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0358U -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0358U
CN212440358U CN202020686190.8U CN202020686190U CN212440358U CN 212440358 U CN212440358 U CN 212440358U CN 202020686190 U CN202020686190 U CN 202020686190U CN 212440358 U CN212440358 U CN 212440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weight
jar
high molecular
discharge g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61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荣和
余梦
郭瀚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enl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shan County Zhongyuan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shan County Zhongyuan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shan County Zhongyuan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61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0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0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0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不仅可以对单体丙烯酰胺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且同时对其进行良好的脱氧处理。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的过滤罐,所述过滤罐上部设有进料口,过滤罐下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内竖向布置有多层横向固定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罐下部套有覆盖出料口的气室,所述气室下端开有置于出料口正下方且上部开口大于出料口的排料口,所述过滤罐上端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进气通管,所述出料口左右两侧的气室上均连通有抽气通管。

Description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产品主要分为干粉和胶体两种形式。按其平均分子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万)、中分子量(200~400万)和高分子量(>700万)三类。按其结构又可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多为PAM 的水解体(HPAM)。聚丙烯酰胺的主链上带有大量的酰胺基,化学活性很高,可以改性制取许多聚丙烯酰胺的衍生物,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造纸、选矿、采油、冶金、建材、污水处理等行业。聚丙烯酰胺作为润滑剂、悬浮剂、粘土稳定剂、驱油剂、降失水剂和增稠剂,在钻井、酸化、压裂、堵水、固井及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油田化学品。
丙烯酰胺单体杂质对聚合产品的分子量和溶解性有很大影响,如要提高聚合产品的分子量和溶解性,必须降低单体中杂质的含量,另外,考虑到化学法丙烯酰胺生产工艺复杂,产品引入杂质较多,特别是丙烯睛水合时有许多副反应发生,使单体中有机杂质偏高,这大大影响了单体的活性,不利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生产。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活性炭或高分子树脂脱除杂质,另外,在聚合反应之前,一般需要脱氧处理,现有技术的脱氧是将容器内空气置换为氮气,原料中溶解或以气泡形式的空气不能脱除,这会影响聚合反应质量。因此发明一种可以对杂质进行很好的过滤且可以进行脱氧的装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不仅可以对单体丙烯酰胺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且同时对其进行良好的脱氧处理。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的过滤罐,所述过滤罐上部设有进料口,过滤罐下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内竖向布置有多层横向固定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罐下部套有覆盖出料口的气室,所述气室下端开有置于出料口正下方且上部开口大于出料口的排料口,所述过滤罐上端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进气通管,所述出料口左右两侧的气室上均连通有抽气通管。
优选的,还包括氮气循环装置,所述氮气循环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抽气通管,所氮气循环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进气通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罐横向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在其前后侧壁之间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内开有第一通气腔,所述第一隔板左右侧壁上开有多个连通到第一通气腔内的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隔板上部连接有连通第一通气腔和氮气循环装置出气口的通气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罐纵向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在其左右侧壁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内开有第二通气腔,所述第二通气腔连通到第一通气腔内,所述第二隔板前后侧壁上开有多个连通到第二通气腔内的第二通气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口上方的第一隔板上固定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导流板,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板的端面为半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气口上方的第二隔板上固定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二弧形导流板,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板的端面为半圆环状。
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进行过滤和脱氧工序,将脱氧和过滤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过滤过程中,由于氮气从上而下进行循环,对液体原料的向下流动性提供有利条件,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通过两个隔板上的多个通气口,使得氮气充分的和液体原料进行结合,进行充分的脱氧工作。弧形导流板对液体原料进行导向,防止液体原料进入到通气口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图(拿掉第二隔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的侧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的视角一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的视角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实施例1,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过滤罐2,所述过滤罐2上部设有进料口3,过滤罐2下部设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内竖向布置有多层横向固定的过滤网5,所述过滤罐2下部套有覆盖出料口4的气室6,所述气室6下端开有置于出料口4正下方且上部开口大于出料口4的排料口7,所述过滤罐2上端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进气通管8,所述出料口4左右两侧的气室6上均连通有抽气通管9。
该实施例使用时,在过滤罐2的多层过滤网5上均设置有活性炭,首先通过进气管道通入氮气,置换活性炭20和过滤罐2内留存的空气,置换一到两个小时后,从过滤罐2的进料口3加入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原料,再通入氮气鼓泡20-30分钟后,原料从出料口4流入进入聚合反应釜。在出料口4上加有电动截止阀。
通过循环的氮气,有利于高效的脱氧,通过设置多层过滤网5,多层过滤网5上均设有活性炭,使得液体原料进行多层过滤和吸附,且可以多层的脱氧,过滤和脱氧效果好。氮气的进气管道设置在过滤罐2的上方,营造一个良好的氮气环境,通过下端输出氮气,使得氮气自上向下流动,形成自上向下的气流,可以帮助液体原料很好的向下流动。在出料口4上设置气室6,使得氮气从出料口4出来后空间变大,流速变慢,防止液体物料被吸入到抽气通管9内。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氮气循环装置21,所述氮气循环装置21的进气口连接抽气通管9,所氮气循环装置21的出气口连接进气通管8。
氮气循环装置21可以加快氮气的循环,可以用循环泵提供循环的动力,在进气通管8和抽气通管9上均设有阀门10,有利于调节氮气的流量和关闭氮气输入。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过滤罐2横向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在其前后侧壁之间的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内开有第一通气腔12,所述第一隔板11左右侧壁上开有多个连通到第一通气腔12内的第一通气口13,所述第一隔板11上部连接有连通第一通气腔12和氮气循环装置出气口的通气管14。
该实施例中,将每层的过滤网5上的空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对液体原料进行脱氧和过滤工作,且氮气不仅从过滤罐2上部输入,且从每层过滤网5上的第一隔板11上的第一通气口13流出,使得氮气和液体原料更加充分的接触,帮助脱氧的充分进行。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过滤罐2纵向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在其左右侧壁之间的第二隔板15,所述第二隔板15内开有第二通气腔16,所述第二通气腔16连通到第一通气腔12内,所述第二隔板15前后侧壁上开有多个连通到第二通气腔16内的第二通气口17。
第二隔板15和第一隔板11进行配合,将每层过滤网5上的空腔分为四份,分别对液体原料进行脱氧和过滤,增加了脱氧和过滤效果,且多个第一通气口13和第二通气口17对每一份空腔内进行冲入氮气,使得氮气与液体原料接触更加充分,增强了脱氮的效果。每层的多个第一通气口13和第二通气口17输出氮气,由于过滤罐2下方连通有抽气管道,因此每层均有从通气口输入的氮气向下流动,更加有利于将液体原料向下吹动,且吹动过程中使得液体原料更好的分散以及和活性炭结合。增强了脱氧和过滤效果。
实施例5,在实施例3或4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通气口13上方的第一隔板11上固定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导流板18,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板18的端面为半圆环状。
在第一通气口13上方设置第一弧形导流板18,一方面防止了液体原料在向下流动过程中流入到第一通气口13内,由于通气口较小,且里面吹出氮气,及时是没有导流板,在氮气吹出过程中,液体原料也不易流入到第一通气口13内。导流板也可以对输出的氮气形成向下喷出的导流,更加有利于将液体原料向下吹动充分的与氮气和活性炭接触。
实施例6,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通气口17上方的第二隔板15上固定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二弧形导流板19,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板19的端面为半圆环状。
该第二弧形导流板19不仅有效的阻止了液体原料流入第二通气口17且将氮气输入导流向下。

Claims (6)

1.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过滤罐(2),所述过滤罐(2)上部设有进料口(3),过滤罐(2)下部设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内竖向布置有多层横向固定的过滤网(5),所述过滤罐(2)下部套有覆盖出料口(4)的气室(6),所述气室(6)下端开有置于出料口(4)正下方且上部开口大于出料口(4)的排料口(7),所述过滤罐(2)上端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进气通管(8),所述出料口(4)左右两侧的气室(6)上均连通有抽气通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循环装置(21),所述氮气循环装置(21)的进气口连接抽气通管(9),所氮气循环装置(21)的出气口连接进气通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横向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在其前后侧壁之间的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11)内开有第一通气腔(12),所述第一隔板(11)左右侧壁上开有多个连通到第一通气腔(12)内的第一通气口(13),所述第一隔板(11)上部连接有连通第一通气腔(12)和氮气循环装置出气口的通气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2)纵向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在其左右侧壁之间的第二隔板(15),所述第二隔板(15)内开有第二通气腔(16),所述第二通气腔(16)连通到第一通气腔(12)内,所述第二隔板(15)前后侧壁上开有多个连通到第二通气腔(16)内的第二通气口(17)。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口(13)上方的第一隔板(11)上固定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导流板(18),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板(18)的端面为半圆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口(17)上方的第二隔板(15)上固定有斜向下延伸的第二弧形导流板(19),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板(19)的端面为半圆环状。
CN202020686190.8U 2020-04-29 2020-04-29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Active CN212440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6190.8U CN212440358U (zh) 2020-04-29 2020-04-29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6190.8U CN212440358U (zh) 2020-04-29 2020-04-29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0358U true CN212440358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6190.8U Active CN212440358U (zh) 2020-04-29 2020-04-29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0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40358U (zh)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生产过滤装置
CN102066271B (zh) 用于去除残留臭氧的上流臭氧接触池
CN215559233U (zh) 一种用于浓碱液处理的折流式气液反应系统
CN215559580U (zh) 一种曝气式芬顿出水除铁的多介质过滤器
CN216711701U (zh)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尾水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N213032219U (zh) 一种石墨生产用脱硫装置
CN212334745U (zh) 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10303000U (zh)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CN113830869A (zh) 一种用于浓碱液处理的折流式气液反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0001623U (zh) 防止对HyCO工艺用除铁锰罐反冲洗时滤砂流失的装置
CN208545182U (zh) 一种ic厌氧反应器减缓污泥钙化装置
CN205151915U (zh) 多维复合催化氧化反应器
CN211664758U (zh) 一种高效内循环气浮装置
CN105621505B (zh) 一种贝类保活运输车海水净化系统
CN105582694B (zh) 一种液体脱硫脱气一体化的装置及方法
CN205294952U (zh) 一种多功能曝气池
CN21909887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厂沉淀池
CN211972060U (zh) 一种可移动纺织废水处理装置
CN214168136U (zh) 一种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再生回收设备
CN211546310U (zh)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N214781140U (zh) 一种设有填料的二段气浮除油装置
CN2732714Y (zh) 射流多级浮选净化机
CN212334872U (zh) 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9251762U (zh) 一种多介质过滤器
CN220812112U (zh) 一种纤维染色设备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1

Address after: 463000 northea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Lianjiang Avenue and Zhenyang Road in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200 meters 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Lianjiang Road and Caizhou Road)

Patentee after: Henan Chenlo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64200 sanliwan, laoluoxi Road, Chengguan, Luoshan County,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SHAN COUNTY ZHONGYUAN POLYME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