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1752U -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1752U
CN212481752U CN202020387701.6U CN202020387701U CN212481752U CN 212481752 U CN212481752 U CN 212481752U CN 202020387701 U CN202020387701 U CN 202020387701U CN 212481752 U CN212481752 U CN 212481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boss
heat insulation
thermoelectric element
enh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7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永和
蔡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Palad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Palad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Palad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Palad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77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1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1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17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包括热电模块、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填充有隔热材料的凸台结构,所述热电模块通过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上,所述散热器以及热电模块之间还设置有防漏风结构以及隔热结构,利用散热器的凸台结构设计,加大了冷端导热模块和散热端的距离,提高了两者之间的隔热效果,防漏风结构的巧妙配合设计,对散热端的热风起着很好的密封隔热作用,结构可靠,易装配操作,确保了热电系统效果,隔热性能优良的热电系统使得应用于对可动性和高温条件有要求的产品更加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热电制冷技术由于其具有低噪音,无振动,无制冷剂,可连续工作,精确控温以及既能制冷又能加热等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为使热电技术中的温度元件冷端源源不断产生冷源,就必须将热端产生的热量带走。然而,热电温度元件在制冷时效率很差,产生的热量为消耗电能产生的热量及从冷端吸收的热量之和,因此需要具备很强散热能力的方式进行散热,多采用风冷强迫对流,液体循环以及热管等高效散热方式。液体循环需要在系统中布置管路,若热电系统是固定不动的,则是一种较好的散热方式,若系统处在可动的产品中如坐具类产品,很容易造成连接管路泄漏。热管方式对于传递远距离散热有较大优势,但成本较高,风冷强迫对流方式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热电温度元件厚度较薄,导致冷热端非常接近,若之间的隔热处理不好,热端的热量传递至冷端,将会严重影响冷端的制冷效果。另外,在高温条件下,可动的产品中,密封材料的密封性,可靠性及长久性则会是一个痛点问题。若出现漏风问题,热端的风会漏至冷端,与冷端导热模块进行无效换热,弱化冷端导热模块制冷效果,中国专利“一种半导体空调卡及坐垫、座椅、床垫”,公告号CN65180503 A,公开了一种使用半导体空调卡对大小和厚度有严格要求的产品,在专利中简单阐述了制冷端底座为隔热塑料材质,作用为安装固定和分气流目的,其隔热效果有待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包括热电模块、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填充有隔热材料的凸台结构,所述热电模块通过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上,所述散热器以及热电模块之间还设置有防漏风结构以及隔热结构。
优选的,固定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片状本体,所述片状本体上开设有与凸台结构外圈相配合的开口,开口内侧边缘向上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上部筋结构和下部筋结构,上部筋结构形成用于放置热电模块的腔体,下部筋结构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上。
优选的,凸台结构的外围上包裹有密封材料,所述下部筋结构底部紧压连接形成防漏风结构。
优选的,凸台结构的外围上设置有外围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与外围凸台结构之间形成一凹槽间隙,所述下部筋结构嵌接于所述凹槽间隙内。
优选的,下部筋结构侧面与凹槽间隙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形成所述防漏风结构。
形成的交错的防漏风结构,以及加上密封材料的密封,将不会使得散热端的风从热电温度元件的位置流向最上部导热模块而影响制冷效果。另外,交错结构的设计保障了可靠性,无论怎么晃动和受力,都不会造成漏风问题。
优选的,片状本体的底面上还成型有侧部筋结构,所述侧部筋结构位于下部筋结构的外侧并贴合于外围凸台的外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片状本体的下壁与散热器侧壁之间形成有隔热腔体,所述隔热腔体内设置有隔热材料形成所述隔热结构,所述隔热材料环绕所述外围凸台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片状本体以及隔热材料的外沿凸出于散热器的外边缘并与连接的产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两侧端顶部边缘分别延伸出帽檐,两帽檐分别延伸连接至产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所述防风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两侧端顶部边缘分别延伸出帽檐,帽檐上插接连接有风道支撑,所述风道支撑顶部紧贴产品的风道顶壁。
优选的,帽檐与风道支撑的插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利用散热器的凸台结构设计,加大了冷端导热模块和散热端的距离,提高了两者之间的隔热效果,防漏风结构的巧妙配合设计,对散热端的热风起着很好的密封隔热作用,结构可靠,易装配操作,确保了热电系统效果,隔热性能优良的热电系统使得应用于对可动性和高温条件有要求的产品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包括热电模块1、散热器4,热电模块1冷端朝上,热端朝下,冷端与导热材料连接,热端与散热器通过界面材质进行接触连接,
散热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填充有隔热材料的凸台结构41,凸台结构41的长度、宽度和热电模块的尺寸一样或者稍大于热电模块尺寸,高度要求进行设计。此凸台结构与散热器主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采用比散热器更好导热性能的材料,
由于热电模块的厚度约3~4mm,其冷端与热端非常接近,此厚度一般的隔热材料不够用于对热电温度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热,除非用导热系数超低的超薄隔热材料,材料厚度等于或者低于热电温度元件厚度,此种情况凸台结构高度可设计零,但超好隔热材料将会造成成本较大幅度上升,凸台结构设计就是为了增加热电温度元件制冷面与散热器主表面的距离,以便在此空间内填充隔热材料。通过增加隔热层厚度提高隔热效果,既不会大幅度增加材料成本,也防止了散热器的热量传递至热电温度元件上部导热模块从而不会影响制冷效果;
所述热电模块通过固定件2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上,所述散热器以及热电模块之间还设置有防漏风结构以及隔热结构;固定件2可以采用塑料件;
具体的,固定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片状本体21,所述片状本体上开设有与凸台结构外圈相配合的开口,开口内侧边缘向上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上部筋结构22和下部筋结构23,上部筋结构形成用于放置热电模块的腔体,下部筋结构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41上,凸台结构的外围上设置有外围凸台结构42,凸台结构与外围凸台结构之间形成一凹槽间隙,所述下部筋结构嵌接于所述凹槽间隙内,下部筋结构侧面与凹槽间隙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形成所述防漏风结构。外围凸台结构高度取决于隔热材料厚度或者固定件的下部筋结构高度,形成的交错的防漏风结构,以及加上密封材料的密封,将不会使得散热端的风从热电温度元件的位置流向最上部导热模块而影响制冷效果。另外,交错结构的设计保障了可靠性,无论怎么晃动和受力,都不会造成漏风问题。
所述片状本体的下壁与散热器侧壁之间形成有隔热腔体,所述隔热腔体内设置有隔热材料3形成所述隔热结构,所述隔热材料环绕所述外围凸台结构设置,其厚度与凸台结构相同,所述片状本体以及隔热材料的外沿凸出于散热器的外边缘并与连接的产品紧密贴合,这样即使从散热器周边漏风,也会限制在隔热层下部,不会漏至热电模块上方。隔热材料采用隔热海绵;
这样包含热电模块,固定件,隔热材料及散热器组合的集成化热电结构,嵌入进可动性产品中去,连接流道,导热模块等部件共同形成热电温度产品。另外也可以将风扇,流道,导热模块共同组合在热电结构中。
通过对固定热电模块的固定件结构以及散热器结构进行创新性地设计,形成一套防漏风交错结构及隔热性能优良的热电系统,共同确保了冷端的制冷效果。可靠性得到了保障,热电系统的应用场景更广。
实施例2
如图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片状本体的底面上还成型有侧部筋结构 24,所述侧部筋结构位于下部筋结构的外侧并贴合于外围凸台的外壁设置,隔热材料内侧壁紧贴侧部筋结构的侧壁。
实施例3
如图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除去散热器凸台外围结构,凸台结构的外围上包裹有密封材料5,所述下部筋结构底部紧压连接形成防漏风结构。密封材料为闭孔海绵。
实施例4
如图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散热器两侧端顶部边缘分别延伸出帽檐6,两帽檐分别延伸连接至产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所述防风结构,风在散热器内部进行流动,将不会有漏风情况。
或者,若无法延伸,采用风道支撑进行相连,帽檐上插接连接有风道支撑 7,所述风道支撑顶部紧贴产品的风道顶壁,帽檐与风道支撑的插接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材料。
具体的,风道支撑7连接处做凹槽结构8,深度根据需要设定,间隙与散热器帽檐厚度相当即可,然后在凹槽结构8里面添加合适尺寸海绵。风道支撑与散热器对接紧密后形成的交错结构以及闭孔海绵的密封,使得不会出现漏风情况发生。相似地,将风道支撑的连接处的凹槽结设计在散热器上,散热器帽檐结构设计在风道支撑连接处,同样也会起到防漏风隔热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电模块、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填充有隔热材料的凸台结构,所述热电模块通过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上,所述散热器以及热电模块之间还设置有防漏风结构以及隔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片状本体,所述片状本体上开设有与凸台结构外圈相配合的开口,开口内侧边缘向上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上部筋结构和下部筋结构,上部筋结构形成用于放置热电模块的腔体,下部筋结构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凸台结构的外围上包裹有密封材料,所述下部筋结构底部紧压连接形成防漏风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凸台结构的外围上设置有外围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与外围凸台结构之间形成一凹槽间隙,所述下部筋结构嵌接于所述凹槽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筋结构侧面与凹槽间隙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形成所述防漏风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片状本体的底面上还成型有侧部筋结构,所述侧部筋结构位于下部筋结构的外侧并贴合于外围凸台的外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本体的下壁与散热器侧壁之间形成有隔热腔体,所述隔热腔体内设置有隔热材料形成所述隔热结构,所述隔热材料环绕所述外围凸台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本体以及隔热材料的外沿凸出于散热器的外边缘并与连接的产品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两侧端顶部边缘分别延伸出帽檐,两帽檐分别延伸连接至产品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所述防漏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两侧端顶部边缘分别延伸出帽檐,帽檐上密封连接有风道支撑,所述风道支撑顶部紧贴产品的风道顶壁。
CN202020387701.6U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1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7701.6U CN212481752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7701.6U CN212481752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1752U true CN212481752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770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1752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17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8609A (zh) * 2022-05-30 2022-08-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8609A (zh) * 2022-05-30 2022-08-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高热流密度耐高温的模拟热源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9375B2 (en) Photovoltaic thermal module with air heat exchanger
CN212481752U (zh) 一种可提高制冷效果的集成化热电元件连接结构
CN106785185A (zh) 一种液冷和加热一体化动力锂电池pack
CN103822318A (zh) 辐射换热板组件
CN210892353U (zh) 一种液体速冷装置
CN207050294U (zh) 一种冰箱的门体组件
CN203893485U (zh) 一种热管式高效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708195Y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07095081U (zh)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的液冷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01697389U (zh)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278903Y (zh) 高效电温差制冷和制热组件
CN2485603Y (zh) 半导体式空调器
CN108968332B (zh) 一种节能舒适性桌子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09541258U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风扇进风口化霜装置及风冷冰箱
CN104266411B (zh) 一种复合制冷系统用组合式风冷换热总成
CN210195599U (zh) 一种隔热腔体门
CN209857250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08238320U (zh) 储液器组件、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0227548U (zh) 一种节能舒适性床板
CN100542855C (zh) 车体散热装置
CN218390602U (zh) 一种冷暖毯制冷水箱结构
CN206291357U (zh) 加热器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2478415U (zh) 供热踢脚线
CN214249878U (zh)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