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8231U -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 Google Patents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8231U
CN212438231U CN202020941038.XU CN202020941038U CN212438231U CN 212438231 U CN212438231 U CN 212438231U CN 202020941038 U CN202020941038 U CN 202020941038U CN 212438231 U CN212438231 U CN 212438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ice
steam
pot body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10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田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10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8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8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8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包括锅体、篦子、盖体、水汽发生器以及喷洒组件。锅体的底部具有一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篦子设置于锅体内。盖体打开或密封盖合于锅体。水汽发生器设置于盖体或锅体以输出水或蒸汽。喷洒组件连通水汽发生器且位于米层的上方。其中,在泡米沥水阶段,水汽发生器输送水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将水均匀喷洒至篦子上的米层,水渗透米层和篦子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在水流动渗透的过程中米层吸水。在蒸制阶段,水汽发生器输送蒸汽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将蒸汽均匀喷洒至篦子上的米层,蒸汽穿过米层和篦子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蒸汽穿过米层的同时加热米层。

Description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电饭煲在煮饭时大都采用将水和米放入电饭煲的内胆中,盖上锅盖后利用电加热的方式实现自动完成煮饭的目的。采用现有的电饭煲煮饭时,大米中的淀粉先大量溶出于水中,淀粉在高温作用下糊化、凝胶化,然后随着水分的收干,糊化和凝胶化的淀粉又会回吸依附于大米表层,导致米饭软黏,口感较差。为了提高米饭的口感并减少煮熟后米饭内所含的淀粉量,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能制作甑子饭的电饭煲。传统的甑子饭是一种采用我国传统炊具“甑子”所制作的米饭,甑子饭的制作主要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泡米;第二步是沥米;第三步是蒸制。泡米能大量去除米粒中的淀粉,而蒸制加热米饭则可保持米粒表面干爽。
现有的甑子饭电饭煲在第一步泡米时均是采用在封闭腔体内蓄水来实现。在二步的沥米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机械升降结构来使盛放米饭的内胆和锅体上下分离,从而实现沥水;这种沥水方式由于电饭煲体内要设置升降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且整个电饭煲的体积庞大。第二种是通过在锅体内设置阀门,在泡米时阀门关闭以实现蓄水;而在沥米时则将阀门打开以实现排水;这种泡米沥水的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但其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采用阀门蓄水,由于米粒的直径并不固定,有些米粒会漏过蒸格掉落在阀门的缝隙内,从而使得阀门无法正常的关闭或开启,极易出现故障。此外,由于米粒内含有很多的淀粉,阀门封闭蓄水的过程中,淀粉会沉积在阀门和管道中;由于阀门和管道均非常难清洗甚至无法清洗。因此,这类电饭煲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性问题,同时阀门和管道内沉积的大量淀粉极易产生异味,也会大大影响米饭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蓄水泡米式甑子饭电饭煲故障率高且卫生安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沥水无故障、无沉积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包括锅体、篦子、盖体、水汽发生器以及喷洒组件。锅体的底部具有一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篦子设置于锅体内。盖体打开或密封盖合于锅体。水汽发生器设置于盖体或锅体以输出水或蒸汽。喷洒组件连通水汽发生器且位于米层的上方。
其中,在泡米沥水阶段,水汽发生器输送水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将水均匀喷洒至篦子上的米层,水渗透米层和篦子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在水流动渗透的过程中米层吸水;
在蒸制阶段,水汽发生器输送蒸汽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将蒸汽均匀喷洒至篦子上的米层,蒸汽穿过米层和篦子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蒸汽穿过米层的同时加热米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喷洒组件包括中空转轴和至少两个中空旋转臂。中空转轴旋转连接于水汽发生组件的输出端。至少两个中空旋转臂连接于中空转轴,每一中空旋转臂上均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平引流通道,水平引流通道的喷射方向与中空旋转臂的旋转方向相反,水平引流通道输出水或蒸汽的同时产生推动中空旋转臂旋转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水平引流通道包括至少一条延伸至中空旋转臂的端部且开口朝向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轴向引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喷洒组件还包括对应设置于多个轴向引流槽上的多个导流增压板,导流增压板为曲面板且跟随对应的中空旋转臂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穿射盖体并伸入锅体内,喷洒组件还包括转轴连接件,转轴连接件外套于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和中空转轴的连接处,转轴连接件的上端固定于盖体,下端具有一钩槽,中空转轴上具有与钩槽相配合的凸起部,中空转轴相对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和转轴连接件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空转轴内套于水汽发生组件的输出端,转轴连接件的中部和中空转轴之间形成旋转间隙,凸起部的表面为圆弧曲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水汽发生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穿射下盖以伸入锅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水汽发生器包括储水箱、进水阀、溢流蒸汽管以及加热件。进水阀设置于盖体且连接储水箱,向储水箱内供水增压。溢流蒸汽管垂直设置于储水箱内,溢流蒸汽管的底部穿射储水箱底部和下盖以伸入锅体内,储水箱内的蒸汽和高于溢流蒸汽管上端面的水通过溢流蒸汽管输出至喷洒组件。加热件设置于水箱,加热储水箱内的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加热件为设置于储水箱内的加热管且加热管部分贴覆于溢流蒸汽管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喷洒组件包括设置于盖体下方的喷洒盆,喷洒盆的内底壁至盖体外底壁的距离D大于等于3毫米且小于等于50毫米,喷洒盆的底部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洒孔,水汽发生器输出的水和蒸汽经盖体阻挡增加从喷洒孔喷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中锅体的底部具有一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在泡米时喷洒组件将水汽发生器输出的水均匀持续地喷洒至米层上,水逐渐渗透米层和篦子进而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采用流动水对米层进行非蓄水式浸泡,水渗透米层的过程中米粒吸水,于此同时渗透的水实时带走米粒浸泡过程中逐渐析出至表面的淀粉,淀粉不会在锅体和管道内沉积,锅体和管道内具有很高的洁净度。进一步的,非蓄水式泡米使得锅体内无需设置任何的阀门开关,不仅大大简化了锅体的结构,同时也避免了含淀粉的浸泡水在阀门开关等部件上沉积。此外,在蒸制阶段中,锅体底部的排放口使得蒸汽能自上而下穿透并加热米层;自上而下的蒸汽传输方向与米层内水分的重力方向相同,蒸汽在传输的过程中顺势将米层内和篦子上残留的水分带出,从而确保蒸制后各区域的米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的盖体、水汽发生器以及喷洒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锅体和篦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盖体、水汽发生器以及喷洒组件的装配剖面图。
图7所示为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中喷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9中盖体、水汽发生器以及喷洒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9中盖体、水汽发生器以及喷洒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包括锅体1、篦子2、盖体3、水汽发生器4以及喷洒组件5。锅体1的底部具有一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11。篦子2设置于锅体1内。盖体3打开或密封盖合于锅体1。水汽发生器4设置于盖体3或锅体1以输出水或蒸汽。喷洒组件5连通水汽发生器4 且位于米层的上方。其中,在泡米沥水阶段,水汽发生器4输送水至喷洒组件5,喷洒组件5将水均匀喷洒至篦子2上的米层,水渗透米层和篦子2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11排出,在水流动渗透的过程中米层吸水。在蒸制阶段,水汽发生器 4输送蒸汽至喷洒组件5,喷洒组件5将蒸汽均匀喷洒至篦子2上的米层,蒸汽穿过米层和篦子2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11排出,蒸汽穿过米层的同时加热米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中,喷洒组件5将水持续均匀地喷洒至米层上,水渗透过米层和篦子2并通过锅体底部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11排出。在水渗透米层的过程中,米层内的米粒吸水以实现浸泡;于此同时,渗透流动的水将米粒吸水浸泡后表面的淀粉带走,降低蒸制后米饭的淀粉含量,从而使其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渗透米层的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米粒析出的淀粉实时跟随水流从排放口11排出,淀粉不会在锅体1 和与排放口相连接的管道6内沉淀堆积。故在使用过程中,锅体1和管道6内可保持很高的洁净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采用流动式的水来对米层进行非蓄水式浸泡,米层在水流渗透的过程中吸水。相比传统的封闭腔体蓄水式泡米,流动水泡米是一种全新且原理完全相反的泡米方式。由于无需再蓄水,故锅体1 内无需再设置任何阀门开关,锅体1的结构非常简单,其不仅不会出现阀门开关故障且也不存在阀门开关受淀粉污染的问题,整个器具清洁容易且具有很好的卫生安全性。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集现有甑子饭制作中的泡米和沥水两大程序于一体,对于自动化的蒸饭器具而言,这一设置也大大简化了程序步骤,程序上的设计也将更加的简单。
相比传统的封闭空间蓄水式泡米,为实现米层的均匀泡米,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对喷洒组件5的喷洒均匀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喷洒组件5包括中空转轴51和连接于中空转轴51的至少两个中空旋转臂52。每一中空旋转臂52上均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平引流通道521,水平引流通道521的喷射方向与中空旋转臂52的旋转方向相反,水平引流通道521喷射水或蒸汽的同时产生推动中空旋转臂52旋转的作用力。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 所示,喷洒组件5包括对称连接于中空转轴51的两个中空旋转臂52且两个中空旋转臂52一体成型后的中部连接至中空转轴51。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中空转轴的末端上可具有两个对称的接口,两个中空旋转臂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接口上。或者于其它实施例中,喷洒组件也可包括三个以上的中空旋转臂,多个中空旋转臂沿中空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于本实施例中,水平引流通道521为延伸至中空旋转臂52的端部且开口朝向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轴向引流槽。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水平引流通道也可为沿中空旋转臂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出水方向与空旋转臂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多个引流孔。或者于其它实施例中,中空旋转臂上也还可设置垂直出水的竖直引流槽或竖直引流孔以提高出水量。
如图7所示,轴向引流槽的开口朝逆时针方向,当其喷洒水或蒸汽时产生推动中空旋转臂52顺时针旋转的作用力,两个中空旋转臂52带动中空转轴51 顺时针旋转。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轴向引流槽喷出的水或蒸汽甩向米层的外圆周区域,从而解决因中空旋转臂52长度限制而引起的米层外圆周喷水不均匀的问题,实现整个圆周面的均匀喷水。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改变轴向引流槽的开口朝向以改变中空旋转臂的旋转方向。
在喷射水或蒸汽时,中空旋转臂52内需维持足够的压力才能使水或蒸汽均匀地从水平引流通道521喷出;若中空旋转臂52内内压力太小,水平引流通道 521的末端会出现喷射量少,甚至不喷射的现象。水平引流通道521出水横截面越小则出喷射压力越大,喷射的均匀性好;但对应的喷射量就越小,这不仅会影响泡米或蒸制效率,同时喷射量太少使得到达米层的水或蒸汽无法在米层内扩散,同样会制约泡米或蒸制的均匀性。故于本实施例中,设置轴向引流槽的宽度为3毫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轴向引流槽的宽度可为0.5毫米至5毫米内的其它数值。
于本实施例中,水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穿射盖体3并伸入锅体1内,中空转轴51连接在水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由于喷水组件5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使其在旋转时保持稳定,于本实施例中,喷洒组件5还包括转轴连接件53,转轴连接件53外套于水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和中空转轴51的连接处。如图3所示,转轴连接件53的上端固定于盖体3,下端具有一钩槽531,中空转轴51上具有与钩槽531相配合的凸起部511,钩槽531卡合于凸起部511以克服中空转轴51和中空旋转臂52的重力,从而使中空转轴51相对水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和转轴连接件53稳定旋转。
此外,为实现空旋转臂52的顺畅旋转还需尽可能地降低转动连接处的阻力。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中空转轴51内套于水汽发生组件4的输出端,转轴连接件 53的中部和中空转轴51之间形成旋转间隙500,且凸起部511的表面为圆弧曲面。转轴连接件53的中部和中空转轴51之间不接触,中空转轴511和转轴连接件53之间仅通过沟槽531和凸起部511之间的小面积接触,甚至是点接触。该设置大大降低了中空转轴51和转轴连接件53之间的摩擦阻力,不仅中空旋转臂52旋转更加顺畅且磨损也更小。
于本实施例中,盖体3包括上盖31和下盖32,上盖31和下盖3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水汽发生器4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水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穿射下盖 32以伸入锅体1内。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水汽发生器也可设置于盖体的外部或者是锅体。
如图4所示,水汽发生器4包括储水箱41、进水阀42、溢流蒸汽管43以及加热件44。进水阀42设置于盖体3且连接储水箱41,向储水箱41内供水增压。溢流蒸汽管43垂直设置于储水箱41内。溢流蒸汽管43的底端穿射储水箱 41的底部和下盖32并伸入锅体1内以形成水汽发生器4的输出端。在泡米时,进水阀42向储水箱41内注水,储水箱41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当储水箱1内的水位高于溢流蒸汽管43的顶端时,储水箱41内的水流入溢流蒸汽管43并进入喷洒组件5。在泡米结束进入蒸制阶段时,进水阀42关闭,加热件44加热储水箱41内剩余的水并使其沸腾并产生蒸汽,蒸汽经溢流蒸汽管43进入喷洒组件5 内。
于本实施例中,加热件44为设置于储水箱41内的加热管。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加热件也可为设置于储水箱底部的加热盘。如图2所示,加热管部分贴覆于溢流蒸汽管43的外部,加热管可快速加热溢流蒸汽管43管内的蒸汽或水;在泡米时可向米层喷洒高于常温水的热水,实现热水泡米;而在蒸制阶段,则可避免蒸汽在溢流蒸汽管43内传输时发生冷凝。
于本实施例中,水汽发生器4还包括设置于储水箱41上的两个水位传感器 45。水位传感器45实时检测储水箱41内的水位以避免加热件44干烧;或者在检测到储水箱41有进水的时即开启加热件44。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上盖31上还具有一连通储水箱41的通孔311,通孔311上可拆卸式连接有一孔盖312;具体而言,孔盖312螺纹连接于通孔311。在蒸饭器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可打开孔盖312并将除垢剂投入到储水箱41内以溶解储水箱41底部的水垢。水垢溶解后,打开进水阀42将外部自来水或纯净水接入储水箱41内,污水从溢流蒸汽管43流出后进入锅体1内进而从排放口11 排出,从而实现储水箱41的清洁,使用非常方便。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通孔上设置一可移动的阻挡板,阻挡板的上方设置有容纳除垢剂的容置箱。阻挡板受控于蒸饭器具的控制器,当控制器接收到清洁命令时打开阻挡板以将除垢剂自动投放到储水箱内。于本实施例中,进水阀42、水位传感器45、显示屏以及其它电控部件都受控于控制器(由于视角的原因,图未示出)。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7详细来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制作甑子饭的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泡米。外部自来水或者纯净水经进水阀42进入储水箱41内,储水箱41内水位不断升高。当储水箱41内的水位高于溢流蒸汽管43的顶端时,水经溢流蒸汽管43流至中空转轴51进而进入两个中空旋转臂52内。中空旋转臂52内压力增加从而使得水从中空旋转臂52上的轴向引流槽逆时针喷射而出,于此同时两个中空旋转臂52开始顺时针旋转。轴向引流槽喷射出的水沿整个圆周面均匀喷射至米层上,喷洒至米层上的水渗透过米层和篦子2并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11排出,米层内的米粒在该渗透过程中吸水,实现流动水泡米。于本实施例中,泡米的过程大约需30分钟,在该过程中,中空旋转臂52持续向米层喷水。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米层内会残留水分,故在泡米的过程中也可设置中空旋转臂阶段性喷水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此外,由于储水箱41上安装有水位传感器45。于其它实施例中,当水位传感器感45应到有水进入储水箱41时即可开启加热件44,以高于常温的热水进行泡米。此时为节省水的加热时间,加热件的功率会尽可能的加大以保证出水的速度和温度。
第二阶段,蒸汽蒸制。进水阀42关闭外部进水,加热件44加热储水箱41 内剩余的水。水沸腾产生蒸汽,蒸汽进入经溢流蒸汽管43和中空转轴51进入中空旋转臂52并从轴向引流槽逆时针上喷出,蒸汽喷出的同时中空旋转臂52 顺时针旋转。同样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喷射出的蒸汽甩向边缘米层以提高喷洒均匀性。进一步的,旋转的中空旋转臂52使米层上方的气流产生旋涡,该气流旋涡增加了蒸汽穿透米层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垂直方向米层受热的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加热效率。
第三阶段,二次吸水。米饭蒸制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二次吸水。在该阶段内可以采用常温水泡米吸水,也可采用高温水泡米吸水。若采用常温水泡米则重复第一阶段即可。若采用高温水泡米则需在进水的同时打开加热件。
第四阶段,重复步骤二的蒸汽蒸制直至米饭蒸熟。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在蒸汽蒸制的过程可进行多次吸水。
本实施例以制作甑子饭为例来说明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的工作过程。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可也作为蒸锅使用;譬如对放置于篦子上鱼、杂粮以及馒头等食物进行蒸制;此时程序则无需执行第一阶段的泡米。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方便用户拿取篦子2,篦子2包括篦子本体21和设置于篦子本体21上的手提部22。为方便盖体3的开合,盖体3和锅体1之间还设置有液压杆7,盖体3上具有拉手8。于本实施例中,锅体1的外部具有外壳9,而为方便整个蒸饭器具的移动,外壳9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 1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及其变化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喷洒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轴向引流槽上的两个导流增压板54。导流增压板54在对轴向引流槽喷射出的水和蒸汽进行引流导向以提高喷洒均匀性的同时旋转的导流增加板54还增强了锅体1内的气流旋涡,从而加速高温蒸汽穿透米层,进一步提高蒸制的效率。图8中两个箭头的方向为中空旋转臂和导流增压板的旋转方向。
于本实施例中,导流增压板54为向外凸起的曲面板。由于中空旋转臂52 的旋转作用力来自于轴向引流槽的水平喷射力。于本实施例中,设置导流增压板54靠近轴向引流槽一端处的曲率小于另一端的曲率,靠近轴向引流槽一端处的小曲率使得轴向引流槽能维持较高的水平喷射力以推动中空旋转臂52旋转。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当轴向引流槽的喷射速度和压力均很大时导流增压板也可为等曲率的圆弧曲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及其变化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9至图1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喷洒组件5’包括密封设置于盖体3下方的喷洒盆51’,喷洒盆51’的内底壁至盖体3的外底壁的距离D大于等3毫米且小于等于50毫米,喷洒盆51’的底部具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喷洒孔511’,溢流蒸汽管43输出的水和蒸汽经盖体3’阻挡增增压后从喷洒孔511’喷出。
于本实施例中,盖体3和喷洒盆51’密封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了引流空间。由于喷洒孔511’的孔径很小,从溢流蒸汽管43输出的水和蒸汽快速充满引流空间。随着水和蒸汽的增加,引流空间内的压力不断的增加,当引流空间内具有足够的压力时,其内的水和蒸汽快速且顺畅地从每个喷洒孔511’喷出并进入米层,从而实现泡米和蒸制的均匀性。
优选的,设置喷洒盆51’的内底壁至盖体3’的外底壁的距离D等于10毫米;喷洒孔511’的直径为1毫米。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喷洒盆的内底壁至盖体的外底壁的距离D可为3毫到50毫米内的其它数值;喷洒孔的直径可为0.5毫米到3毫米内的其它数值。
于本实施例中,喷洒盆51’的侧壁上也具有多个径向喷洒孔512’,喷洒孔512’沿径向喷洒水或蒸汽,经锅体1的内壁阻挡后滴落至边缘的米层以使边缘米层能充分吸水和加热。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当喷洒盆的底面直径接近或等于米层的表面直径时可无需设置径向喷洒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中锅体的底部具有一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在泡米时喷洒组件将水汽发生器输出的水均匀持续地喷洒至米层上,水逐渐渗透米层和篦子进而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采用流动水对米层进行非蓄水式浸泡,水渗透米层的过程中米粒吸水,于此同时渗透的水实时带走米粒浸泡过程中逐渐析出至表面的淀粉,淀粉不会在锅体和管道内沉积,锅体和管道内具有很高的洁净度。进一步的,非蓄水式泡米使得锅体内无需设置任何的阀门开关,不仅大大简化了锅体的结构,同时也避免了含淀粉的浸泡水在阀门开关等部件上沉积。此外,在蒸制阶段中,锅体底部的排放口使得蒸汽能自上而下穿透并加热米层;自上而下的蒸汽传输方向与米层内水分的重力方向相同,蒸汽在传输的过程中顺势将米层内和篦子上残留的水分带出,从而确保蒸制后各区域的米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底部具有一处于常开状态的排放口;
篦子,设置于所述锅体内;
盖体,打开或密封盖合于所述锅体;
水汽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盖体或锅体以输出水或蒸汽;
喷洒组件,连通所述水汽发生器且位于米层的上方;
其中,在泡米沥水阶段,水汽发生器输送水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将水均匀喷洒至篦子上的米层,水渗透米层和篦子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在水流动渗透的过程中米层吸水;
在蒸制阶段,水汽发生器输送蒸汽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将蒸汽均匀喷洒至篦子上的米层,蒸汽穿过米层和篦子从锅体底部的排放口排出,蒸汽穿过米层的同时加热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包括:
中空转轴,旋转连接于水汽发生组件的输出端;
至少两个中空旋转臂,连接于中空转轴,每一中空旋转臂上均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水平引流通道,水平引流通道的喷射方向与中空旋转臂的旋转方向相反,水平引流通道输出水或蒸汽的同时产生推动中空旋转臂旋转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引流通道包括至少一条延伸至中空旋转臂的端部且开口朝向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轴向引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还包括对应设置于多个轴向引流槽上的多个导流增压板,所述导流增压板为曲面板且跟随对应的中空旋转臂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穿射盖体并伸入锅体内,喷洒组件还包括转轴连接件,转轴连接件外套于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和中空转轴的连接处,转轴连接件的上端固定于盖体,下端具有一钩槽,中空转轴上具有与所述钩槽相配合的凸起部,中空转轴相对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和转轴连接件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中空转轴内套于水汽发生组件的输出端,转轴连接件的中部和中空转轴之间形成旋转间隙,凸起部的表面为圆弧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水汽发生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所述水汽发生器的输出端穿射下盖以伸入锅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发生器包括:
储水箱;
进水阀,设置于所述盖体且连接储水箱,向储水箱内供水增压;
溢流蒸汽管,垂直设置于储水箱内,溢流蒸汽管的底部穿射储水箱底部和下盖以伸入锅体内,储水箱内的蒸汽和高于溢流蒸汽管上端面的水通过溢流蒸汽管输出至喷洒组件;
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水箱,加热储水箱内的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设置于储水箱内的加热管且所述加热管部分贴覆于溢流蒸汽管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包括设置于盖体下方的喷洒盆,喷洒盆的内底壁至盖体外底壁的距离D大于等于3毫米且小于等于50毫米,喷洒盆的底部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洒孔,水汽发生器输出的水和蒸汽经盖体阻挡增加从喷洒孔喷出。
CN202020941038.XU 2020-05-28 2020-05-28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Active CN212438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1038.XU CN212438231U (zh) 2020-05-28 2020-05-28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1038.XU CN212438231U (zh) 2020-05-28 2020-05-28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8231U true CN212438231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1038.XU Active CN212438231U (zh) 2020-05-28 2020-05-28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8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7436B (zh) 一种清洗机
CN101336821B (zh) 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28382A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201039972Y (zh) 一种多功能洗碗机
CN202859061U (zh) 一种清洗装置
CN212438231U (zh)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CN203207984U (zh) 一种清洗机
CN111466782A (zh) 流动水泡米式电饭甑
CN212591687U (zh) 烹饪设备
KR20080011995A (ko) 수저 전용 세척기
CN209808263U (zh) 快热式蒸汽消毒洗碗机
CN209136176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电蒸箱
CN214341658U (zh) 一种具有米汤收集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03536264A (zh) 勺型叶片拨水式双轴洗碗机
CN210541430U (zh) 一种冷热式洗碗机
CN208973306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109480737B (zh) 快热式蒸汽消毒洗碗机
CN218899147U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沥米蒸饭机
CN211212675U (zh) 一种磨豆咖啡机的上水装置以及磨豆咖啡机
CN220538784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洗涤水槽
CN215424218U (zh) 蒸烤箱
CN216167307U (zh) 一种茶具自动清洗设备及茶盘
CN104095599A (zh) 双轴拨水式洗碗机
CN210114326U (zh) 一种智能炊饭器
CN209059094U (zh) 一种新型家居用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