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4327U -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4327U
CN212434327U CN202021632953.7U CN202021632953U CN212434327U CN 212434327 U CN212434327 U CN 212434327U CN 202021632953 U CN202021632953 U CN 202021632953U CN 212434327 U CN212434327 U CN 212434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ble
reinforcement
protective layer
density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29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329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4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4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4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具有第一外护层、两根第一电单元、两根第二电单元和一根第一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层的主体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内部设有一根第二电单元,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内部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第一加强件位于加强件容腔内,所述每个第二容腔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散热性能好、抗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光电混合缆。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5G建设的大范围推广,光缆的需求越来越大,运营商对光缆的渗水性能的需求越来越严格。
现有技术中,如CN210052571U公开了一种室内用光电混合缆,具有保护层、两根电单元和多根光通信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由保护层主体和隔离条构成,保护层主体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第一容腔和两个独立的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通过隔离条隔离,保护层主体外缘为八边形,其中四条边为直边,位于上述四条边之间的另外四条边为向内侧凹进的弧形边,第一容腔呈上下两端大中部小的形状,且电单元的直径大于第一容腔中部最小宽度,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光电混合缆抗压性能不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缆,具有第一外护层、两根第一电单元、两根第二电单元和一根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电单元由第一导电体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外的第一保护层构成,所述第二电单元由第二导电体和挤塑在第二导电体外的第二保护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由第一外护层主体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每个第二容腔内设有一根第二电单元,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每个第一容腔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所述限位部件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的外径,防止第一电单元脱离限位部件,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所述每个第二容腔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同侧的两个拐点G与同侧两个限位部件的连接部固定第二电单元,减少第一外护层主体与第二电单元的接触面,有利于第二电单元工作时,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保护层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材料为铜或铝。
一种光电混合缆,具有第一外护层、两根第一电单元、两根光通信部件和一根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电单元由第一导电体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外的第一保护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由第一外护层主体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每个第二容腔内设有一根光通信部件,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每个第一容腔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所述限位部件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的外径,防止第一电单元脱离限位部件,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所述每个第二容腔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同侧的两个拐点G与同侧两个限位部件的连接部固定第二电单元,减少第一外护层主体与第二电单元的接触面,有利于第二电单元工作时,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
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部件由松套管和设于松套管内的至少一根光纤或光纤带构成,所述光纤带由至少两根光纤并带而成。
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材料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61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
当使用光纤带时,增加了光电混合缆的纤芯密度,提高了光信号的传输容量。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层外还设有第二外护层,第一外护层和第一外护层的凹进处形成的空隙内设有一个第二加强件。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强件材料为磷化钢丝或不锈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护层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尼龙。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增加了第二外护层和第二加强件,提高了电缆的抗拉伸性能,增强了对电缆内部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的保护。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容腔为非圆形,第一加强件外壁完全紧贴加强件容腔的内壁,提高电缆的抗扭转性能。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材料为铜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尼龙。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光通信部件之间相互隔离,且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或光通信部件,和第一外护层主体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提高了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散热效率,降低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发热,间接提高了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载流量,间接延长了第一外护层的热老化时间,延长了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使用寿命;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或光通信部件无需使用扎纱等材料固定,节省材料成本,节约仓储空间和物料管理成本,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当第二加强件处受到压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外护层本身的弹性减轻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或光通信部件所受的压力,提高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抗压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散热性能好、抗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外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护层、11.第一外护层主体、12.限位部件、13.第一容腔、14.加强件容腔、15.第二容腔、2.第一电单元、21.第一保护层、22.第一导电体、3.第二电单元、31.第二保护层、32.第二导电体、4.第一加强件、5.第二加强件、6.光通信部件、61.松套管、62.光纤、63.光纤带、7.第二外护层、G.拐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和图2,一种电缆,具有第一外护层1、两根第一电单元2、两根第二电单元3和一根第一加强件4,所述第一电单元2由第一导电体22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22外的第一保护层21构成,所述第二电单元3由第二导电体32和挤塑在第二导电体32外的第二保护层3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由第一外护层主体11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15,每个第二容腔15内设有一根第二电单元3,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12,限位部件12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13,每个第一容腔13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2,所述限位部件12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11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2的外径,防止第一电单元2脱离限位部件12,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12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14,第一加强件4位于加强件容腔14内,所述每个第二容腔15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11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同侧的两个拐点G与同侧两个限位部件12的连接部固定第二电单元3,减少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与第二电单元3的接触面,有利于第二电单元3工作时,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所述加强件容腔14为非圆形,第一加强件4外壁完全紧贴加强件容腔14的内壁,提高电缆的抗扭转性能。
实施例2
请见图3和图2,一种电缆,具有第一外护层1、两根第一电单元2、两根第二电单元3和一根第一加强件4,所述第一电单元2由第一导电体22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22外的第一保护层21构成,所述第二电单元3由第二导电体32和挤塑在第二导电体32外的第二保护层3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由第一外护层主体11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15,每个第二容腔15内设有一根第二电单元3,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12,限位部件12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13,每个第一容腔13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2,所述限位部件12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11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2的外径,防止第一电单元2脱离限位部件12,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12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14,第一加强件4位于加强件容腔14内,所述每个第二容腔15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11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同侧的两个拐点G与同侧两个限位部件12的连接部固定第二电单元3,减少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与第二电单元3的接触面,有利于第二电单元3工作时,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所述加强件容腔14为非圆形,第一加强件4外壁完全紧贴加强件容腔14的内壁,提高电缆的抗扭转性能,所述第一外护层1外还设有第二外护层7,第一外护层1和第一外护层1的凹进处形成的空隙内设有一个第二加强件5。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第二外护层7和第二加强件5,提高了电缆的抗拉伸性能,增强了对电缆内部第一电单元2和第二电单元3的保护。
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保护层31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
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32材料为铜或铝。
实施例3
请见图4和图2,一种光电混合缆,具有第一外护层1、两根第一电单元2、两根光通信部件6和一根第一加强件4,所述第一电单元2由第一导电体22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22外的第一保护层21构成,所述光通信部件6由松套管61和设于松套管61内的至少一根光纤6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由第一外护层主体11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15,每个第二容腔15内设有一根光通信部件6,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12,限位部件12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13,每个第一容腔13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2,所述限位部件12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11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2的外径,防止第一电单元2脱离限位部件12,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12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14,第一加强件4位于加强件容腔14内,所述每个第二容腔15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11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同侧的两个拐点G与同侧两个限位部件12的连接部固定第二电单元3,减少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与第二电单元3的接触面,有利于第二电单元3工作时,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所述加强件容腔14为非圆形,第一加强件4外壁完全紧贴加强件容腔14的内壁,提高电缆的抗扭转性能,所述第一外护层1外还设有第二外护层7,第一外护层1和第一外护层1的凹进处形成的空隙内设有一个第二加强件5。
上述实施例中,增加了光通信部件6,可以同时传递光信号和电信号。
实施例4
请见图5和图2,一种光电混合缆,具有第一外护层1、两根第一电单元2、两根光通信部件6和一根第一加强件4,所述第一电单元2由第一导电体22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22外的第一保护层21构成,所述光通信部件6由松套管61和设于松套管61内的至少一根光纤带6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由第一外护层主体11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15,每个第二容腔15内设有一根光通信部件6,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12,限位部件12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13,每个第一容腔13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2,所述限位部件12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11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2的外径,防止第一电单元2脱离限位部件12,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12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14,第一加强件4位于加强件容腔14内,所述每个第二容腔15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11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同侧的两个拐点G与同侧两个限位部件12的连接部固定第二电单元3,减少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与第二电单元3的接触面,有利于第二电单元3工作时,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所述加强件容腔14为非圆形,第一加强件4外壁完全紧贴加强件容腔14的内壁,提高电缆的抗扭转性能,所述第一外护层1外还设有第二外护层7,第一外护层1和第一外护层1的凹进处形成的空隙内设有一个第二加强件5,所述光纤带63由至少两根光纤62并带而成。
本实施例,增加了光电混合缆的纤芯密度,提高了光信号的传输容量。
上述实施例2至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62材料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上述实施例2至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61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
上述实施例2至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护层7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尼龙。
上述实施例2至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强件5材料为磷化钢丝或不锈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件4材料为磷化钢丝或不锈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护层21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尼龙。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22材料为铜或铝。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尼龙。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单元2和第二电单元3、光通信部件6之间相互隔离,且第一电单元2,和第二电单元3或光通信部件6,和第一外护层主体11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提高了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散热效率,降低电缆或光电混合缆发热,间接提高了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载流量,间接延长了第一外护层1的热老化时间,延长了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使用寿命;第一电单元2和第二电单元3或光通信部件6无需使用扎纱等材料固定,节省材料成本,节约仓储空间和物料管理成本,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当第二加强件5处受到压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外护层1本身的弹性减轻第一电单元2和第二电单元3或光通信部件6所受的压力,提高电缆或光电混合缆的抗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或光电混合缆抗压性能差的问题。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具有第一外护层(1)、两根第一电单元(2)、两根第二电单元(3)和一根第一加强件(4),所述第一电单元(2)由第一导电体(22)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22)外的第一保护层(21)构成,所述第二电单元(3)由第二导电体(32)和挤塑在第二导电体(32)外的第二保护层(3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由第一外护层主体(11)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15),每个第二容腔(15)内设有一根第二电单元(3),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12),限位部件(12)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13),每个第一容腔(13)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2),所述限位部件(12)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11)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2)的外径,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12)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14),第一加强件(4)位于加强件容腔(14)内,所述每个第二容腔(15)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11)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保护层(31)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32)材料为铜或铝。
4.一种光电混合缆,具有第一外护层(1)、两根第一电单元(2)、两根光通信部件(6)和一根第一加强件(4),所述第一电单元(2)由第一导电体(22)和挤塑在第一导电体(22)外的第一保护层(2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护层(1)由第一外护层主体(11)构成,所述第一外护层主体(11)上下两侧中部向内部凹进,形成两个第二容腔(15),每个第二容腔(15)内设有一根光通信部件(6),每个凹进处各连接两个弧形的限位部件(12),限位部件(12)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容腔(13),每个第一容腔(13)内设有一根第一电单元(2),所述限位部件(12)末端离第一外护层主体(11)得最短距离小于第一电单元(2)的外径,同一侧对应的两个限位部件(12)外壁相连,与限位部件(12)共同形成一个加强件容腔(14),所述每个第二容腔(15)对应的第一外护层主体(11)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拐点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部件(6)由松套管(61)和设于松套管(61)内的至少一根光纤(62)或光纤带(63)构成,所述光纤带(63)由至少两根光纤(62)并带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62)材料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61)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护层(1)外还设有第二外护层(7),第一外护层(1)和第一外护层(1)的凹进处形成的空隙内设有一个第二加强件(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强件(5)材料为磷化钢丝或不锈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护层(7)材料为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烯烃或尼龙。
CN202021632953.7U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Active CN212434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2953.7U CN212434327U (zh)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2953.7U CN212434327U (zh)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4327U true CN212434327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2953.7U Active CN212434327U (zh)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4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8215A (zh) 一种5g网络用骨架式光缆或电缆
CN212540813U (zh) 一种具有耐压松套管的层绞式带状光缆
CN111781695A (zh) 一种拼接骨架光缆及电缆
CN210109435U (zh) 一种层绞式结构的光缆
CN212623256U (zh) 一种具有异形保护套的光缆
CN212647110U (zh) 一种嵌入式抗压光缆
CN211014753U (zh) 一种5g信息网络用骨架式光缆或电缆
CN212570461U (zh) 一种改进的蝶形电缆及光缆及光电缆
CN113625405A (zh) 一种光纤带光缆
CN111830653A (zh) 一种异形填充绳的光缆
CN114077023A (zh) 一种防鼠光缆
CN110853817A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210052579U (zh) 一种室内复合光缆
CN111667950A (zh) 一种分层分布的光电缆及高密度光缆
CN113534382B (zh) 一种具有耐压松套管的层绞式光缆、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1263880U (zh) 一种新型结构光缆或电缆或光电复合缆
CN111180132A (zh) 一种具有异型输电线的光电综合缆
CN212434327U (zh) 一种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CN210166545U (zh) 一种松套管及采用该松套管的光缆或电缆
CN117038192B (zh) 一种可扩展的光电综合缆
CN111751946A (zh) 一种具有异形结构的层绞式带状光缆
CN211265032U (zh) 一种多边形光电混合缆
CN113724935A (zh) 一种复合带状光缆
CN111768917A (zh) 一种异形电缆及光电混合缆
CN212434317U (zh) 一种室内电缆及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