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0677U -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0677U
CN212490677U CN202021740437.6U CN202021740437U CN212490677U CN 212490677 U CN212490677 U CN 212490677U CN 202021740437 U CN202021740437 U CN 202021740437U CN 212490677 U CN212490677 U CN 212490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dy
support rods
support
rod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04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7404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0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0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0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由床体、床体支撑部件、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组成,上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支撑杆Ⅰ、两个支撑杆Ⅱ、两个上肢固定杆和外展联动装置,下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支撑杆Ⅲ、两个支撑杆Ⅳ、两个下肢固定杆和外展联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无外界动力输入、结构简单,实现一侧上肢或下肢画圆、前后移动的主动运动带动另一侧上肢或下肢同向或反向画圆、同向或反向前后移动,实现患者自主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人群中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多发,多数有偏瘫的症状。同时,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神经损伤或肢体损伤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的人数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类患者除了早期手术、药物治疗外,后期的科学康复训练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康复医生一对一的进行康复训练,一方面康复治疗费用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康复医生情绪、疲劳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患者每次康复训练质量达到较好的状态,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另外,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单一,达不到所预期的康复效果,因此,研制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使其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后期易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无外界动力输入、结构简单,实现一侧上肢或下肢画圆、前后移动(屈曲后伸)、左右移动(外展内收)的主动运动带动另一侧上肢或下肢同向或反向画圆、同向或反向前后左右移动,实现患者自主康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由床体、床体支撑部件、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组成,床体支撑部件位于床体的下方,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相对设置;上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支撑杆Ⅰ、两个支撑杆Ⅱ、两个上肢固定杆和外展联动装置,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可上下伸缩,齿轮之间咬合设置,齿轮和外展联动装置位于床面的下方,两个支撑杆Ⅰ位于床体的两侧,与齿轮连接,两个支撑杆Ⅱ位于床体的两侧,与外展联动装置连接,两个上肢固定杆分别沿床体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上,上肢固定杆上设有上肢固定装置;下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支撑杆Ⅲ、两个支撑杆Ⅳ、两个下肢固定杆和外展联动装置,支撑杆Ⅲ和支撑杆Ⅳ可上下伸缩,齿轮之间咬合设置,齿轮和外展联动装置位于床面的下方,两个支撑杆Ⅲ位于床体的两侧,与齿轮连接,两个支撑杆Ⅳ位于床体的两侧,与外展联动装置连接,两个下肢固定杆分别沿床体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上,下肢固定杆上设有下肢固定装置。
优选地,支撑杆Ⅱ的末端设有一凹槽,上肢固定杆卡在凹槽内;支撑杆Ⅳ的末端设有一凹槽,下肢固定杆卡在凹槽内。
优选地,齿轮通过传动轴与支撑杆Ⅰ连接,传动轴与支撑杆Ⅰ可拆卸连接;齿轮通过传动轴与支撑杆Ⅲ连接,传动轴与支撑杆Ⅲ可拆卸连接。
更优选地,传动轴的两末端各设置有一个可拆卸头A,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Ⅲ的其中一末端也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头B,可拆卸头A与可拆卸头B之间插入式连接。
优选地,上肢固定杆垂直方向上设有一洞口,支撑杆Ⅰ的末端穿过洞口,完成与上肢固定杆的连接;还设有一外展抗阻弹簧,外展抗阻弹簧套在支撑杆Ⅰ上。
优选地,下肢固定杆垂直方向上设有一洞口,支撑杆Ⅲ的末端穿过洞口,完成与下肢固定杆的连接;还设有一外展抗阻弹簧,外展抗阻弹簧套在支撑杆Ⅲ上。
优选地,外展联动装置由Z形拉伸件和两个球窝连接头组成,两个球窝连接头分别设置在Z形拉伸件的两末端,与支撑杆Ⅳ连接。
优选地,下肢固定杆位于床体末端方向一侧的末端上,设置有一个足底部固定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通过在上肢训练部件和下肢训练部件设置了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将偏瘫患者的上肢或下肢固定在对应的固定杆上,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做前后移动或画圆时,带动与之连接的齿轮发生转动,该齿轮驱动与之咬合的另一齿轮发生反向转动,继续带动患侧肢体进行反向运动,本发明中的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外界动力输入,凭借患者自身的力量便可使装置运行起来,使用成本低,满足了绝大部分偏瘫患者的要求;另外,本发明在上肢训练部件和下肢训练部件部分的支撑杆Ⅰ、支撑杆Ⅲ与齿轮的传动轴连接部分设置了两个可拆卸头,偏瘫患者可根据需要,将支撑杆Ⅰ或支撑杆Ⅲ插在任意一个齿轮上。当将上肢训练部件的两个支撑杆Ⅰ插在同一个齿轮上时,偏瘫患者的上肢做同向运动;当将两个支撑杆Ⅰ插在不同的齿轮上时,偏瘫患者的上肢做反向运动,下肢训练部件亦是采用相同的运动方式,可拆卸头的设置满足了偏瘫患者的多方面的要求,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后期维护也方便。
(2)本发明在上肢训练部件和下肢训练部件部分都设置了一个外展联动装置,外展联动装置中设置有球窝连接头,球窝连接头可上下摆动、旋转运动,支撑杆Ⅱ和支撑杆Ⅳ分别与球窝连接头连接,可使得支撑杆Ⅱ和支撑杆Ⅳ能分别随着支撑杆Ⅰ、支撑杆Ⅲ做同步运动;另外,外展联动装置中还设置了Z形拉伸件,Z形拉伸件的形状可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变化,当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向床体的外侧做伸展运动时,使得Z形拉伸件的形状在水平方向上伸展,继而带动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也向床体的外侧做伸展运动。
(3)本发明在上肢训练部件中的支撑杆Ⅰ与上肢固定杆的连接部分设置了一个外展抗阻弹簧,通过外展阻力弹簧给健侧肢体施加一个阻力,当健侧肢体在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外展运动时,会诱发出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者产生运动;下肢训练部件中的支撑杆Ⅲ与下肢固定杆的连接部分也设置了一个外展抗阻弹簧,其产生的作用与上肢训练部件中的外展抗阻弹簧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局部)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的内部(局部)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的内部(局部)
其中:1、床体 2、床体支撑部件 3、齿轮A 4、齿轮B 5、支撑杆Ⅰ 6、支撑杆Ⅱ 7、上肢固定杆 8、传动轴 9、可拆卸头A 10、可拆卸头B 11、球窝连接头 12、条杆Ⅰ 13、条杆Ⅱ14、条杆Ⅲ 15、固定带 16、凹槽 17、洞口 18、外展抗阻弹簧 19、齿轮C 20、齿轮D 21、支撑杆Ⅲ 22、支撑杆Ⅳ 23、下肢固定杆 24、足底部固定踏板 25、圆孔 26、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肢体康复训练装置适合的偏瘫患者是一侧的肢体(上肢或下肢)可自主活动,而另一侧的肢体(上肢或下肢)不能活动,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健侧肢体就是会动的肢体,患侧肢体便是不会动的肢体。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由床体1、床体支撑部件2、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组成,床体支撑部件2位于床体1的下方;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在床体1上相对设置;上肢训练部件包括齿轮A3、齿轮B4、两个支撑杆Ⅰ5、两个支撑杆Ⅱ6、两个上肢固定杆7和外展联动装置,齿轮A3、齿轮B4和外展联动装置悬挂于床体1内部,其中,齿轮A3和齿轮B4部分伸出床体1外侧,两者之间咬合设置,两个支撑杆Ⅰ5位于床体1的两侧,如图5所示,支撑杆Ⅰ5通过传动轴8与齿轮A3或齿轮B4连接,传动轴8穿过齿轮A3或齿轮B4,其两末端各设置有一个可拆卸头A9,支撑杆Ⅰ5其中一末端也设有一个可拆卸头B10,可拆卸头A9与可拆卸头B10之间插入式连接。如图4所示,外展联动装置由Z形拉伸件和两个球窝连接头11组成,Z形拉伸件由条杆Ⅰ12、条杆Ⅱ13和条杆Ⅲ14组成,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平行设置,条杆Ⅱ13位于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之间,其与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之间的角度可发生变化,三者形成“Z”字形,两个支撑杆Ⅱ6位于床体1的两侧,并与支撑杆Ⅰ5平行设置,两个球窝连接头11的两末端分别与支撑杆Ⅱ6、条杆Ⅰ12或支撑杆Ⅱ6、条杆Ⅲ14连接;两个上肢固定杆7分别沿床体1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杆Ⅰ5和支撑杆Ⅱ6上,上肢固定杆7上设有两个固定带15,支撑杆Ⅱ6的末端设有一凹槽16,上肢固定杆7卡在凹槽16内;上肢固定杆7垂直方向上的末端设有一洞口17,支撑杆Ⅰ5的末端的穿过洞口17,完成与上肢固定杆7的连接;还设有一外展抗阻弹簧18,如图3所示,外展抗阻弹簧18套在支撑杆Ⅰ5上,固定在上肢固定杆7和支撑杆Ⅰ5的连接部分。
下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C19、齿轮D20、两个支撑杆Ⅲ21、两个支撑杆Ⅳ22、两个下肢固定杆23和外展联动装置,齿轮C19、齿轮D20和外展联动装置悬挂于床体1的内部,其中,齿轮C19和齿轮D20部分伸出床体1外侧,两者之间咬合设置,两个支撑杆Ⅲ21位于床体1的两侧,支撑杆Ⅲ21通过传动轴8与齿轮C19或齿轮D20连接,传动轴8穿过齿轮C19或齿轮D20,其两末端各设置有一个可拆卸头A9,支撑杆Ⅲ21其中一末端也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头B10,可拆卸头A9与可拆卸头B10之间插入式连接。外展联动装置由Z形拉伸件和两个球窝连接头11组成,Z形拉伸件由条杆Ⅰ12、条杆Ⅱ13和条杆Ⅲ14组成,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平行设置,条杆Ⅱ13位于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之间,其与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之间的角度可发生变化,三者形成“Z”字形,两个支撑杆Ⅳ22位于床体1的两侧,并与支撑杆Ⅲ21平行设置,两个球窝连接头11的两末端分别与支撑杆Ⅳ22、条杆Ⅰ12或支撑杆Ⅳ22、条杆Ⅲ14连接;两个下肢固定杆23分别沿床体1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杆Ⅲ21和支撑杆Ⅳ22上,下肢固定杆23上设有两个固定带15,支撑杆Ⅳ22的末端设有一凹槽16,下肢固定杆23卡在凹槽16内;下肢固定杆23垂直方向上设有一洞口17,支撑杆Ⅲ21的末端穿过洞口17,完成与下肢固定杆23的连接;还设有一外展抗阻弹簧18,外展抗阻弹簧18套在支撑杆Ⅲ21上,固定在下肢固定杆23和支撑杆Ⅲ21的连接部分;下肢固定杆23位于床体1末端方向一侧的末端上,设置有一个足底部固定踏板24。
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杆Ⅰ5、支撑杆Ⅱ6、支撑杆Ⅲ21、支撑杆Ⅳ22、下肢固定杆23、上肢固定杆7均可伸缩,基本原理是,如图3所示,由两节粗细不同的圆柱(长方体)组成,细的圆柱(长方体)插入粗的圆柱(长方体)内部,二者的侧面分别有多个圆孔25,用于插入卡杆26,当拔出卡杆26时,可调节细的圆柱(长方体)在粗的圆柱(长方体)中的位置,再插入卡杆26进行固定。
因上肢训练部件的康复训练模式及原理与下肢训练部件是一致的,现以上肢训练部件为例,来说明偏瘫患者是如何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偏瘫患者躺在床体1上,其臀部需要靠近下肢训练部件处的床体末端位置,以方便偏瘫患者在进行下肢训练时,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当偏瘫患者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康复训练装置时,将上肢通过固定带15固定在上肢固定杆7上,当两个支撑杆Ⅰ5都与齿轮A3或齿轮B4连接时,此时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做移动或画圆时,齿轮A3或齿轮B4带动床体1另一侧的支撑杆Ⅰ5发生同向运动,继而带动患侧肢体做同向移动或画圈;当两个支撑杆Ⅰ5分别与齿轮A3、齿轮B4连接时,此时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做移动或画圆时,健侧肢体侧的齿轮A3驱动齿轮B4做反向运动,齿轮B4带动床体1另一侧的支撑杆Ⅰ5发生反向运动,继而带动患侧肢体做反向移动或画圈,外展联动装置中的球窝连接头11可上下摆动、旋转运动,可使得支撑杆Ⅱ6能随着支撑杆Ⅰ5做同步运动。
当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向床体1外侧做伸展运动时,条杆Ⅱ13与条杆Ⅰ12与条杆Ⅲ14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Z形拉伸件的形状在水平方向上伸展,继而带动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也向床体1的外侧做伸展运动。

Claims (8)

1.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由床体、床体支撑部件、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组成,床体支撑部件位于床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上肢训练部件以及下肢训练部件相对设置;上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支撑杆Ⅰ、两个支撑杆Ⅱ、两个上肢固定杆和外展联动装置,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可上下伸缩,齿轮之间咬合设置,齿轮和外展联动装置位于床面的下方,两个支撑杆Ⅰ位于床体的两侧,与齿轮连接,两个支撑杆Ⅱ位于床体的两侧,与外展联动装置连接,两个上肢固定杆分别沿床体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上,上肢固定杆上设有上肢固定装置;下肢训练部件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支撑杆Ⅲ、两个支撑杆Ⅳ、两个下肢固定杆和外展联动装置,支撑杆Ⅲ和支撑杆Ⅳ可上下伸缩,齿轮之间咬合设置,齿轮和外展联动装置位于床面的下方,两个支撑杆Ⅲ位于床体的两侧,与齿轮连接,两个支撑杆Ⅳ位于床体的两侧,与外展联动装置连接,两个下肢固定杆分别沿床体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上,下肢固定杆上设有下肢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Ⅱ的末端设有一凹槽,上肢固定杆卡在凹槽内;支撑杆Ⅳ的末端设有一凹槽,下肢固定杆卡在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通过传动轴与支撑杆Ⅰ连接,传动轴与支撑杆Ⅰ可拆卸连接;齿轮通过传动轴与支撑杆Ⅲ连接,传动轴与支撑杆Ⅲ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轴的两末端各设置有一个可拆卸头A,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Ⅲ的其中一末端也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头B,可拆卸头A与可拆卸头B之间插入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肢固定杆垂直方向上设有一洞口,支撑杆Ⅰ的末端穿过洞口,完成与上肢固定杆的连接;还设有一外展抗阻弹簧,外展抗阻弹簧套在支撑杆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肢固定杆垂直方向上设有一洞口,支撑杆Ⅲ的末端穿过洞口,完成与下肢固定杆的连接;还设有一外展抗阻弹簧,外展抗阻弹簧套在支撑杆Ⅲ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展联动装置由Z形拉伸件和两个球窝连接头组成,两个球窝连接头分别设置在Z形拉伸件的两末端,与支撑杆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肢固定杆位于床体末端方向一侧的末端上,设置有一个足底部固定踏板。
CN202021740437.6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2490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0437.6U CN212490677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0437.6U CN212490677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0677U true CN212490677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0437.6U Active CN212490677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0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2588B (zh) 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CN110200784B (zh) 一种用于重度瘫痪者的辅助训练康复装置
CN209075963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腿部锻炼设备
CN212439325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N110013422B (zh) 一种中医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CN209154411U (zh) 一种心内科辅助康复设备
CN111529305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康复装置
CN212490677U (zh)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106377392B (zh) 康复训练机
CN212016139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男科护理装置
CN113143730A (zh) 一种疼痛科疼痛舒缓器
CN109925178B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N111789744A (zh)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113995631A (zh) 坐式四肢康复训练设备
CN201192444Y (zh) 腰椎运动康复床
CN114376888A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手术的康复护理设备
CN106377362A (zh) 偏瘫患者生活训练一体机
CN112155821A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的骨科牵引架
CN214319024U (zh) 一种家用简易型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01414899Y (zh) 病床专用康复架
CN214104798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架
CN216091323U (zh) 一种神经内科医疗康复训练装置
CN106618956A (zh)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辅助器械
CN218552650U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213884107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