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058U -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11058U CN212511058U CN202020623141.XU CN202020623141U CN212511058U CN 212511058 U CN212511058 U CN 212511058U CN 202020623141 U CN202020623141 U CN 202020623141U CN 212511058 U CN212511058 U CN 2125110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steam
- heating device
- control valve
-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蒸汽入口通过管路与电动温控阀的出口相连,电动温控阀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手动蒸汽阀门的出口相连,手动蒸汽阀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汽水分离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加热装置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水箱相连,汽水分离器通过管路仍与冷凝水箱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灰斗外壁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电连接,该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还与上述电动温控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保证除灰系统安全运行,降低能耗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领域,尤其涉及电除尘灰斗加热领域。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对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指标的改造要求,电厂采取的技改路线之一为进行低温电除尘改造,即将电除尘进口烟气温度降低30-50℃,使电除尘运行在低温状态。由于灰的温度降低后致使灰的流动性变差,同时烟气中大量的SO3在低温时凝结,导致灰的湿度和黏度会增加,腐蚀性增强。这些因素增加了灰斗及输灰管堵塞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采用对灰斗进行加热的方式,保证其工作温度高于烟气的雾点。目前常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采用电加热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堵塞问题。但是,如果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消耗大量的电能,不符合我国节能降耗的要求。此外采用电加热方式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第二种,采用蒸汽加热装置,即采用表面式盘管加热器,引用汽母管供汽进行加热。这一技术改造即保证了灰斗的运行温度,防止堵灰,又降低了加热方面的故障率,保证了除尘器的正常输灰和安全运行。
蒸汽加热是现行较为普遍的加热方式。为了减少蒸汽浪费和降低机组补水率,目前大家常用间断供汽方式,这一方式要求现场运行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稍有疏忽导致工作温度下降就会导致堵灰现象。随着国家环保指标越来越严,2014年7月1日后机组的除尘排放值要求为30mg/m3以下,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排放超标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机组停运。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除灰系统安全运行,又可以降低能耗的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现有灰斗部分的改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是在灰斗的外壁或夹层内设一组或多组蒸汽加热器,除加热装置外,还包括有电动温控阀、温度传感器、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以及汽水分离器,其中加热装置的蒸汽入口通过管路与电动温控阀的出口相连,电动温控阀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手动蒸汽阀门的出口相连,手动蒸汽阀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汽水分离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水箱相连,汽水分离器通过管路仍与冷凝水箱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灰斗外壁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电连接,该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还与上述电动温控阀电连接。
所述蒸汽加热器可以是盘管式蒸汽加热器,也可以是夹层式蒸汽加热器。
所述蒸汽加热器多组之间可以并联连接也可以串联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大致是:汽水分离器的蒸汽入口接辅热管路,冷凝水箱接电厂水系统,以辅汽为热源通过蒸汽加热器对灰斗进行加热,能够使灰斗温度保持在120℃左右,在灰斗外壁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采用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由把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通过电路控制,实现电动温控阀的打开和闭合,当灰斗温度高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的设定温度上限时,电动温控阀闭合,当灰斗温度低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设定温度下限时,电动温控阀打开,蒸汽加热器加热后产生的饱和水可返回冷凝水箱中。在手动蒸汽阀前还设置了汽水分离器,保证蒸汽系统的安全运转。汽水分离器中产生的冷凝水也送至冷凝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根据温控范围区间的设定,有效实现在保证除尘单元的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对蒸汽量的控制,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2、通过自动温控的使用,除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将会大大提高,缺陷处理周期也会缩短几十倍,从而使缺陷的发生减小几倍,工作环境也得以极大地改善;
3、以某热电厂除灰系统为例,通过增加自动温控装置,可以使蒸汽的使用量比原蒸汽加热系统降低20%,经测算每年可节约成本近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1是在灰斗外壁或灰斗外壁夹层中设置的多组并联或串联形式的蒸汽加热器,加热装置一端的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入口通过管路与电动温控阀2的出口相连,电动温控阀2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手动蒸汽阀门3的出口相连,手动蒸汽阀门3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汽水分离器4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加热装置1另一端的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水箱5相连,冷凝水箱5的出口8接电厂水系统,电厂水系统接与辅热管路的入口连接可以加热产生蒸汽,辅热管路的出口与汽水分离器4相连,高温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4后进行水汽分离后,通过手动蒸汽阀门3后进入电动温控阀2,然后通过管路进入灰斗外壁设置的加热装置1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后的蒸汽变成饱和水,进入冷凝水箱5中,冷凝水箱5中的冷凝水再进入电厂水系统,然后进入辅热管路中产生蒸汽,进而进行新的加热循环,如此实现循环加热。其中,汽水分离器4中分离出的水通过分管路也送至冷凝水箱中。
整个加热装置的控制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加热装置1的灰斗外壁设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6,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6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电连接,该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还与上述电动温控阀电连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6的感温端用于探测灰斗内部的环境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而该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与电动温控阀2电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当将检测到灰斗内环境温度高于烟气的雾点温度超过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的温度设定上限时,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收到温度信号并控制电动温控阀2关闭管路,停止蒸汽进入,同时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还可以对蒸汽产生端进行控制,具体的,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还可以在控制电动温度控阀2的同时发出控制型号给工厂水系统的辅热管路停止蒸汽加热;当热电偶温度传感器6探测到的温度低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的温度设定下限时,蒸汽发生装置启动,电控温度阀2打开,蒸汽开始进入加热装置,对灰斗内部环境进行加热。本申请中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7是现有技术,可以采用意大利ABLY公司主要生产的ABLY电子式温度控制器。
Claims (5)
1.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包括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是在灰斗的外壁或夹层内设一组或多组蒸汽加热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电动温控阀、温度传感器、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以及汽水分离器,其中加热装置的蒸汽入口通过管路与电动温控阀的出口相连,电动温控阀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手动蒸汽阀门的出口相连,手动蒸汽阀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汽水分离器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冷凝水箱相连,汽水分离器同时通过管路还与冷凝水箱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灰斗外壁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电连接,该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还与上述电动温控阀电连接;
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灰斗内部环境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可对电动温控阀进行控制,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测温度高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定上限时,所述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动温控阀关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测温度低于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定下限时,所述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动温控阀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加热器是盘管式蒸汽加热器或夹层式蒸汽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加热器多组之间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式双温度控制器还可以在对电动温控阀进行开闭控制的同时,控制除尘单元中的蒸汽发生端启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23141.XU CN212511058U (zh) | 2020-04-23 | 2020-04-23 |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23141.XU CN212511058U (zh) | 2020-04-23 | 2020-04-23 |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11058U true CN212511058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43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23141.XU Active CN212511058U (zh) | 2020-04-23 | 2020-04-23 |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11058U (zh) |
-
2020
- 2020-04-23 CN CN202020623141.XU patent/CN2125110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17147U (zh) | 一种全负荷脱硝与烟气余热利用及空预器防腐防堵耦合系统 | |
CN201028791Y (zh) | 防腐节能型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1155780Y (zh) | 可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的锅炉供暖系统 | |
CN206369204U (zh) | 一种燃气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2635847B (zh) | 一种多台冷凝式锅炉的给水系统 | |
CN202675257U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8687705U (zh) | 一种切除低压缸进汽运行与低压省煤器耦合的系统 | |
CN212511058U (zh) | 一种先导式循环单元温控加热装置 | |
CN103196237B (zh) | 一种太阳能系统 | |
CN113251434A (zh) | 一种亚临界锅炉多目标协同优化空预器防堵系统 | |
CN206398749U (zh) | 一种火电厂锅炉风烟系统 | |
CN103808200A (zh) | 一种控制换热器工质温度的自动调节系统 | |
CN207527620U (zh) | 燃气蒸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0494765C (zh) | 生物质沼气预处理系统 | |
CN103822356B (zh) | 一种节能有机热载体动态热能智能分配系统 | |
CN203454098U (zh) | 适用于ggh运行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6131023U (zh) | 一种稳定控制燃气锅炉煤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的装置 | |
CN104819450A (zh) | 一种锅炉定参数正常停炉后控制汽包壁温差的方法 | |
CN213446806U (zh) | 一种玻璃窑炉烟气scr低温脱硝加热节能装置 | |
CN215675283U (zh) | 一种亚临界锅炉多目标协同优化空预器防堵系统 | |
CN114321971A (zh) | 一种用于提高火电厂空预器冷端温度的烟气系统 | |
CN208687755U (zh) | 一种灰斗蒸汽加热控制系统 | |
CN209431389U (zh) |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2721037A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159086U (zh) | 一种用于玻璃窑节能减排的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