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5252U -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5252U
CN212455252U CN202020986311.0U CN202020986311U CN212455252U CN 212455252 U CN212455252 U CN 212455252U CN 202020986311 U CN202020986311 U CN 202020986311U CN 212455252 U CN212455252 U CN 212455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shaft
half gear
gear
pressing sleeve
conic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63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63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5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5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5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包括:曲轴;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均套接在曲轴上,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半边圆柱形内孔分别与曲轴的外圆柱面相配合,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相对设置,并且在安装上紧后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纵剖面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以及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其分别套接在曲轴上,且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分别设置于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两侧,其中,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两侧端面均加工为锥面,以与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的内锥面配合上紧。本实用新型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能够将齿轮和曲轴连成一体来传递扭矩,对曲轴的削弱较小。

Description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柴油机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包括三种:一种是采用圆柱面(体)过盈联接;一种是平键圆柱面联接;一种是螺栓组(法兰)联接。其中采用圆柱面(体)过盈联接要求曲轴在齿轮热套经过的部位直径小于齿轮内孔直径,受到了齿轮内孔直径和曲轴直径的限制,热套的两个件有时还会产生相对滑移(旋转)的失效;采用螺栓组(法兰)联接也要求曲轴横截面具有一定的面积,便于布置一定数量的螺栓组,有时会削弱曲轴的扭转强度。为了改善这些缺点,就要采用另外更可靠的结构,这也是本申请提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实用新型一种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应用在交变工作载荷的船用低速大型柴油机上。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能够将齿轮和曲轴连成一体来传递扭矩,对曲轴的削弱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包括:曲轴;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均套接在曲轴上,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半边圆柱形内孔分别与曲轴的外圆柱面相配合,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相对设置,并且在安装上紧后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纵剖面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以及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其分别套接在曲轴上,并且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分别设置于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两侧,其中,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两侧端面均加工为锥面,以与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的内锥面配合上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轴上安装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部位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平键安装键槽,平键安装键槽用于安装平键,以保证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相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平键分别位于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相对的两个端面的接合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纵剖面表面之间单边留有0.1mm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轴的外端部加工有一段光滑外圆柱面,作为发动机后油封的动密封工作面,以用于封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半边齿轮、第二半边齿轮、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均采用20CrMnTi材料制作,并且表面进行氰化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还包括锁紧螺母,其套设在曲轴上,并设置在第二锥面压套的外侧,通过上紧锁紧螺母使得各部件沿曲轴轴向移动,从而压紧全部部件,其中,第二锥面压套设置于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锁紧螺母的数量为2个,2个锁紧螺母靠在一起设置在第二锥面压套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实用新型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设置有曲轴、两个半边齿轮以及两个锥面压套,齿轮和曲轴连成一体来传递扭矩,对曲轴的削弱较小,本实用新型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可用在交变工作载荷的船用低速大型柴油机上,该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生产工艺性好,安装和拆解方便,对中性可靠并且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图3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沿H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锥面压套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包括:曲轴1、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第一锥面压套4、第二锥面压套5以及锁紧螺母6。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均套接在曲轴1上,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半边圆柱形内孔分别与曲轴1的外圆柱面相配合。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纵剖面表面之间留有间隙9。第一锥面压套4和第二锥面压套5均套接在曲轴1上,以保证传递扭矩时的一致性。第一锥面压套4和第二锥面压套5的结构相一致,且第一锥面压套4和第二锥面压套5分别设置于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两侧。其中,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两侧端面均加工为锥面,以分别与第一锥面压套4和第二锥面压套5的内锥面配合上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8所示,曲轴1上安装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部位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平键安装键槽10,平键安装键槽10用于安装平键,当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安装上紧后,平键可以保证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相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平键分别位于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相对的两个端面的接合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纵剖面表面之间单边留有0.1mm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曲轴1的外端部加工有一段光滑外圆柱面7,作为发动机后油封的动密封工作面,以用于封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半边齿轮2、第二半边齿轮3、第一锥面压套4和第二锥面压套5均采用20CrMnTi材料制作,并且表面进行氰化处理。其他的零件为中碳钢制作,并进行调质处理。这样的材质和热处理可确保零件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和高的心部韧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锁紧螺母6套设在曲轴1上,并设置在位于第二锥面压套5的外侧,通过上紧锁紧螺母6使得各部件沿曲轴轴向移动,从而压紧全部部件。其中,第二锥面压套5设置于第一半边齿轮2和第二半边齿轮3的外侧(靠近曲轴外端面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锁紧螺母6的数量为2个,2个锁紧螺母6靠在一起设置在位于第二锥面压套5的外侧,以确保所有部件连结成一体。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包括:
曲轴;
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均套接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半边圆柱形内孔分别与所述曲轴的外圆柱面相配合,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相对设置,并且在安装上紧后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纵剖面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以及
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其分别套接在所述曲轴上,并且所述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两侧端面均加工为锥面,以与所述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的内锥面配合上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上安装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部位均匀间隔开设有四个平键安装键槽,所述平键安装键槽用于安装平键,以保证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相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平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相对的两个端面的接合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纵剖面表面之间单边留有0.1mm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外端部加工有一段光滑外圆柱面,作为发动机后油封的动密封工作面,以用于封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边齿轮、第二半边齿轮、第一锥面压套和第二锥面压套均采用20CrMnTi材料制作,并且表面进行氰化处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还包括锁紧螺母,其套设在所述曲轴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面压套的外侧,通过上紧所述锁紧螺母使得各部件沿曲轴轴向移动,从而压紧全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锥面压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边齿轮和第二半边齿轮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锁紧螺母靠在一起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面压套的外侧。
CN202020986311.0U 2020-06-03 2020-06-03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Active CN212455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6311.0U CN212455252U (zh) 2020-06-03 2020-06-03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6311.0U CN212455252U (zh) 2020-06-03 2020-06-03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5252U true CN212455252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8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6311.0U Active CN212455252U (zh) 2020-06-03 2020-06-03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5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7042A (en) Drive line assembly with reducing tube yoke
US4781486A (en) Shaft coupling
US3638979A (en) Force-transmitting systems
US7393301B2 (en) Gear driven direct differential cross
CN101297126A (zh) 具有标准锥形形状的预应力轴/毂连接装置
US3576336A (en) Force transmitting system
EP2930044B1 (en) Lightweight drive axle shaft
DE2747319C2 (de) Gelenkwelle bestehend aus zwei Kreuzgelenken
EP1989456B1 (de) Drehsteife biegeelastische wellenkupplung, insbesondere ganzstahlkupplung
CN212455252U (zh)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US20030063949A1 (en) Expandable key for interconnecting a shaft and hub
DE102009029781A1 (de) Bremsscheib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4107222A1 (de)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r rohrfoermigen welle aus einem faserverbundwerkstoff und einem metallzapfen, sowi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202827707U (zh)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中间轴
DE102013014971A1 (de) Elastische Kupplungs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von zwei Antriebswellen
US11885379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toothing part to a shaft for conjoint rotation with the latter,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device, and angular gear
AU701046B2 (en) Net formed tube yoke for drive line assembly
CN111520414A (zh) 曲轴与齿轮联接结构
CN212297315U (zh) 曲轴与皮带轮联接结构
DE4324682C2 (de) Axialfestes Antriebsgelenk
JPH0266307A (ja) 圧縮―ロッククランプブシュ装置
CN201003581Y (zh) 锥形径向移动反向消隙螺母
CN109386553A (zh) 一种联轴器
CN209444732U (zh) 一种联轴器
US5588772A (en) High strength,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up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