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7007U - 一种无捻包覆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捻包覆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77007U CN212477007U CN202020730502.0U CN202020730502U CN212477007U CN 212477007 U CN212477007 U CN 212477007U CN 202020730502 U CN202020730502 U CN 202020730502U CN 212477007 U CN212477007 U CN 2124770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single yarn
- twist
- soluble fiber
- untwis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捻包覆纱,由第一单纱、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组成;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倍捻,第一单纱和可溶性纤维与第三单纱倍捻后的股纱以相同的方向进行倍捻,使得第一单纱缠绕在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的外围,从而形成无捻包覆纱。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无捻包覆纱,采用捻度系数比较大的第一单纱、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共同倍捻而组成,使第一单纱缠绕在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外围,从而束缚可溶性纤维退维后所形成的无捻纱纤维,提高了无捻包覆纱织物的耐磨性、断裂强度和拉伸强力,降低了无捻包覆纱织物的掉毛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无捻包覆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巾被、针织内衣等产品永远追求“柔软”,为了实现“柔软”,对纱线质量的要求之一就是尽量小的捻度。但是,普通纱线过小的捻度会造成纺纱过程困难和织造断头的增多,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实现纱线的“柔软”只能平衡纺纱技术和织造技术两方面。对纱线捻度的要求只能选取折衷值。
无捻纱的问世为巾被、针织等行业提供了实现“柔软”的另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无捻纱及其产品的突出特点就是超强的柔软性、吸水性、悬垂性、透湿性、芯吸性和上染率。但是无捻纱带给织物优点的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无捻纱织物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顶破强力、耐磨性、抗起毛球性、抗皱性和透气性,都低于有捻纱织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捻包覆纱,能够克服无捻纱纤维的缺点,达到增强无捻纱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顶破强力、抗起球性、抗皱性和透气性,能够使无捻包覆纱能够应用于更多织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捻包覆纱,由捻度系数比较大且较细的第一单纱、可溶性纤维构成的第二单纱和第三单纱组成;
所述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倍捻,所述第一单纱和可溶性纤维与第三单纱倍捻后的股纱以相同的方向进行倍捻,使得第一单纱缠绕在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的外围,束缚可溶性纤维退维后的无捻纱纤维,从而形成无捻包覆纱。
所述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之间的捻度系数为15~40、所述第一单纱和可溶性纤维与第三单纱倍捻后的股纱之间的捻度系数为55~70。
所述第一单纱的纱支为29.1Tex~4.85Tex、捻度系数为320~440。
所述可溶性纤维的纱支为9.7Tex~5.82Tex。
所述第三单纱的纱支为58.2Tex~9.7Tex。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无捻包覆纱,采用捻度系数比较大的第一单纱、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共同倍捻而组成,使第一单纱缠绕在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外围,从而束缚可溶性纤维退维后所形成的无捻纱纤维,提高了无捻包覆纱织物的耐磨性、断裂强度和拉伸强力,降低了无捻包覆纱织物的掉毛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溶性纤维和第三单纱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捻包覆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单纱;2-可溶性纤维;3-第三单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捻包覆纱由第一单纱1、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组成;
所述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倍捻,所述第一单纱1和可溶性纤维2与第三单纱3倍捻后的股纱以相同的方向进行倍捻,使得第一单纱1缠绕在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的外围,从而形成无捻包覆纱。
所述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之间的捻度系数为15~40、所述第一单纱1和可溶性纤维2与第三单纱3倍捻后的股纱之间的捻度系数为55~70。
所述第一单纱1的纱支为29.1Tex~4.85Tex、捻度系数为320~440。
所述可溶性纤维2的纱支为9.7Tex~5.82Tex。
所述第三单纱3的纱支为58.2Tex~9.7Tex。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无捻包覆纱,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单纱(1)、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组成;
所述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倍捻,所述第一单纱(1)和可溶性纤维(2)与第三单纱(3)倍捻后的股纱以相同的方向进行倍捻,使得第一单纱(1)缠绕在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的外围,从而形成无捻包覆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捻包覆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溶性纤维(2)和第三单纱(3)之间的捻度系数为15~40、所述第一单纱(1)和可溶性纤维(2)与第三单纱(3)倍捻后的股纱之间的捻度系数为5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捻包覆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纱(1)的纱支为29.1Tex~4.85Tex、捻度系数为320~4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捻包覆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溶性纤维(2)的纱支为9.7Tex~5.82Te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捻包覆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单纱(3)的纱支为58.2Tex~9.7Tex。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30502.0U CN212477007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无捻包覆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30502.0U CN212477007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无捻包覆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77007U true CN212477007U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45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30502.0U Active CN212477007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一种无捻包覆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77007U (zh)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20730502.0U patent/CN2124770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4795B (zh) | 粗细特合股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 |
CN201952582U (zh) | 一种复合弹性长丝包芯纱织物 | |
US8910461B2 (en) | Size-covered composite yar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CN111764030B (zh) | 一种复合低捻纱毛巾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454004A (zh) | 一种复合弹性长丝包芯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728967B (zh) | 包缠结构亚麻、涤纶长丝段彩复合纱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纱 | |
CN101033570A (zh) | 一种全棉弹力免烫面料的生产方法 | |
EP2668322A1 (en) | A multi-component yarn | |
CN207193488U (zh) | 帘子布专用包芯纱 | |
CN212477007U (zh) | 一种无捻包覆纱 | |
JPH06257027A (ja) | 複合糸及びその製造法 | |
CN201801664U (zh) | 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 | |
Yang et al. | Effects of Solospun roller on properties of cotton/polyester solo-sirofil composite yarn | |
CN208501185U (zh) | 一种用于轻薄耐磨丝袜的锦氨包覆纱 | |
CN1472379A (zh) | 一种细绒棉针织无捻纱及其纺制方法 | |
CN213061179U (zh) | 新型轻柔天然真丝羊绒纱线 | |
CN110863280A (zh) | 一种免浆环保弹性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
CN215366149U (zh) | 一种有机亚麻纱线 | |
CN220724462U (zh) | 一种包芯包缠新型纱线 | |
CN216968931U (zh) | 锦粘弹力梭织布 | |
CN218812363U (zh) | 汉麻纤维混纺色纺纱 | |
US3387450A (en) | Production of yarn | |
CN207347726U (zh) | 一种用于手工纺真丝的经线 | |
CN217600939U (zh) | 一种亚麻涤纶包芯纱 | |
CN220503321U (zh) | 一种生物基真丝包覆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