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5987U -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 Google Patents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5987U
CN212505987U CN202020731410.4U CN202020731410U CN212505987U CN 212505987 U CN212505987 U CN 212505987U CN 202020731410 U CN202020731410 U CN 202020731410U CN 212505987 U CN212505987 U CN 21250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achably
rotary drum
bridge type
fixedly connected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14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石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nnel Ga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nnel G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nnel Ga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nnel G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14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5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包括机箱、底座,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驱动轴、转筒以及摆臂,机箱的内侧壁设有一凹槽,转筒可转动的设置在凹槽内,底座设置在机箱的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下端部,驱动轴的下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磁离合器包括转子和吸铁板,转子设置在驱动轴上,吸铁板分别设置在转子的上方,吸铁板的上端部设置在底座的内底壁上,转筒的下端部与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转筒的上端部与机箱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摆臂的后端缘与转筒的外周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运转平稳,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背景技术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
然而,目前现有的闸机大多通过人力控制拦阻体(与机芯相连)的运转,机械地控制拦阻体的开启和关闭,运转过程中会有机械碰撞,噪音较大,拦阻体开启与关闭速度较慢,通行速度相对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旨在解决现有的闸机拦阻体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会有机械碰撞,噪音较大,拦阻体开启与关闭速度较慢,通行速度相对较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包括机箱、底座,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驱动轴、转筒以及摆臂,所述机箱的内侧壁设有一凹槽,所述转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端部,所述驱动轴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转子和吸铁板,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吸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的上方,且所述吸铁板的上端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所述转筒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筒的上端部与所述机箱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后端缘与所述转筒的外周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并随所述转筒前后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皮带轮、皮带、弹性件以及支架,所述皮带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支架水平设置,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皮带轮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皮带轮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皮带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形螺旋弹簧,所述支架的端部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钩,所述卡钩分别与所述固定柱和皮带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弹性件上下平行设置,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皮带和支架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的外周壁上,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限位柱呈外八字型设置,所述限位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壁上,且所述限位柱分别可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20°。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以及轴承,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上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转筒的下端部设置,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转筒的上端部设置,所述轴承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部设置,所述轴承的外周壁固定在所述机箱的上端部上,所述转筒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机箱的上端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簧,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部的外周壁环设有一卡槽,所述卡簧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槽内设置,且所述卡簧的下端壁与所述轴承的上端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的后端缘凸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转筒的外周壁凸设有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板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内设置,且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固定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底座设置在机箱的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下端部,驱动轴的下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磁离合器包括转子和吸铁板,转子设置在驱动轴上,并随驱动轴转动,吸铁板分别设置在转子的上方,且吸铁板的上端部设置在底座的内底壁上,转筒的下端部与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转筒的上端部与机箱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摆臂的后端缘与转筒的外周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并随转筒前后转动,摆臂通过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通过电磁离合器进行制动,提高了摆臂的转动速度,从而提高了通行速度,且运转过程中没有任何摩擦,没有机械碰撞,使得摆臂运转更平稳,噪音更小,使用寿命长;且驱动电机的速度可调节,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摆臂对人体的打击接触面较大,即使打到乘客,伤害也很小,安全性更高;在紧急情况下,人流发生拥堵时,在人群的强力冲压下,摆臂可向前方推开,安全疏散人流,不会导致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当外力消除后,在摆臂可自动复位,无需手动复位,方便快捷,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方便,占用空间较少,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包括机箱(未图示)、底座101,驱动电机102、电磁离合器103、驱动轴104、转筒105以及摆臂106,所述机箱的内侧壁设有一凹槽,所述转筒105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座101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 102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端部,所述驱动轴104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电机102 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103包括转子1031和吸铁板1032,所述转子1031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04上,并随所述驱动轴104转动,所述吸铁板1032 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1031的上方,且所述吸铁板1032的上端部设置在所述底座101的内底壁上,所述转筒105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轴104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筒105的上端部与所述机箱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106的后端缘与所述转筒105的外周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并随所述转筒105前后转动。
具体地,还包括皮带轮107、皮带108、弹性件109以及支架110,所述皮带轮107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04上,并随所述驱动轴104转动,所述支架 110水平设置,所述皮带108缠绕在所述皮带轮107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皮带 108的一端与所述皮带轮107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皮带108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弹性件10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1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109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1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109为圆柱形螺旋弹簧,所述支架110的端部凸设有固定柱1101,所述弹性件109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钩1091,所述卡钩1091 分别与所述固定柱1101和皮带108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摆臂的自动复位。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109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弹性件109上下平行设置,且所述弹性件109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皮带108和支架110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限位板111和限位柱112,所述限位柱112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104的上端部的外周壁上,并随所述驱动轴104转动,所述限位柱 112呈外八字型设置,所述限位板11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座101的上端壁上,且所述限位柱112分别可与所述限位板111的两侧壁抵接,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具体地,所述限位柱112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20°。
具体地,还包括下连接件113、上连接件114以及轴承115,所述下连接件113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轴104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 113的上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转筒105的下端部设置,所述上连接件114 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转筒105的上端部设置,所述轴承115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上连接件114的上端部设置,所述轴承115的外周壁固定在所述机箱的上端部上,所述转筒105通过所述轴承115与所述机箱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安装与维护方便快捷。
具体地,还包括卡簧116,所述上连接件114的上端部的外周壁环设有一卡槽1141,所述卡簧116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槽1141内设置,且所述卡簧 116的下端壁与所述轴承115的上端壁抵接,安装与维护方便快捷。
具体地,所述摆臂106的后端缘凸设有一连接板1061,所述转筒105的外周壁凸设有一连接槽1051,所述连接板1061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连接槽 1061内设置,且所述连接板1061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槽1061可拆卸固定连接,安装与维护方便快捷。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设置在机箱的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下端部,驱动轴的下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磁离合器包括转子和吸铁板,转子设置在驱动轴上,并随驱动轴转动,吸铁板分别设置在转子的上方,且吸铁板的上端部设置在底座的内底壁上,转筒的下端部与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转筒的上端部与机箱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摆臂的后端缘与转筒的外周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并随转筒前后转动,摆臂通过伺服电机直接驱动,通过电磁离合器进行制动,提高了摆臂的转动速度,从而提高了通行速度,且运转过程中没有任何摩擦,没有机械碰撞,使得摆臂运转更平稳,噪音更小,使用寿命长;且驱动电机的速度可调节,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摆臂对人体的打击接触面较大,即使打到乘客,伤害也很小,安全性更高;在紧急情况下,人流发生拥堵时,在人群的强力冲压下,摆臂可向前方推开,安全疏散人流,不会导致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当外力消除后,在摆臂可自动复位,无需手动复位,方便快捷,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方便,占用空间较少,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底座,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驱动轴、转筒以及摆臂,所述机箱的内侧壁设有一凹槽,所述转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端部,所述驱动轴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转子和吸铁板,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吸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子的上方,且所述吸铁板的上端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上,所述转筒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筒的上端部与所述机箱的上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后端缘与所述转筒的外周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并随所述转筒前后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轮、皮带、弹性件以及支架,所述皮带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支架水平设置,所述皮带缠绕在所述皮带轮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皮带轮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皮带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圆柱形螺旋弹簧,所述支架的端部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钩,所述卡钩分别与所述固定柱和皮带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弹性件上下平行设置,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皮带和支架的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的外周壁上,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限位柱呈外八字型设置,所述限位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壁上,且所述限位柱分别可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之间的夹角大小为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以及轴承,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的上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转筒的下端部设置,所述上连接件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转筒的上端部设置,所述轴承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部设置,所述轴承的外周壁固定在所述机箱的上端部上,所述转筒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机箱的上端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簧,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部的外周壁环设有一卡槽,所述卡簧可拆卸的卡设于所述卡槽内设置,且所述卡簧的下端壁与所述轴承的上端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桥式圆弧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后端缘凸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转筒的外周壁凸设有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板可拆卸的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内设置,且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固定连接。
CN202020731410.4U 2020-05-06 2020-05-06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Active CN21250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1410.4U CN212505987U (zh) 2020-05-06 2020-05-06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1410.4U CN212505987U (zh) 2020-05-06 2020-05-06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5987U true CN212505987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1410.4U Active CN212505987U (zh) 2020-05-06 2020-05-06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5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6819A (zh) * 2021-05-07 2021-07-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芯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通道摆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6819A (zh) * 2021-05-07 2021-07-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芯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通道摆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5987U (zh) 智能桥式圆弧摆闸
CN204825710U (zh) 适用于轨道交通的高安全性摆闸
BRPI0622155A2 (pt) conjunto para controlar movimento de um carro de elevador
CN204531755U (zh) 一种车门电控限位装置
CN211906357U (zh)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速通门
CN212508026U (zh) 智能人行通道速通门
CN210487069U (zh) 一种车辆震动检测报警传感器装置
CN213389849U (zh) 具有护栏的智能电动旋转通道闸机
CN209785109U (zh) 一种访客机控制用门禁装置
CN105071479A (zh) 电力系统智能充电桩专用双开门式防护装置
CN203239134U (zh) 一种闸机通行控制机构
CN216156427U (zh) 一种智能识别低噪音速通门
CN209760091U (zh) 拍打门闸机及闸机系统
CN212505983U (zh) 可快速通行的智能人行通道闸机
CN213681861U (zh) 基于物联网的速通门
CN110578461B (zh) 摆闸机芯
CN220767830U (zh) 一种自动闸机用防随尾装置
JP6091174B2 (ja) ゲート装置
CN213358407U (zh) 圆柱速通门通道闸机
CN207513350U (zh) 轨道交通双门电磁锁
CN215801248U (zh) 一种全齿轮道闸机芯
CN211646131U (zh) 可避免顶盖跌落的道闸机
CN220888410U (zh) 一种通道闸门机芯
CN211524667U (zh) 三辊闸机芯及闸机
CN220246751U (zh) 一种车牌识别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