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3959U -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3959U
CN212453959U CN202020602284.2U CN202020602284U CN212453959U CN 212453959 U CN212453959 U CN 212453959U CN 202020602284 U CN202020602284 U CN 202020602284U CN 212453959 U CN212453959 U CN 212453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otating shaft
plate
tongue
push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22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祺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22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3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3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3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与门锁面板和锁芯组成室内门锁,包括:壳体组件、控制板、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拨片板、转轴组件、推块和斜舌组件;所述控制板、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拨片板、转轴组件、推块和斜舌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拨片板可平移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所述拨片板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拨片板平移;所述转轴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块抵接,所述拨片板带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推块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斜舌组件处于解锁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主流的室内门锁是机械锁,不方便用户使用。一些智能门锁也不是全自动的,需要按指纹下压执手才可以开门,不能够直接验证指纹后就自动开门。
设计一款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与门锁面板和锁芯组成室内门锁,包括:壳体组件、控制板、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拨片板、转轴组件、推块和斜舌组件;所述控制板、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拨片板、转轴组件、推块和斜舌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拨片可平移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所述拨片板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拨片板平移;所述转轴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块抵接,所述拨片板带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推块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斜舌组件处于解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斜舌组件包括第一斜舌、第二斜舌和消音套,所述推块远离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斜舌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斜舌套设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上均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消音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上,所述消音套与所述定位部贴合,将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进行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固定轴、复位弹簧、第一抵合件、第二抵合件和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抵合件靠近所述推块设置,所述第二抵合件远离所述推块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主体部和限位勾部,所述限位勾部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拨片板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弹性脚和第二弹性脚,所述第一弹性脚勾住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二弹性脚勾住所述第一抵合件,所述第一抵合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推块抵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板间隔设置的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抵合件和所述第二抵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板上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设置有凸台部,所述拨片板与所述凸台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凸台部设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拨片板靠近所述第三壁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档板部,所述拨片板平移时,所述定位档板部与所述第三壁抵合和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拨片板包括至少两个平移槽,通过螺钉和垫片将所述拨片板可平移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壳体组件远离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柱,所述拨片板上与所述第一弹簧柱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簧柱,通过一第一弹簧连接第一弹簧柱和所述第二弹簧柱,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拨片板与所述转轴组件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中,所述第一抵合件和所述第二抵合件为滚动轴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与门锁面板和锁芯组成室内门锁,可以使得室内门锁自动打开,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体机构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体机构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拨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组件;11、第一弹簧柱;12、第三转轴;13、第三弹簧柱;14、第二弹簧;121、第一凸耳部;122、第二凸耳部;123、方形孔;20、控制板;30、驱动电机;40、传动组件;41、主动轮;42、第一传动轮;43、第二传动轮;431、凸台部;50、拨片板;51、凹槽部;52、平移槽;53、第二弹簧柱;54、第一弹簧;55、定位挡板部;60、转轴组件;61、第二转轴;62、固定轴;63、复位弹簧;631、第一弹性脚;632、第二弹性脚;64、第一抵合件;65、第二抵合件;66、第一转动板;661、主体部;662、限位勾部;6621、第一壁;6622、第二壁;6623、第三壁;67、第二转动板;671、挡板部;70、推块;71、第一转轴;72、平衡板;80、斜舌组件;81、第一斜舌;811、定位部;82、第二斜舌;83、消音套;84、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与门锁面板和锁芯组成室内门锁,包括壳体组件10、控制板20、驱动电机30、传动组件40、拨片板50、转轴组件60、推块70和斜舌组件80。控制板20、驱动电机30、传动组件40、拨片板50、转轴组件60、推块70和斜舌组件80均设置于壳体组件10内部,壳体组件10对设置于其内部的部件进行保护。驱动电机30与传动组件40传动连接,拨片板50可平移设置于壳体组件10的内部,并且拨片板50与传动组件40传动连接。推块70与斜舌组件80相连接,推块70可以控制斜舌组件80锁定和解锁。转轴组件60可转动设置在壳体组件10内,转轴组件60的一端与推块70抵接。在运行时,驱动电机30驱动传动组件40运动,传动组件40带动拨片板50进行平移,拨片板50带动转轴组件60转动使得转轴组件60与推块70分离,从而使得斜舌组件8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用户直接推门即可打开室内门锁。本申请在室内门锁内的锁体机构中设置了驱动电机30,用户在面板上进行指纹验证后,控制板20控制驱动电机30启动,再通过传动组件40控制拨片板50平移,使得转轴组件60与推块70分离,从而使得斜舌组件80处于解锁状态,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不需要下压室内门的执手,直接推门即可打开门。
请参照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斜舌组件80包括第一斜舌81、第二斜舌82和导向板84,推块70远离转轴组件60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71,第一斜舌81套设于其中的一个第一转轴71上,第二斜舌82套设于另外一个第一转轴71上,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可以绕着第一转轴71转动。在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上均设置有定位部811,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穿过导向板84,当运动到定位部811与导向板84贴合时,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处于锁定状态,此时,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不能够进行转动。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在导向板与第一斜舌和第二斜舌上的定位部之间还设置有消音套,通常导向板为金属材质,开关门时声音较大,为了减少开关门的声音设置消音套,消音套材质可以选择为塑性材料。定位套为方形环件,在方形环上还设置有插入导向板上方形开口的方形环,以此结构使得导向板与定位部隔离,实现消音。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推板上设置有两个平衡板72,平衡板起到了减少推块转动的作用,即起到了平衡作用。
请参照图2、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60包括第二转轴61、固定轴62、复位弹簧63、第一抵合件64、第二抵合件65和第一转动板66。第一转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61上,第一抵合件64靠近推块70设置,第二抵合件65远离推块70设置。第一转动板66包括主体部661和限位勾部662,限位勾部662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壁6621、第二壁6622和第三壁6623,第一壁6621和主体部661连接,第三壁6623朝向拨片板50设置,复位弹簧63套设在第二转轴61上。复位弹簧63包括第一弹性脚631和第二弹性脚632,第一弹性脚631勾住固定轴62,第二弹性脚632勾住第一抵合件64,第一抵合件64在复位弹簧63的作用下与推块70抵接,从而限制推块70,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上的定位部811与消音套83贴合,从而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不能转动,处于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61、第一抵合件64和第二抵合件65组成了一个三角的形状,固定轴62靠近第二转轴61设置。限位勾部662与主体部661之间形成了一个滑动槽,固定轴62设置在滑动槽内,当复位弹簧63处于复位状态时,转轴组件60的第一抵合件64抵合推块70,推块70近体推动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处于锁定状态下,此时第一壁6621与固定轴62抵接,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处稳定的锁定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60还包括第二转动板67,第二转动板67与第一转动板66间隔设置。第一抵合件64和第二抵合件65设置在第一转动板66和第二转动板67之间,在第二转动板67上设置有挡板部671,挡板部671与第一壁6621的位置上下正对。复位状态时第一壁6621和挡板部671均抵接固定轴62,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处于稳定的锁定状态。通过上下间隔设置的挡板部671和第三壁6623,增加锁定状态的稳定性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0包括主动轮41、第一传动轮42和第二传动轮43,主动轮41与驱动电机30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2与主动轮4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3与第一传动轮42传动连接,在第二传动轮43上设置有凸台部431,在拨片板50上与凸台部43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凹槽部51,凸台部431设置在凹槽部51内。当第二传动轮43转动时,凸台一起运动,从而再带动拨片板50进行平移。拨片板50朝向转轴组件60一侧平移,拨片板50与第三壁6623抵接,随后使得转轴组件60上的第一抵合件64与推块70分离,进而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上的定位部811与消音套83分离,对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进行解锁,用户可以直接推开室内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拨片板50靠近第三壁6623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定位挡板部55,当拨片朝向第三壁6623平移时,定位挡板部55与第三壁6623抵合和分离。
请参照图2和图5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拨片板50包括至少两个平移槽52,通过螺钉和垫片将拨片板50可平移固定在壳体组件10上。具体地,螺钉穿过平移槽52,垫片的直径大于平移槽52的宽度,使得拨片板50在平移时,平移槽52与螺钉相对运动,平移槽52的长度即为拨片板50的平移行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远离转轴组件6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柱11,在拨片板50上与第一弹簧柱1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簧柱53,通过第一弹簧54连接第一弹簧柱11和第二弹簧柱53,在第一弹簧54的作用下,使得拨片板50与转轴组件60分离。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拨片板50平移的方向为沿着壳体组件10的长度方向,第一弹簧柱11与第二弹簧柱53形成的直线与拨片板50平移的方向平行。当驱动电机30不启动时,拨片板50在第一弹簧54的作用下,使得拨片板50与转轴组件60的第三壁6623分离。当用户指纹验证后,控制板20控制驱动电机30启动,从而使得拨片板50向转轴组件60的第三壁6623平移,从而推动推块70,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从锁定状态转换到解锁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抵合件64和第二抵合件65设置为滚动轴承。避免转动组件与推块70运动时出现卡死的情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锁体机构可以通过下压执手和钥匙开启。在壳体组件10上还设置有第三转轴12,第三转轴12包括第一凸耳部121、第二凸耳部122和方形孔123,第一凸耳部121靠近第二抵合件65设置,第二凸耳部122远离第二抵合部设置。门锁面板上的方形钢穿过方形孔123,通过转动方形钢可以将第一凸耳部121向第二抵合件65转动,从而带动转轴组件60转动,使得第一抵合件64与推块70分离,从而达到解锁目的。在壳体组件10上还设置有第三弹簧柱13,通过第二弹簧14连接第三弹簧柱13和第二凸耳部122,使得第三转轴12在复位状态时,第一凸耳部121处于与第二抵合件65分离的状态。用钥匙开门时,位于锁芯上的拨叉直接推动拨片板50朝向转轴组件60上的第三壁6623移动,从而使得转轴组件60上的第一抵合件64与推块70分离,以使得第一斜舌81和第二斜舌82处于解锁状态,从而可以打开门锁。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方形孔的两端为喇叭口结构,通过喇叭口的设置降低了安装要求,即使操作工在安装的时候装偏了一点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与门锁面板和锁芯组成室内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控制板、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拨片板、转轴组件、推块和斜舌组件;所述控制板、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拨片板、转轴组件、推块和斜舌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拨片板可平移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所述拨片板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拨片板平移;所述转轴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推块抵接,所述拨片板带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推块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斜舌组件处于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组件包括第一斜舌、第二斜舌和消音套,所述推块远离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斜舌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斜舌套设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上均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消音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上,所述消音套与所述定位部贴合,将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进行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固定轴、复位弹簧、第一抵合件、第二抵合件和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抵合件靠近所述推块设置,所述第二抵合件远离所述推块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主体部和限位勾部,所述限位勾部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三壁朝向所述拨片板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弹性脚和第二弹性脚,所述第一弹性脚勾住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二弹性脚勾住所述第一抵合件,所述第一抵合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推块抵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斜舌和所述第二斜舌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板间隔设置的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抵合件和所述第二抵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板上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设置有凸台部,所述拨片板与所述凸台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凸台部设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板靠近所述第三壁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档板部,所述拨片板平移时,所述定位档板部与所述第三壁抵合和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板包括至少两个平移槽,通过螺钉和垫片将所述拨片板可平移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远离所述转轴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柱,所述拨片板上与所述第一弹簧柱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簧柱,通过一第一弹簧连接第一弹簧柱和所述第二弹簧柱,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拨片板与所述转轴组件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合件和所述第二抵合件为滚动轴承。
CN202020602284.2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Active CN212453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2284.2U CN212453959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2284.2U CN212453959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3959U true CN212453959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8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2284.2U Active CN212453959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3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22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thereof
CN212453959U (zh) 一种全自动单斜舌锁体机构
JP3141548B2 (ja) ドア閉鎖装置
CN205743319U (zh) 电子锁控制机构
JP4368565B2 (ja) 錠前の反転ラッチ用ストッパー機構
CN211714820U (zh) 一种家用执手锁
CN210370204U (zh) 一种门窗锁结构
CN220790903U (zh) 一种门锁装置
CN213269358U (zh) 一种智能锁
CN110593656A (zh) 一种锁芯离合防撬机构
CN219262032U (zh) 锁扣结构及机柜
KR102645560B1 (ko) 푸시열림기능을 가진 도어 잠금시스템
CN220889821U (zh) 可紧急物理解锁的电子锁
CN213175198U (zh) 一种可选择是否打开反提功能的门锁
CN216866310U (zh) 一种极简门平面推拉锁
CN220849227U (zh) 一种逃生门锁装置
CN212336940U (zh) 可摆动锁舌的零阻力新型静音锁利
KR102179650B1 (ko) 사물함용 잠금장치
CN218406942U (zh) 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锁舌传动装置
EP2243907A1 (en) Locking/unlocking device
CN213898453U (zh) 一种锁体执手传动总成
KR20140124534A (ko) 래치볼트 고정레버의 작동장치
CN218150359U (zh) 一种汽车门锁的电吸合结构
CN214062638U (zh) 一种拨杆联动柜锁
CN211598114U (zh) 开锁机构以及具有其的推拉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Office Building 02, 11th Floor, Building B2, Xiandong Road, Xiandong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 / F, block B,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1, Xindong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