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7004U -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7004U
CN212507004U CN201921884369.8U CN201921884369U CN212507004U CN 212507004 U CN212507004 U CN 212507004U CN 201921884369 U CN201921884369 U CN 201921884369U CN 212507004 U CN212507004 U CN 212507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main
auxiliary
connecting component
suspended ce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43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洋
方怡
徐小劲
李开存
张晓飞
张波
强博
穆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14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43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7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7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7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高,增强连接强度和安全性。包括纵向间隔设置的主龙骨和横向间隔设置的副龙骨,以及将主龙骨悬挂安装于构筑物下方的主连接构件,副龙骨上安装固定吊顶单元。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的交汇点处设置副连接构件,该副连接构件具有供主龙骨穿过的主滑槽,以及供副龙骨穿过的副滑槽。所述副滑槽对副龙骨具有竖向和横向限位作用,副龙骨将主龙骨竖向约束在副连接构件内部的上部空间内。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安装吊顶结构,一方面可以用于遮蔽屋顶的横梁、管道、线路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设计造型,起到美观的作用。
现有的吊顶安装技术是通过吊钩将多根主龙骨固定在天花板的下方,然后在主龙骨上固定副龙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螺钉来固定副龙骨,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此种吊顶固定方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装繁琐而且工作量大,安装效率低,而且容易因螺钉受力不均导致结构失去稳定性而产生变形裂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高,增强连接强度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包括纵向间隔设置的主龙骨和横向间隔设置的副龙骨,以及将主龙骨悬挂安装于构筑物下方的主连接构件,副龙骨上安装固定吊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的交汇点处设置副连接构件,该副连接构件具有供主龙骨穿过的主滑槽,以及供副龙骨穿过的副滑槽;所述副滑槽对副龙骨具有竖向和横向限位作用,副龙骨将主龙骨竖向约束在副连接构件内部的上部空间内。
所述副龙骨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横梁、下横梁和竖肋,其截面呈工字形,上横梁、下横梁板面相平行;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具有竖向向下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内侧壁与竖肋侧壁之间形成定位槽。
所述副连接构件包括顶壁和与之连接成一体的两侧侧壁,其断面呈门型,在两侧侧壁的内壁之间形成与主龙骨外轮廓相适配的主滑槽;所述两侧侧壁的下部开设有与副龙骨上部断面结构相适配的副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连接件实现主龙骨与天花板的连接,通过副连接件实现主龙骨和副龙骨的连接,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螺钉等连接件,对主龙骨和副龙骨的处理措施少,安装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增强了连接强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十五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龙骨的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龙骨的侧视图(局部);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副龙骨的横断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副龙骨的侧视图(局部)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副连接构件的主视图;
图8是沿图5中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龙骨、副龙骨和副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龙骨、副龙骨和副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连接构件的断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连接构件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主龙骨与主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吊顶与副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中吊顶的断面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主连接构件10,左侧壁11,右侧壁12,底壁13、主连接构件顶壁14、滑槽15、主龙骨入口16、过线孔17、安装孔18、副龙骨20,上横梁21,下横梁22,竖肋23,凸缘24、定位槽 25,主龙骨30,副连接构件40,侧壁41,副连接构件顶壁42、主滑槽43,上部空间44,副滑槽45,吊顶单元50,上卡合部51,卡槽52,下卡合部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包括纵向间隔设置的主龙骨30和横向间隔设置的副龙骨20,以及将主龙骨30悬挂安装于构筑物下方的主连接构件10,副龙骨20上安装固定吊顶单元50。所述主龙骨30和副龙骨20的交汇点处设置副连接构件40,该副连接构件40具有供主龙骨30穿过的主滑槽43,以及供副龙骨20穿过的副滑槽45。所述副滑槽45对副龙骨20具有竖向和横向限位作用,副龙骨20将主龙骨30竖向约束在副连接构件40内部的上部空间44内。通过副连接件40实现主龙骨30和副龙骨20的连接,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螺钉等连接件,对主龙骨和副龙骨的处理措施少,安装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增强了连接强度和安全性。
参照图5和图6,所述副龙骨20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横梁21、下横梁22和竖肋23,其截面呈工字形,上横梁21、下横梁22板面相平行。所述上横梁21的两端具有竖向向下延伸的凸缘24,该凸缘24内侧壁与竖肋23侧壁之间形成定位槽25。参照图3和图4,所述主龙骨30一般采用中空的矩形管。
参照图7和图8,所述副连接构件40包括副连接构件顶壁42和与之连接成一体的两侧侧壁41,其断面呈门型,在两侧侧壁41的内壁之间形成与主龙骨30外轮廓相适配的主滑槽43;所述两侧侧壁41的下部开设有与副龙骨20上部断面结构相适配的副滑槽45。参照图9和图10,
参照图9和图10,副龙骨20上部断面结构(上横梁21、竖肋23,凸缘24、定位槽25)纵向插入和穿过副连接构件40的副滑槽45,副滑槽45对副龙骨20起竖向限位、横向限位作用。主龙骨30纵向插入穿过主滑槽43,副龙骨20对主龙骨30起支承和竖向限位作用。
参照图14和图15,所述吊顶单元50的板面呈矩形,其横向两侧与副连接构件40通过卡接结构形成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槽52和由卡槽52分隔形成的上卡合部51、下卡合部53,副龙骨20的下横梁22侧向卡入卡槽52内,上卡合部51侧缘与竖肋23侧壁相贴合,下卡合部53 顶面与下横梁22相贴合。参照图14,相邻两块吊顶单元50的下卡合部 53将副龙骨20的下横梁22底面包覆,从而保证副龙骨20不外漏,使吊顶安装更美观。
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主连接构件10由连接为一体的左侧壁11、右侧壁12、底壁13和主连接构件顶壁14构成,左侧壁11、右侧壁12 的内壁之间形成供主龙骨30穿过的滑槽15。所述左侧壁11上端与主连接构件顶壁14之间设置有供主龙骨30进入滑槽15内的主龙骨入口16。所述主连接构件顶壁14上设置安装孔18,左侧壁11、右侧壁12上在主龙骨30安装位置以上部位设置过线孔17。参照图13,主龙骨30由主龙骨入口16推入滑槽15内,并落入滑槽15下部的安装位置,由底壁13 提高竖向限位,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的内壁提供纵向限位。
参照图14,安装时,先将膨胀螺栓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将主连接件10固定在膨胀螺栓的下端,再将主龙骨30安装在滑槽15内;之后根据副龙骨20的排布间距布置副连接构件40,再将副龙骨20的上横梁21 滑动安装在副连接件40的副滑槽45中,最后将吊顶50安装在下横梁22 上。安装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螺钉等连接件,安装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而且没有在主龙骨30、副龙骨20上进行钻孔等,未削弱主龙骨30、副龙骨20的强度,固定系统的连接和支撑强度高,安全性更高。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顶固定系统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包括纵向间隔设置的主龙骨(30)和横向间隔设置的副龙骨(20),以及将主龙骨(30)悬挂安装于构筑物下方的主连接构件(10),副龙骨(20)上安装固定吊顶单元(50),其特征是:所述主龙骨(30)和副龙骨(20)的交汇点处设置副连接构件(40),该副连接构件(40)具有供主龙骨(30)穿过的主滑槽(43),以及供副龙骨(20)穿过的副滑槽(45);所述副滑槽(45)对副龙骨(20)具有竖向和横向限位作用,副龙骨(20)将主龙骨(30)竖向约束在副连接构件(40)内部的上部空间(4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副龙骨(20)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横梁(21)、下横梁(22)和竖肋(23),其截面呈工字形,上横梁(21)、下横梁(22)板面相平行;所述上横梁(21)的两端具有竖向向下延伸的凸缘(24),该凸缘(24)内侧壁与竖肋(23)侧壁之间形成定位槽(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龙骨(30)为中空的矩形管。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副连接构件(40)包括副连接构件顶壁(42)和与之连接成一体的两侧侧壁(41),其断面呈门型,在两侧侧壁(41)的内壁之间形成与主龙骨(30)外轮廓相适配的主滑槽(43);所述两侧侧壁(41)的下部开设有与副龙骨(20)上部断面结构相适配的副滑槽(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吊顶单元(50)的板面呈矩形,其横向两侧与副连接构件(40)通过卡接结构形成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槽(52)和由卡槽(52)分隔形成的上卡合部(51)、下卡合部(53),副龙骨(20)的下横梁(22)侧向卡入卡槽(52)内,上卡合部(51)侧缘与竖肋(23)侧壁相贴合,下卡合部(53)顶面与下横梁(22)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连接构件(10)由连接为一体的左侧壁(11)、右侧壁(12)、底壁(13)和主连接构件顶壁(14)构成,左侧壁(11)、右侧壁(12)的内壁之间形成供主龙骨(30)穿过的滑槽(15);所述左侧壁(11)上端与主连接构件顶壁(14)之间设置有供主龙骨(30)进入滑槽(15)内的主龙骨入口(1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顶固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连接构件顶壁(14)上设置安装孔(18),左侧壁(11)、右侧壁(12)上在主龙骨(30)安装位置以上部位设置过线孔(17)。
CN201921884369.8U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Active CN212507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369.8U CN212507004U (zh)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369.8U CN212507004U (zh)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7004U true CN212507004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4369.8U Active CN212507004U (zh) 2019-11-02 2019-11-02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7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90557U (zh)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US10508444B2 (en) Ceiling baffle apparatus and ceiling baffle system for a dynamic acoustic ceiling and methods thereof
KR102000228B1 (ko) 천장마감패널 어셈블리
CN212248998U (zh) 一种背挂式墙板设备
US6513295B2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false ceiling panels
CN212507004U (zh) 一种吊顶固定系统
KR101613697B1 (ko) 개별 분리가 가능한 천정패널 설치구조
KR20130131153A (ko) 천정재 고정 시스템
CN205329916U (zh) 可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及墙体系统
CN207419804U (zh) 一种模块可拆卸式建筑用楼承板
CN210508002U (zh) 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
CN114319700A (zh) 一种主龙骨与副龙骨的安装结构
KR20140040592A (ko) 천장판 설치용 크립바 시스템
CN209457229U (zh) 一种室内走廊吊顶结构
CN111075093A (zh) 一种格栅吊顶用的龙骨连接结构
CN212405718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吊顶
CN213329804U (zh) 建筑装饰用铝单板
CN215926444U (zh) 一种干挂钢龙骨吊顶结构
CN216920963U (zh) 一种主龙骨与副龙骨的安装结构
CN219992857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
CN217580952U (zh) 一种提高装修效率的装配式装修模块
CN212053408U (zh) 一种格栅吊顶用的龙骨连接结构
CN212053348U (zh) 一种骨架板用连接结构
CN219386832U (zh) 一种阶梯造型木纹铝单板吊顶设计结构
CN217325973U (zh) 菊花形铝单板装饰幕墙钢结构对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160 701, 7th floor, building 3, yard 10,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HYDRO BUREAU 14 Co.,Ltd.

Patentee after: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1001, 10th floor, building 2, yard 22, Chego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SINOHYDRO BUREAU 14 Co.,Ltd.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CHENGDU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