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4863U - 一种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4863U
CN212434863U CN202021327893.8U CN202021327893U CN212434863U CN 212434863 U CN212434863 U CN 212434863U CN 202021327893 U CN202021327893 U CN 202021327893U CN 212434863 U CN212434863 U CN 212434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rod
grounding
shaped cavit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78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望
杨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osup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osup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osup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osupe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78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4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4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4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固接有支撑杆并设有穿孔,穿孔内竖直设有接地柱,接地柱的一侧内设有第一条形腔,第一条形腔内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导向复位机构,接地柱内贯穿设有导电棒,接地柱的下端设有与导电棒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的锥头,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内设有抵紧机构,接地柱的另一侧设有与导电棒连通的第二条形腔,第二条形腔设有与导电棒接触的导电片,导电片连接有接地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地装置采用脚踩的方式,利于用力,从而适应土质坚硬的地面。

Description

一种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装置一般包括导电棒和接地线,用于电力设备接地。接地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人工将导电棒楔入土地中,使其与土地接触完成电力设备的接地,使用方法多需将棒楔入地下,再将接地线接于导电棒上才能实现电力设备接地。
现有接地装置大多使用手动安插的方式不能适应一些土质坚硬的地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适应土质坚硬的地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地装置,包括:
基座,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穿孔;
支撑杆,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竖直穿设在所述穿孔中的接地柱,所述接地柱的两相对侧分别有竖直且朝向外侧开口的第一条形腔和第二条形腔;所述接地柱中设有竖直且与所述第二条形腔连通的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一条形腔隔离,所述接地柱的上端固定有踏板;
设在所述第一条形腔内的导向复位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延伸入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所述导向复位机构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并始终向所述接地柱施加向上的复位力;
穿设在所述轴孔中的导电棒,所述第二条形腔中设有与所述导电棒接触的导电片;
设在所述接地柱下端的锥头,所述锥头与所述导电棒连接;
固定连接在所述穿孔内壁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设有抵紧机构,所述抵紧机构与所述导电片连接并向所述导电片施加使其与所述导电棒始终保持接触的复位力;
接地线,与所述导电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复位机构包括:
导向杆,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条形腔内;
设在所述第一条形腔内壁的条形口,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经所述条形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条形腔内;
设在所述支撑杆中并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导向杆活动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套设在所述导向杆外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顶抵所述第一条形腔的顶壁,下端顶抵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始终向所述接地柱施加向上的弹力。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或者,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穿孔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导电棒下端与所述锥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锥头的两侧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限位口。
优选地,所述抵紧机构包括:
设在所述固定杆内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内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块;
固定在所述滑块前侧的抵杆,所述抵杆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条形腔内并与所述导电片固定连接;
设在所述滑块后侧与所述滑移腔内壁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始终向所述滑块施加朝向所述导电棒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地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具有穿孔的基座,并在穿孔内活动设置接地柱,接电柱的下端连接有锥头。将本接地装置放置于地面上,用脚踩踏即可完成锥头插地,利于用力,适应土质坚硬的地面。
2、设置有导电棒与导电片,导电片与抵紧机构连接,能够在接地柱下移时始终接触,无需接地后,将接电线接入,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接地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接地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踏板、2接地柱、3导电棒、4第二条形腔、5接地线、6螺纹、7锥头、8穿孔、9基座、10抵杆、11导电片、12固定杆、13第二弹簧、14条形口、15第一弹簧、16第一条形腔、17支撑杆、18导向杆、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包括基座9和支撑杆17。基座9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穿孔8,支撑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基座9上。如图1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杆17呈镜像的Z字形,其下端固定在穿孔8的内壁上。或者,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杆17呈多端弯折状,其下端固定在基座9的上表面。
穿孔8内竖直设有接地柱2,接地柱2的外径小于穿孔8的内径,从而接地柱2与穿孔8的内壁之间间隔,形成间隙装配,进而接地柱2可在穿孔8中上下移动。
接地柱2的上端固定有踏板1,便于踩踏。
接地柱2的一侧内壁设有竖直且朝向外侧开口的第一条形腔16,另一侧内设有竖直且朝向外侧开口的第二条形腔4。其中,第一条形腔16和第二条形腔4分布在接地柱2的相对侧,具体的,第一条形腔16位于接地柱2的左侧,第二条形腔4位于接地柱2的右侧,两个条形腔的开口方向相对。籍此设计,用于避免与两个条形腔配合的结构存在互相干涉的问题。
支撑杆17的上端设在第一条形腔16中,并且与第一条形腔16的内壁间隔,避免接地柱2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第一条形腔16与支撑杆7接触而摩擦,保证接地柱2上下移动的顺畅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17整体与接地柱2保持间隔,两者之间不发生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条形腔16内设有与支撑杆17连接的导向复位机构,导向复位机构与支撑杆17连接并始终向接地柱2施加向上的复位力。具体的,如图4所示,导向复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第一条形腔16内的导向杆18,第一条形腔16的内壁设有条形口14,支撑杆17的上端经条形口14延伸至第一条形腔16内。支撑杆17伸入所示第一条形腔16中的部分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171,通孔171的内径大于导向杆18的外径,导向杆18活动穿设在通孔171中,从而导向杆18贯穿支撑杆17,并形成间隙配合。导向杆18上位于支撑杆17上端与第一条形腔16内顶部间套设有第一弹簧15,即第一弹簧15套设在导向杆8外,上端顶抵第一条形腔16的顶壁,下端顶抵支撑杆17的上表面。当需要取消接地时,只需将锥头7拉出地面,此时摩擦力与阻力小于第一弹簧15对接地柱2施加的向上的弹力,则通过第一弹簧15能够完成接地柱2的复位。
接地柱2中设有竖直的轴孔20,轴孔20中设有导电棒3,即导电棒3贯穿设在接地驻2内。轴孔20与第二条形腔4连通,而与第一条形腔16间隔不连通。因此,第一条形腔4和第二条形腔16设在轴孔20的两侧。
接地柱2的下端设有锥头7,锥头7与导电棒3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具体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设在导电棒3靠近下端外壁的螺纹6,锥头7的上端设有与螺纹6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导电棒3下端与锥头7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便锥头7磨损严重后进行更换。锥头7的两侧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限位口71,以在锥头7插入地面以下,由泥土提供限位作用。
穿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内设有抵紧机构,抵紧机构与导电片11连接并向导电片3施加使其与导电棒3始终保持接触的复位力。固定杆12呈水平或横向设置,其一端(右端)固定在穿孔8内壁,另一端(左端)向穿孔8内水平延伸。
如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抵紧机构包括设在固定杆12内的滑移腔30,滑移腔30内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块19,滑块19的前侧固定有抵杆10,抵杆10的末端延伸至第二条形腔4内并与导电片11固定连接,滑块19的后侧固定有第二弹簧13,滑块19与滑移腔30内壁间通过第二弹簧13连接。第二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始终向滑块19施加朝向导电棒3的弹力。
第二条形腔4设有与导电棒3接触的导电片11,导电片11连接有接地线5,导电片11通过第二弹簧13的弹性作用始终与导电棒3保持接触,导电棒3与锥头7接触,导电片11连接接地线5,从而无需再次接入接地线。
接地线5穿设在基座9中,由基座9对接地线5形成保护。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地装置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基座9放置在地面上,用户用脚向下踩踏踏板1,带动接地柱2向下移动,接地柱2将锥头7插入地面。此时由于锥头7与泥土的摩擦力以及多个倾斜向上的限位口(71)的限位作用大于第一弹簧15对接地柱2施加的向上的的弹力,使得锥头7维持在插入泥土内的状态。导电片11通过第二弹簧13的弹性作用始终与导电棒3接触,导电棒3与锥头7接触,导电片11连接接地线5,从而无需再次接入接地线,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地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具有穿孔8的基座9,并在穿孔8内活动设置接地柱2,接电柱2的下端连接有锥头7。将本接地装置放置于地面上,用脚踩踏即可完成锥头7插地,利于用力,适应土质坚硬的地面。
2、设置有导电棒3与导电片11,导电片11与抵紧机构连接,能够在接地柱2下移时始终接触,无需接地后,将接电线接入,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9),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穿孔(8);
支撑杆(17),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9)上;
竖直穿设在所述穿孔(8)中的接地柱(2),所述接地柱(2)的两相对侧分别有竖直且朝向外侧开口的第一条形腔(16)和第二条形腔(4);所述接地柱(2)中设有竖直且与所述第二条形腔(4)连通的轴孔(20),所述轴孔(20)与所述第一条形腔(16)隔离,所述接地柱(2)的上端固定有踏板(1);
设在所述第一条形腔(16)内的导向复位机构,所述支撑杆(17)的上端延伸入所述第一条形腔(16)中;所述导向复位机构与所述支撑杆(17)连接并始终向所述接地柱(2)施加向上的复位力;
穿设在所述轴孔(20)中的导电棒(3),所述第二条形腔(4)中设有与所述导电棒(3)接触的导电片(11);
设在所述接地柱(2)下端的锥头(7),所述锥头(7)与所述导电棒(3)连接;
固定连接在所述穿孔(8)内壁上的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内设有抵紧机构,所述抵紧机构与所述导电片(11)连接并向所述导电片(11)施加使其与所述导电棒(3)始终保持接触的复位力;
接地线(5),与所述导电片(1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复位机构包括:
导向杆(18),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条形腔(16)内;
设在所述第一条形腔(16)内壁的条形口(14),所述支撑杆(17)的上端经所述条形口(14)延伸至所述第一条形腔(16)内;
设在所述支撑杆(17)中并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171),所述导向杆(18)活动穿设在所述通孔(171)中;
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8)外的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上端顶抵所述第一条形腔(16)的顶壁,下端顶抵所述支撑杆(17)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并始终向所述接地柱(2)施加向上的弹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基座(9)的上表面;或者,所述支撑杆(1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穿孔(8)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3)下端与所述锥头(7)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7)的两侧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限位口(7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机构包括:
设在所述固定杆(12)内的滑移腔(30),所述滑移腔(30)内设有可在其内滑动的滑块(19);
固定在所述滑块(19)前侧的抵杆(10),所述抵杆(10)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条形腔(4)内并与所述导电片(11)固定连接;
设在所述滑块(19)后侧与所述滑移腔(30)内壁之间的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并始终向所述滑块(19)施加朝向所述导电棒(3)的弹力。
CN202021327893.8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接地装置 Active CN212434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7893.8U CN212434863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7893.8U CN212434863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4863U true CN212434863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7893.8U Active CN212434863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48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7245A (zh) * 2024-04-08 2024-05-10 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管路接地结构
CN118017245B (zh) * 2024-04-08 2024-05-31 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管路接地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7245A (zh) * 2024-04-08 2024-05-10 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管路接地结构
CN118017245B (zh) * 2024-04-08 2024-05-31 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管路接地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34863U (zh) 一种接地装置
CN100463300C (zh) 按压式安全电源插座
CN2850031Y (zh) 带保护门的安全插座
CN110911242A (zh) 一种便捷式塑壳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CN204966897U (zh) 一种可伸缩的地极插销转换器
CN210350243U (zh) 一种建筑电气部件的质量保护装置
CN211183196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用固定装置
CN213460250U (zh) 一种新型插座保护门
CN214337048U (zh) 一种过载自断电型安全插座
CN210628630U (zh) 一种电缆头快速接地装置
CN210350260U (zh) 一种插头用压线装置
CN103762439A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防触电安全保护门
CN209374812U (zh) 一种安全型两插推动结构
CN217388701U (zh) 一种电网通信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终端
CN215343108U (zh) 一种插座防触电保护门结构及其插座
CN110277694A (zh) 具有防短接装置误拔和防触电结构的智能电能表用接插件
CN110233385A (zh) 一种便于取出的插座
TWM397090U (en) Socket with switch function
CN218070397U (zh) 一种方便接电的柱塞泵
CN221057326U (zh) 一种新型永磁机构开关
CN211126320U (zh) 一种母端子及连接器
CN218101917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
CN211428419U (zh) 一种用于电源插座的五孔插座保护门
CN218730529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20341571U (zh) 一种组合开关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