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8915U -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8915U
CN212448915U CN202021757718.2U CN202021757718U CN212448915U CN 212448915 U CN212448915 U CN 212448915U CN 202021757718 U CN202021757718 U CN 202021757718U CN 212448915 U CN212448915 U CN 212448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plate
container
multipurpose
contain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77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震
齐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77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8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8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8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集装箱本体的底板设有至少一组凹槽;定位板,定位板设有至少一组,每组定位板能够在平板型和M型之间切换,当定位板为M型时,定位板的两端止抵在一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装箱本体的底板设置可变形为平板型和M型的定位板组件,便于形成平面和M型曲面的底板,克服了集装箱单一性功能的缺点,一个集装箱既可以用于装载需要立式或躺式固定的筒状货物,又可以用于装载一般性货物,具有多用途运输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利用集装箱进行国际间或国内的货物运输成为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运输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可以进行钢卷运输的集装箱为专用的,如仅适用于运输碳钢钢卷(躺式安装和运输),或者只能运输不锈钢卷(立式安装和运输),不能进行其他常规货物(底面为平面)的运输,这样就会造成运力的浪费,另外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为通用集装箱在箱内增加木条/铁链/钢丝绳/绑扎带等对钢卷进行固定,但是这几种方式要么强度较弱,要么固定相对繁琐,并且普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多用途和安全性更高的集装箱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集装箱,以解决现有集装箱功能单一和安全性较弱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包括:
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板设有至少一组凹槽;
定位板组件,所述定位板组件能够在平板型和M型之间切换,当所述定位板组件为M型时,所述定位板组件的两端止抵在一组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组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定位板组件首尾相接串联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板上,和/或并列设置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四定位板的一端能够分别止抵在一组所述凹槽内或铺设于所述底板表面,另一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第三定位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第三定位板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块销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第三定位板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第三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销钉连接于所述限位块上。
可选地,所述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储物盒位于所述底板上并分列所述底板两侧靠近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侧板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限位梁,所述限位梁设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箱门内侧并连接于门柱上。
可选地,所述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顶板锁紧机构,所述顶板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顶板内侧面的多个拉环和设于所述侧板内侧面的多个拉钩,多个所述拉钩与多个所述拉环一一对应配合锁合或解锁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
可选地,所述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吊钩,所述吊钩设于所述顶板外侧面且所述吊钩的两端与所述顶板之间可活动连接,所述吊钩的两端突出于所述顶板的两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通过在集装箱本体的底板设置可变形为平板型和M型的定位板组件,便于形成平面和M型曲面的底板,克服了集装箱单一性功能的缺点,一个集装箱既可以用于装载需要立式或躺式固定的筒状货物,又可以用于装载一般性货物,具有多用途运输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内底板为M型并安装碳钢钢卷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内底板为平板型以及储物盒布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内通过限位梁限位不锈钢钢卷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内顶板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中吊钩的结构和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中吊装顶板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集装箱本体; 11.凹槽; 12.底板; 13.门柱;
14.顶板; 15.侧板; 2.定位板组件; 21.第一定位板;
22.第二定位板; 23.第三定位板; 24.第四定位板; 25.第二通孔;
3.限位块; 31.第一通孔; 32.销钉; 4.储物盒;
5.限位梁; 6.顶板锁紧机构; 61.拉环; 62.拉钩;
7.吊钩; 100.碳钢钢卷; 200.不锈钢钢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集装箱本体1和定位板组件2,其中,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设有至少一组凹槽11;定位板组件2能够在平板型和M型之间切换,当定位板组件2为M型时,定位板组件2的两端止抵在一组凹槽11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通过在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设置可变形为平板型和M型的定位板组件2,便于形成平面和M型曲面的底板12,从而实现一个集装箱对躺式碳钢钢卷100和立式不锈钢钢卷200的安装固定和运输,克服了集装箱单一性功能的缺点,一个集装箱既可以用于安装和运输碳钢钢卷100,又可以安装和运输不锈钢钢卷200,也可以安装和运输一般性货物,具有多用途运输功能。需要解释说明的是,集装箱本体1包括底板12、箱门、前端板、顶板14和侧板15,两个侧板15、一个箱门及一个前端板围设底板12,并加盖顶板14,形成六面体的集装箱本体1。当集装箱需要安装和运输碳钢钢卷100的时候,由于碳钢钢卷100通常是躺式安装,因此需要将定位板组件2变形为M型,此时定位板组件2的两端止抵在底板12上一组凹槽11内,防止碳钢钢卷转动;当集装箱需要安装和运输不锈钢钢卷200时,由于不锈钢钢卷200通常是立式安装,因此需要将定位板组件2变形为平板型,并且平铺在集装箱底板12上,形成稳定的平面,多个不锈钢钢卷200立式摆放在平板型的底板12上即可;该平板型也适用于安装和运输其他类型的货物,堆垛在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集装箱具有多用途运输性能。
可选地,定位板组件2设有多组,多组定位板组件2首尾相接串联于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和/或并列设置于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图1和图2所示的情况是一个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设置多个串联的定位板组件2的情况,串联后总长度为集装箱本体1的长度,平板型状态可以覆盖整个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串联的多个定位板组件2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相抵接设置,在变形为M型时要足够支撑碳钢钢卷100的重量,并提供稳定支撑。当集装箱本体1的内部空间较大可以在宽度方向放置两个以上碳钢钢卷100时,可以在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设置两组以上在宽度上并列在凹槽11,以及的宽度上并列设置两组以上的定位板组件2,如图1,一个碳钢钢卷100可能需要多个定位板组件2串联,同时还需要配合绑扎带和收紧器当等绑扎工具辅助固定。
进一步地,定位板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板21、第二定位板22、第三定位板23和第四定位板24,第一定位板21和第四定位板24的一端能够分别止抵在一组凹槽11内或铺设于底板12表面,另一端分别铰接第二定位板22和第三定位板23的一端,第二定位板22和第三定位板2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底板12上。需要变形时,三处铰接的地方相对转动,第一定位板21和第四定位板24止抵在一组凹槽11内则形成M型,展开后平铺于底板12上则形成平板型,形成两种不同底板形式的集装箱本体1,为多用途集装箱。
如图1和图3所示,该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限位块3,限位块3设有多个,多个限位块3销接于第二定位板22和第三定位板23上。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个碳钢钢卷100需要至少四个限位块3,两端各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二定位板22和第三定位板23上,且止抵在碳钢钢卷100的两端,其中,限位块3为盒体,盒体的一个侧面止抵于碳钢钢卷100的端部,因此增加了限位块3于碳钢钢卷100端部的承载面积,限位牢靠稳固,实现对碳钢钢卷100的轴向限位固定的同时,提高集装箱货物装载和运输可靠性,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
如图2和图3,限位块3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第二定位板22和第三定位板23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5,多个第一通孔31和多个第二通孔25之间能够通过销钉32连接。设置多个第一通孔31和多个第二通孔25是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筒状货物如碳钢钢卷100,限位块3可以在第二定位板22和第三定位板23的表面移动以使得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25得到对应配合,再用销钉32销接。其中,多个第一通孔31和多个第二通孔25分别相对间隔设置且呈多排多列分布,如图2和图3给出两列的情况,每列有多个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25,两列第一通孔31和两列第二通孔25的位置可以按照相同规律一一对应排列设置,也可以错位排列。对于一般货物以及质量较小的纸张等筒状货物,每列选择至少一个销钉32进行销接就可以满足定位要求;对于质量较大的如碳钢钢卷100,每列选择至少两个销钉32进行销接,且每列两个销钉32的间距不同,呈错位排列,因此承受冲击力的效果更好,稳定性也更好。在碳钢钢卷100运输时采用限位块3+销钉32锁合进行限位设计,同时配合绑扎带、收紧器等绑扎工具使用,经过铁路撞击试验和海运验证,证明结构设计是可靠的,安全性更高。
可选地,销钉32连接于限位块3上,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一个限位块3上通过锁链连接四个销钉32,需要销接固定时,可以通过四个销钉32将限位块3销接于第二定位板22或第三定位板23上,更加稳定和可靠。且锁链连接销钉32,销钉32不容易散落,安装和拆卸方便。作为优选地,销钉32上设有锁止部,图3所示锁止部为销钉32根部和端部加工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可以与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25之间配合锁止。当然,锁止部不局限于环形凹槽,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阶差结构,如在销钉32的端部加工卡凸,相适应地,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25具有配合卡凸的定位孔,以实现卡凸和定位孔的锁止,锁止后的限位块3使得集装箱内装载货物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作为可变化的形式,销钉32可以固定在限位块3的底部,多个销钉32的排列规律与定位板22和定位板23上的第二通孔25的排列规律相同,多个固定连接的销钉32与第二通孔25配合连接并锁止,实现限位块3与定位板组件2的固定,此时的限位块3上可以省略第一通孔31。销钉2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或焊接等。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储物盒4,储物盒4设有多个,多个储物盒4位于底板12上并分列底板12两侧靠近侧板15的位置。如图3,底板12的一侧或两侧贴靠侧板15设置一排或两排储物盒4,便于收纳限位块3等连接件和绑扎工具等的存储和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限位梁5,限位梁5设于集装箱本体1的箱门内侧并连接于门柱13上。如图4,当底板12为平板型状态时,不锈钢钢卷200安装和运输时则可以选择限位梁5进行限位固定,防止不锈钢钢卷200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或可能对集装箱本体1的箱门的碰撞。限位梁5的高度位于门柱13的中间高度位置,当设置多个限位梁5时,多个限位梁5间隔设于门柱13的不同高度处,对不锈钢钢卷200进行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梁5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一侧门柱13,使用时将限位梁5转动并将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侧门柱13上,固定方式为销接或螺接或卡接等;不使用时将限位梁5转动至与侧板15贴靠。由于限位梁5设于门柱13上并位于箱门内侧,因此可以防止不锈钢钢卷200在运输过程中对箱门可能造成的损伤,提高运输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一种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顶板锁紧机构6,顶板锁紧机构6包括设于顶板14内侧面的多个拉环61和设于侧板15内侧面的多个拉钩62,多个所述拉钩62与多个所述拉环61一一对应配合锁合或解锁顶板14和侧板15。其中,拉钩62通过铰链连接于侧板15的内侧面,铰链长度需要进行安全设计,每个侧板15的内侧面的靠近四条边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拉钩62,对应地,顶板14的内侧面靠近四条边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拉环61,在安装完顶板14后将对应拉环61和拉钩62锁合,然后关闭箱门,在箱门打开之前,无法先打开顶板14,实现对箱内物的双重保险,提高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拉环61和拉钩62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将拉环61设置的侧板15上,将拉钩62设置在顶板1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多用途集装箱还包括吊钩7,吊钩7设于顶板14外侧面且吊钩7的两端与顶板14之间可活动连接,吊钩7的两端突出于顶板14的两侧边缘。如图6和图7所示,吊钩7连接于顶板14外侧面,便于通过控制吊钩7两端突出于顶板14的部分的转动调整吊钩7的工作状体位置和起吊机构吊装顶板14。其中,吊钩7可相对于顶板14转动,使用时,驱动吊钩7的突出于顶板14两侧边缘的两端使吊钩7所在平面垂直于顶板14表面,吊装完成后吊钩7倒放于顶板14表面,避免占用空间位置。为了提高吊装稳定性,沿顶板14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个吊钩7,吊钩7的两端与顶板14转动连接,且两端均突出于顶板1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起吊工具可以同时勾在两个吊钩7上,起吊时也可以防止顶板14倾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人员不需要登上集装箱本体1的顶部进行操作,在地面就可以通过旋转工具驱动V型吊钩7转动到工作位或非工作位,减少了操作过程的风险。同时,设计两个吊钩7的形式,顶板14的吊装可以与钢卷吊装使用同一套吊具,节省更换吊具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集装箱设计载重为32T,而一般单个钢卷运载可达22T,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集装箱优于常规的钢卷运输箱和普通海运箱,通过能够在平板型和M型之间切换的定位板组件2,实现普通货物装载和卷筒类货物装载的多用途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装箱本体(1),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设有至少一组凹槽(11);
定位板组件(2),所述定位板组件(2)能够在平板型和M型之间切换,当所述定位板组件(2)为M型时,所述定位板组件(2)的两端止抵在一组所述凹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组件(2)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定位板组件(2)首尾相接串联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底板(12)上,和/或并列设置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所述底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板(21)、第二定位板(22)、第三定位板(23)和第四定位板(24),所述第一定位板(21)和所述第四定位板(24)的一端能够分别止抵在一组所述凹槽(11)内或铺设于所述底板(12)表面,另一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二定位板(22)和所述第三定位板(23)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22)和所述第三定位板(2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3),所述限位块(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块(3)销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2)和所述第三定位板(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定位板(22)和所述第三定位板(23)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5),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1)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25)之间通过销钉(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32)连接于所述限位块(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物盒(4),所述储物盒(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储物盒(4)位于所述底板(12)上并分列所述底板(12)两侧靠近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侧板(15)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梁(5),所述限位梁(5)设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箱门内侧并连接于门柱(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锁紧机构(6),所述顶板锁紧机构(6)包括设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的顶板(14)内侧面的多个拉环(61)和设于所述侧板(15)内侧面的多个拉钩(62),多个所述拉钩(62)与多个所述拉环(61)一一对应配合锁合或解锁所述顶板(14)和所述侧板(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用途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钩(7),所述吊钩(7)设于所述顶板(14)外侧面且所述吊钩(7)的两端与所述顶板(14)之间可活动连接,所述吊钩(7)的两端突出于所述顶板(14)的两侧边缘。
CN202021757718.2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Active CN212448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7718.2U CN212448915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7718.2U CN212448915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8915U true CN212448915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3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7718.2U Active CN212448915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8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80174A (en) Assembly of freight containers and foundation frame for use therewith
US8529175B2 (e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concentrated mass loads by container
US6877939B2 (en) Transport linking frames
EP2374743A1 (en) Quay-wall 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containers, mobile harbor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for use therein
US11618488B2 (en) Foldable container and apparatus for folding and unfolding the same
US20020064448A1 (en) Freight container and lift casting therefore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same
CA2893269C (en) Flat rack
US7975865B2 (en) Cargo basket
US6309153B1 (en) Intermodal transfer trailer
WO2008147580A1 (en) Spreader frame for cargo container
US20050019127A1 (en) Contrail shipping platform
US20110068548A1 (en) Transport pallet
US1150540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cargo
KR890004945B1 (ko) 갑판상 콘테이너 고정장치
CN111846643A (zh)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CN212448915U (zh)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
EP1571096B1 (en) A transport system
CN218859212U (zh) 一种可折叠的运输架
WO2023033678A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стальных рулонов
EP2601116B1 (en) Transport container
CN211140000U (zh) 一种可调节固定装置及运输架
CN210149776U (zh) 一种与木托盘配套使用的托盘笼架
CA2717418A1 (en) Collapsible intermodal flatbed and method of use
CN210437805U (zh) 半高硬开顶集装箱
EP0558152B1 (en) Container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such as pi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