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7257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7257U
CN212457257U CN202021165019.9U CN202021165019U CN212457257U CN 212457257 U CN212457257 U CN 212457257U CN 202021165019 U CN202021165019 U CN 202021165019U CN 212457257 U CN212457257 U CN 21245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section
hous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50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晁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50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基壳,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雾口;隔板,具有出风口,隔板位于基壳内且用于将基壳的内部分成进风区以及雾化区,进风口连通于进风区,出雾口连通于雾化区;风道壳体,位于进风区内且连通于进风口和隔板的出风口,风道壳体用于将进风区分成气流腔以及安装腔;雾化件,连接于隔板且用于将雾化区内的水进行雾化;控制件,电连接于雾化件且用于控制雾化件,控制件位于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不仅利于对气体的集中引导,而且利于将控制件和水雾或者水隔离,利于避免控制器潮湿或短路的情况发生,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室内的空气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而且对湿度也要求在舒适的范围内。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加湿器,如超声波型、电热型、纯净型等加湿器,这些加湿器都能够控制环境湿度。
相关技术中的加湿器包括:水箱以及与水箱连通的壳体,壳体内设有雾化器以及风机,雾化器将壳体内的水雾化;壳体具有空气入口与出雾口,外界空气经风机引导从空气入口进入壳体内,并带动壳体内的水雾从出雾口喷出。
但是,上述加湿器中,水雾在壳体内形成且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长此以往,壳体内的湿度较高,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容易受潮而发生短路,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器,用以解决电路板容易短路,产品工作寿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基壳,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雾口;隔板,具有出风口,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基壳内且用于将所述基壳的内部分成进风区以及雾化区,所述进风口连通于所述进风区,所述出雾口连通于所述雾化区;风道壳体,位于所述进风区内且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隔板的出风口,所述风道壳体用于将所述进风区分成气流腔以及安装腔;雾化件,连接于所述隔板且用于将所述雾化区内的水进行雾化;控制件,电连接于所述雾化件且用于控制所述雾化件,所述控制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通过上述方案,雾化件将雾化区中的水雾化形成水雾,外界气体经风机引导从进风口经风道壳体进入雾化区中,并带动雾化区的水雾从出雾口与流出。控制件位于进风区内,而进风区和雾化区被隔板隔开,且气体和水雾的流动通道与控制件被风道壳体隔开,如此,雾化区的水雾不会进入控制件中,在用户清洗加湿器时,即使有水从进风口进入,也不会碰到控制件。不仅利于对气体的集中引导,而且利于将控制件和水雾或者水隔离,利于避免控制器潮湿或短路的情况发生,更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围设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围设于所述隔板的出风口。
通过上述方案,从进风口进入的气体,经风道壳体的第一开口进入风道壳体内,并经风道壳体的引导经第二开口并从隔板的出风口流入到雾化区内。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壳体连接于所述基壳的底壁,且朝向所述隔板方向延伸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隔板;或,所述风道壳体连接于所述隔板且朝向所述基壳的底壁方向延伸并密封连接于所述基壳的底壁;或,所述风道壳体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基壳的底壁以及所述隔板。
通过上述方案,实现模块化安装,以便于用户拆卸和组装。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壳的第一段以及连接于所述隔板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段。
通过上述方案,实现风道壳体的密封性,在气体流动或者水雾流动过程中,不仅保证气体的集中引导,也阻挡风道壳体内的水雾和控制件接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中的一个至少部分设于另一个的外侧。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段设于第二段外侧,或者第二段设于第一段外侧,可实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密封,不仅便于阻挡风道壳体内的水雾和控制件接触,而且便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配合时,将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一个推入到另一个的内侧。
通过上述方案,在第一段和第二段在配合安装时,为第一段或者第二段提供导向的作用,以便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安装。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板具有凹陷,所述凹陷朝向所述进风区内延伸。
通过上述方案,以便增大出雾区的容积,以保证水雾的量。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壳包括用于封盖所述凹陷的盖体,至少部分所述盖体内嵌于所述凹陷,且所述出雾口设置于所述盖体。
通过上述方案,盖体和凹陷形成封闭的出雾区,以便于盛放液态水以及水雾的形成。由于盖体至少部分嵌设在凹陷内,不仅便于盖体和凹陷之间的定位及安装,也便于实现盖体和凹陷之间的密封,以避免水雾的泄露。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底壁构成所述盖体,所述水箱上设有出水阀,在所述出水阀开启时,所述水箱中的水进入所述雾化区。
通过上述方案,在出雾区缺水时,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阀向出雾区注水,直至出雾区的水达到雾化所需的量。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雾化区设有导风座,所述导风座连通于所述风道壳体,所述导风座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座的出风口朝向背离所述雾化件的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雾化区的水雾要进入导风座的出风口时需绕过导风座的顶端,到达导风座背离雾化件的一侧,利于对水雾进行拦截,利于减少进入导风座内的水雾。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雾化区内设有用于引导水雾的出雾座,所述出雾座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所述雾化件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出口连通于所述出雾口。
通过上述方案,出雾座能够对水雾进行引导,使得水雾在出雾座内集中并从雾化区流出,便于提高水雾流动的效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入口比所述导风座的顶端更靠近所述雾化件。
通过上述方案,被雾化件雾化的水更易进入离它较近的口,故能够更进一步减少进入导风座内的水雾。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雾化区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套设于所述导风座和所述出雾座外侧,所述环状凸起用于引导从所述出风口出来的气体进入所述入口。
通过上述方案,环状凸起能够缩小从出风口出来的气体的活动范围,使得从出风口出来的气体更易带动水雾从入口进入出雾座中。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件悬挂安装于所述隔板。
通过上述方案,不仅缩短了雾化件和控制件之间的距离,以便减小它们之间电线的长度。也提高了控制件的高度,避免从进风口处进来的水和控制件接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壳体内设有风机。
通过上述方案,外界气体能够在风机的作用下,从基壳的进风口进入风道壳体中,并从隔板的出风口流出而进入雾化区,进而带动雾化区的水雾从基壳的出雾口流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现有的加湿器;
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的爆炸图;
图3为图2的加湿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壳体的立体示意图,用以示出第二壳体的下部分;
图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壳体处的剖视图;
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道壳体处的剖视图;
图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风道壳体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2中第二壳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用以示出第二壳体的上部分;
图10为图2中的水箱处的部分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11、进风格栅;12、第一连接柱;13、内凸缘;
2、第二壳体;21、进风区;22、雾化区;23、第二连接柱;24、外凸缘;25、隔板;
3、雾化件;
4、控制件;
5、风道壳体;51、第一段;52、第二段;
6、风机;
7、导风座;
8、出雾座;81、分化板;
91、筒体;92、底板;93、出雾盖;94、环状凸起;95、出水阀;96、出雾管道;
101、壳体;102、雾化器;103、风机;104、电路板;105、空气入口;106、出雾口;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示出现有的加湿器,如图1所示,加湿器包括水箱以及与水箱连通的壳体101,壳体101内设有雾化器102、风机103以及电路板104,雾化器102将壳体101内的液态水雾化,电路板104用于控制雾化器102和风机103的启动;壳体101具有空气入口105与出雾口106。外界空气经风机103引导从空气入口105进入壳体101内,并带动壳体101内的水雾从出雾口106喷出。
由于水雾在壳体101内形成,长此以往,壳体101内的湿度较高,设置于壳体101内的电路板104容易受潮而发生短路,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为了避免电路板104受潮,可将电路板104和水雾隔开,以便避免水雾与电路板104接触,降低电路板104受潮甚至短路的风险,以便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器的爆炸图,图3为图2的加湿器的剖视图,其中,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加湿器,包括: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雾口的基壳、具有出风口的隔板25、
雾化件3、风道壳体5以及风机6。其中,隔板25位于基壳内且用于将基壳的内部分成进风区21以及雾化区22,进风口连通于进风区21,出雾口连通于雾化区22。风道壳体5位于进风区21内且连通于进风口和隔板25的出风口,以便将进风区21分成气流腔以及安装腔。雾化件3连接于隔板25且用于将雾化区22内的水进行雾化。控制件4电连接于雾化件3且用于控制雾化件3,控制件4位于安装腔内。
可以理解地,雾化件3将雾化区22中的水雾化形成水雾,外界气体经风机6引导从进风口经风道壳体5进入雾化区22中,并带动雾化区22的水雾从出雾口与流出。其中,由于控制件4位于进风区21内,而进风区21和雾化区22被隔板25隔开,且气体和水雾的流动通道与控制件4被风道壳体5隔开,如此,雾化区22的水雾不会进入进风区21中,在用户清洗加湿器时,即使有水从进风口进入,也不会碰到控制件4。不仅利于对气体的集中引导,而且利于将控制件4和水雾或者水隔离,利于避免控制器潮湿或短路的情况发生,更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中,基壳可包括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罩设于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可上下层叠设置,也可左右并排设置。其中,图2和图3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下层叠设置为例示出,即图2中第二壳体2位于第一壳体1的上方。
下文以图2和图3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设置方式进行加湿器的具体结构的描述,对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它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下文进行简单推导得到。
图4为图2中第一壳体1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第一壳体1包括底壁和侧壁,第一壳体1的侧壁连接于第一壳体1底壁的外周且朝向上方延伸。其中,进风口可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底壁或者侧壁,图2-图4中以进风口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底壁为例示出。可选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格栅11,不仅能够实现均匀化进风,也能够避免用户的手伸进。可选地,进风口处可设有滤网,以便对气体进行过滤。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2具有上下两部分,第二壳体2的下部分与第一壳体1连接,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用于形成雾化区22。
示例性地,第二壳体2可包括底壁和侧壁,第二壳体2的侧壁连接于底壁的外周且朝向第一壳体1延伸。第二壳体2的底壁构成上文中所提到的隔板25。第二壳体2的下部分罩设于第一壳体1的上方,以便形成进风区21。可选地,第一壳体1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壳体2,以便进风区21内的控制件4的安装和检修。图5为图2中第二壳体2的立体示意图,以示出第二壳体2的下部分,结合图4以及图5,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的底壁设有第一连接柱12,第二壳体2的底壁也设有第二连接柱23,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23相对应,且可设置螺纹孔,紧固件可从下到上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23,使得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风道壳体5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围的进风区21内,风道壳体5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进风口以及第二壳体2的进风口的外侧,并能够将两个进风口围住,以构成进风通道,气体在进风通道内流动,控制件4设置在进风通道的外侧,如此,实现气体和控制件4之间的隔离。
其中,风道壳体5可呈带状设置,风道壳体5的两侧与第一壳体1的侧壁连接,使得进风区21被分成进风区域以及控制件4放置区域;风道壳体5也可呈环状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风道壳体5能够将进风口完全圈住。
另外,风道壳体5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风道壳体5可连接于第一壳体1的底壁,且朝向第二壳体2方向延伸并密封连接于第二壳体2的底壁。可选地,风道壳体5与第一壳体1可成一体设置,风道壳体5与第二壳体2可通过密封圈等方式密封连接,以避免气体的泄露。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风道壳体5连接于第二壳体2的底壁,且朝向第一壳体1方向延伸并密封连接于第一壳体1的底壁。可选地,风道壳体5与第二壳体2可成一体设置,风道壳体5与第一壳体1可通过密封圈等方式密封连接,以避免气体的泄露。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风道壳体5为单独的零件,风道壳体5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可通过密封圈等方式密封连接,以避免气体的泄露。
以便在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安装在一起,不用确定风道壳体5的位置。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2-图5,风道壳体5包括连接于第一壳体1的第一段51以及连接于第二壳体2的第二段52,第一段51密封连接于第二段52,以便使得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随着第一壳体1的拆分而拆分。
可选地,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中的一个至少部分设于另一个的外侧。可以理解地,第一段51设于第二段52外侧,或者第二段52设于第一段51外侧(图3中以第二段52位于第一段51内为例示出),可实现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之间的密封,不仅便于阻挡风道壳体5内的水雾和控制件4接触,而且便于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之间的相互配合。其中,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斜面。在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相接触时,两个导向斜面相抵接,以便于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之间的嵌套配合。
下文以图2-图5所示出的风道壳体5的设置方式继续进行描述,对于其它的风道壳体5的设置方式,可参考下文得出。
参考图3-图5,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端面设有内凸缘13,第二壳体2的侧壁下端面设有外凸缘24,外凸缘24套设在第一壳体1的外侧,内凸缘13内嵌在第二壳体2的内侧,以便实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连接处的密封。
此外,风机6可设置于风道壳体5所围的进风通道中,风道壳体5内设有安装架用于固定风机6。风机6可将下方的气体向上方引导。当然风机6也可设置在下文提到的出雾管道96中。风机6可选择防水性能效果好的,以便能够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件4位于进风区21内,且控制件4悬挂安装于第二壳体2。如此,不仅缩短了雾化件3和控制件4之间的距离,以便减小它们之间电线的长度。也提高了控制件4的高度,避免从进风口处进来的水和控制件4接触。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2的底壁上设有连接柱,紧固件可穿过控制件4螺纹连接于连接柱。
其中,控制件4可与外接电源或者内置电池电连接,以便实现供电。雾化件3与控制件4电连接,以便控制件4控制雾化件3的启闭。如图3所示,雾化件3可至少部分位于雾化区22内,以便于雾化。
雾化件3包括但不限于雾化片。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或2.4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绝无伤害),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90%。另外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等产生静电式反应,使其沉淀,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使空气得到净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具有雾化区22,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为封闭的,以便形成封闭的雾化区22。图9为图2的第二壳体2的另一立体示意图,以示出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结合图3以及图9,第二壳体2的底壁具有凹陷,凹陷具有朝向上方的开口,凹陷朝向进风区内延伸,凹陷处设有用于封盖凹陷的盖体,凹陷和盖体限定出出雾区。盖体和凹陷形成封闭的出雾区,以便于盛放液态水以及水雾的形成。
可选地,如图3所示,盖体至少部分内嵌于凹陷。如此,不仅便于盖体和凹陷之间的定位及安装,也便于实现盖体和凹陷之间的密封,以避免水雾的泄露。其中,凹陷的上端可呈阶梯状设置,以便用于支撑盖体。
第二壳体2的上方设有用于储水的水箱,水箱的底壁构成盖体,水箱的底壁能够封盖凹陷的开口。如此,水箱的底壁以及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形成雾化区22。其中,水箱的底壁设有出水阀95。在出雾区缺水时,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阀95向出雾区注水,直至出雾区的水达到雾化所需的量。
需要说明的是,水箱也可不设置在第二壳体2的上方,而可放置在第二壳体2的旁边,以,可通过盖体将凹陷的开口封闭,盖板和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形成雾化区22,水箱和雾化区22可通过管道连通。
下文以图3的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设置方式为例描述雾化区22的设置,即第二壳体2的上方设置有水箱。对于第二壳体2的上部分其它方式可从下文推导得出。
如图3所示,水箱可包括筒体91,水箱的筒体9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底板92以及出雾盖93,水箱的筒体91、底板92以及出雾盖93合围成一储水空间,液态水位于储水空间中。其中,水箱内设有出雾管道96,底板92和出雾盖93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出雾管道96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理解地,水箱的底板92以及第二壳体2的凹陷限定出出雾区。水箱的出雾管道96连通于出雾区,以便从出雾区出来的水雾进入水箱的出雾管道96中。
结合图3和图9所示,雾化区22设有导风座7,导风座7连通于风道壳体5,导风座7具有出风口,出风口朝向背离雾化件3的方向设置。示例性地,导风座7连接于第二壳体2的底壁的上端面。可以理解地,雾化区22的水雾要进入导风座7的出风口时需绕过导风座7的顶端,到达导风座7背离雾化件3的一侧,利于对水雾进行拦截,利于减少进入导风座7内的水雾。
可选地,如图3所示,雾化区22内设有用于引导水雾的出雾座8,出雾座8具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和雾化件3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出口连通于出雾口。示例性地,雾化区22内的出雾座8与水箱内的出雾管道96相连通,以便从雾化区22的水雾从雾化区22以及水箱内的出雾管道96向上喷出。可以理解地,出雾座能够对水雾进行引导,使得水雾在出雾座内集中并从雾化区22流出,便于提高水雾流动的效率。其中,雾化区22内的出雾座8与水箱内的出雾管道96可为一体件,以便于提高出雾管道96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
可选地,出雾座8内设有分化板81,所述分化板81用于将所述水雾均分成若干份,以便实现水雾的均匀化进入。可选地,出雾座8的下端设置入口,出雾座8的侧壁也可设置入口,以便通过增大入口面积,来增大气体的进入量。其中设置在出雾座8侧壁的入口均布在出雾座8的周向,以便实现均匀进风
可选地,继续如图3所示,出雾座8的入口比导风座7的顶端更靠近雾化件3。可以理解地,被雾化件3雾化的水更易进入离它较近的口,故能够更进一步减少进入导风座7内的水雾。
可选地,图10为图2中的水箱处的部分爆炸图,如图3和图10所示,雾化区22设有环状凸起94,环状凸起94套设于导风座7和出雾座8外侧,环状凸起94用于引导从出风口出来的气体进入入口。环状凸起94能够缩小从出风口出来的气体的活动范围,使得从出风口出来的气体更易带动水雾从入口进入出雾座8中。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5)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壳,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雾口;
隔板(25),具有出风口,所述隔板(25)位于所述基壳内且用于将所述基壳的内部分成进风区(21)以及雾化区(22),所述进风口连通于所述进风区(21),所述出雾口连通于所述雾化区(22);
风道壳体(5),位于所述进风区(21)内且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隔板(25)的出风口,所述风道壳体(5)用于将所述进风区(21)分成气流腔以及安装腔;
雾化件(3),连接于所述隔板(25)且用于将所述雾化区(22)内的水进行雾化;
控制件(4),电连接于所述雾化件(3)且用于控制所述雾化件(3),所述控制件(4)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5)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围设于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围设于所述隔板(25)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5)连接于所述基壳的底壁,且朝向所述隔板(25)方向延伸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隔板(25);或,
所述风道壳体(5)连接于所述隔板(25)且朝向所述基壳的底壁方向延伸并密封连接于所述基壳的底壁;或,
所述风道壳体(5)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基壳的底壁以及所述隔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5)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壳的第一段(51)以及连接于所述隔板(25)的第二段(52),所述第一段(51)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段(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51)和所述第二段(52)中的一个至少部分设于另一个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51)和所述第二段(52)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在所述第一段(51)和所述第二段(52)配合时,将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中的一个推入到另一个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5)具有凹陷,所述凹陷朝向所述进风区(21)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壳包括用于封盖所述凹陷的盖体,至少部分所述盖体内嵌于所述凹陷,且所述出雾口设置于所述盖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底壁构成所述盖体,所述水箱上设有出水阀(95),在所述出水阀(95)开启时,所述水箱中的水进入所述雾化区(22)。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22)内设有导风座(7),所述导风座(7)连通于所述风道壳体(5),所述导风座(7)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座(7)的出风口朝向背离所述雾化件(3)的方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22)内设有用于引导水雾的出雾座(8),所述出雾座(8)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所述雾化件(3)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出口连通于所述出雾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比所述导风座(7)的顶端更靠近所述雾化件(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区(22)内设有环状凸起(94),所述环状凸起(94)套设于所述导风座(7)和所述出雾座(8)外侧,所述环状凸起(94)用于引导从所述出风口出来的气体进入所述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4)悬挂安装于所述隔板(25)。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5)内设有风机(6)。
CN202021165019.9U 2020-06-22 2020-06-22 加湿器 Active CN21245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5019.9U CN212457257U (zh) 2020-06-22 2020-06-22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5019.9U CN212457257U (zh) 2020-06-22 2020-06-22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7257U true CN212457257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5019.9U Active CN212457257U (zh) 2020-06-22 2020-06-22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7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957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器
JP7128599B1 (ja) 2021-11-30 2022-08-31 リズム株式会社 加湿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957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器
JP7128599B1 (ja) 2021-11-30 2022-08-31 リズム株式会社 加湿器
CN114135957B (zh) * 2021-11-30 2022-12-16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器
WO2023100391A1 (ja) * 2021-11-30 2023-06-08 リズム株式会社 加湿器及び加湿器の制御方法
JP2023081103A (ja) * 2021-11-30 2023-06-09 リズム株式会社 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57257U (zh) 加湿器
CN211272617U (zh) 一种香薰机
CN114165875A (zh) 一种出风装置
CN109442628B (zh) 空气净化加湿器
CN112303735B (zh) 吹风设备
CN113587295B (zh) 一种加湿器
KR101669644B1 (ko) 공기 청정 겸용 가습기
CN216814458U (zh) 一种空气加湿装置
CN114923243B (zh) 加湿器
WO2017063257A1 (zh) 一种用于超声波加湿器的风道结构
CN215723836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3208092U (zh) 加湿器
CN110895002B (zh) 加湿器及取暖器
CN219531060U (zh) 一种香薰加湿器
CN218442610U (zh) 加湿装置
CN118224683A (zh) 加湿器
CN205593106U (zh) 一种旋喷式智能加湿器
CN217209637U (zh) 加湿装置
CN212618980U (zh) 一种加湿器
CN118224679A (zh) 加湿器
CN216317304U (zh) 干手器
CN217109853U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加湿模块
CN219775908U (zh) 一种可灵活安置的小型加湿器
JP3239580U (ja) 加湿可能な疑似炎電気ヒーター
CN220892334U (zh) 薄型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