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5405A - 一种光纤带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带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5405A
CN113625405A CN202111001392.XA CN202111001392A CN113625405A CN 113625405 A CN113625405 A CN 113625405A CN 202111001392 A CN202111001392 A CN 202111001392A CN 113625405 A CN113625405 A CN 113625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ccommodating cavity
opening
wall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13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5405B (zh
Inventor
吴杰
任建刚
王晓艳
王喆
邬胜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tz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13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5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5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5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5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2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fibre reinforc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4Central member to take up tensile loa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光单元(1)、位于光单元之外的第一保护层(2)、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绝缘线(13)构成;保护壳体具有特殊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散热效果优、产品结构小巧、材料耗用更少、光传输性能更稳定、纤芯密度更高、生产及施工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带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带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密度的增加,光纤带光缆的使用日益增多。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带光缆主要分为中心束管式、层绞式、骨架式;现有技术中,增加带状光缆纤芯密度的方法通常是增大松套管的直径,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光纤带,但是,增加了松套管,一方面使产品直径过大,不便于敷设,另外,需要增加管道容量,甚至重新敷设管道,给客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及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为了使通信光缆兼具电力传输或电信号传输的能力,现有技术中的中心束管式带状光缆采用将输电线直接放入护套的方式,这种方式同时输电线外套与护套粘结为一体,故检验、施工时极不方便分离,而且生产、使用中若输电线有局部缺限或损坏时,只能当作光缆使用,或者报废整根光缆。现有技术中的层绞式带状光缆采用将输电线与松套管一起绞合的方式,之一,由于输送电力时,一般来说输电线的直径较大,其与松套管绞合时,为使产品圆整,松套管与输电线直径要基本一致,这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有采用将输电线放在松套管的外间隙中,或者将松套管放在输电线的外间隙中的结构,这两种方式虽然达到了降低需要大直径的成本,但是其中输电线直接与套管接触,发热严重影响光通信,由于光纤一般的工作温度为-40-+60摄氏度,而电发热很多场合都会超过+60摄氏度,这样会造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中断或衰减的增大,使传输的距离变短;而且,由于松套管外间隙数量有限,故很难满足多路电传输的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所在技术领域人员作了大量研究,主要文献有以下几篇。
CN112689879A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具有骨架、传输部件、位于骨架外的第一保护层、及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松套管、位于松套管中的光纤带体,所述骨架为特殊的结构,松套管、传输部件位于骨架内,所述光纤带体由多根光纤带层叠而成,每根光纤带内具有多根光导纤维。其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更易制造、生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通信密度/电力输送密度更高。
CN112835162A公开了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骨架部件、多个松套部件、保护层、外护套,其特征在于骨架部件由骨架本体及多个骨叶构成,相邻的骨叶之间具有凹陷的骨架槽;松套部件的横截面是去除顶角的扇形,松套部件由松套管构成,松套管内部的上下边的近中央处具有长方形的套管主腔,主光纤带位于套管主腔内,套管主腔的长度远大于宽度,套管主腔的上下对称轴线与松套部件的上下对称轴线相重合;松套部件的小端位于骨架槽内,保护层包覆在松套部件之外,相邻的松套部件之间具有阻隔腔,外护套包覆在保护层之外。其具以下主要有益效果:产品直径更小、材料耗用更少、成本更低、纤芯密度更大、光纤带的取放更方便、更快速、更容易。
CN201229425U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域网的带信号线的新型接入光缆,包括光纤带及其套管和套管外依次包覆的阻水带层、铠装层、外护套,在外护套内设有信号导线。其兼有宽带接入及电信号传输功能,用于城域网不必另设信号导线就能满足用户信号监测的需要,敷设时布线施工方便,减少施工成本。
CN22689262U公开了一种兼有输电或传输电信号功能的中心束管式供电光缆,它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的外护层以及设置于外护层中的输电导线,所述缆芯包括光纤、中心束管、阻水层、钢带、填充物,钢带纵包在阻水层外,阻水层包覆在中心束管外,光纤置于中心束管中,填充物填充在光纤与中心束管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的输电导线至少有二根,彼此平行地设置在钢带外的外护层中,输电导线分别具有不同的可供识别区分的色彩。其具有成型容易,柔软性好、抗侧压强度高、施工时开剥方便、利于对输电导线识辩简单的优点。
但上述文献都不能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光纤带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光单元、位于光单元之外的第一保护层、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由保护壳体、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绝缘线构成;
所述保护壳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第一延伸壁、第二延伸壁、第三延伸壁、第四延伸壁构成,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的外端,第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的外端,第七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的外端,第八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的外端;第五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第六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七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第八侧壁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第一侧壁、第四延伸壁、第五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第二侧壁、第一延伸壁、第六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第三侧壁、第二延伸壁、第七侧壁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的宽度,第四侧壁、第三延伸壁、第八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的宽度;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构成,所有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内;所述绝缘线由电导体及将电导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绝缘线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绝缘层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绝缘层的外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绝缘层的外径大于第三开口的宽度,绝缘层的外径大于第四开口的宽度;
或者,所述保护壳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第一延伸壁、第二延伸壁、第三延伸壁、第四延伸壁构成,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的外端,第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的外端,第七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的外端,第八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的外端;第五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第六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七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第八侧壁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第一侧壁、第四延伸壁、第五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第二侧壁、第一延伸壁、第六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第三侧壁、第二延伸壁、第七侧壁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三开口的宽度,第四侧壁、第三延伸壁、第八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四开口的宽度;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构成,所有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内;所述绝缘线由电导体及将电导体包覆住的绝缘层构成,绝缘线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第三开口的宽度,绝缘层的外径不大于第四开口的宽度。
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中心加强件、位于中心加强件之外的多个光单元、位于相邻的光单元的外间隙中的填充绳、位于光单元及填充绳之外的第二保护层、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由保护壳体、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光导纤维带构成;
所述保护壳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第一延伸壁、第二延伸壁、第三延伸壁、第四延伸壁构成,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的外端,第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的外端,第七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的外端,第八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的外端;第五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第六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七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第八侧壁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第一侧壁、第四延伸壁、第五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第二侧壁、第一延伸壁、第六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第三侧壁、第二延伸壁、第七侧壁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三开口的宽度,第四侧壁、第三延伸壁、第八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四开口的宽度;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构成,所有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内;所述光导纤维带由多根光导纤维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粘结住的粘结体构成,光导纤维带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光导纤维带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不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不大于第三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不大于第四开口的宽度;
或者,所述保护壳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第一延伸壁、第二延伸壁、第三延伸壁、第四延伸壁构成,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的另一端,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第三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第四侧壁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的外端,第六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的外端,第七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的外端,第八侧壁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的外端;第五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第六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第七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第八侧壁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第一侧壁、第四延伸壁、第五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第二侧壁、第一延伸壁、第六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第三侧壁、第二延伸壁、第七侧壁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的宽度,第四侧壁、第三延伸壁、第八侧壁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的宽度;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构成,所有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内;所述光导纤维带由多根光导纤维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粘结住的粘结体构成,光导纤维带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小于第一容置腔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小于第二容置腔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小于第三容置腔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的宽度,光导纤维带的宽度小于第四容置腔的宽度。
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带被绝缘带所替代,绝缘带由导电带及整体包覆住导电带的绝缘套构成,绝缘套的宽度替代了光导纤维带的宽度。
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带被信号线所替代,所述信号线由内部具有输电功能的电传输体、电传输体外部包覆有电绝缘材料的塑料构成;或者所述信号线为光导纤维,或者所述信号线是内部包含至少一根光导纤维的光传输线。
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带被绝缘导线所替代,所述绝缘导线由导电体及将导电体包覆住的绝缘皮构成。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中心腔的横截面形状优选的是矩形。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是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护层的材料是聚酯扎纱或线或绳或聚酯带或无纺布。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护层的材料是聚酯带或无纺布或复合钢带或复合铝带。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三保护层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中心加强件的材料是钢丝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填充绳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纤的型号是G.651或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粘结层的材料是树脂。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的型号是G.651或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粘结体的材料是树脂。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导电带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套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导电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绝缘皮的材料是塑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散热效果优、产品结构小巧、材料耗用更少、光传输性能更稳定、纤芯密度更高、生产及施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实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使用的光单元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使用的保护壳体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实例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使用的光单元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使用的保护壳体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实例3中使用的光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实例4中使用的光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实例5中使用的光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放大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光单元、2—第一保护层、3—第二保护层、4—第三保护层、5—中心加强件、6—填充绳、11—保护壳体、12—光纤带、13—绝缘线、14—光导纤维带、15—绝缘带、16—信号线、17—绝缘导线、121—光纤、122—粘结层、131—电导体、132—绝缘层、141—光导纤维、142—粘结体、151—导电带、152—绝缘套、171—导电体、172—绝缘皮、110—中心腔、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第四侧壁、115—第五侧壁、116—第六侧壁、117—第七侧壁、118—第八侧壁、1110—第一开口、1120—第二开口、1130—第三开口、1140—第四开口、1111—第一延伸壁、1121—第二延伸壁、1131—第三延伸壁、1141—第四延伸壁、1115—第一容置腔、1126—第二容置腔、1137—第三容置腔、1148—第四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到图4,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光单元1、位于光单元之外的第一保护层2、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绝缘线13构成,保护壳体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第一延伸壁1111、第二延伸壁1121、第三延伸壁1131、第四延伸壁1141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第三侧壁1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第四侧壁114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1111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1121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1131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1141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115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1141的外端,第六侧壁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1111的外端,第七侧壁1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1121的外端,第八侧壁118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1131的外端;第五侧壁1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1110,第六侧壁11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1120,第七侧壁11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1130,第八侧壁118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1140;第一侧壁111、第四延伸壁1141、第五侧壁115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1115,第一容置腔1115与第一开口1110相连通,第一容置腔1115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第二侧壁112、第一延伸壁1111、第六侧壁116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1126,第二容置腔1126与第二开口1120相连通,第二容置腔1126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第三侧壁113、第二延伸壁1121、第七侧壁117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1137,第三容置腔1137与第三开口1130相连通,第三容置腔1137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第四侧壁114、第三延伸壁1131、第八侧壁118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1148,第四容置腔1148与第四开口1140相连通,第四容置腔1148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110;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12由多根光纤121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122构成,所有光纤带1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110内;所述绝缘线13由电导体131及将电导体包覆住的绝缘层132构成,绝缘线13位于第一容置腔1115、第二容置腔1126、第三容置腔1137、第四容置腔1148内,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
本实施实例的图中,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都具有三根绝缘线;实际上还可以是其它多根,且容置腔内的绝缘线数量可不等。
实施实例2
请见图5到图9,参考图1至图4,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中心加强件5、位于中心加强件5之外的多个光单元1、位于相邻的光单元1的外间隙中的填充绳6、位于光单元及填充绳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光导纤维带14构成,保护壳体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第一延伸壁1111、第二延伸壁1121、第三延伸壁1131、第四延伸壁1141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第三侧壁1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第四侧壁114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1111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1121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1131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1141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115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1141的外端,第六侧壁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1111的外端,第七侧壁1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1121的外端,第八侧壁118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1131的外端;第五侧壁1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1110,第六侧壁11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1120,第七侧壁11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1130,第八侧壁118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1140;第一侧壁111、第四延伸壁1141、第五侧壁115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1110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第二侧壁112、第一延伸壁1111、第六侧壁116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1120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第三侧壁113、第二延伸壁1121、第七侧壁117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1130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第四侧壁114、第三延伸壁1131、第八侧壁118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1140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110;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12由多根光纤121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122构成,所有光纤带1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110内;所述光导纤维带14由多根光导纤维141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粘结住的粘结体142构成,光导纤维带14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
本实施实例的图中,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都具有光导纤维带;实际上还可以是其它多根,且容置腔内的光导纤维带数量可不等;且光导纤维带内的光导纤维141的数量可以与光纤带12内光纤121的数量相等或不等。
本实施实例中,光单元1不局限于图上的三个,还可以是大于三的其它多个。
实施实例3
请见图10到图11,参考图1至图9,一种光纤带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2,不同之处在于光导纤维带被绝缘带15所替代,绝缘带15由导电带151及整体包覆住导电带的绝缘套152构成,绝缘套的宽度替代了光导纤维带的宽度。
图10、11中,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都具有一根绝缘带;实际上还可以是其它多根,且容置腔内的绝缘带数量可不等。
实施实例4
请见图12到图13,参考图1至图11,一种光纤带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2,不同之处在于光导纤维带被信号线16所替代,所述信号线由内部具有输电功能的电传输体、电传输体外部包覆有电绝缘材料的塑料构成;或者所述信号线为光导纤维,或者所述信号线是内部包含至少一根光导纤维的光传输线。
图12、13中,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都具有四根信号线;实际上还可以是其它多根,且容置腔内的信号线数量可不等。
实施实例5
请见图14到图15,参考图1至图13,一种光纤带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2,不同之处在于光导纤维带被绝缘导线17所替代,所述绝缘导线由导电体171及将导电体包覆住的绝缘皮172构成。
图14、15中,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都具有绝缘导线;实际上还可以是其它多根,且容置腔内的绝缘导线数量可相等或不等。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1的结构中,可省略第一保护层2,原因是绝缘线不会从第一至第四开口中逸出;当然,实施实例1中的保护壳体结构可用于其它任一实施实例中。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2的结构中,可以在每个保护壳体外包覆一层像实施实例1那样的第一保护层,这样,第一至第四开口中的部件同样不会逸出;当然,没有第一保护层时,每个光单元中,由于其四周要么被第二保护层所挡住、要么被中心加强件挡住,要么被相邻的保护壳体所挡住,要么被填充绳所挡住,故不具有第一保护层,其第一至第四开口内部的部件也不会逸出。
本申请中,绝缘线、绝缘带、绝缘导线可以用于输送不同的强电或弱电,即常规的电力或者是电信号。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1的结构实际构成了中心束管式带状光缆,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电线必需放在护套中,而在测试、施工中不易剥离的技术问题,同时,在加工或施工中,输电线有损坏时,只需简单更换输电线即可,不需要使整根光缆报废,同时提高了生产、检验、施工的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且,其中的绝缘线还可采用实施实例2至实施实例5中的任一种光导纤维带、绝缘带、信号线、或绝缘导线,甚至是其组合;且其中的保护壳体也可以采用实施实例2中的保护壳体。
本申请中,保护壳体是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材料是塑料,也可以是金属或合金。
本申请中,中心腔的横截面形状优选的是矩形,这样便于放置矩形的光纤带及光纤带的层叠体。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2-5中的保护壳体,也可以采用实施实例1中的保护壳体。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护层的材料是聚酯扎纱或线或绳或聚酯带或无纺布。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二保护层的材料是聚酯带或无纺布或复合钢带或复合铝带。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三保护层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中心加强件的材料是钢丝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填充绳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纤的型号是G.651或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粘结层的材料是树脂。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层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的型号是G.651或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粘结体的材料是树脂。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导电带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绝缘套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导电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绝缘皮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中,有效地将电、光进行了隔离,这样,使电发热对于光传输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且开口可以有效地散热,由于多个空置腔的存在,使得电可分散,同时增加了电传输能力,满足了多路传输的要求;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松套管、输电线直径一样大、材料耗用多、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散热效果优、产品结构小巧、材料耗用更少、光传输性能更稳定、纤芯密度更高、生产及施工效率更高。
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光单元(1)、位于光单元之外的第一保护层(2)、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绝缘线(13)构成;所述保护壳体(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第一延伸壁(1111)、第二延伸壁(1121)、第三延伸壁(1131)、第四延伸壁(1141)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第三侧壁(1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第四侧壁(114)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1111)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1121)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1131)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1141)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115)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1141)的外端,第六侧壁(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1111)的外端,第七侧壁(1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1121)的外端,第八侧壁(118)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1131)的外端;第五侧壁(1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1110),第六侧壁(11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1120),第七侧壁(11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1130),第八侧壁(118)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1140);第一侧壁(111)、第四延伸壁(1141)、第五侧壁(115)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1115),第一容置腔(1115)与第一开口(1110)相连通,第一容置腔(1115)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第二侧壁(112)、第一延伸壁(1111)、第六侧壁(116)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1126),第二容置腔(1126)与第二开口(1120)相连通,第二容置腔(1126)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第三侧壁(113)、第二延伸壁(1121)、第七侧壁(117)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1137),第三容置腔(1137)与第三开口(1130)相连通,第三容置腔(1137)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第四侧壁(114)、第三延伸壁(1131)、第八侧壁(118)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1148),第四容置腔(1148)与第四开口(1140)相连通,第四容置腔(1148)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110);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12)由多根光纤(121)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122)构成,所有光纤带(1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110)内;所述绝缘线(13)由电导体(131)及将电导体包覆住的绝缘层(132)构成,绝缘线(13)位于第一容置腔(1115)、第二容置腔(1126)、第三容置腔(1137)、第四容置腔(1148)内,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
2.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光单元(1)、位于光单元之外的第一保护层(2)、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绝缘线(13)构成;所述保护壳体(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第一延伸壁(1111)、第二延伸壁(1121)、第三延伸壁(1131)、第四延伸壁(1141)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第三侧壁(1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第四侧壁(114)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1111)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1121)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1131)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1141)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115)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1141)的外端,第六侧壁(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1111)的外端,第七侧壁(1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1121)的外端,第八侧壁(118)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1131)的外端;第五侧壁(1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1110),第六侧壁(11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1120),第七侧壁(11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1130),第八侧壁(118)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1140);第一侧壁(111)、第四延伸壁(1141)、第五侧壁(115)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1110)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第二侧壁(112)、第一延伸壁(1111)、第六侧壁(116)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1120)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第三侧壁(113)、第二延伸壁(1121)、第七侧壁(117)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1130)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第四侧壁(114)、第三延伸壁(1131)、第八侧壁(118)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1140)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110);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12)由多根光纤(121)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122)构成,所有光纤带(1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110)内;所述绝缘线(13)由电导体(131)及将电导体包覆住的绝缘层(132)构成,绝缘线(13)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绝缘层(132)的外径不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不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不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绝缘层(132)的外径不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
3.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中心加强件(5)、位于中心加强件(5)之外的多个光单元(1)、位于相邻的光单元(1)的外间隙中的填充绳(6)、位于光单元及填充绳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光导纤维带(14)构成;所述保护壳体(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第一延伸壁(1111)、第二延伸壁(1121)、第三延伸壁(1131)、第四延伸壁(1141)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第三侧壁(1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第四侧壁(114)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1111)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1121)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1131)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1141)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115)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1141)的外端,第六侧壁(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1111)的外端,第七侧壁(1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1121)的外端,第八侧壁(118)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1131)的外端;第五侧壁(1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1110),第六侧壁(11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1120),第七侧壁(11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1130),第八侧壁(118)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1140);第一侧壁(111)、第四延伸壁(1141)、第五侧壁(115)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开口(1110)相连通,第一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第二侧壁(112)、第一延伸壁(1111)、第六侧壁(116)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二开口(1120)相连通,第二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第三侧壁(113)、第二延伸壁(1121)、第七侧壁(117)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与第三开口(1130)相连通,第三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第四侧壁(114)、第三延伸壁(1131)、第八侧壁(118)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与第四开口(1140)相连通,第四容置腔的宽度等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110);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12)由多根光纤(121)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122)构成,所有光纤带(1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110)内;所述光导纤维带(14)由多根光导纤维(141)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粘结住的粘结体(142)构成,光导纤维带(14)位于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第四容置腔内,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不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
4.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中心加强件(5)、位于中心加强件(5)之外的多个光单元(1)、位于相邻的光单元(1)的外间隙中的填充绳(6)、位于光单元及填充绳之外的第二保护层(3)、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三保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由保护壳体(11)、位于保护壳体内部的多根光纤带(12)、位于保护壳体内的多根光导纤维带(14)构成;所述保护壳体(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第一延伸壁(1111)、第二延伸壁(1121)、第三延伸壁(1131)、第四延伸壁(1141)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端连接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第二侧壁(11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第三侧壁(1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第四侧壁(114)的一端连接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第一延伸壁(1111)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壁(1121)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三延伸壁(1131)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四延伸壁(1141)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第五侧壁(115)的一端连接在第四延伸壁(1141)的外端,第六侧壁(11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延伸壁(1111)的外端,第七侧壁(11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延伸壁(1121)的外端,第八侧壁(118)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延伸壁(1131)的外端;第五侧壁(1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一开口(1110),第六侧壁(11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12)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开口(1120),第七侧壁(11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壁(113)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三开口(1130),第八侧壁(118)的另一端与第四侧壁(114)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四开口(1140);第一侧壁(111)、第四延伸壁(1141)、第五侧壁(115)三者之间具有第一容置腔(1115),第一容置腔(1115)与第一开口(1110)相连通,第一容置腔(1115)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第二侧壁(112)、第一延伸壁(1111)、第六侧壁(116)三者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1126),第二容置腔(1126)与第二开口(1120)相连通,第二容置腔(1126)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第三侧壁(113)、第二延伸壁(1121)、第七侧壁(117)的三者之间具有第三容置腔(1137),第三容置腔(1137)与第三开口(1130)相连通,第三容置腔(1137)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第四侧壁(114)、第三延伸壁(1131)、第八侧壁(118)三者之间具有第四容置腔(1148),第四容置腔(1148)与第四开口(1140)相连通,第四容置腔(1148)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四者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且内部具有中心腔(110);第五侧壁(115)、第六侧壁(116)、第七侧壁(117)、第八侧壁(118)四者的外边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或同一椭圆柱面上;所述光纤带(12)由多根光纤(121)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122)构成,所有光纤带(1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中心腔(110)内;所述光导纤维带(14)由多根光导纤维(141)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粘结住的粘结体(142)构成,光导纤维带(14)位于第一容置腔(1115)、第二容置腔(1126)、第三容置腔(1137)、第四容置腔(1148)内,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111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小于第一容置腔(1115)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12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小于第二容置腔(1126)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大于第三开口(113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小于第三容置腔(1137)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大于第四开口(1140)的宽度,光导纤维带(14)的宽度小于第四容置腔(1148)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带被绝缘带(15)所替代,绝缘带(15)由导电带(151)及整体包覆住导电带的绝缘套(152)构成,绝缘套的宽度替代了光导纤维带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带被信号线(16)所替代,所述信号线由内部具有输电功能的电传输体、电传输体外部包覆有电绝缘材料的塑料构成;或者所述信号线为光导纤维,或者所述信号线是内部包含至少一根光导纤维的光传输线。
7.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导纤维带被绝缘导线(17)所替代,所述绝缘导线由导电体(171)及将导电体包覆住的绝缘皮(172)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中心腔的横截面形状是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是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纤的型号是G.651或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A1e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CN202111001392.X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光纤带光缆 Active CN113625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1392.XA CN113625405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光纤带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1392.XA CN113625405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光纤带光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5405A true CN113625405A (zh) 2021-11-09
CN113625405B CN113625405B (zh) 2023-03-03

Family

ID=7838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1392.XA Active CN113625405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光纤带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54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4558A (zh) * 2022-04-01 2022-06-07 祁源 一种具有内卷结构的光纤带光缆
CN116500737A (zh) * 2023-06-27 2023-07-28 常熟共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及复合光纤带光缆
CN116594133A (zh) * 2023-07-17 2023-08-15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折叠部件的光纤带光缆
CN116609903A (zh) * 2023-07-17 2023-08-18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CN116665981A (zh) * 2023-07-31 2023-08-29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弯曲光纤带的蝶形光缆及带状光缆及电力电缆
CN117238575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单元结构光电混合光缆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7713A1 (en) * 1998-03-25 1999-09-25 Fujikura Ltd. Optical-fiber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20136512A1 (en) * 2000-12-22 2002-09-26 Dallas George John 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a cable or duct with high compression resistance
US20030161596A1 (en) * 2000-12-26 2003-08-28 Register James A. Fiber optic ribbon interconnects and breakout cables
CN107527681A (zh) * 2017-02-15 2017-12-29 王国涛 一种颜色相间隔开的电缆或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011656A1 (en) * 2015-07-31 2019-01-1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CN111208613A (zh) * 2020-02-10 2020-05-29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及光纤带复合电缆
CN111403092A (zh) * 2020-04-23 2020-07-10 苏州专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或光电复合缆
CN111781695A (zh) * 2020-08-22 2020-10-16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骨架光缆及电缆
CN112233845A (zh) * 2020-11-10 2021-01-1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CN212905629U (zh) * 2020-09-17 2021-04-06 普天线缆集团(上海)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微结构的层绞式光缆
CN112904513A (zh) * 2020-10-20 2021-06-04 常熟共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用带状光缆、通信光缆及电力系统用电缆
CN213934336U (zh) * 2021-01-27 2021-08-10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光纤带室外光缆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7713A1 (en) * 1998-03-25 1999-09-25 Fujikura Ltd. Optical-fiber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234512A (zh) * 1998-03-25 1999-11-10 株式会社藤仓 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US6236790B1 (en) * 1998-03-25 2001-05-22 Fujikura Ltd. Optical-fiber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20136512A1 (en) * 2000-12-22 2002-09-26 Dallas George John 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a cable or duct with high compression resistance
US20030161596A1 (en) * 2000-12-26 2003-08-28 Register James A. Fiber optic ribbon interconnects and breakout cables
US20190011656A1 (en) * 2015-07-31 2019-01-1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CN107527681A (zh) * 2017-02-15 2017-12-29 王国涛 一种颜色相间隔开的电缆或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08613A (zh) * 2020-02-10 2020-05-29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及光纤带复合电缆
CN111403092A (zh) * 2020-04-23 2020-07-10 苏州专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或光电复合缆
CN111781695A (zh) * 2020-08-22 2020-10-16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骨架光缆及电缆
CN212905629U (zh) * 2020-09-17 2021-04-06 普天线缆集团(上海)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微结构的层绞式光缆
CN112904513A (zh) * 2020-10-20 2021-06-04 常熟共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用带状光缆、通信光缆及电力系统用电缆
CN112233845A (zh) * 2020-11-10 2021-01-1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CN213934336U (zh) * 2021-01-27 2021-08-10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光纤带室外光缆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4558A (zh) * 2022-04-01 2022-06-07 祁源 一种具有内卷结构的光纤带光缆
CN116500737A (zh) * 2023-06-27 2023-07-28 常熟共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及复合光纤带光缆
CN116594133A (zh) * 2023-07-17 2023-08-15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折叠部件的光纤带光缆
CN116609903A (zh) * 2023-07-17 2023-08-18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CN116594133B (zh) * 2023-07-17 2023-09-19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折叠部件的光纤带光缆
CN116609903B (zh) * 2023-07-17 2023-12-05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CN116665981A (zh) * 2023-07-31 2023-08-29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弯曲光纤带的蝶形光缆及带状光缆及电力电缆
CN116665981B (zh) * 2023-07-31 2023-09-29 苏州知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弯曲光纤带的蝶形光缆及带状光缆及电力电缆
CN117238575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单元结构光电混合光缆
CN117238575B (zh) * 2023-11-10 2024-01-26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单元结构光电混合光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5405B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25405B (zh) 一种光纤带光缆
KR101261320B1 (ko) 광전 복합 케이블
CN112151216A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通信光缆及光纤带
CN114077023B (zh) 一种防鼠光缆
CN112233845A (zh) 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CN113625404A (zh) 一种易于开剥的光纤带光缆
CN110853817A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113711320A (zh) 一种室内外两用通信光缆及电缆
CN111667950A (zh) 一种分层分布的光电缆及高密度光缆
CN111180132A (zh) 一种具有异型输电线的光电综合缆
CN116665981B (zh) 一种具有弯曲光纤带的蝶形光缆及带状光缆及电力电缆
CN211603644U (zh) 一种5g网络用通信光缆及光电复合缆
US20140338969A1 (en) Optical-electrical composite cable
CN210692159U (zh)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CN209895795U (zh) 一种复合光缆
CN212303112U (zh) 一种电力调度用复合电缆
CN213150436U (zh) 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AU2015396467B2 (en) Aerial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 assembly
CN211265094U (zh) 一种具有异型输电线的光电综合缆
CN210956225U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211062497U (zh) 一种防水耐压光电复合电缆
CN220041416U (zh) 一种聚乙烯绝缘柔性电缆
CN210403253U (zh) 一种新型平行架空绝缘电缆
CN217214213U (zh) 一种直线电机电源、感温复合电缆
CN212624941U (zh) 一种电力通信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542 No.1 Zhongli Road, Changkun Industrial Park, Shajiabang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fei photoelectric cable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42 No.1 Zhongli Road, Changkun Industrial Park, Shajiabang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GTZE ZHONGLI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JIANGSU)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