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959U -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1959U
CN212511959U CN202020979363.5U CN202020979363U CN212511959U CN 212511959 U CN212511959 U CN 212511959U CN 202020979363 U CN202020979363 U CN 202020979363U CN 212511959 U CN212511959 U CN 212511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air
water
cold
pump
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93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志
袁振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m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m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m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ma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93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1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1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1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分水器、集水器、冷冻一次泵、冷冻二次泵以及末端设备;主机分别与分水器和集水器连接,冷冻一次泵设置于主机与集水器之间,冷冻二次泵设置于分水器与末端设备之间;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还包括蓄放冷解耦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通过设置蓄放冷解耦装置,并且分别将蓄放冷解耦装置接在盈亏管、冷冻供水管或主机侧并联加入,以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调节中央空调末端负荷,匹配中央空调主机开启量,盈时进行蓄冷,亏时进行放冷,改善混水温度影响运行的问题,保证天气变化或负荷变化时调配主机负荷平滑,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生产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空气质量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某些设备对空气进行净化,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目前,中央空调冷冻二次泵系统,如图1所示,分别由冷冻一次泵、冷冻二次泵、集水器、分水器、主机及盈亏管组成。冷冻一次泵从集水器吸冷冻回水,经泵压入主机,主机出来后到分水器,分水区由冷冻二次泵供到各分区,经末端后回到集水器;图示为压入式,冷冻一次水泵或者冷冻二次泵可多台并联;盈亏管受一、二次水泵运作不同出现正反两向流动,流动量多少,取决于运作的不同,出现混水,混水量不同产生不同供水温度供往末端。
这种形式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不能进行调节盈亏管的流量与稳定供水温度;运行中集水器与分水器受负荷的开启与主机开启,当主机开启的量大于二次泵流量时,分水器的低温冷冻供水直接经盈亏管正向流向集水器;当主机开启的量小于二次泵流量时,集水器的低温冷冻水直接经盈亏管反向流向分水器。盈亏管正向流动时,分水器低温冷冻供水直接与集水器回水混合后送入主机,主机处于低负荷运行,主机不能真实反映实际需求负荷,主机负荷波动大,主机时常在低负荷运行及加减载波动,采用二次泵系统的主机多数是离心机组,主机在低负荷时效率低,负荷波动多会使得主机故障率加大,机械磨损加剧,主机寿命缩短;盈亏管反向流动时,集水器较高温冷冻水回水直接与分水器主机来的低温冷冻水混合后送入末端系统,末端供水温度提高,为了满足这种情况实际需求,需要调低主机出水温度,使混合后的冷冻水满足使用要求,反向流量越大,可能引至末端舒适度下降,同时需主机提供的冷冻水温度更低,很多时候主机提供6℃冷冻水,主机冷冻水更低,主机效率更差,使得运行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能够同时满足循环使用、环保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所述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分水器、集水器、冷冻一次泵、冷冻二次泵以及末端设备;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分水器和所述集水器连接,所述冷冻一次泵设置于所述主机与所述集水器之间,所述冷冻二次泵设置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末端设备之间;所述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还包括蓄放冷解耦装置。
可选的,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集水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主机之间。
可选的,所述分水器与所述集水器之间设有流量计;所述分水器与所述主机之间还设有电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并联设置。
可选的,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与所述主机并联设置。
可选的,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所在管路还设有第二冷冻一次泵以及电动阀,所述冷冻一次泵与所述电动阀并联设置。
可选的,所述电动阀为比例积分电动阀。
可选的,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包括进口、出口、排气阀以及排污阀。
可选的,所述进口、所述出口、所述排气阀以及所述排污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的四个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增加了蓄放冷解耦装置,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蓄放冷解耦装置的流量,来使得盈亏管正反向流量减少趋近于零流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蓄放冷解耦装置的冷量使得供水混水量少,提升了末端设备的舒适度,提高主机水温,操作方便,主机负荷波动少,提升能耗,减少维修量,降低运行费用,减少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通过设置蓄放冷解耦装置,并且分别将蓄放冷解耦装置接在盈亏管、冷冻供水管或主机侧并联加入,以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以调节中央空调末端负荷,匹配中央空调主机开启量,盈时进行蓄冷,亏时进行放冷,改善混水温度影响运行的问题,保证天气变化或负荷变化时调配主机负荷平滑,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放冷解耦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意图。
附图标记
1.主机 2.分水器 3.集水器 4.冷冻一次泵 5.冷冻二次泵
6.蓄放冷解耦装置 7.末端设备 8.流量计 9.电动阀
41.第二冷冻一次泵 61.进口 62.出口
63.排气阀 64.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1、分水器2、集水器3、冷冻一次泵4、冷冻二次泵5以及末端设备7;其中,主机1分别与分水器2和集水器3连接,冷冻一次泵4设置于主机1与集水器3之间,冷冻二次泵5设置于1分水器与末端设备7之间;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还包括蓄放冷解耦装置6。
在该实施例中,蓄放冷解耦装置6设置于分水器2与集水器3之间,具体的,分水器2与集水器3之间通过盈亏管连接,蓄放冷解耦装置6通过盈亏管接入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中;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盈亏管的中间或者某一处断开,断开处形成盈亏管的两端,分别记为盈亏管的第一端和盈亏管的第二端,将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盈亏管的第一端和盈亏管的第二端连接,进而使得蓄放冷解耦装置6接入该实施例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中。
在该实施例中,当主机1的流量,即冷冻一次泵4处的流量大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盈亏管呈现正向流动,分水器2中的低温冷冻水会流向蓄放冷解耦装置6,低温冷冻水会留在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下方,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上方中的高温冷冻水则会流向集水器3,并回到主机1进行制冷,保持主机运行负载不变;当末端设备7的负荷加大,直到主机1的流量等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蓄放冷解耦装置6处于静止状态;当主机1的流量小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盈亏管则呈现反向流动,集水器3中的高温冷冻回水流向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上方,而蓄放冷解耦装置6下方的低温冷冻水则流向分水器2,与主机1的供水混合供入末端设备7,在不增加主要开启的情况下满足末端设备7的需求。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可以在末端设备7负荷波动时,减少混水升温,系统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同时,减少波动时主机1的加减机操作,结合运行,使得整个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高效运行,减少盈亏管的旁流影响,达到调配负荷峰谷,以及节能的效果。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更加适用于盈亏管正反向旁流量比较小流量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中,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蓄放冷解耦装置6包括进口61、出口62、排气阀63以及排污阀64。进口61、出口62、排气阀63以及排污阀64分别设置于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四个方向,在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根据低温冷冻水和高温冷冻水具体流动方向的不同,进口61和出口62存在相对性。
蓄放冷解耦装置6根据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压力承压,承受压力随着系统改变而不同,承受压力不小于所安装系统;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容量依据现场空间所能容纳的体积,结合该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及管路设计与盈亏管正反方向流量,设计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容量。蓄放冷解耦装置6设置进口61与出口62,进口61可设置在上方,出口62可设置在下方,进口61与出口62的管径与系统容量相匹配;蓄放冷解耦装置6可设有自动排气装置,如图3中设置的排气阀63,在接入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工作时处于工作状态;另外,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底部可设有排污阀64,可在需要时用于进行排污。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1、分水器2、集水器3、冷冻一次泵4、冷冻二次泵5以及末端设备7;其中,主机1分别与分水器2和集水器3连接,冷冻一次泵4设置于主机1与集水器3之间,冷冻二次泵5设置于1分水器与末端设备7之间;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还包括蓄放冷解耦装置6。
在该实施例中,蓄放冷解耦装置6设置于分水器2与主机1之间,具体的,蓄放冷解耦装置6接入分水器2与主机1之间的主机供水主管道管中,主机供水主管道分出一路接入蓄放冷解耦装置6,出来后再接回主机供水主管道。分水器2与集水器3之间设有流量计8,具体的,流量计8接入分水器2与集水器3之间的盈亏管中,当主机1的流量大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盈亏管呈现正向流动,主机供水主管道管中的低温冷冻水流向蓄放冷解耦装置6,低温水冷冻水留存于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上方,蓄放冷解耦装置6下方的高温冷冻水则流向主机供水管道中;蓄放冷解耦装置6串联在主机供水管道中,系统阻力加大,调节水流降低流量,主机1给蓄放冷解耦装置6蓄冷;当末端设备7负荷加大直至主机1的流量等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蓄放冷解耦装置6处于关闭状态;当主机1的流量小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盈亏管呈现反向流动,主机1供出来的冷冻出水与盈亏管旁流的回水进行混合,供入末端设备7的冷冻供水温度升高;具体的,冷冻出水流向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上方,蓄放冷解耦装置6下方的低温冷冻水流向分水器4,与主机1供水混合供入末端设备7,在不增加主要开启满足末端设备7的需求,主机1停止后或者在低负荷时期,通过蓄放冷解耦装置6调节,使得主机1不开启或不长期在低负荷运行。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加入蓄放冷解耦装置6,即接入的主机供水主管道管中的同时,在原管处设电动阀9控制流量,具体的,该电动阀9可为比例积分电动阀;采集盈亏管信号方向,调节电动阀9流量的多少进行配合,正向流运时,调节电动阀9关小,使盈亏管趋流量趋向于零,多余冷量蓄进蓄放冷解耦装置6,主机1在部分负荷时蓄进蓄放冷解耦装置6,当主机1停机后,经蓄放冷解耦装置6将冷量放出供系统使用,不让主机1频繁起动;反向流运时,调节电动阀9关小,原主机供水管道与蓄放冷解耦装置6开通,并作管道增加过流量,同时进行蓄冷。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适合末端设备7低负荷运行且波动小,利用低负荷时蓄冰来满足低负荷运行,减少波动时主机1的加减机操作,结合运行,使得主机1高效运行,减少频繁开启主机1,达到调配负荷峰谷,以及节能的目的。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中,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1、分水器2、集水器3、冷冻一次泵4、冷冻二次泵5以及末端设备7;其中,主机1分别与分水器2和集水器3连接,冷冻一次泵4设置于主机1与集水器3之间,冷冻二次泵5设置于1分水器与末端设备7之间;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还包括蓄放冷解耦装置6。
在该实施例中,蓄放冷解耦装置6与主机1并联设置,蓄放冷解耦装置6接入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与主机1并联管道中,具体的,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一端接入主机1的供水主管道,蓄放冷解耦装置的另一端接入主机1的回水主管道。分水器2与集水器3之间设有流量计8,具体的,流量计8接入分水器2与集水器3之间的盈亏管中,当主机1的流量小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盈亏管呈现正向流动,从主机1的主机供水主管道中,低温冷冻水流向蓄放冷解耦装置6,低温冷冻水留存于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下方,蓄放冷解耦装置6上方的高温冷冻水流向主机1的回水主管,回到主机1进行制冷,保持主机1的运行负载不变;当末端设备7的负荷加大直至主机1的流量等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蓄放冷解耦装置6处于静止状态;当主机1的流量小于冷冻二次泵5的流量时,盈亏管呈现反向流动,主机1的回水主管中的高温冷冻回水经水泵泵入流向蓄放冷解耦装置6的上方,蓄放冷解耦装置6下方的低温冷冻水流向主机1的供水管中,与主机1的供水混合,供入末端设备7,在不增加主要开启的情况下满足末端需求。
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蓄放冷解耦装置6所在的管路还设有第二冷冻一次泵41以及电动阀9,具体的,电动阀9可为比例积分电动阀;第二冷冻一次泵41与电动阀9并联设置;该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采集盈亏管信号控制,盈时开启电动阀9,直至盈亏管接近零流量控制,第二冷冻一次泵41供水对蓄放冷解耦装置6进行蓄冷;亏时开启放冷水泵,水泵采用变频,控制在亏时反向为零流量的控制调节频率,放冷水泵抽入回水压入蓄放冷解耦装置6,放出冷量,放冷水泵增加一次侧冷冻水流量,提供低温冷冻水,加大一次侧冷冻水流量平衡流量,同时克服混水温度,保持供水温度恒定。
该实施例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在末端负荷波动时,减少混水升温,系统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减少波动时主机1的加减机操作,结合运行,使得主机1高效运行,减少盈亏管旁流影响,调配负荷峰谷,进而达到节能得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通过设置蓄放冷解耦装置,并且分别将蓄放冷解耦装置接在盈亏管、冷冻供水管或主机侧并联加入,以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以调节中央空调末端负荷,匹配中央空调主机的开启量,盈时进行蓄冷,亏时进行放冷,改善混水温度影响运行的问题,保证天气变化或负荷变化时调配主机负荷平滑,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分水器、集水器、冷冻一次泵、冷冻二次泵以及末端设备;
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分水器和所述集水器连接,所述冷冻一次泵设置于所述主机与所述集水器之间,所述冷冻二次泵设置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末端设备之间;所述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还包括蓄放冷解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集水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主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与所述集水器之间设有流量计;所述分水器与所述主机之间还设有电动阀,所述电动阀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并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与所述主机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所在管路还设有第二冷冻一次泵以及电动阀,所述第二冷冻一次泵与所述电动阀并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为比例积分电动阀。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包括进口、出口、排气阀以及排污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所述出口、所述排气阀以及所述排污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蓄放冷解耦装置的四个方向。
CN202020979363.5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Active CN212511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9363.5U CN212511959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9363.5U CN212511959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1959U true CN212511959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9363.5U Active CN212511959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19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948A (zh) * 2021-12-23 2022-05-13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的多级泵变频联动系统
CN115355580A (zh) * 2022-08-16 2022-11-18 浙江大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二次泵平衡管蓄冷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948A (zh) * 2021-12-23 2022-05-13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的多级泵变频联动系统
CN114484948B (zh) * 2021-12-23 2023-11-2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的多级泵变频联动系统
CN115355580A (zh) * 2022-08-16 2022-11-18 浙江大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二次泵平衡管蓄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11959U (zh)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泵制冷系统
CN210197600U (zh) 带储能装置的二次泵变流量冷冻水系统
CN103727043A (zh) 双级离心压缩机和对所述双级离心压缩机的静压气浮轴承供气的方法
CN100476324C (zh) 满液式冰水机
CN201116804Y (zh) 多机并联智能油路平衡系统
CN113864851B (zh) 一种空气能制冷采暖两联供应系统集成化水力模块
CN220601671U (zh) 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水冷一体式冷水机组
CN115854450B (zh) 一种建筑冰或水蓄冷空调开式输配系统排气方法及系统
CN105299944B (zh) 一种满液式中央空调系统
CN103032937A (zh) 中央空调水系统水泵扬程流量与空调管路系统阻力流量匹配系统
CN218442847U (zh) 一种直澎式微动力满液供液制冷装置
CN201964686U (zh) 多压缩机离心式空调机组的油位平衡装置
CN203655662U (zh) 双级离心压缩机
CN207501474U (zh) 一种冷冻系统多联机
CN202613634U (zh) 一种节能蓄冰空调系统
CN113340011B (zh) 用于制冷及热泵循环系统的换热器快速切换机构及方法
CN210832636U (zh) 一种蓄、融冰供暖多用节能一体机
CN208154691U (zh) 一种流量兼容器以及采用该兼容器的制冷系统
CN208139614U (zh) 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宽的多温度供液机组
CN110567200A (zh) 一种蓄、融冰供暖多用节能一体机
CN113623771A (zh) 一种冷冻侧制冷结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54130U (zh) 中央空调水系统水泵扬程流量与空调管路系统阻力流量匹配系统
CN112629003A (zh) 防冰堵换热器及动态冰蓄冷系统
CN216667871U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和保护装置
CN219494275U (zh) 一种利用低位水池的直接蓄放冷空调系统及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