正设备接入口,所述校正设备接入口内设置有热电偶。
CN202021410256.7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Active CN212516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0256.7U CN212516048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0256.7U CN212516048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6048U true CN212516048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0256.7U Active CN212516048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6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2835B (zh) 一种火灾探测性能综合检测模拟实验装置
CN102915624B (zh) 燃气报警器检测装置以及方法
CN108613906A (zh) 颗粒物检测装置
CN212516048U (zh) 一种响应阈值标定烟箱
CN1270178C (zh) 一种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检测装置
CN205992039U (zh) 一种风压开关性能测试仪
CN107192479A (zh) 便携式温湿度校验仪
CN109357899A (zh) 空调通风系统性能检测系统
CN115201080A (zh) 烟尘浓度测量机构的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03338503U (zh) 一种火灾探测性能综合检测模拟实验装置
CN115963063A (zh) 一种线性光束探测器的试验标定装置
CN108613907A (zh) 颗粒物检测装置
CN205119275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08420627U (zh) 颗粒物检测装置
CN209513705U (zh) 一种户外用环境中的危害气体检测装置
CN211263107U (zh) 一种工作环境内粉尘浓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10293997U (zh) 一种响应阈值烟箱
CN206627430U (zh) 塑料烟密度测试仪
CN208704093U (zh) 一种排风控制系统
CN209513524U (zh) 一种烟气超低排放微尘检测系统
CN2529254Y (zh) 一种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检测装置
CN206848126U (zh) 空气检测仪
CN210110009U (zh) 一种标准温箱
CN109932159A (zh) 一种粉尘风洞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317710U (zh) 一种锥形量热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