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522U -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522U
CN212447522U CN202021080170.2U CN202021080170U CN212447522U CN 212447522 U CN212447522 U CN 212447522U CN 202021080170 U CN202021080170 U CN 202021080170U CN 212447522 U CN212447522 U CN 212447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opening
elastic member
support arm
clos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01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坤
苏仰旋
刘旭东
张广鸣
刘小波
张春伟
张安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01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522U/zh
Priority to RO202100005A priority patent/RO135375A2/r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闭机构,包括,安装框架和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基板;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的支撑臂,其上设有锁定部;安装在支撑臂上的导流罩,可随支撑臂的转动而实现关闭和打开;锁定装置,其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第二端设置有锁定件,该锁定件能够与支撑臂接触性地垂直,并且能够与锁定部接触;限位止挡,可阻挡导流罩的关闭和打开;弹性构件,其通过与锁定装置,第一转动部件以及限位止挡共同作用,能够使得开闭机构在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下处于自锁状态。

Description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列车前端开闭机构作为轨道车辆前端导流罩的骨架和驱动机构,在列车运行时,使导流罩处于关闭状态,形成完整的列车空气动力学外形,减小风阻和风噪,同时还可避免内部的车钩等部件受雨雪侵害。在需要重联运行时,列车前端开闭机构可以使导流罩处于开启位置,以便车钩能够完全无障碍联挂,并能够适应在不同曲线半径上运行时车钩摆角带来的影响。
为保证前端开闭机构完全打开或关闭之后可以保持在既定位置,防止导流罩在风压及其他外部载荷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前端开闭机构需具备锁定功能,目前销轴式锁定装置在列车前端开闭机构中应用较为广泛。当导流罩关闭或打开到位之后,锁定装置通过销轴结构限制运动机构的活动,但销轴结构与运动机构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间隙,在风压及其他外部载荷作用下舱门极易发生振动,对列车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闭机构,可以实现导流罩在关闭或打开到位之后保持稳定自锁状态。
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开闭机构,包括,
安装框架和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基板;
支撑臂,其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锁定部,包括关闭锁定部和打开锁定部;能够随支撑臂一起运动的部件统称为第一转动部件;
导流罩,其安装在支撑臂上,能够随支撑臂的转动而实现关闭和打开;
锁定装置,其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第二端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与支撑臂接触性地垂直,并且能够分别与关闭锁定部接触实现关闭自锁,与打开锁定部接触实现打开自锁;
限位止挡,其包括关闭限位止挡和打开限位止挡,能够分别与第一转动部件接触,以阻挡导流罩的关闭和打开;
弹性构件,其通过与锁定装置,第一转动部件以及限位止挡共同作用,能够使得开闭机构在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下处于自锁状态。
可选地,配置所述开闭机构,以使得当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垂直时,锁定件与锁定部之间仍有余量L,锁定件能够继续朝向锁定部运动,以被锁定部机械限位。
可选地,配置所述开闭机构,以使得当锁定装置的锁定件位于锁定部时,所述弹性构件仍然处于压缩状态;或者,以使得所述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尚未垂直时即能够相互接触,从而由于弹性构件的设置产生抵触,并在垂直时,抵触力最大。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其第二端设置有关闭锁定件,其第三端设置有打开锁定件;其中,关闭锁定件能够与关闭锁定部作用实现关闭自锁,打开锁定件能够与打开锁定部作用实现打开自锁;优选地,所述关闭锁定部和打开锁定部位于支撑臂的异侧异向上。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和支撑臂相互独立设置,主要在进行锁定时相互接触。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卡合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臂为弯曲状,其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其第二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框架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臂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空隙,为锁定装置的锁定件提供通过空间。所述支撑臂上还可以设置第二空隙,为锁定装置的打开锁定件提供通过空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构件选择自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其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止挡具有所述第一弹性构件。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位于限位止挡与第一转动部件的接触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或支撑臂具有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支撑臂上与限位止挡的接触处,和/或,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支撑臂上与锁定装置的接触处。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包括具有弹性的突出部,当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大致垂直时,突出部被挤压。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延伸至锁定部中。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所述第三弹性构件。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构件设置在锁定件上。再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构件为套装在锁定件上的具有弹性的滚轮。
可选地,所述第四弹性构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其第一端连接在基板上,其第二端连接至锁定装置。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四弹性构件为气弹簧,其一端与基板铰接,另一端与锁定装置铰接。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前文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开闭机构。可选地,所述车辆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开闭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关闭自锁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关闭自锁俯视图;
图4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关闭俯视图;
图5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关闭解锁图;
图6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打开解锁图;
图7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打开俯视图;
图8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打开自锁俯视图;
图9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的打开自锁立体图;
图10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立体图;
图1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仰视立体图;
图12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立体图;
图1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开闭机构关闭自锁状态俯视图;
图14是与图13对应的开闭机构关闭状态俯视图;
图15是与图13对应的开闭机构打开自锁状态俯视图;
图16是与图15对应的开闭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一种实施方式的限位止挡立体图;
图18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二弹性构件的开闭机构图;
图19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二弹性构件的开闭机构图;
图20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三弹性构件的开闭机构图;
图2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四弹性构件的开闭机构解锁图;
图22是与图21对应的开闭机构的关闭自锁图;
图23是与图22对应的开闭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实的阐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9所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开闭机构(图中示出了两套开闭机构),其包括安装框架1和设置在安装框架1上的基板2。开闭机构可以通过安装框架1安装在其他对象(诸如列车)上。所述安装框架1和所述基板2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
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支撑臂3,导流罩4可以固定地安装在支撑臂3上。支撑臂第一端301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2上(例如绕轴旋转),从而支撑臂3可以旋转运动,例如,可以在人力作用下推动支撑臂旋转,或者可以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推动支撑臂转动。由于导流罩4安装在支撑臂3上,从而可以打开或关闭导流罩4。能够随支撑臂3一起转动的部件,例如支撑臂、导流罩或者连接部等,可以统称为第一转动部件5。
可选地,还可以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支撑臂3为弯曲状,可大致为半圆形,支撑臂第一端301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2上,其第二端302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框架1上,导流罩4设置在弯曲臂上。通过支撑臂两端的旋转设置,使得整个支撑臂更结实,而且可以通过在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旋转支撑臂便可使其转动,从而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臂3上还设置有锁定部6,包括关闭锁定部601和打开锁定部602。每个锁定部都具有阻挡件603。
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锁定装置7,锁定装置第一端701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2上(例如绕轴704旋转),其第二端702具有锁定件8,该锁定件8能够分别与关闭锁定部601和打开锁定部602相互作用以分别实现对开闭机构的关闭和打开状态的锁定。所述锁定部6可以接纳锁定件8,锁定部的阻挡件603可以阻挡锁定件8在自锁后继续旋转;或者在自锁后,二者可以相互抵靠。如图2所示,关闭锁定部601和打开锁定部602分别位于支撑臂3的异侧同向上;即如图2所示,关闭锁定部601位于支撑臂外侧,打开锁定部602位于支撑臂内侧,但是二者均靠近导流罩4方向。为避免锁定装置7阻扰支撑臂3在打开位和关闭位之间的旋转,所述支撑臂3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空隙303,该第一空隙303为锁定装置7提供通过空间(如图9所示)。或者,如果锁定装置7在某些角度下可旋转至不阻挠支撑臂3的运动时,也是可以不用设置第一空隙303的,例如,将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旋转至基板2之外。
或者可选地,如图12-16所示,锁定装置第一端701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2上(例如绕轴704旋转),其第二端702具有关闭锁定件801,其第三端703具有打开锁定件802。其中,关闭锁定件801能够与关闭锁定部601相互作用以实现对开闭机构的关闭状态的锁定(如图13);打开锁定件802能够与打开锁定部602相互作用以实现对开闭机构的打开状态的锁定(如图15和图16)。优选地,关闭锁定部601和打开锁定部602位于支撑臂3的异侧异向上;即如图16所示,关闭锁定部601位于支撑臂内侧,靠近导流罩4,而打开锁定部602位于支撑臂外侧,相对于关闭锁定部601,其远离导流罩4。可选地,所述支撑臂3上设置有供打开锁定件802通过的第二空隙304。
通过两个锁定件801,802的设置,可以用两个锁定件分别完成关闭锁定和打开锁定的功能,而无需一个锁定件跑全程。当采用手动控制时,设置一个或两个锁定件的影响并不大,除非打开和关闭的路程特别长,那么设置两个采用就近的锁定件锁定更加方便。但是对于自动控制时,设置两个锁定件更方便进行控制;如图13-15所示,锁定装置7可以仅具有两个工况,图13和图15所示的锁定工况,以及图14所示的解锁工况,其中,图13和图15分别所示的关闭锁定和打开锁定对于锁定装置7都位于相同的控制位置,控制方式简单(解锁时逆时针转动,锁定时顺时针转动即可),便于自动控制。
在关闭或打开状态下,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垂直时,锁定件8与锁定部6之间仍有余量L(如图4所示),以提供自锁条件。因此,在二者达到垂直后,锁定件8仍然可以向锁定部6方向运动,可继续转动越过垂直位置一定角度直至被锁定部6机械限位,以便与锁定部6抵靠,实现自锁。
锁定装置7和支撑臂3的转动可通过手动驱动方式,也可外加推送气缸或其他可以实现驱动该装置旋转的设备。控制方式可以是人工指挥,也可以采用电控系统通过编程完成操作工况。锁定装置和支撑臂可相互之间独立设置,主要在进行锁定时相互接触;通过这样的独立设置和运行,一方面可以使得二者单独定位和相对定位更方便和精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二者的运行和维修更加方便灵活,可控性更好。
可选的,如图11和图23所示,锁定装置7与基板2之间设置有卡合件9,可以在基板上实现对锁定装置的限位,可避免影响支撑臂的运转。作为一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所述卡合件9包括设置在锁定装置7上的具有凹部的接受部901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凸起902;凸起902可以是一种弹性结构,接受部901的凹部的边缘具有倒角,从而可以引导具有弹性的凸起902进入接受部的凹部中或离开凹部。当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转动锁定装置,使得凸起进入凹部中,使锁定装置保持在解锁状态;当需要锁定时,则转动锁定装置使得接受部离开凸起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接受部和凸起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即接受部可以设置在基板上,凸起设置在锁定装置上;而且,卡合件的结构也不仅限于上述的结构,其他常规的卡合结构也是可以的。
如图1-2和图9所示,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限位止挡10,分为关闭限位止挡1001和打开限位止挡1002;所述关闭限位止挡1001能够与第一转动部件5(例如支撑臂3或导流罩4等部件)相互抵靠,用于阻止导流罩4达到设定的关闭位后继续关闭,避免造成对导流罩4的损坏;所述打开限位止挡1002也能够与第一转动部件5相互抵靠,用于阻止导流罩4达到设定的打开位后继续打开。所述限位止挡10可以固定设置在基板2上。
在打开或关闭状态时,对应的限位止挡10与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分别位于支撑臂3的不同侧,以对支撑臂3进行限位。
所述开闭机构还具有弹性构件11,通过与锁定装置7,支撑臂3以及限位止挡10共同作用,可以使得开闭机构在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进行自锁,增加开闭机构的稳定性。其中,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垂直时,至少所述弹性构件11产生形变;即当二者尚未到达垂直状态时,也可能有形变。优选地,当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位于锁定部6时,所述弹性构件11仍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可以提供缓冲力,以降低开闭机构的振动。具体地,所述弹性构件11至少可以采用以下四个实施例实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所述弹性构件11(第一弹性构件1101)设置在限位止挡10上;至少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压缩。
优选地,第一弹性构件1101可设置在限位止挡10上与第一转动部件5或支撑臂3相接触处,其具有伸缩性;例如,可以采用弹簧原理实现该伸缩性,也可以采用弹性材质制备而得,例如橡胶等材质。
以实施例1为例,说明开闭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依次按照图3-8顺序示出的是开闭机构由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步骤,当该步骤反过来时(即从图8-图3),则是开闭机构由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的过程;其中,图中有左右两个开闭机构,此处以右侧的开闭机构为例进行说明。
(1)打开过程:
在图3和图8中,开闭机构分别处于关闭和打开自锁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构件1101均处于压缩状态;在图4和图7中,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相互垂直,第一弹性构件1101均处于压缩状态。当开始打开时,锁定装置7被推动着(人力或机械力均可)离开关闭锁定部601并绕基板2逆时针转动,由图3的关闭锁定状态到达图4的垂直状态,并进一步逆时针转动至图5和图6大致所示的位置(也可以大角度地转动至基板之外以免阻碍支撑臂的运动),此时,支撑臂3被解锁。然后,支撑臂3被推动着(人力或机械力均可)离开关闭限位止挡1001并在基板上顺时针转动,越过锁定装置7并开始靠近打开限位止挡1002,如图6所示,在此过程中导流罩4逐渐被打开。再次推动锁定装置7逆时针转动,并开始与支撑臂7的另一面接触时,打开限位止挡1002上的第一弹性构件1101开始被压缩,当继续推动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垂直时(如图7所示),锁定装置的旋转轴704至支撑臂3的距离最近,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压缩至最大限度,达到打开机械“死点”;此时,锁定件8与打开锁定部602之间还具有余量L;因此当继续推动锁定装置7逆时针旋转时,其越过机械“死点”,到达打开锁定部602,被锁定部阻挡或限制于此;此时旋转轴704至支撑臂3的距离并非最远距离,从而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全部或部分释放,此时打开状态被限定,如图8和图9所示。
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如果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想从打开锁定部602中反向越过机械“死点”(即想顺时针转动),那么必须有外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弹性构件1101由图8的状态被压缩至图7的状态方能实现(即需要使得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进一步压缩的力),因此,如果不提供外力,那么锁定装置7在图8的情况下即处于一种自锁的状态,是一种很稳定的状态;即使整个开闭机构受到一些振动,往往也不会使得锁定装置7脱离自锁状态,从而使得开闭机构保持在打开位置。尤其是,当开闭机构处于自锁状态时,第一弹性构件1101仍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部分释放),那么将会对防止或降低开闭机构的振动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
(2)关闭过程:
反向地,依次由图8至图3所示,仍然以右侧的开闭机构为例,在外力(人力或机械力等)的推动下,锁定装置7开始顺时针转动,由打开的自锁状态(图8)进入“死点”位置(图7),进而脱离“死点”位置,此时,支撑臂3被解锁(图6)。然后,支撑臂3被(人力或机械力等)推动着离开打开限位止挡1002并在基板上逆时针转动,越过锁定装置7并开始靠近关闭限位止挡1001(如图5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导流罩4逐渐被关闭。再次推动锁定装置7顺时针转动,并开始与支撑臂3接触时,关闭限位止挡1001上的第一弹性构件1101开始被压缩,当继续推动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垂直时(如图4所示),此时,锁定装置的旋转轴704至支撑臂3的距离最近,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压缩至最大限度,达到关闭机械“死点”;此时,锁定件8与关闭锁定部601之间也具有余量L;因此当继续推动锁定装置7顺时针旋转时,其越过机械“死点”,到达关闭锁定部601,被锁定部阻挡或限制于此;此时旋转轴704至支撑臂3的距离并非最远距离,从而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全部或部分释放,此时关闭状态被限定,如图3和图1所示。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如果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想从关闭锁定部601中反向越过机械“死点”(即想逆时针转动),那么必须有外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弹性构件1101由图3的状态被压缩至图2的状态方能实现(即需要使得第一弹性构件1101被进一步压缩的力),因此,如果不提供外力,那么锁定装置7在图3的情况下即处于另一种自锁的状态,也是一种很稳定的状态;即使整个开闭机构受到一些振动,往往也不会使得锁定装置7脱离自锁状态,从而使得开闭机构保持在关闭位置。尤其是,当开闭机构处于自锁状态时,第一弹性构件1101仍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部分释放),那么将会对防止或降低开闭机构的振动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
值得理解的是,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所提到的最短距离、余量L等由于制造的差异可能相同,也可能存在差异;以可以实现上述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为原则。
当锁定装置7设置有两个锁定件,即关闭锁定件801和打开锁定件802时,如图13-15所示:打开时,将锁定装置7逆时针转动至图14所示的解锁状态,然后旋转支撑臂3打开导流罩4,随后顺时针转动锁定装置7将支撑臂锁定在打开状态;关闭时,如图15-13所示,将锁定装置7逆时针转动至图14所示的解锁状态,然后旋转支撑臂3关闭导流罩4,随后顺时针转动锁定装置7将支撑臂锁定在关闭状态。可见,不管是打开过程,还是关闭过程,锁定装置都是先逆时针解锁,再顺时针锁定,对于锁定装置7的控制极为简单。
实施例2:
所述弹性构件11(第二弹性构件1102)设置在第一转动部件5上;至少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第二弹性构件1102被压缩。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1102设置在支撑臂3上;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1102设置在支撑臂3与限位止挡10相接触处,和/或第二弹性构件1102设置在支撑臂3与锁定装置7(或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相接触处(如图18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1102采用弹簧结构,或者采用可变形和耐磨材质制得。
当弹性构件设置在靠近限位止挡10时,其工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近。当弹性构件设置在靠近锁定装置7时,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第二弹性构件1102被压缩至最大量,从而变形;图18中第二弹性构件1102被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挤压成凹形。当锁定件8继续向锁定部6运动时,第二弹性构件1102全部或者部分恢复,从而实现自锁。
或者可选地,如图19所示,第二弹性构件1102包括具有弹性的突出部11021,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突出部11021被挤压。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构件1102可延伸至锁定部6中;从而当开闭机构处于自锁状态时,由于弹性构件与锁定装置之间的缓冲作用可以防止或降低开闭机构的振动。
弹性构件还可以设置在支撑臂或第一转动部件的其他部位,以能实现上述功能为原则。此外,当支撑臂具有弹性构件时,锁定装置和限位止挡可以为刚性结构,以便于生产制造。
打开或关闭时的锁定过程:支撑臂3运动大致至打开或关闭位置后,锁定装置7转动并逐渐与支撑臂3接触,驱动支撑臂3运动,并使支撑臂3与限位止挡10接触,限位止挡10开始阻止支撑臂3的运动。在限位止挡10抵触支撑臂3的作用下,锁定装置7继续运动并开始挤压第二弹性构件1102;当锁定装置7大致垂直于支撑臂3时,第二弹性构件1102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值,达到死点;锁定装置7越过死点继续转动,进入锁定部6被限位不能继续转动时即完成锁定;此时若支撑臂(例如锁定部6中)仍存在形变,会产生足够的弹力以确保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与锁定部6紧密贴合,以防止或降低开闭机构在运行中的振动。
实施例3:
如图20所示,所述弹性构件11(第三弹性构件1103)设置锁定装置7上;至少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第三弹性构件1103被压缩,使得锁定装置7可以相对地发生弹性形变。
可选地,第三弹性构件1103采用可变形和耐磨材质制得,安装在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上;至少安装在锁定件8与支撑臂3的接触部位。可选地,第三弹性构件1103为套装在锁定件8外周的弹性滚轮12,可采用橡胶等常规弹性和耐磨材质制成,可相对于锁定件8转动。
当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第三弹性构件1103被支撑臂3压缩至最大量,从而变形;如图20所示,滚轮12被支撑臂挤压变形。当锁定件8继续向锁定部6运动时,滚轮12全部或者部分恢复。优选地,所述滚轮12在锁定部6中仍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锁定装置与支撑臂之间相互弹性抵靠,可以防止或减少开闭机构在运行中的振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弹性构件1103还可以安装在其他部位,例如锁定装置的旋转轴704与基板2之间,或者安装在锁定装置本体上。然而设置在锁定件8上更方便更换维修。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与实施例2相似,即第三弹性构件1103在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大致垂直时受到最大压缩,形成“死点”。
实施例4:
所述弹性构件11为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第四弹性构件1104,其一端铰接在基板2上,另一端铰接在锁定装置7上。第四弹性构件1104可以为气弹簧、机械弹簧或者其他类似结构。所述第四弹性构件110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以气弹簧为例,锁定装置7转动过程中,气弹簧随之运动。图21示出了锁定装置及气弹簧处于解锁位置,导流罩处于关闭位置;此时锁定装置顺时针转动达到图22和图23所示位置,即实现锁定。锁定装置及气弹簧运动过程中,气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提供弹力,保证锁定装置保持在锁定状态,避免因振动发生锁定不可靠。
如果限位止挡、锁定装置、锁定部等结构均是刚性的,此时由于气弹簧的存在可以保证锁定可靠,不会因振动或较小的外力作用导致锁定失效。若第四弹性构件1104结合实施例1-3设置的弹性构件11,可以进一步地避免锁定后支撑臂3与限位止挡10之间或支撑臂3与锁定装置7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列车运行过程中导流罩发生振动。
结合上述实施例1-4,即便弹性构件11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但是各种实施方式还可以组合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所述限位止挡10上设有第一弹性构件1101,并且所述支撑臂3上设有第二弹性构件1102;或者所述限位止挡10上设有第一弹性构件1101,所述支撑臂3上设有第二弹性构件1102,并且所述锁定装置7上设有第三弹性构件1103等等组合。可以理解为,所述弹性构件11可以选至第一弹性构件1101,第二弹性构件1102,第三弹性构件1103以及第四弹性构件110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通过弹性构件11与锁定装置7,支撑臂3(或第一转动部件5)以及限位止挡10的共同作用,不但可以使得开闭机构在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处于自锁状态,同时还可以使得锁定装置、限位止挡和支撑臂三者之间无间隙,几乎不会发生振动,大大增加了开闭机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具有弹性构件11的情况下,当锁定装置的锁定件8位于锁定部6处时,支撑臂3分别与锁定装置7和限位止挡10处于相互弹性抵靠状态,以产生抵触力,防止或降低部件间振动。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7与支撑臂3尚未垂直时便可相互接触,从而由于弹性构件11的设置产生抵触,并在垂直时,该抵触力最大。当越过死点后,锁定件8位于锁定部6时,仍然具有弹性力的存在,从而产生缓冲,防止开闭机构的振动。
本申请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解决了现有开闭机构中存在的间隙问题,支撑臂可以始终与锁定装置和限位止挡紧密贴合,防止车辆运行时各部件之间发生振动,极大的提高车辆开闭机构的锁定效果,对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具有较大的意义。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开闭机构的车辆,所述开闭机构为前文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开闭机构。优选地,所述车辆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开闭机构,这两个开闭机构可以共享安装框架1和基板2。

Claims (17)

1.一种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框架和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基板;
支撑臂,其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锁定部,包括关闭锁定部和打开锁定部;能够随支撑臂一起运动的部件统称为第一转动部件;
导流罩,其安装在支撑臂上,能够随支撑臂的转动而实现关闭和打开;
锁定装置,其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第二端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与支撑臂接触性地垂直,并且能够分别与关闭锁定部接触实现关闭自锁,与打开锁定部接触实现打开自锁;
限位止挡,其包括关闭限位止挡和打开限位止挡,能够分别与第一转动部件接触,以阻挡导流罩的关闭和打开;
弹性构件,其通过与锁定装置,第一转动部件以及限位止挡共同作用,能够使得开闭机构在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下处于自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开闭机构,以使得当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垂直时,锁定件与锁定部之间有余量L,锁定件能够继续朝向锁定部运动,以被锁定部机械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开闭机构,以使得当锁定装置的锁定件位于锁定部时,所述弹性构件仍然处于压缩状态;或者,配置所述开闭机构,以使得所述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尚未垂直时即能够相互接触,从而由于弹性构件的设置产生抵触,并在垂直时,抵触力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其第二端设置有关闭锁定件,其第三端设置有打开锁定件;其中,关闭锁定件能够与关闭锁定部作用实现关闭自锁,打开锁定件能够与打开锁定部作用实现打开自锁;所述关闭锁定部和打开锁定部位于支撑臂的异侧异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为弯曲状,其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基板上,其第二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选择自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其中,所述限位止挡具有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或支撑臂具有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所述第三弹性构件;所述第四弹性构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其第一端连接在基板上,其第二端连接至锁定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位于限位止挡与第一转动部件的接触处;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支撑臂上与限位止挡的接触处,和/或,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支撑臂上与锁定装置的接触处;
所述第三弹性构件设置在锁定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包括具有弹性的突出部,当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大致垂直时,突出部被挤压;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延伸至锁定部中;
所述第三弹性构件为套装在锁定件上的具有弹性的滚轮;
所述第四弹性构件为气弹簧,其一端与基板铰接,另一端与锁定装置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和支撑臂相互独立设置,主要在进行锁定时相互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卡合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一空隙,为锁定装置提供通过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设置第二空隙,为锁定装置的打开锁定件提供通过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选择自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第三弹性构件和第四弹性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其中,所述限位止挡具有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或支撑臂具有所述第二弹性构件;所述锁定装置具有所述第三弹性构件;所述第四弹性构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其第一端连接在基板上,其第二端连接至锁定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位于限位止挡与第一转动部件的接触处;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支撑臂上与限位止挡的接触处,和/或,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支撑臂上与锁定装置的接触处;
所述第三弹性构件设置在锁定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包括具有弹性的突出部,当锁定装置与支撑臂大致垂直时,突出部被挤压;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延伸至锁定部中;
所述第三弹性构件为套装在锁定件上的具有弹性的滚轮;
所述第四弹性构件为气弹簧,其一端与基板铰接,另一端与锁定装置铰接。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开闭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开闭机构。
CN202021080170.2U 2020-06-11 2020-06-11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Active CN212447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0170.2U CN212447522U (zh) 2020-06-11 2020-06-11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RO202100005A RO135375A2 (ro) 2020-06-11 2021-01-07 Mecanism de deschidere şi închidere şi vehicul prevăzut cu un astfel de mec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0170.2U CN212447522U (zh) 2020-06-11 2020-06-11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522U true CN212447522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9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0170.2U Active CN212447522U (zh) 2020-06-11 2020-06-11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9815A (zh)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CN109267862B (zh) 具有滚子式闩锁机构和系紧机构的车辆闭合闩锁组件
US9340215B2 (en)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CN108291414B (zh) 具有锁式致动的连接机构的门或其他可关闭的板体
EP1820926A2 (en) Latch assembly
CN101634512A (zh) 用于冰箱门的驱动装置
RU2007130447A (ru)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й охранный модуль для дверей, оснащенных открывающ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анти-паника"
US7784841B2 (en) Door access handle with integrated lock-out function
CN1881495B (zh) 带有可转动锁定装置的电开关设备的致动器
US20230137704A1 (en) Panel lock
CN212447522U (zh) 开闭机构及具有该开闭机构的车辆
KR101467285B1 (ko) 래치볼트의 고정구조체
CN211893211U (zh) 开闭机构
CN21452378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
JP4271493B2 (ja)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装置
CN208325226U (zh) 一种高速车用鸥翼门的密封系统
CN111137309A (zh) 开闭机构
WO2022105106A1 (zh) 一种具有锁止功能的家具操纵装置
CN214565310U (zh) 一种导流罩前端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N212837248U (zh) 一种开合结构及开关设备
CN113173185B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前端开闭机构
CN217623926U (zh) 用于可折叠车架的折叠器及电动车
CN220599513U (zh) 一种仓门自锁结构
CN115263097B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门锁执行机构
CN216767044U (zh) 一种汽车电吸锁及其解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