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6276U -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6276U
CN212456276U CN202021491313.9U CN202021491313U CN212456276U CN 212456276 U CN212456276 U CN 212456276U CN 202021491313 U CN202021491313 U CN 202021491313U CN 212456276 U CN212456276 U CN 212456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efied petroleum
petroleum gas
residual
piston
straigh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13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anglong Hongye Ga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anglong Hongye Ga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anglong Hongye Ga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anglong Hongye Ga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913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6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6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6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轴向布置有活塞以及阀座,所述阀座的阀腔分别与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及余气回收通道相通,所述阀腔中有在复位状态下能将所述余气回收通道密封的密封球,所述阀座的一端的通孔中安装有与所述活塞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密封球将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密封的推杆,所述阀座的相对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的所述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中设有密封球的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直阀枪阀中的残留的余气有效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石油气瓶灌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化石油气瓶灌装用的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液化石油气瓶灌装时,一般是采用直阀枪进行灌装,如专利CN201420951Y所公开的直阀枪,完成后,会有少量的液化石油气残留在直阀枪内,不能排除干净,如果不处理直接排空,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果在灌装车间直接排空,可能会发生爆炸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实现直阀灌装阀的余气回收,就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直阀枪连接配合使用的用于液化石油气瓶灌装用的的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轴向布置有活塞以及阀座,所述阀座的阀腔分别与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及余气回收通道相通,所述阀腔中有在复位状态下能将所述余气回收通道密封的密封球,所述阀座的一端的通孔中安装有与所述活塞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密封球将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密封的推杆,所述阀座的相对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的所述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中设有密封球的复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推杆上带有气槽,所述气槽与所述通孔内壁面之间的孔道形成所述余气回收通道;或所述推杆内部形成所述余气回收通道。
优选的,所述密封球的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性体以及套装有所述复位弹性体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安装在杆套中,所述杆套设在形成有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口的端面法兰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复位杆的两端分别有端限位部,所述复位弹性体安装在所述杆套与近所述密封球的一个端限位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阀座包括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通过支撑套对接连接,所述支撑套的套壁上形成液化石油气的流过孔,与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相通。
优选的,所述活塞匹配的安装在轴向布置的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活塞腔中。
优选的,所述活塞腔的有杆腔以及无杆腔分别连接一个压缩空气接口,所述活塞腔的外侧有密封端盖,所述有杆腔的压缩空气接口形成在所述密封端盖上,所述无杆腔的压缩空气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的活塞杆体与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导向孔中的导向套密封滑动接触,所述壳体中在所述导向孔与所述余气回收通道之间形成一个将所述余气回收通道与余气回收接口贯通的同轴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以及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余气回收接口的轴线与所述腔体的轴线垂直。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体与所述推杆的连接面位于所述腔体中,在灌装或余气回收时,所述连接面在所述腔体的高度行程内轴线位移。
优选的,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与余气回收通道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与所述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通过在壳体内轴向布置有活塞以及阀座,阀座的阀腔分别与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及余气回收通道相通,所述阀腔中有密封球,形成在所述阀座的一端上的通孔中安装有所述活塞连接的推杆,形成在所述阀座的另一端上的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中设有复位装置;这样,余气回收时,在所述活塞作用下,所述推杆驱动所述密封球将所述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关闭,使余气回收通道打开,与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连通,所述直阀枪内的余气就会由所述余气回收通道流出并经所述壳体上的余气回收接口排出回收;灌装时,所述活塞复位,在所述复位装置作用下,所述密封球移动将上述余气回收通道关闭,使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打开,引入的液化石油气通过所述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进入直阀枪,对气瓶进行灌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进行余气回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进行灌装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与直阀枪100的液化石油气进入接口连接配合使用,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具有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20、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19以及余气回收通道71,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轴向布置有与所述壳体形成气缸的活塞2以及通过支撑套5对接的第一阀座3与第二阀座4,所述第一阀座、第二阀座与支撑套之间形成阀腔,所述阀腔分别与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20、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19以及余气回收通道71相通,所述阀腔中有密封球6,形成在所述第一阀座3上的通孔中安装有所述活塞所连接的带轴向布置的气槽的推杆7,所述气槽与第一阀座上的通孔形成所述的余气回收通道71,形成在所述第二阀座4上的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中设有复位装置8;余气回收时,在所述活塞2作用下,所述推杆7驱动所述密封球6将所述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20关闭,使余气回收通道7打开,所述直阀枪100内的余气由所述余气回收通道流出并经所述壳体上的余气回收接口11排出回收;灌装时,所述活塞2复位,在所述复位装置8作用下,所述密封球6移动将上述余气回收通道7关闭,使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20打开,进行灌装。
所述的直阀枪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具体请参考专利CN201420951Y所公开的内容,在灌装完成后,在直阀枪的枪内腔体110中会残留有没有灌装到气瓶中的液化气,如不回收,在直阀枪与气瓶阀脱离后,会直接通过直阀枪的底部枪嘴端口排空,从而影响空气质量,甚至会造成爆炸危险,直阀枪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不再详细说明。
当压缩空气进入活塞2与壳体1形成的气缸的有杆腔18时,活塞退回,密封球在复位装置推动下将液化石油气回收口封闭,此时液化石油气经本实用新型进入直阀枪,并经灌装阀进行液化石油气的灌装。当液化石油气灌装完成后,压缩空气进入无杆腔12,活塞顶出,密封球在活塞推动下将液化石油气进气口封闭,液化石油气回收口打开,液化气罐灌装阀门关闭,液化石油气灌装结束。残留在直阀枪内的液化石油气在真空机作用下经回收口进入回收罐,实现了直阀枪残留液化石油气的回收功能。
具体的,所述的推杆的气槽可以是一个,或是间隔布置的多个,是形成在所述推杆的外圆面上,轴向布置,可以弧形截面槽或其它任何截面形状,气槽与通孔内壁面间的孔道,形成所述余气回收通道71。
当然,所述的余气回收通道也可以是形成在推杆内部,如在所述推杆内部形成L形通孔或是气体流过通孔,使得气体由一端进入沿直线行进,然后横向输出,从而在推杆的内部形成L形通孔型的余气回收通道。
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83,以及套装有所述复位弹簧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安装在杆套84中,所述杆套84设在形成有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口9的端面法兰22的中部。
具体的,为了对弹簧限位以及防止所述复位杆滑出,在所述复位杆的两端分别有端限位部,包括第一端限位部81以及第二端限位部82,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杆套与近所述密封球的第一端限位部81之间,所述复位杆能在所述杆套中相对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复位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复位弹簧来实现,也可以是采用弹性套来替换弹簧来实现,或是通过其它类似弹性机构来实现。
其中,所述的端面法兰22通过螺钉23与所述壳体1的端连接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支撑套5的套壁上形成液化石油气的流过孔51,在安装在壳体中后,能与形成在壳体上的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相通,以使进入的液化石油气能进入到直阀枪进行灌装,或进灌装完成后,所述直阀枪内残留的液化石油气能回流进入到密封球所在在阀腔中并经余气回收通道流出而被回收。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阀座3与第二阀座4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面之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未示出,请参考图1所示),以实现密封的功能,防止漏气。
当然,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可以是分体式结构,由所述的支撑套连接,或是制作成不由支撑套连接的分体式对接连接结构,均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其中,所述活塞2安装在匹配的轴向布置的活塞腔中,所述活塞腔所形成的有杆腔18以及无杆腔17分别连接一个压缩空气接口,所述活塞腔的外侧有密封端盖14,所述无杆腔的压缩空气接口12形成在所述密封端盖14上,所述有杆腔的压缩空气接口13形成在所述壳体1上。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2的活塞杆体21与形成在所述壳体1内的导向孔中的至少一个导向套16密封滑动接触,所述壳体中在所述导向孔与所述余气回收通道之间形成一个将所述余气回收通道7与所述余气回收接口11贯通的同轴的腔体15,所述腔体15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以及所述推杆7穿过并滑动接触的所述的通孔的直径,所述余气回收接口11的轴线与所述腔体15的轴线垂直。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体21与推杆7的连接面位于所述腔体15中,在灌装或余气回收时,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体21与推杆7的连接面在所述腔体的高度行程内轴线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塞可以是采用上述的气动式驱动移动的结构,由压缩空气控制实现移动动作,也可以液压式结构,由液压油控制移动实现动作,不作限制,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与余气回收通道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与所述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的轴线垂直布置,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枪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同轴心连接阀枪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口10,该阀枪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口10与外螺纹部,方便与直阀枪的接口对接,所述的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口9具有内螺纹部,方便与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头螺纹连接,所述余气回收接口为内螺纹,方便回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实现在余气回收时,在所述活塞作用下,所述推杆驱动所述密封球将所述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关闭,使余气回收通道打开,与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连通,所述直阀枪内的余气就会由所述余气回收通道流出并经所述壳体上的余气回收接口排出回收;灌装时,所述活塞复位,在所述复位装置作用下,所述密封球移动将上述余气回收通道关闭,使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打开,引入的液化石油气通过所述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进入直阀枪,对气瓶进行灌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轴向布置有活塞以及阀座,所述阀座的阀腔分别与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及余气回收通道相通,所述阀腔中有在复位状态下能将所述余气回收通道密封的密封球,所述阀座的一端的通孔中安装有与所述活塞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密封球将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密封的推杆,所述阀座的相对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的所述液化石油气进入通道中设有密封球的复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上带有气槽,所述气槽与所述通孔内壁面之间的孔道形成所述余气回收通道;或所述推杆内部形成所述余气回收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的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性体以及套装有所述复位弹性体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安装在杆套中,所述杆套设在形成有液化石油气引入接口的端面法兰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的两端分别有端限位部,所述复位弹性体安装在所述杆套与近所述密封球的一个端限位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通过支撑套对接连接,所述支撑套的套壁上形成液化石油气的流过孔,与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匹配的安装在轴向布置的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活塞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的有杆腔以及无杆腔分别连接一个压缩空气接口,所述活塞腔的外侧有密封端盖,所述有杆腔的压缩空气接口形成在所述密封端盖上,所述无杆腔的压缩空气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的活塞杆体与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导向孔中的导向套密封滑动接触,所述壳体中在所述导向孔与所述余气回收通道之间形成一个将所述余气回收通道与余气回收接口贯通的同轴的腔体,所述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以及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余气回收接口的轴线与所述腔体的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体与所述推杆的连接面位于所述腔体中,在灌装或余气回收时,所述连接面在所述腔体的高度行程内轴线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与余气回收通道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与所述直阀枪液化石油气进出通道的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液化石油气引入通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CN202021491313.9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Active CN212456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1313.9U CN21245627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1313.9U CN21245627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6276U true CN212456276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1313.9U Active CN212456276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6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76185B (zh) 一种重物升降机用活塞杆缓冲装置
CN103629108B (zh) 一种柱塞往复泵的柱塞密封装置
CN212456276U (zh)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CN201487113U (zh) 一种阻尼器
CN207761928U (zh) 具有多重密封效果的柱塞泵液力端结构
CN111853537A (zh) 一种直阀枪余气回收装置
CN211573916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油缸
CN210290829U (zh) 大口径核级m型直通式电动隔膜阀
CN203627199U (zh) 一种柱塞往复泵的柱塞密封装置
CN213270523U (zh) 一种液压限位式多级油缸
CN112984186B (zh) 一种拉断阀
CN102996871B (zh) 压缩天然气气动瓶阀
CN213479798U (zh) 一种集成开关式链条润滑喷嘴的机油泵
CN208858503U (zh) 用于输送含气介质的柱塞泵液力端
CN113428827A (zh) 一种加油枪
CN206374993U (zh) 一种空中加油吊舱软管排油排气工具
CN2296445Y (zh) 高压万向黄油枪
CN201771704U (zh) 风动式脂类加油泵
CN104482255A (zh) 高压燃气长输管道单向阀
CN212155330U (zh) 一种浮动活塞缓冲油缸
CN210586958U (zh) 一种锻造设备锻件出料装置
CN218202190U (zh) 一种具有过压保护及防止二次污染的智能水箱
CN211545938U (zh) 加油枪枪管防漏油装置
CN213171452U (zh) 一种用于加油枪的副阀及加油枪
CN216742268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