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9235U -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9235U
CN212489235U CN201921853163.9U CN201921853163U CN212489235U CN 212489235 U CN212489235 U CN 212489235U CN 201921853163 U CN201921853163 U CN 201921853163U CN 212489235 U CN212489235 U CN 212489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uspension
base plate
sofa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31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琦琦
毕大岩
陆建忠
褚炳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ka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ka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ka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ka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31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9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9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9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在基板1上包括两个的悬挂单元,所述两个的悬挂单元分别于基板1连接,将两个所述悬挂单元分别与基板构成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两个所述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分别连接基板而构成所述三边形的多边形的一条边,通过至少一根连杆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悬挂单元,以限制且联动两个悬挂单元的运动轨迹。

Description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沙发领域,具体的在功能性沙发领域中的悬挂机构。
背景技术
沙发,具体的是功能性沙发的特点在于,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坐姿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通过功能性沙发的使用场景来区分,一般分为,坐姿:靠背机构和腿部机构都处于收拢的状态,沙发呈现出普通沙发的状态,使得满足使用者坐态的需要。TV姿态:在坐姿的状态下,展开腿部机构,使得腿部机构对使用者的腿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同时背部机构保持不动或略微倾倒。躺姿:在TV姿的状态下,倾倒背部机构,并且通过悬挂机构将沙发的其他机构,具体的是沙发的座框机构向背部机构的所在的反方向平移,以便使得倒下的靠背机构不会直接后移,达到零靠墙的目的。由此,沙发的悬挂机构在功能性沙发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连杆式悬挂平移系统。目前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如图1所示,主要通过两个类平行四边形机构互联,达到一个平移的效果。根据图1为已知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为连杆式悬挂平移系统的机械伸展装置。连杆式悬挂机构由基板1’,基板1’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一端活动铰接,基板1’的另一端的近端部与和第二连杆4’一端活动铰接,并且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另一端的中间偏上的位置上铰接第三连杆3’顶端和第四连杆5’顶端,且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5’与基板1’无任何直接连接。为了限定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5’的移动轨迹,在第三连杆3’的另一顶端和第四连杆5’另一顶端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杆6’,且通过第二连接杆8’连接第一连杆2’的顶端和第二连杆4’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杆8’不为直线设计,而为凹陷连接杆。在第四连杆5’和第二连接杆8’之间设置第三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以及第三连接杆7’的限定是为了使得悬挂机构能够将功能沙发架向前直线平移,以达到背部机构倾斜时,不会增加倾斜后的空间的作用。使得将上述功能沙发放置在离墙较近的距离变得可能。上述现有技术的连杆式悬挂机构至今使用在功能沙发设计的领域中。
如图1所述悬挂机构,设置在沙发,特别是功能性沙发中的座框左右两侧。通过图1中的机构,将基板1’设置在沙发框架中,例如,外部木制框架,并且将其余部分,具体的是第一连接杆6’和/或第三连杆3’及第四连杆5’上直接或间接连接沙发坐框铁架。由于上述设计可以限制该机构的运动轨迹,使得运动的连接杆6’的运动轨迹为具有直线运动的运动轨迹。
但是随着现代生活的需求变化,在使用上述现有机构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第一:连杆式悬挂机构复杂繁琐,为了限定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5’之间移动轨迹,至少需要如现有技术所述的3根连接杆,即: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以及第三连接杆7’。
第二,设计困难,由于需要增加3个连接杆,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以及第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的位置较难确定。
第三,体积上需要较大的净空,也是由于三个连接杆的设定,所述悬挂机构需要更大的净空去设置,通常现有机构所述悬挂机构的厚度至少为10cm–15cm,使得功能沙发的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需要较高的高度设置该悬挂机构,如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的悬挂机构最大净高取决于第一连接处9’和第二连接处10’,而为了降低最大净高,现有技术中将第二连接杆8’设计为凹陷连接设计,可以看出减少最大净高的重要性以及现有技术的设计方案也为减少最大净高做出的努力。
上述问题限制悬挂机构在功能性沙发中的作用,也限制了功能性沙发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现有沙发的悬挂机构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出沙发悬挂机构以及使用方法,下述解决方案是: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在基板1上包括两个的悬挂单元,所述两个的悬挂单元分别于基板1连接,将两个所述悬挂单元分别与基板构成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两个所述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分别连接基板而构成所述三边形的多边形的一条边,通过至少一根连杆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悬挂单元,以限制且联动两个悬挂单元的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的沙发的悬挂机构还可以采用以下任一或多个技术步骤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其中所述悬挂单元与基板构成四边形机构。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其中将所述悬挂单元设置为,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一连接点9,所述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连接至基板1上的第二连接点10.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两个所述悬挂单元为相对边长成比例的两个悬挂单元。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其中两个所述悬挂单元为相同的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包括第四连杆5,第五连杆6,第六连杆7,所述第四连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三连接点11,所述第四连杆5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6的中部与所述第六连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基板1上的第四连接点12;所述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8连接第五连杆6,所述第一连接点至第二连接点的距离于第三连接点至第四连接点的距离。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其中将所述悬挂单元设置为,优选地第一连接点9至第二连接点10的长度与第二连接点10至第六连接点15的长度之比为4.2:1 至5.3:1的范围内,第二连接点10至第六连接点15的长度与第六连接点15至第五连接点14的长度比为0.8:1至1.2:1,第六连接点15至第五连接点14的长度比第五连接点14至第一连接点9的长度比为0.18:1至0.25:1。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在所述基板1相对的连杆的运动轨迹具有至少部分直线运动轨迹。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所述基板1相对的连杆为第二连杆3和第五连杆6的运动轨迹具有至少部分直线运动轨迹。
前述沙发的悬挂机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七连接点16和第五连杆6的第八连接点13的运动轨迹有部分为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出沙发的悬挂机构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的使用方法,在于,
-选择步骤,用于选择悬挂单元,所述悬挂单元与基板1构成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与所述基板1相对的部分或全部连杆的运动轨迹具有至少部分直线运动轨迹,
-设置步骤,将至少两个已选择悬挂单元平行设置在基板1上,并且通过至少一根连接杆分别连接在至少两个已经选择的悬挂单元上所述具有直线运动轨迹的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沙发的悬挂机构采用以下任一或多个装置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使用方法,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通过基板1连接沙发外框,通过第一连接杆8直接或间接连接沙发铁架,所述铁架至少包括坐框机构,背部机构以及腿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悬挂机构结构简单,机构厚度变薄,设计净空变大;
2、沙发质量安全可靠,连接杆变少,厚度可以减少到7CM以下,不会影响软包以及其他机构的设置;
3、改进现有技术的设计结构,取消了第一连接处机构9’和第二连接处机构10’,大大降低了净高。
4、本申请的设计由于使用了两个连杆第二连杆3 和第三连杆4 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第一连杆2’的连杆的设计,移动时由于第二连杆3 和第三连杆4的设计后折叠效果,大大降低了所述悬挂机构安装所需的净空和净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为连杆式悬挂平移系统的机械伸展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运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另一运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另一运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杆式悬挂机构的悬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图1已经在上文中阐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列1:
本申请提出的沙发悬挂的使用方法,包括
-选择步骤,选择悬挂单元,例如如图4所示的悬挂单元,并且所述悬挂单元与基板1构成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当将所述悬挂单元设置在基板1上后,例如,以基板1为上述限定边的情况下,与所述基板1相对的第二连杆3的运动轨迹上具有至少部分直线运动轨迹或近似直线运动轨迹,
-设置步骤,将至少两个已选择悬挂单元平行设置在基板1上,并且通过至少一根连接杆分别连接在至少两个已经选定的悬挂单元上所述具有直线运动轨迹的连杆。
本申请的目的提出一种沙发悬挂的使用方法,如上所述,所述方法需要选择如图6所述的悬挂单元,并且所述悬挂单元需要满足其与基板对应的连杆的运动轨迹中有部分轨迹为直线,例如图4中的第二连杆3,选定该悬挂单元后,将至少两个选定的悬挂单元,平行设置在基板1上,并且通过连接杆连接与在至少两个悬挂单元中的分别与基板对应的连杆,例如图2中的第一连接杆8连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选定的所述悬挂单元可以联动运动,并且具有至少一段直线的运动轨迹。所述直线运动的轨迹在功能沙发运动时,将座椅框架向前移动,使得座椅靠背完成后倾且不靠墙变得可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6中示出,其中选择的悬挂单元与基板构成四边形机构。优选地第一悬挂单元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一连接点9,所述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连接至基板1上的第二连接点10。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悬挂单元是不同的形式的。具体的,一个悬挂单元为图6所示。而另一个悬挂单元的需要满足的条件为,通过连杆与图6的连杆联动的同时,使得连杆可以做直线运动。这样的设置保护了所述沙发悬挂机构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沙发对悬挂机构需要。
实施例2
当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悬挂单元是同一种类型并且相同。具体的基于实施例1,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包括第四连杆5,第五连杆6,第六连杆7,所述第四连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三连接点11,所述第四连杆5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6的中部与所述第六连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基板1上的第四连接点12;所述沙发为电动沙发,所述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8连接第五连杆6。所述第一连接点9至第二连接点10的距离于第三连接点11至第四连接点12的距离。
通过上述设计确定了所述悬挂单元为如图6所示的悬挂单元其与基板构成四边形机构。将上述选定悬挂单元设置在基板1上,当如图2至图5所示通过连杆联动时,其运动轨迹能具有部分直线轨迹或类似线性。并且由于不同于图1中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的设计,该实施中具有在运动中可以折叠的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以及第五连杆6和第六连杆7。图2至图5还示出了以选定的悬挂单元为基础的悬挂机构的运动方式。申请人这样的设置,使得在运动中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在运动中可以如图3和图5一样折叠,由此大大减少了设置该悬挂机构所需的净高。同时,如图2和图6所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现有技术的中的连接杆,尤其是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7’,设置在且必须设置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反向延伸的顶端。并且由于所述反向延伸的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使得现有技术所需安装高度大大的增加。
而现有技术中,由于仅需一根连杆,即图2中的第一连接杆8,且设置在第二连杆3与所述第五连杆6的正向延伸处。故此,所述第一连接杆8不占用所述悬挂机构的净高,即对悬挂机构的净高没有如现有技术的特定要求。故此,进一步降低了如图1现有技术中的对净高的要求。
实施例3:
优选的,实施例2不排除另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即边长一一成比例的两个悬挂单元。这样的两个成比例的悬挂机构,通过连接杆连接,也能满足得连接杆成直线运动。
实施例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子中,按照上述实施例设计悬挂机构。同时,其中将所述悬挂单元设置为,优选地第一连接点9至第二连接点10的长度与第二连接点10至第六连接点15的长度之比为4.2:1 至5.3:1的范围内,第二连接点10至第六连接点15的长度与第六连接点15至第五连接点14的长度比为0.8:1至1.2:1,第六连接点15至第五连接点14的长度比第五连接点14至第一连接点9的长度比为0.18:1至0.25:1。 在上述比例中的设计,使得悬挂机构具有更加好的使用性,附图2-5中的设计在,该比例范围内。并由于其折叠机构减低了所需净高,又因为其减少了2根连杆而削减将整个悬挂机构的厚度,使得新的悬挂机构减少了净空的需求。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中记载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在沙发中的应用,尤其是功能性沙发中的使用,悬挂机构能与沙发的沙发座框,沙发靠背装置,沙发腿部装置,以及沙发外框装置配合。
实施例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步骤如下,
-限定步骤,限定四边形机构,所述四边形机构由一条边有基板1构成,所述四边形机构最先限定了在基板1上的长度,即先限定了四边形的一条边长,并且限定第一连杆2与基板的起始角度,限定第三连杆上一点第八连接点13,并且确认第八连接点13所需要的直线轨迹的长度,所述直线轨迹取决于所述背部机构需要后倾的条件设置。
-仿真步骤,通过软件或事物仿真获得四边形的比例,及相应的长度,
-设置步骤,将至少两个已确定的悬挂单元平行设置在基板1上,并且通过至少一根连接杆分别连接在至少两个已经选择的悬挂单元上所述具有直线运动轨迹的连杆。
实施例4中还原了本实用新型的沙发的悬挂机构的设计思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实用新型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及其应用是在现有技术上的改进,能使的悬挂机构能够如图2到图5所示的具有使得连接到所述悬挂机构的沙发座框平移的作用,并且将悬挂机构的厚度从至少为10cm–15cm减少到7cm以下;机构厚度变薄,设计净空变大;取消了第一连接处机构9’和第二连接处机构10’,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悬挂机构能够将功能沙发架向前直线平移,以达到背部机构倾斜时,不会增加倾斜后的空间,使得功能沙发放置在离墙较近的距离,增加了沙发在室内的布置随意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悬挂机构,如上文所述的厚度从10-15CM到7cm及以下。这样设置能解决,功能沙发的设计的上的瓶颈问题。其优点入下文所列出:
1. 在功能性沙发中安装过程中,由于将悬挂机构的厚度从至少为10cm–15cm减少到7cm以下,安装所需要空间变得更小。从而使得设置在所述悬挂机构所在位置的外包,及沙发扶手无需在现有技术中心的那么宽大,并且更容易安装。
2.在另一个可能的安装情况中,所述悬挂机构可以不安装在现有技术中的座框外侧,而是安装在座框内侧。这个优势得益于,悬挂机构的净高变低且可控。使得所述功能性沙发无需设置扶手,从而变得轻巧。
3.本申请的设计和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连杆数量明显减少,并且设置更加直观,使得本申请的悬挂变得加简单且可控。
4.连杆数量的减少也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有良品率的提高,使得对沙发铁架的维护也变得更加容易。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基板(1)上包括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所述两个悬挂单元分别与基板(1)连接,将两个所述悬挂单元分别与基板构成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两个所述至少三边形的多边形结构分别连接基板而构成所述三边形的多边形的一条边,通过至少一根连杆连接,连接两个所述悬挂单元,以限制且联动两个悬挂单元的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悬挂单元分别与基板构成四边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一连接点(9),所述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连接至基板(1)上的第二连接点(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悬挂单元为相对边长成比例的两个悬挂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悬挂单元相同,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包括第四连杆(5),第五连杆(6),第六连杆(7),所述第四连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第三连接点(11),所述第四连杆(5)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6)的中部与所述第六连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至基板(1)上的第四连接点(12);所述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8)连接第五连杆(6),所述第一连接点至第二连接点的距离等于第三连接点至第四连接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点(9)至第二连接点(10)的长度与第二连接点(10)至第六连接点(15)的长度之比为4.2:1 至5.3:1的范围内,第二连接点(10)至第六连接点(15)的长度与第六连接点(15)至第五连接点(14)的长度比为0.8:1至1.2:1,第六连接点(15)至第五连接点(14)的长度比第五连接点(14)至第一连接点(9)的长度比为0.18:1至0.2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相对的连杆的运动轨迹具有至少部分直线运动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相对的连杆为第二连杆(3)和第五连杆(6)的运动轨迹具有至少部分直线运动轨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沙发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3)的第七连接点(16)和第五连杆(6)的第八连接点(13)的运动轨迹有部分为直线运动。
CN201921853163.9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Active CN212489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3163.9U CN212489235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3163.9U CN212489235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9235U true CN212489235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3163.9U Active CN212489235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9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8295B2 (en) Zero-wall clearance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dual motor lifting recliner
CN101485522B (zh) 用于高腿座椅单元的零墙壁间隙的连杆机构
CN102894699B (zh) 一种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
US20230389705A1 (en) Mechanical stretching device for movable seat unit and seat unit
US11439234B2 (en) Movable chair mechanism, chair frame and chair
CN113040555A (zh) 一种用于活动座椅或功能性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
CN210748190U (zh) 一种手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212489235U (zh)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
CN111839052A (zh) 一种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108451232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伸展装置
CN210276569U (zh) 零间隙机械伸展装置
CN112741445A (zh) 一种沙发的悬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US20170231391A1 (en) Chair, in particular office chair
CN216907413U (zh) 一种沙发靠背和坐垫的驱动装置
CN108158260B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及座椅单元
CN213308542U (zh) 一种用于活动座椅或功能性沙发的机械伸展装置
CN213487967U (zh) 一种座框辅助平移机构
CN213820608U (zh) 动力伸展装置
CN212815400U (zh) 一种用于沙发的背部联动机构
CN113116072A (zh) 一种用于零靠背间隙的座椅支架及座椅单元
CN220916980U (zh) 靠背机构及座椅铁架
CN220916979U (zh) 靠背机构及座椅铁架
CN2917425Y (zh) 两用沙发床
CN220192597U (zh) 可伸缩座椅架结构、可伸缩座椅架及可伸缩沙发
US20240156262A1 (en) Footrest extension mechanism and seat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