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823U -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1823U
CN212511823U CN202021348407.0U CN202021348407U CN212511823U CN 212511823 U CN212511823 U CN 212511823U CN 202021348407 U CN202021348407 U CN 202021348407U CN 212511823 U CN212511823 U CN 212511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pipe
waste heat
inlet pipe
boil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84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裕江
高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Shangmei Liji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Shangmei Liji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Shangmei Liji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Shangmei Liji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84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1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1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1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和套接在锅炉本体外壁中部用来利用余热的安装壳,所述锅炉本体头部设有排出烟气的出烟口,所述锅炉本体头部远离出烟口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安装壳靠近出烟口的一侧设有进烟口,安装壳远离出烟口的一侧设有排烟口,安装壳内部设有水管,安装壳内壁上设有多个用来固定水管的限位组件,所述出烟口和进烟口分别与第二进烟管和第一进烟管连接,所述第一进烟管和第二进烟管之间通过连通弯管连接,安装壳套接在锅炉本体上,减少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也提高了锅炉本体的保温效果,使余热的时间更长,对冷水的加热效果更好,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对锅炉本体进行加热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以植物为原料,既环保又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洁净能源,它原料来源广泛,具有“绿色煤炭“的称号。生物质颗粒燃料有别于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是国家第”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鼓励的发展项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质燃料以清洁、环保而被生物质锅炉广泛运用,但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烟气,该部分烟气是具有一定热量的,烟气温度一般设计在120-140℃,运行中由于受热面的积灰,实际排烟温度会有所升高,一般在130-150℃,通常情况下直接将其外排,这对于该部分能源是相当浪费。
现有的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通常通过在锅炉上设置引气管将热气引导至热利用锅炉,对冷水进行加热,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占地面积大,热量在引导过程中容易从壳体散发到空气中,造成热量浪费,且水管在循环冷水利用余热加热时,因温度的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水管与热利用锅炉连接程度的松紧,都容易对水管管身造成伤害,减少水管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和套接在锅炉本体外壁中部用来利用余热的安装壳,所述锅炉本体头部设有排出烟气的出烟口,所述锅炉本体头部远离出烟口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安装壳靠近出烟口的一侧设有进烟口,安装壳远离出烟口的一侧设有排烟口,安装壳内部设有水管,安装壳内壁上设有多个用来固定水管的限位组件,所述出烟口和进烟口分别与第二进烟管和第一进烟管连接,所述第一进烟管和第二进烟管之间通过连通弯管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板顶部的第二半圆环,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第二半圆环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之间通过多个复位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烟口处设有引导烟气排出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上设有降低烟气温度的热交换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一端与锅炉本体内腔连通,进水管另一端穿过安装壳上安装口与设置在安装壳内的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烟管侧面设有方便加水的进水口,所述水管一端与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内壁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环直径小于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半圆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弹性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进烟管、第二进烟管和连通弯管之间的连接,使烟气顺着管道移动到安装壳内部对冷水进行加热,既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又为锅炉本体提供了预热的锅炉给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壳套接在锅炉本体上,减少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也提高了锅炉本体的保温效果,使余热的时间更长,对冷水的加热效果更好,节省了加热时间和对锅炉本体进行加热的能耗。
3.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组件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水管的热胀冷缩来对水管进行不同程度的夹紧固定,避免固定过紧或过松导致水管晃动、使管身收到损伤的问题,延长了水管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水管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2,安装壳;3,排烟管;4,进水管;5,出烟口;6,进烟口;7,第一进烟管;8,进水口;9,连通弯管;10,第二进烟管;11,热交换器;12,排烟口;13,安装口;14,限位组件;141,复位弹簧;142,第一半圆环;143,弹性垫;144,第二半圆环;145,固定板;146,安装孔;15,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和套接在锅炉本体1外壁中部用来利用余热的安装壳2,所述锅炉本体1头部设有排出烟气的出烟口5,所述锅炉本体1头部远离出烟口5的一侧设有进水管4,所述安装壳2靠近出烟口5的一侧设有进烟口6,安装壳2远离出烟口5的一侧设有排烟口12,安装壳2内部设有水管15,安装壳2内壁上设有多个用来固定水管15的限位组件14,安装壳2套接在锅炉本体1上,减少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也提高了锅炉本体1的保温效果,使余热的时间更长,对冷水的加热效果更好,节省了加热时间和对锅炉本体1进行加热的能耗。
所述出烟口5和进烟口6分别与第二进烟管10和第一进烟管7连接,所述第一进烟管7和第二进烟管10之间通过连通弯管9连接,通过第一进烟管7、第二进烟管10和连通弯管9之间的连接,使烟气顺着管道移动到安装壳2内部对冷水进行加热,既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又为锅炉本体1提供了预热的锅炉给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所述限位组件1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145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板145顶部的第二半圆环144,所述固定板145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146,所述第二半圆环144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圆环142,所述第一半圆环142和第二半圆环144之间通过多个复位弹簧141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142直径小于第二半圆环144,所述第二半圆环14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弹性垫143,限位组件14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水管15的热胀冷缩来对水管15进行不同程度的夹紧固定,避免固定过紧或过松导致水管15晃动、使管身收到损伤的问题,延长了水管15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水管15使用时的稳定性。
所述排烟口12处设有引导烟气排出的排烟管3,所述排烟管3上设有降低烟气温度的热交换器11,降低烟气排出时的温度,使室内温度下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所述进水管4一端与锅炉本体1内腔连通,进水管4另一端穿过安装壳2上安装口13与设置在安装壳2内的水管15连接,所述第一进烟管7侧面设有方便加水的进水口8,所述水管15一端与进水口8连接,所述安装壳2内壁设有保温层,延长了余热的使用时间,提高余热的利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第一进烟管7、第二进烟管10和连通弯管9之间的连接,使烟气从锅炉本体1内顺着管道移动到安装壳2内部对冷水进行加热,既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又为锅炉本体1提供了预热的锅炉给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安装壳2套接在锅炉本体1上,减少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也提高了锅炉本体1的保温效果,使余热的时间更长,对冷水的加热效果更好,节省了加热时间和对锅炉本体1进行加热的能耗,安装壳2内的水管15通过限位组件14可以根据水管15的热胀冷缩来对水管15进行不同程度的夹紧固定,避免固定过紧或过松导致水管15晃动、使管身收到损伤的问题,延长了水管15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水管15使用时的稳定性,烟气在安装壳2内流通至排烟口12从热交换器11内排出,降低烟气排出时的温度,使室内温度下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和套接在锅炉本体(1)外壁中部用来利用余热的安装壳(2),所述锅炉本体(1)头部设有排出烟气的出烟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头部远离出烟口(5)的一侧设有进水管(4),所述安装壳(2)靠近出烟口(5)的一侧设有进烟口(6),安装壳(2)远离出烟口(5)的一侧设有排烟口(12),安装壳(2)内部设有水管(15),安装壳(2)内壁上设有多个用来固定水管(15)的限位组件(14),所述出烟口(5)和进烟口(6)分别与第二进烟管(10)和第一进烟管(7)连接,所述第一进烟管(7)和第二进烟管(10)之间通过连通弯管(9)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1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145)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板(145)顶部的第二半圆环(144),所述固定板(145)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146),所述第二半圆环(144)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半圆环(142),所述第一半圆环(142)和第二半圆环(144)之间通过多个复位弹簧(14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12)处设有引导烟气排出的排烟管(3),所述排烟管(3)上设有降低烟气温度的热交换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一端与锅炉本体(1)内腔连通,进水管(4)另一端穿过安装壳(2)上安装口(13)与设置在安装壳(2)内的水管(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烟管(7)侧面设有方便加水的进水口(8),所述水管(15)一端与进水口(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2)内壁设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环(142)直径小于第二半圆环(144),所述第二半圆环(14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弹性垫(143)。
CN202021348407.0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2511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8407.0U CN212511823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8407.0U CN212511823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1823U true CN21251182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8407.0U Active CN212511823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1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8206831A1 (es) Termocambiador y metodo de fabricacion del mismo.
CN209840143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2133096U (zh) 节能低压热水锅炉
CN212511823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CN100520268C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用烟气—烟气热管换热器
CN203443378U (zh) 一种改进的带副产煤气补燃的石灰窑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216566777U (zh) 一种固体蓄热砖型锅炉供暖系统
CN210398865U (zh) 一种油田电能蓄热锅炉
CN210832077U (zh) 管式和两分仓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组合的节能防堵型系统
CN211291118U (zh) 一种新型高效换热的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
CN104100957B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5299961U (zh) 一种全自动水管燃气锅炉
CN201289216Y (zh) 全湿背型真空热水锅炉
CN202254253U (zh) 反烧式常压燃煤热水煤气锅炉
CN201463488U (zh) 煤制气直燃干燥石膏板装置
CN216790526U (zh) 一种饱和水加热装置
CN213656813U (zh) 一种甲醛生产线尾气换热站
CN110805901A (zh) 一种节能型燃气辐射管
CN215259769U (zh) 一种烟气深度冷却器
CN104165349A (zh)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103398467A (zh) 一种高热效的多段式加热热水锅炉
CN213362853U (zh) 一种节能型冷凝热水锅炉
CN203454385U (zh) 一种多段式加热热水锅炉
CN214147836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锅体结构及卧式燃油气蒸汽锅炉
CN210398867U (zh) 一种高效膜式壁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