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3532U -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3532U
CN212503532U CN202020760150.3U CN202020760150U CN212503532U CN 212503532 U CN212503532 U CN 212503532U CN 202020760150 U CN202020760150 U CN 202020760150U CN 212503532 U CN212503532 U CN 212503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rubber pad
elastic rubber
side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01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鑫迪
曾祎
李志军
刘家杰
赵孝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id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id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id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id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01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3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3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35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电梯轿厢,包括:轿顶板、底板、底托架、内轿厢、外轿厢;其中:所述内轿厢设置于所述外轿厢的内部;所述内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相连;所述内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外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相连;所述外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托架相连;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托架通过若干个第一减振件相连;所述内轿厢和外轿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内轿厢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外轿厢相连;所述第二减振件设置于前述空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更益的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住宅及办公楼的增多,电梯的使用率及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电梯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给乘客带来明显的不舒适感。
而且为了保证电梯轿厢内能够进行自然的换气,通常在轿厢壁面上设置进气通口或通道;但是电梯在运行时,外界噪音或气流进入轿厢内会产生共振、对流及风噪等现象,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电梯轿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板、底板、底托架、内轿厢、外轿厢;
其中:
所述内轿厢设置于所述外轿厢的内部;所述内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相连;所述内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连;
所述外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相连;所述外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托架相连;
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托架通过若干个第一减振件相连;
所述内轿厢和外轿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内轿厢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外轿厢相连;所述第二减振件设置于前述空隙中。
可选地,所述内轿厢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内轿厢侧壁;所述外轿厢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外轿厢侧壁;每一内轿厢侧壁对应一个外轿厢侧壁;每一内轿厢侧壁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其对应的外轿厢侧壁相连。
可选地,所述每一外轿厢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其对应的内轿厢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轿厢还包括:由挡风板围成的降噪通道,所述降噪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降噪通道设置于外轿厢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降噪通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形成一个气流通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第一弹性橡胶垫、第二弹性橡胶垫、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垫和第二弹性橡胶垫分别固定于底板的下部和底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垫和第二弹性橡胶垫之间,且连接第一弹性橡胶垫和第二弹性橡胶垫。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第三弹性橡胶垫、第四弹性橡胶垫、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弹性橡胶垫和第四弹性橡胶垫分别固定于内轿厢侧壁的外侧和与其对应的外轿厢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性橡胶垫和第四弹性橡胶垫之间,且连接第三弹性橡胶垫和第四弹性橡胶垫。
可选地,所述轿厢还包括:轿顶架;所述轿顶架设置于所述轿顶板和内轿厢顶部之间;所述轿顶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灯管。
可选地,所述内轿厢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棉、第一铜钢复合板;所述外轿厢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铜板复合板、第二隔音棉。
可选地,所述降噪通道的横截面要大于第一进风口的横截面。
可选地,所述内轿厢还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位于前侧,所述三个内轿厢侧壁分别位于左、右、后侧,所述内轿厢由所述门体和三个内轿厢侧壁围成;
所述外轿厢还包括:位于前侧的两个前门板,所述两个前门板分别与门体的两侧相连;所述三个外轿厢侧壁分别位于左、右、后侧,所述外轿厢由所述两个前门板和三个外轿厢侧壁围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轿厢设定成内轿厢与外轿厢,具备更益的降噪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内、外轿厢之间形成有通道,挡风板与外轿壁的上端形成降噪通道,由于其内部设置有吸音材料(隔音层),气流及外界声音通过吸音材料的作用,能够初步对外界气流、声音进行降噪;且气流能依次通过降噪通道、进气通道及内轿壁的下进风口,形成一个回式气流回路,进一步降噪;另外内轿厢壁内有隔音阻尼材料,也可以做到降噪。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能够降低气流产生的声噪及外界噪音,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内、外轿厢之间设置有减振措施,若电梯发生突发状况,对用户有相应的保护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内、外轿厢的侧壁均由静音棉+铜钢复合板组成,用工业高温双面胶复合。具有隔音、防锈、耐高温、耐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种降噪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一种降噪电梯轿厢,包括:轿顶板1、底板2、底托架3、内轿厢、外轿厢、轿顶架4;其中:
所述内轿厢设置于所述外轿厢的内部;所述内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1相连;所述内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相连;所述外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1相连;所述外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托架3相连。
所述底板2与所述底托架3通过若干个第一减振件相连;所述内轿厢和外轿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内轿厢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外轿厢相连;所述第二减振件设置于前述空隙中。所述轿顶架4设置于所述轿顶板1和内轿厢顶部之间;所述轿顶架4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灯管。
其中,所述内轿厢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内轿厢侧壁、门体;所述门体位于前侧,所述三个内轿厢侧壁分别位于左、右、后侧,所述内轿厢由所述门体和三个内轿厢侧壁围成。
所述外轿厢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外轿厢侧壁、位于前侧的两个前门板,所述两个前门板分别与门体的两侧相连;所述三个外轿厢侧壁分别位于左、右、后侧,所述外轿厢由所述两个前门板和三个外轿厢侧壁围成。
每一内轿厢侧壁10对应一个外轿厢侧壁20;所述每一内轿厢侧壁10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其对应的所述外轿厢侧壁20相连。
所述每一外轿厢侧壁2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81,与其对应的所述内轿厢侧壁1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82(在第二连接件72上也开有与其连通的进风口)。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外轿厢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在每个内轿厢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所述轿厢还包括:由挡风板91围成的降噪通道9,所述降噪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92(该隔音层采用吸音材料);所述降噪通道9设置于外轿厢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81相连通;所述降噪通道9、第一进风口81、第二进风口82形成一个气流通路。降噪通道9的横截面要大于第一进风口81的横截面。
内、外轿厢之间形成有通道,降噪通道内部设置有吸音材料,气流及外界声音通过吸音材料的作用,能够初步对外界气流、声音进行降噪;且气流能依次通过降噪通道、第一进风口及内轿厢侧壁的第二进风口,形成一个回式气流回路,进一步降噪;另外内轿厢侧壁内有隔音阻尼材料,也可以做到降噪。上述结构的电梯轿厢,能够降低气流产生的声噪及外界噪音。本实施例中,对应每一个第一进风口均设置有降噪通道。
本实施例中,内轿厢和外轿厢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件71与轿顶板1相连;内轿厢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件72与底板2相连;外轿厢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件73与底托架3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第一弹性橡胶垫51、第二弹性橡胶垫52、第一压缩弹簧53;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垫51和第二弹性橡胶垫52分别固定于底板2的下部和底托架3的上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3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垫51和第二弹性橡胶垫52之间,且连接第一弹性橡胶垫51和第二弹性橡胶垫52。
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第三弹性橡胶垫61、第四弹性橡胶垫62、第二压缩弹簧63;所述第三弹性橡胶垫61和第四弹性橡胶垫62分别固定于内轿厢侧壁外侧和与其对应的外轿厢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3位于所述第三弹性橡胶垫61和第四弹性橡胶垫62之间,且连接第三弹性橡胶垫61和第四弹性橡胶垫62。
其中,所述内轿厢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通过工业高温双面胶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棉、第一铜钢复合板;所述外轿厢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通过工业高温双面胶相互连接的第二铜板复合板、第二隔音棉。第一隔音棉和第二隔音棉相互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铜钢复合板、第二铜钢复合板均为铜板与不锈钢板之间用高分子膜在180℃-210℃下复合的多功能板,有着防锈、耐高温、耐用、不易损坏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8)

1.一种降噪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板、底板、底托架、内轿厢、外轿厢;其中:
所述内轿厢设置于所述外轿厢的内部;所述内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相连;所述内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连;
所述外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顶板相连;所述外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底托架相连;
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托架通过若干个第一减振件相连;所述内轿厢和外轿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内轿厢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外轿厢相连;所述第二减振件设置于前述空隙中;
所述内轿厢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内轿厢侧壁;所述外轿厢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外轿厢侧壁;每一内轿厢侧壁对应一个外轿厢侧壁;每一内轿厢侧壁通过若干个第二减振件与其对应的外轿厢侧壁相连;
所述内轿厢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隔音棉、第一铜钢复合板;所述外轿厢侧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铜板复合板、第二隔音棉;
所述第一铜钢复合板、第二铜钢复合板均为铜板与不锈钢板之间用高分子膜在180℃-210℃下复合的多功能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外轿厢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其对应的内轿厢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挡风板围成的降噪通道,所述降噪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降噪通道设置于外轿厢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降噪通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形成一个气流通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第一弹性橡胶垫、第二弹性橡胶垫、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垫和第二弹性橡胶垫分别固定于底板的下部和底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垫和第二弹性橡胶垫之间,且连接第一弹性橡胶垫和第二弹性橡胶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件包括:第三弹性橡胶垫、第四弹性橡胶垫、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弹性橡胶垫和第四弹性橡胶垫分别固定于内轿厢侧壁的外侧和与其对应的外轿厢侧壁的内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性橡胶垫和第四弹性橡胶垫之间,且连接第三弹性橡胶垫和第四弹性橡胶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轿顶架;所述轿顶架设置于所述轿顶板和内轿厢顶部之间;所述轿顶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灯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通道的横截面要大于第一进风口的横截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轿厢还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位于前侧,所述三个内轿厢侧壁分别位于左、右、后侧,所述内轿厢由所述门体和三个内轿厢侧壁围成;
所述外轿厢还包括:位于前侧的两个前门板,所述两个前门板分别与门体的两侧相连;所述三个外轿厢侧壁分别位于左、右、后侧,所述外轿厢由所述两个前门板和三个外轿厢侧壁围成。
CN202020760150.3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03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0150.3U CN212503532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0150.3U CN212503532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3532U true CN21250353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015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03532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3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7794U (zh) 一种高层建筑减震电梯轿厢
CN212503532U (zh) 一种降噪电梯轿厢
CN205573835U (zh) 电动车辆
CN207312876U (zh) 一种用于垂直升降电梯的降噪系统
CN205823099U (zh) 一种新型隔声窗
CN205331629U (zh) 一种降噪节能风管
CN114104920A (zh) 一种环保节能降噪的电梯轿厢
CN205636532U (zh) 一种含有带肋钢筋网的降噪装置
CN21353983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隔音房
CN213008690U (zh) 一种铝合金游艇机舱排风道减噪结构
CN209959124U (zh) 一种真空玻璃隔音窗
CN111332909B (zh) 一种用于电梯通风的换气装置
CN210564974U (zh) 一种户外橇装式压缩机
CN210884815U (zh)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电梯轿厢壁板组件
CN216550243U (zh) 一种汽车用隔音棉隔音垫
CN208870518U (zh) 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家具门
CN220578669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电梯轿厢
CN220535379U (zh) 一种轻量化玻璃呢槽总成
CN217898930U (zh) 一种低噪声泄压阀
CN217864134U (zh) 一种应用于动车组列车的超材料消音风道
CN220303860U (zh) 装配式消声静压器
CN218844116U (zh) 一种隔热降噪型推拉窗
CN210513715U (zh) 一种声学隔声测试工装结构
CN107601220B (zh) 一种用于垂直升降电梯的降噪系统
CN214737203U (zh) 一种摊铺机用降噪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