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436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11436U CN212511436U CN202021075398.2U CN202021075398U CN212511436U CN 212511436 U CN212511436 U CN 212511436U CN 202021075398 U CN202021075398 U CN 202021075398U CN 212511436 U CN212511436 U CN 2125114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unit
- net
- air outlet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出风口;第一导风件,安装于出风口,第一导风件呈镂空状设置,第一导风件可活动连接于壳体,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出风口;第一透风网,铺设于第一导风件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在出风口处铺设第一透风网,以通过第一透风网的网孔将流经出风口的气流打散,实现无风感出风效果,从而可避免气流直吹用户,改善用户体验。此外,透风网与打孔的导风板相比,网孔更密集,且网孔尺寸更小,能进一步提高散风效果;并且能减少壳体内的结构通过网孔外露于用户视线的尺寸,以改善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观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品的用户体验,同样在空调领域不光只是实现制冷制热的功能,还要让人体感到更加舒适。在炎热的夏天,用户常常开启空调制冷,如果有冷气的风吹到人的身上后,会感觉不舒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
第一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件呈镂空状设置,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
第一透风网,铺设于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进风侧或出风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风网与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件包括边框及连接于所述边框的横筋条,所述横筋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筋条沿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透风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透风区,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透风区之间的装配区,各所述装配区分别对应连接于一所述横筋条。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风网的网孔尺寸不小于3mm,且不超过5mm。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所述第一透风网与所述前面板邻接,所述前面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透风网的网面呈前凸的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朝远离所述前面板的方向转动以打开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活动设于所述前面板背侧的旋流模块,所述旋流模块具有活动至所述出风口前方的导风工位。
可选地,当所述旋流模块处于所述导风工位时,所述旋流模块和所述第一透风网搭接共同遮盖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旋流模块包括安装盒及导风轮,所述安装盒开设有过风孔,所述导风轮对应所述过风孔设于所述安装盒内,在气流流经过风孔时,所述导风轮可旋转以打散气流。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铺设于所述旋流模块出风侧的第二透风网。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风网及第二透风网设置为柔性网,且所述第一透风网和第二透风网采用布料、柔性塑料、橡胶或纤维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壳体还设有分别对应与两所述出风口连通的两风道,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设于两所述风道的两风轮,两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所述第一透风网。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第一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件呈镂空状设置,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第一透风网,铺设于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在出风口处铺设第一透风网,以通过第一透风网的网孔将流经出风口的气流打散,实现无风感出风效果,从而可避免气流直吹用户,改善用户体验。此外,透风网与打孔的导风板相比,网孔更密集,且网孔尺寸更小,能进一步提高散风效果;并且能减少壳体内的结构通过网孔外露于用户视线的尺寸,以改善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风网与第一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壳体 | 11 | 出风口 | 20 | 第一导风件 |
30 | 第一透风网 | 21 | 边框 | 22 | 横筋条 |
31 | 透风区 | 32 | 装配区 | 12 | 前面板 |
40 | 旋流模块 | 41 | 安装盒 | 42 | 导风轮 |
411 | 过风孔 | 50 | 第二透风网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选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竖挂式空调室内机等;本发明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开设有出风口11;第一导风件20,安装于所述出风口11,所述第一导风件20呈镂空状设置;第一透风网30,铺设于所述第一导风件20的进风侧或出风侧。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设有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11的风道,出风口11通常沿上下方向延伸。空调室内机通常还包括设于风道内的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如制冷或制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风道内的风轮,风轮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其中,风轮可选为贯流风轮,并设于室内换热器的出风侧。空调室内机工作时,风轮驱动室内空气流动,并驱动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处进入风道内,该流动的空气与室内换热器换热后流向出风口11。第一导风件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呈镂空状即可。第一导风件20可固定安装于出风口11处,也可活动安装于出风口11处,在此不做限制。第一透风网30可为硬质网,也可为柔性网,在此不做限制。第一透风网30可将流经出风口11的气流打散,以实现无风感效果;且透风网的网孔相比直接在风门上开设的孔的密度更大,尺寸更小,举例而言,第一透风网30的网孔尺寸不小于3mm,且不超过5mm;因此能更好地实现无风感效果。此外,网孔尺寸越小,用户的视线也难以穿过网孔看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由此可改善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观感。第一透风网30可选择铺设于第一导风件20的出风侧,以对第一导风件20起到遮挡作用,使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保持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在出风口11处铺设第一透风网30,以通过第一透风网30的网孔将流经出风口11的气流打散,实现无风感出风效果,从而可避免气流直吹用户,改善用户体验。此外,透风网与打孔的导风板相比,网孔更密集,且网孔尺寸更小,能进一步提高散风效果;并且能减少壳体10内的结构通过网孔外露于用户视线的尺寸,以改善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观感。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导风件20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件20的活动方式可为转动,也可为滑动,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可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出风口11即可。打开出风口11可实现大风量出风,至少部分遮盖出风口11可实现无风感出风,由此可满足不同的用风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透风网30与所述第一导风件2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风网30与第一导风件20可为卡接,也可通过螺钉串接,在此不做限制。通过可拆卸连接,可使第一透风网30的检修和拆洗更加简单方便。第一透风网30可为柔性网,如塑胶,由此,可降低第一透风网30的成本和加工难度。具体地,第一透风网30可采用布料、柔性塑料、橡胶或纤维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由此可进一步降低第一透风网30的重量和成本,提高第一透风网30的装配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风件20包括边框21及连接于所述边框21的横筋条22,所述横筋条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筋条22沿所述边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边框21的竖框条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延伸,横筋条22跨设两竖框条,并沿竖框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第一导风件20的结构强度。第一导风件20还可包括竖筋条,竖筋条与横筋条22相互交叉,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导风件2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透风网30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透风区31,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透风区31之间的装配区32,各所述装配区32分别对应连接于一所述横筋条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风网30铺设于第一导风件20后,装配区32抵接于横筋条22,并通过粘接或螺钉锁附的方式固定连接,由此可提高第一透风网30与第一导风件20的连接面积和连接位置,以分散连接处所受到的气流对第一透风网30造成的风力,从而提高第一透风网3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包括前面板12,所述第一透风网30与所述前面板12邻接,所述前面板12的板面与所述第一透风网30的网面呈前凸的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件20可朝远离所述前面板12的方向转动以打开所述出风口11。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的出风面自前面板12的侧边朝后倾斜延伸,由此可扩大空调室内机的出风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活动设于所述前面板12背侧的旋流模块40,所述旋流模块40具有活动至所述出风口11前方的导风工位。在本实施例中,旋流模块40可为百叶,也可为旋流件,在此不做限制。由于第一导风件20是朝远离前面板12的方向转动来打开出风口11的,因此第一导风件20打开出风口11的同时也为旋流模块40让位出了活动空间,因此旋流模块40可从前面板12的背侧运动至出风口11的前方,从而为出风口11提供了新的出风方式,即导风模式,由此可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旋流模块40的运动方向与前面板12的板面平行,而前面板12的板面又与出风口11的出风面呈夹角,因此运动至导风工位的旋流模块40也会与出风口11的出风面呈夹角,即在出风方向上,旋流模块40部分遮盖出风口11,而另一部分是由第一透风网30遮盖,也就是说,旋流模块40与第一透风网30呈夹角搭接并共同遮盖出风口11,由此,既可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又可实现导风模式,提高了出风方式的多样性,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用风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旋流模块40包括安装盒41及导风轮42,所述安装盒41开设有过风孔411,所述导风轮42对应所述过风孔411设于所述安装盒41内,在气流流经过风孔411时,所述导风轮42可旋转以打散气流。在本实施例中,导风轮42可绕过风孔411的中心线旋转,导风轮42可主动旋转,可为受风后被动旋转,在此不做限制。过风孔411的数量可为多个并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导风轮42的数量及位置与过风孔411对应。导风轮42旋转可使出风气流更加均匀,并可增加送风距离。此外,所述旋流模块40还包括驱动器,用以驱动所述导风轮42旋转,驱动器可通过传动组件同时驱动多个导风轮42旋转,以提高驱动效率。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铺设于所述旋流模块40出风侧的第二透风网5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风网50既可实现旋流模块40的无风感出风效果,又可避免用户通过旋流模块40直视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以提高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观感。第二透风网50可设置为柔性网,以通过变形增加与旋流模块40的接触面积,使第二透风网50能更加贴合旋流模块40,从而提高配合强度。具体地,第二透风网50可采用布料、柔性塑料、橡胶或纤维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由此可进一步降低第二透风网50的重量和成本,提高第二透风网50的装配便利性。此外,第二透风网50可与旋流模块40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第二透风网50的拆洗更换。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5所示,所述出风口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壳体10还设有分别对应与两所述出风口11连通的两风道,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设于两所述风道的两风轮,两所述出风口11处均设有所述第一透风网30。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上述前面板12的实施例,两出风口11分设于前面板12横向上的两侧,两风道分别由两风轮提供气流,从而可实现空调室内机的双贯流出风,以增大出风范围和出风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
第一导风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件呈镂空状设置,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
第一透风网,铺设于所述第一导风件的进风侧或出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风网与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件包括边框及连接于所述边框的横筋条,所述横筋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筋条沿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透风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透风区,以及位于相邻两所述透风区之间的装配区,各所述装配区分别对应连接于一所述横筋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风网的网孔尺寸不小于3mm,且不超过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所述第一透风网与所述前面板邻接,所述前面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透风网的网面呈前凸的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朝远离所述前面板的方向转动以打开所述出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可活动设于所述前面板背侧的旋流模块,所述旋流模块具有活动至所述出风口前方的导风工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流模块处于所述导风工位时,所述旋流模块和所述第一透风网搭接共同遮盖所述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模块包括安装盒及导风轮,所述安装盒开设有过风孔,所述导风轮对应所述过风孔设于所述安装盒内,在气流流经过风孔时,所述导风轮可旋转以打散气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铺设于所述旋流模块出风侧的第二透风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风网及第二透风网设置为柔性网,且所述第一透风网和第二透风网采用布料、柔性塑料、橡胶或纤维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壳体还设有分别对应与两所述出风口连通的两风道,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设于两所述风道的两风轮,两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所述第一透风网。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75398.2U CN212511436U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75398.2U CN212511436U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11436U true CN212511436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39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75398.2U Active CN212511436U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114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77073A (zh) * | 2022-06-13 | 2022-09-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主动运行的被动流动控制自然扑动送风装置 |
-
2020
- 2020-06-11 CN CN202021075398.2U patent/CN2125114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77073A (zh) * | 2022-06-13 | 2022-09-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主动运行的被动流动控制自然扑动送风装置 |
CN115077073B (zh) * | 2022-06-13 | 2023-09-2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主动运行的被动流动控制自然扑动送风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01995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504569B (zh) | 空调柜机 | |
CN10774776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4571A1 (zh) |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 |
CN107504570B (zh) | 空调器 | |
CN21251143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146615U (zh) | 空调器 | |
CN212618753U (zh) | 天花机及空调器 | |
CN21301994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861380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51144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8672376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601923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410873B (zh) | 空调柜机 | |
CN21771516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8108285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5675519U (zh) | 空调器 | |
CN216953259U (zh) | 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274669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746700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241759U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55181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2330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9780635B (zh) | 空调器 | |
CN208536161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