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6799U -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6799U
CN212466799U CN202020243514.0U CN202020243514U CN212466799U CN 212466799 U CN212466799 U CN 212466799U CN 202020243514 U CN202020243514 U CN 202020243514U CN 212466799 U CN212466799 U CN 212466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autogenous cutting
pipe
humidifying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35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民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Priority to CN2020202435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6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6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6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包括气切导管、连接件和Y形导管,所述连接件套入气切导管端部,所述连接件的右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设有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上设有密封件,所述Y形导管插入连接件通过气囊的涨大固定,所述Y形导管包括氧气管道、湿化液管道和流出管道,所述固定环与流出管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为危重气切患者插管内持续气道湿化及供氧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方便护理,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背景技术
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射流给氧,可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氧疗效果好,是临床常用的给氧途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多为危重病人,在给氧的同时,常需向气管内持续滴入湿化液,同时还需吸痰管吸痰。这些在重症监护病房都非常常见。
目前,临床中常见的两种做法如下:1、两条独立管道的湿化液流出口和氧气流出口同时放入气切套管内,并用胶布固定,但是这样会占据气切套管口的面积,导致二氧化碳从气切套管流出受阻,增加二氧化碳潴留风险,同时此种固定方式容易使吸氧管脱出,导致患者缺氧等严重后果。2、数个配件组装成类似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首先组装带来的工作量增加,其次因为要拼接,增加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为危重气切患者插管内持续气道湿化及供氧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方便护理,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包括气切导管、连接件和Y形导管,所述连接件套入气切导管端部,所述连接件的右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设有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上设有密封件,所述Y形导管插入连接件通过气囊的涨大固定,所述Y形导管包括氧气管道、湿化液管道和流出管道,所述固定环与流出管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充气导管和气囊一体式设置。凸点的设置提高气囊充气后与插入孔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一体式的充气导管和气囊密封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与连接件粘结,所述流出导管的下端插入连接件的深度为5cm-10cm。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置入孔,用于插入吸痰管,方便吸痰管的插入及拆卸,使用方便,降低患者的痰堵塞流出管道的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湿化液管道端口设有湿化液接头,所述湿化液接头端口设有湿化液储存槽,所述湿化液储存槽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圆锥体湿化液储存槽的设置既能够存储一定的湿化液,又能够起到湿化液流入时的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硅胶套筒或橡胶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Y形导管能够分别与氧气管和湿化液管连接,然后利用连接件将Y形导管和气切导管连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现氧气和湿化液的持续供给;气囊和连接件的相互配合设置,提高了Y形导管和连接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便于连接和拆卸,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低。
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气切导管、2-连接件、3-Y形导管、4-固定环、21-插入孔、22-置入孔、31-氧气管道、32-湿化液管道、33-流出管道、41-充气导管、321-湿化液接头、411-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包括气切导管1、连接件2和Y形导管3,所述连接件2为硅胶套筒或橡胶套筒,套入气切导管1的端部,作为Y形导管3和气切导管1之间的连接桥梁,所述连接件2的右上端设有插入孔21,所述插入孔21上粘结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为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设有充气导管41,所述充气导管41上设有密封件411,所述Y形导管3的下端插入连接件2,通过对气囊充气涨大后对Y形导管3进行固定。
所述Y形导管3包括氧气管道31、湿化液管道32和流出管道33,所述流出管道33插入连接件2的插入孔21内,实现了对危重患者持续的氧气和湿化液的供给,所述湿化液管道32端口设有湿化液接头321,所述湿化液接头321端口设有上大下小的圆锥体湿化液储存槽,该种形状的湿化液储存槽既能够存储一定的湿化液,又能够起到湿化液流入时的缓冲作用。
为了增强气囊与Y形导管3连接的紧密性,将流出管道33的下端插入连接件2内5cm-10cm,本实施礼优选为10cm,同时在气囊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凸点,将充气导管41和气囊一体式设置,方便护理人员对气囊进行充气,降低连接的技术难度同时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清理患者喉咙内的痰及防止痰液堵塞流出管道33,在连接件2上设置有置入孔22,置入孔22可以插入吸痰管用于定时吸痰,代替了以前需要将氧气管道31、湿化液管道32拔出然后插入吸痰管的工作方式,工作简单,方便护理。
连接时,首先将连接件2套入气切导管1内,然后Y形导管3下端依次穿过气囊和插入孔21内,利用小型打气孔往充气导管41内充气涨大气囊,保证Y形导管3与连接件2之间连接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切导管、连接件和Y形导管,所述连接件套入气切导管端部,所述连接件的右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设有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上设有密封件,所述Y形导管插入连接件通过气囊的涨大固定,所述Y形导管包括氧气管道、湿化液管道和流出管道,所述固定环与流出管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充气导管和气囊一体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连接件粘结,所述流出管道的下端插入连接件的深度为5cm-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置入孔,用于插入吸痰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液管道端口设有湿化液接头,所述湿化液接头端口设有湿化液储存槽,所述湿化液储存槽为上大下小的圆锥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硅胶套筒或橡胶套筒。
CN202020243514.0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Active CN212466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3514.0U CN21246679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3514.0U CN21246679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6799U true CN212466799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3514.0U Active CN21246679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6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8818A (zh) 多功能双囊气管插管
CN201978294U (zh) 一种兼具吸痰和单肺或双肺通气功能的单腔气管导管
CN110585544A (zh)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气管导管
CN212466799U (zh) 一种气切患者湿化给氧加强装置
CN202961303U (zh) 气管插管便捷吸痰器
CN210205546U (zh) 用于单肺通气的气管导管
CN201304163Y (zh) 喉罩通气装置
CN208481837U (zh) 一种气囊扩张式气管插管
CN208426514U (zh) 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
CN212067392U (zh)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气管导管
CN204972604U (zh) 一种气管插管导管
CN211066837U (zh) 支气管封堵器
CN210644691U (zh) 一种改良的内科护理吸痰装置
CN210020795U (zh) 一种一次性双腔气囊吸痰管
CN203971115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1863534U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213374532U (zh) 一种改良的气管插管
CN207085042U (zh) 新型吸氧管用气管插管
CN204709579U (zh) 一种医用喉罩
CN214049950U (zh) 一种具有支气管封堵作用的吸痰管
CN211611206U (zh) 一种具有吸痰功能的气管导管
CN212214346U (zh) 一种防感染气管插管装置
CN217938850U (zh) 一种膨肺用装置
CN211272964U (zh) 一种医用内置式通气道装置
CN221600950U (zh) 一种可以手动压缩充气的一次性气管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