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7029U -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7029U
CN212467029U CN202021390023.5U CN202021390023U CN212467029U CN 212467029 U CN212467029 U CN 212467029U CN 202021390023 U CN202021390023 U CN 202021390023U CN 212467029 U CN212467029 U CN 21246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rope
sheath
core
tw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00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公彦秀
姜润喜
沈明
刘鹏
刘瑞强
杜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pene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pene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pene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pene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00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7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包括外皮和内芯,所述外皮包裹内芯设置,所述外皮和内芯经由热定型处理的锦纶纤维制得,所述外皮为编织结构,所述内芯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芯股,所述动力绳直径为7.1mm‑8.3mm,线密度为31.5g/m‑43g/m,静态延伸率<10%,首次动态延伸率<8%,皮芯滑动率小于0.1%。本实用新型将半绳、双绳两种类型绳索功能于一体,可以作为攀登路线较为复杂、迂回曲折时的攀登选择。且通过此方法制作的动力绳直径小、线密度轻,方便攀登者携带。制作动力绳的锦纶纤维在制作外皮与内芯前预先经过热定型处理,可以提供足够的静态强力与动态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属于纤维绳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绳是整个攀岩保护系统的核心,需要有较大的弹性来吸收攀岩者坠落时的冲击力,动力绳分为单绳、半绳、双绳三种类别。单绳为单根使用绳索,仅供一人单独使用。半绳在使用时是将两根绳索分别挂进不同快挂里,形成两条独立的保护系统,增大对攀岩者的保护,即使一根绳索断裂,另一根绳索还可以保护攀登者。双绳是两根绳索同时挂进相同快挂里,也可以增大对攀登者的保护。
攀岩种类分为室内攀岩和室外攀岩两种类型,室内攀岩(主要为岩馆)所用动力绳规格主要为9.4-11mm,所属类别为单绳,适用于攀登路线较为简单的人工岩壁,现阶段比较普遍。而在室外攀登中当攀登路线存在迂回曲折、漫长的路段时,或者需要提高下降效率时就需要选择半绳或者双绳,半绳或双绳相对单绳来说直径较细。
目前,比较普遍的绳索类型主要为单绳,规格相对较粗,不适用于攀登迂回曲折的攀登路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包括外皮和内芯,所述外皮包裹内芯设置,所述外皮和内芯经由热定型处理的锦纶纤维制得,所述外皮为编织结构,所述内芯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芯股,所述动力绳直径为7.1mm-8.3mm,线密度为31.5g/m-43g/m,静态延伸率<10%,首次动态延伸率<8%,皮芯滑动率小于0.1%。
优选的,所述外皮为32编、40编或48编编织结构,且外皮可以为平纹或斜纹两种编织方式。
优选的,所述外皮由2-4根锦纶纤维加捻制得的多根外皮单股捻线编织而成,所述芯股由三根内芯单股捻线复捻制得,所述内芯单股捻线由4-8根锦纶纤维初捻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芯股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外皮单股捻线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优选的,所述锦纶纤维的断裂强度>8.5g/d,断裂延伸率>25%。
优选的,所述锦纶纤维细度为420D-1680D。
本实用新型将半绳、双绳两种类型绳索功能于一体,可以作为攀登路线较为复杂、迂回曲折时的攀登选择。且通过此方法制作的动力绳直径小、线密度轻,方便攀登者携带。制作动力绳的锦纶纤维在制作外皮与内芯前预先经过热定型处理,可以提供足够的静态强力与动态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合一动力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皮;2、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包括外皮1和内芯2,所述外皮1包裹内芯2设置,所述外皮1和内芯2经由热定型处理的锦纶纤维制得,所述锦纶纤维的断裂强度>8.5g/d,断裂延伸率>25%。所述锦纶纤维细度为420D-1680D。所述外皮1为编织结构,可为32编、40编或48编编织结构,且外皮1可以为平纹或斜纹两种编织方式。所述内芯2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芯股,所述动力绳直径为7.1mm-8.3mm,线密度为31.5g/m-43g/m,静态延伸率<10%,首次动态延伸率<8%,皮芯滑动率小于0.1%。所述动力绳适合登山攀冰、大岩壁、多组段结组的攀登环境中。所述动力绳具有直径小、重量轻,集半绳、双绳两种绳索功能于一体。
所述外皮1由2-4根锦纶纤维加捻制得的多根外皮单股捻线编织而成,所述芯股由三根内芯单股捻线复捻制得,所述内芯单股捻线由4-8根锦纶纤维初捻制得。
所述芯股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外皮单股捻线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锦纶纤维热定型:将纸筒上的锦纶纤维经过设备处理变成松散状态,放入热定型机中进行热定型,热定型温度设置为50℃-80℃,时间设置为10min-40min;
步骤二:外皮捻线:选取步骤一中热定型后2-4根锦纶纤维经过加捻制得多根外皮单股捻线,捻度设置为90-120捻/米,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步骤三:外皮预织:将步骤二中的外皮单股捻线经过全自动并线机预织到对应编织设备的纱管上;
步骤四:内芯捻线:选取步骤一中热定型后4-8根锦纶纤维经过初捻制得内芯单股捻线,选取三根相同内芯单股捻线经过复捻得到多根芯股,初捻设置为140-160捻/米,复捻设置为70-100捻/米,芯股的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芯股经过缠绕机缠绕到纸筒上;
步骤六:编织成绳:将步骤三预织完成的纱管放置在编织机上,步骤五中纸筒上的芯股平行放置于编织机中心位置,编织得到二合一动力绳。
实施例1:
步骤一、锦纶纤维热定型:选取测试合格的840D锦纶纤维,经设备处理成松散状,放入热定型机中设置温度65℃,25min;
步骤二、外皮捻线:选取3根步骤一中热定型后锦纶纤维,经过环捻机加捻,设置捻度100捻/米,分别设置捻向Z捻与S捻得到多根外皮单股捻线;
步骤三、外皮预织: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外皮单股捻线通过预织机预织到130纱管上,Z捻与S捻各16个;
步骤四、内芯捻线:选取步骤一中8根热定型后锦纶纤维,经过环捻机加捻,设置捻度140捻得到内芯单股捻线,选取三根内芯单股捻线经过第二次加捻,设置捻度70捻/米,得到8根内芯的芯股,芯股的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步骤五、内芯络筒:将步骤四中得到的8根芯股通过缠绕机缠绕到纸筒上,Z捻与S捻各4个;
步骤六、编织成绳:将步骤三预织完成的纱管放置在130-32编织机上,步骤五中纸筒上的芯股平行放置于编织机中心位置,外皮围绕内芯交替编织,就可以得到8mm的二合一动力绳。
实施例2:
步骤一、锦纶纤维热定型:选取测试合格的1260D锦纶纤维,经设备处理成松散状,放入热定型机中设置温度80℃,10min;
步骤二、外皮捻线:选取2根步骤一中热定型后锦纶纤维,经过环捻机加捻,设置捻度105捻/米,分别设置捻向Z捻与S捻得到多根外皮单股捻线;
步骤三、外皮预织: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外皮单股捻线通过预织机预织到120纱管上,Z捻与S捻各20个;
步骤四、内芯捻线:选取步骤一中6根热定型后锦纶纤维,经过环捻机加捻,设置捻度150捻得到内芯单股捻线,选取三根内芯单股捻线经过第二次加捻,设置捻度80捻/米,得到8根内芯的芯股,芯股的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步骤五、内芯络筒:将步骤四中得到的8根芯股通过缠绕机缠绕到纸筒上,Z捻4个,S捻4个;
步骤六、编织成绳:将步骤三预织完成的纱管放置在120-40编织机上,步骤五中纸筒上的芯股平行放置于编织机中心位置,外皮围绕内芯交替编织,就可以得到8.3mm的二合一动力绳。
实施例3:
步骤一、锦纶纤维热定型:选取测试合格的840D锦纶纤维,经设备处理成松散状,放入热定型机中设置温度50℃,40min;
步骤二、外皮捻线:选取2根步骤一中热定型后锦纶纤维,经过环捻机加捻,设置捻度110捻/米,分别设置捻向Z捻与S捻得到多根外皮单股捻线;
步骤三、外皮预织: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外皮单股捻线通过预织机预织到110纱管上,Z捻与S捻各24个;
步骤四、内芯捻线:选取步骤一中8根热定型后锦纶纤维,经过环捻机加捻,设置捻度160捻得到内芯单股捻线,选取三根内芯单股捻线经过第二次加捻,设置捻度100捻/米,得到8根或7根内芯的芯股;
步骤五、内芯络筒:将步骤四中得到的8根或7根芯股通过缠绕机缠绕到纸筒上,Z捻4个,S捻4个或3个;
步骤六、编织成绳:将步骤三预织完成的纱管放置在110-48编织机上,步骤五中纸筒上的芯股平行放置于编织机中心位置,外皮围绕内芯交替编织,就可以得到7.8或7.6mm的二合一动力绳。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皮和内芯,所述外皮包裹内芯设置,所述外皮和内芯经由热定型处理的锦纶纤维制得,所述外皮为编织结构,所述内芯包括多根平行排布的芯股,所述动力绳直径为7.1mm-8.3mm,线密度为31.5g/m-43g/m,静态延伸率<10%,首次动态延伸率<8%,皮芯滑动率小于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为32编、40编或48编编织结构,且外皮可以为平纹或斜纹两种编织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由2-4根锦纶纤维加捻制得的多根外皮单股捻线编织而成,所述芯股由三根内芯单股捻线复捻制得,所述内芯单股捻线由4-8根锦纶纤维初捻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股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外皮单股捻线S捻与Z捻的数量各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纤维的断裂强度>8.5g/d,断裂延伸率>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纤维细度为420D-1680D。
CN202021390023.5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Active CN21246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0023.5U CN212467029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0023.5U CN212467029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7029U true CN212467029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0023.5U Active CN212467029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7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09650B1 (en) Endless rope
EP3385416A1 (en) Elastic composite yarns and woven fabrics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9629276A (zh) 一种超低延伸高强静力绳及其制作方法
US3842584A (en) Strand for a wire cable of synthetic wires and synthetic fibres
CA1272081A (en) Cord structure
CN212467029U (zh)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
CN110184834B (zh) 三合一动力登山绳及其制作方法、三合一动力登山绳装备
US7047860B2 (en) Safety mountaineering ro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0396839B (zh) 一种变径无接头安全防护绳索及其制作方法
CN111939537A (zh) 一种二合一动力绳及其制作方法
CN211848282U (zh) 一种高弹超细旦锦氨包覆丝
CN111501385A (zh) 高缓冲拒水动力挽索及其制作方法
CN210766143U (zh) 三合一动力登山绳及三合一动力登山绳装备
JPH03220335A (ja) 耐火性繊維糸とその使用
CN215163551U (zh) 一种树上作业耐磨耐高温挽索
US3127731A (en) Plastic core yarn
CN213835794U (zh) 一种耐磨耐尖锐角高处作业化纤绳索
CN211848380U (zh) 一种基于核芯一体技术的动力绳
CN212473859U (zh) 一种汛期水面绳索救援系统
CN100491614C (zh) 针织纱生产工艺
CN110983611A (zh) 一种基于核芯一体技术的动力绳及其制作方法
EP1036866A3 (de) Nähgar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Nähgarnes
CN112127043B (zh) 一种耐磨耐尖锐角高处作业化纤绳索及其制作方法
CN219260396U (zh) 一种微缓弹双编绳
CN212865127U (zh) 一种多芯包芯纱及带有其的混合纱线、手套和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