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9903A -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9903A
CN116609903A CN202310869037.7A CN202310869037A CN116609903A CN 116609903 A CN116609903 A CN 116609903A CN 202310869037 A CN202310869037 A CN 202310869037A CN 116609903 A CN116609903 A CN 116609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lug
unit
accommodating body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90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9903B (zh
Inventor
莫思铭
张建军
陈晓红
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ter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ter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690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9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9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9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9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9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02B6/4404Multi-podd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5Optical cables with longitudinally spaced waveguide clamp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1Optical cables built up from sub-bund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6Heat resist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22Cabl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conductor together with optical fib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和内护层,外护层位于内护层的外部,其特征在于:内护层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插接单元护层由连接部件、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构成,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光电同传、可插接、无需使用扎纱、成缆方便、纤芯密度大、电单元热量集聚少、光纤带或电单元取用方便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背景技术
光纤光缆作为通信信号的主要传输媒介,在通信信号的传输中扮演着犹如血管一般的角色,而光纤带光缆则犹如动脉血管一样连接着各个城市,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光纤带光缆的需求也逐年上升,相应的敷设和维护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主流的光纤带光缆为层绞式结构、中心束管式结构和骨架式结构,在光缆带光缆的敷设取用光纤带时,无一例外都需要破坏松套管或者扎纱层或者包带层,费时费力。
如现有技术中,CN114879329B公开了一种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覆层,包括第一被覆层和第二被覆层,所述第一被覆层可拆卸地容置于所述第二被覆层内,并与所述第二被覆层配合形成安装腔;光单元,所述光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绕包层,所述绕包层缠绕在所述第二被覆层上;以及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包覆在所述绕包层外侧;所述第一被覆层和所述第二被覆层均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被覆层的开口端嵌入所述第二被覆层,且所述第一被覆层的开口与所述第二被覆层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绕包层沿所述光单元的轴向缠绕在所述第二被覆层的外周,并对所述第二被覆层施加挤压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二被覆层与所述第一被覆层形成密封配合;所述第二被覆层对所述第一被覆层形成挤压作用,所述第一被覆层与所述光单元形成密封配合;和/或,所述绕包层沿所述光单元的轴向连续缠绕在所述第二被覆层上;所述光单元由预设数量的光纤带叠加而成;所述光纤带光缆还包括阻水层,所述第一被覆层和所述第二被覆层的内壁上均设有所述阻水层;所述光单元中的单根所述光纤带具有自由系数K,所述第一被覆层的高度H与所述自由系数K、单根所述光纤带的厚度Ha、所述光纤带的数量n、所述光单元的上端预留间隙Hc、所述阻水层的厚度Hb以及所述第一被覆层的厚度Hd的关系满足:H=K*Ha*n+Hb+Hc+Hd,且所述自由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1.05,1.10]。
上述现有技术不仅存在敷设时需要破坏绕包层的问题,还存在如下缺憾:1.剥开后冗余光纤带需要光纤接线盒来保护;2.需要绕包层包覆,固定第一被覆层和第二被覆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和内护层,外护层位于内护层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插接单元护层由连接部件、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构成;
所述第一容纳体由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和第一下侧壁构成,第一下侧壁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和第一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和第一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第一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
所述第三容纳体由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和第三下侧壁构成,第三下侧壁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和第三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和第三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第三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三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由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构成,第二下侧壁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和第二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和第二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一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第二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当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第三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第三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和内护层,外护层位于内护层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内护层内设有两个相互插接的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插接单元护层由连接部件、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构成;
所述第一容纳体由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和第一下侧壁构成,第一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和第一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和第一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第一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
所述第三容纳体由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和第三下侧壁构成,第三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和第三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和第三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第三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三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两个插接单元相对放置,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由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构成,第二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当具有一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二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当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三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
当两个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都为1个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第二插接槽内;
当两个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大于1个,且数量都为n时,n为≥2的正整数,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1个至左侧第n-1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1个至左侧第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插入下方的第二插接槽内;
当两个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不相同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为n,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为n+k,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k为正整数,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1个第二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个第三插接槽中内,1≤m≤k,m为正整数;
当k=1时,m=1,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内;
当k≥2,且m=1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n+1个第三插接槽内;
当k≥2,且m≥2,且m<k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个至左侧第m+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n第三插接槽内;
当k≥2,且m≥2,且m=k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个至左侧第m+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侧壁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容腔的宽度,第二下侧壁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容腔的宽度,第三下侧壁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三容腔的宽度。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的第三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的第一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的横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具有外护层和内护层,外护层位于内护层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内设有两个相同的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插接单元护层由连接部件、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构成;
第一容纳体由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和第一下侧壁构成,第一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第一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
第三容纳体由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和第三下侧壁构成,第三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第三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
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由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构成,第二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两个插接单元相对放置;
当插接单元具有1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三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的第一下侧壁与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的第三下侧壁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的第三下侧壁与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的第一下侧壁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的第二下侧壁与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的第二下侧壁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和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合拢形成一个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和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合拢形成一个大容腔,大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
当插接单元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三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的第一下侧壁与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的第三下侧壁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的第三下侧壁与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的第一下侧壁贴合,从左向右,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的第二下侧壁依次与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的第二下侧壁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和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合拢形成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和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合拢形成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插接槽依次和对应的上方的第三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合拢形成大容腔,大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
第一容腔、第二容纳体和第三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具有外护层和内护层,外护层位于内护层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内护层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插接单元护层由连接部件、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构成;
所述第一容纳体由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和第一下侧壁构成,第一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第一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
所述第三容纳体由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和第三下侧壁构成,第三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第三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三容腔内设有第二电单元。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由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构成,第二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内设有第二电单元。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一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第二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当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时,第一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第三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第三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具有外护层和内护层,外护层位于内护层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内护层内设有两个相互插接的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插接单元护层由连接部件、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位于连接部件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构成;
所述第一容纳体由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和第一下侧壁构成,第一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第一左侧壁、第一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
所述第三容纳体由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和第三下侧壁构成,第三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第三左侧壁、第三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三容腔内设有第二电单元,两个插接单元相对放置,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体和第三容纳体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由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和第二下侧壁构成,第二下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下侧壁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并带而成的光纤带,第一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第三容纳体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
当两个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都为1个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第二插接槽内;
当两个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大于1个,且数量都为n时,n为≥2的正整数,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1个至左侧第n-1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1个至左侧第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插入下方的第二插接槽内;
当两个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不相同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为n,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容纳体数量为n+k,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k为正整数,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1个第二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个第三插接槽中内,1≤m≤k,m为正整数;
当k=1时,m=1,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内;
当k≥2,且m=1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n+1个第三插接槽内;
当k≥2,且m≥2,且m<k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个至左侧第m+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n第三插接槽内;
当k≥2,且m≥2,且m=k时,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三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2个至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左侧第m+1个至左侧第m+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的第二插接槽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侧壁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容腔的宽度,第二下侧壁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容腔的宽度,第三下侧壁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三容腔的宽度。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单元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电单元由第二导电体和挤塑于第二导电体外的第二电单元护层构成。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的横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的第三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内设有一个第二电单元。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成本低:插接单元护层为一体成型,因此可以在被覆设备上,一步实现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的二次被覆,生产效率高。
2.当两个插接单元插接时,两个电单元通过自身的相互之间的摩擦力起到相互固定的作用,无需在缆芯外包覆包带或者扎纱等固定,节约了材料成本;且成缆更加方便。
3.内部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或第一电单元并排排列,相比于传统的圆形松套管,内部结构更加紧密。
4.当电缆内单独具有第二电单元时,相邻的第二电单元之间具有间隙,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降低电缆工作时的热量,防止热量升高电阻增加,变相提高载流量;同时还可以延缓插接单元护层的老化。
5.当相邻两个光纤带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第一电单元之间时,相邻的两个第一电单元之间通过光纤带将第一电单元间隔开,同样降低第一电单元工作时发出的热量的集聚,同时还实现了光电同传。
6.在第一下侧壁上设置第一开口,第二下侧壁上设置第二开口,第三下侧壁上设置第三开口,可以快速从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第三容纳体内,取出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
7.当两个插接单元插接,且插接单元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时,两个插接的插接单元的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第三容纳体由于相互紧靠,可以防止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的扩大,从而造成内部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脱出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第三容纳体,防止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受到损坏。
8.当两个插接单元插接时,两个插接单元的连接部件分别对另一插接单元内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进行封堵,进一步防止内部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脱出,防止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受到损坏。
9.当两个插接单元插接,且插接单元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需要取用内部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时,只需用力将两个插接的插接单元分开,再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处取出内部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即可,无需破坏插接单元护层。
10.当剥出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过长时,可以塞回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第三容纳体,并重新将两个插接单元插接,起到保护多余的光纤带或第二电单元的作用。11.当两个插接单元相对放置,并形成大容腔时,大容腔内可以放置高度更高的光纤带或高度更高的第一电单元,使光缆内的光纤芯数更大,或使第一电单元的载流更大,大容腔内空置时,使光缆在光电同传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接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接单元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接单元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接单元护层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插接单元护层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插接单元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插接单元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插接单元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两个插接单元相互插接后的主视图。
图中:1.外护层、2.内护层、3.插接单元、31.插接单元护层、311.连接部件、312.第一容纳体、3121.第一右侧壁、3122.第一左侧壁、3123.第一容腔、3124.第一下侧壁、3125.第一开口、313.第二容纳体、3131.第二右侧壁、3132.第二左侧壁、3133.第二容腔、3134.第二下侧壁、3135.第二开口、314.第三容纳体、3141.第三右侧壁、3142.第三左侧壁、3143.第三容腔、3144.第三下侧壁、3145.第三开口、315.第一插接槽、316.第二插接槽、32.光纤带、33.光纤、34.第二电单元护层、35.第二导电体、4.第一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至图6,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所述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腔313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的第一插接槽315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的第二插接槽316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电单元之间设有光纤带32,将第一电单元间隔开,降低第一电单元工作时发出的热量的集聚,同时还实现了光电同传。
实施例2
请见图7,并参考图1至图4,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第一下侧壁3124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一开口3125,第一开口3125的宽度小于第一容腔3123的宽度;
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第二下侧壁3134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二开口3135,第二开口3135的宽度小于第二容腔3133的宽度;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第三下侧壁3144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三开口3145,第三开口3145的宽度小于第三容腔3143的宽度;
所述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腔313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的第一插接槽315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的第二插接槽316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1,在第一下侧壁3124、第二下侧壁3134和第三下侧壁3144上设置第一开口3125、第二开口3135和第三开口3145,当施工需要取用光纤带时,无需破坏插接单元护层31。
实施例3
请见图8,并参考图1图2、图5和图6,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所述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腔313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第二电单元,所述第二电单元截面呈矩形,第二电单元由第二导电体35和挤塑于第二导电体35外的第二电单元护层3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的第一插接槽315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的第二插接槽316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实施例4
请见图9,并参考图1图2、图5和图6,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所述连接部件311内设有一个第二电单元,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腔313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第二电单元,第二电单元截面呈矩形,第二电单元由第二导电体35和挤塑于第二导电体35外的第二电单元护层3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的第一插接槽315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的第二插接槽316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截面呈矩形。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部件311内设有一个第二电单元,增加了电缆载电量,也可以作为三相四线制电缆。
实施例5
请见图10、图11,并参考图3至图6,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两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所述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腔313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两个插接单元3相对放置,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6,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下方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与内护层2之间设有第三电单元;上方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与内护层2之间设有第三电单元。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进一步的,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侧壁3124形成一个与第一容腔3123相通,且长度与第一下侧壁3124相同的第一开口3125,第二下侧壁3134形成一个与第二容腔3133相通,且长度与第二下侧壁3134相同的第二开口3135,第三下侧壁3144形成一个与第三容腔3143相通,且长度与第三下侧壁3144相同的第三开口3145。
本实施例中,两个插接单元相互插接,使结构更紧凑,且两个插接单元无需使用扎纱等材料固定,节省材料,节省成本;两个插接单元的光纤带32的光纤33可以是不同型号的光纤,使电缆满足多种信号传输的需求;施工时,两个插接单元的分离更加方便。
实施例6
请见图12、图13,并参考图3至图6、图10和图11,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两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所述第一容腔312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两个插接单元3相对放置,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下方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与内护层2之间设有第三电单元;上方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与内护层2之间设有第三电单元。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33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实施例7
请参考图3至图6,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两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和第一容纳体312、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构成,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所述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腔313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一个第一插接槽315,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形成一个第二插接槽316,两个插接单元3相对放置,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下侧壁312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下侧壁314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下侧壁314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下侧壁312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的第二下侧壁313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的第二下侧壁313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和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合拢形成一个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和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合拢形成一个大容腔,大容腔内设有光纤带32。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左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右侧壁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的横截面呈矩形。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护层31是一体挤塑成型的。
本实施例中,当两个插接单元3相对放置,并形成大容腔时,大容腔内可以放置高度更高的光纤带32或高度更高的第一电单元4,使光缆内的光纤33芯数更大,或使第一电单元4的载流更大,大容腔内空置时,使光缆在光电同传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2)内设有一个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位于连接部件(311)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312),位于连接部件(311)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314)构成;
所述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第一容腔(312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313),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第二容腔(313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一个第二容纳体(313)时,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315),第一插接槽(315)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316),第二插接槽(316)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当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313)时,第一容纳体(312)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315),第一插接槽(315)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第三容纳体(314)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316),第二插接槽(316)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第三插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单元(4)。
4.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内护层(2)内设有两个相互插接的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位于连接部件(311)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312),位于连接部件(311)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314)构成;
所述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第一容腔(312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两个插接单元(3)相对放置,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313),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第二容腔(313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当具有一个第二容纳体(313)时,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315),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316);当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313)时,第一容纳体(312)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315),第三容纳体(314)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316),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
当两个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数量都为1个时,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内;
当两个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数量大于1个,且数量都为n时,n为≥2的正整数,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1个至第n-1个第二容纳体(313)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1个至第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n个第二容纳体(313)插入下方的第二插接槽(316)内;
当两个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数量不相同时,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数量为n,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数量为n+k,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k为正整数,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1个第二容纳体(313)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m个第三插接槽中内,1≤m≤k,m为正整数;
当k=1时,m=1,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2个至第n个第二容纳体(313)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2个至第n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内;
当k≥2,且m=1时,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2个至第n个第二容纳体(313)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2个至第n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n+1个第三插接槽内;
当k≥2,且m≥2,且m<k时,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m-1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2个至第n个第二容纳体(313)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m+1个至第m+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m+n第三插接槽内;
当k≥2,且m≥2,且m=k时,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m-1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2个至第n个第二容纳体(313)依次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左侧第m+1个至第m+n-1个第三插接槽内,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插入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侧壁(3124)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一开口(3125),第一开口(3125)的宽度小于第一容腔(3123)的宽度,第二下侧壁(3134)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二开口(3135),第二开口(3135)的宽度小于第二容腔(3133)的宽度,第三下侧壁(3144)的中间上下贯通,形成一个第三开口(3145),第三开口(3145)的宽度小于第三容腔(3143)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左侧壁(3142)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右侧壁(3121)的外壁与连接部件(311)的右壁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1)的横截面呈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33)的型号为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
10.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具有外护层(1)和内护层(2),外护层(1)位于内护层(2)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内护层(2)内设有两个相同的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具有一体成型的插接单元护层(31),插接单元护层(31)由连接部件(311)、位于连接部件(311)下方右侧的第一容纳体(312),位于连接部件(311)下方左侧的第三容纳体(314)构成;
第一容纳体(312)由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和第一下侧壁(3124)构成,第一下侧壁(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右侧壁(3121)的下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下端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的上端和第一左侧壁(312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一右侧壁(3121)、第一左侧壁(3122)、第一下侧壁(312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腔(3123);
第三容纳体(314)由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和第三下侧壁(3144)构成,第三下侧壁(31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右侧壁(3141)的下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下端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的上端和第三左侧壁(314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三右侧壁(3141)、第三左侧壁(3142)、第三下侧壁(314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容腔(3143);
第一容纳体(312)和第三容纳体(314)之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体(313),第二容纳体(313)由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和第二下侧壁(3134)构成,第二下侧壁(3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右侧壁(3131)的下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下端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的上端和第二左侧壁(3132)的上端分别与连接部件(311)的下壁固定,第二右侧壁(3131)、第二左侧壁(3132)、第二下侧壁(3134)和连接部件(311)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容腔(3133),两个插接单元(3)相对放置;
当插接单元(3)具有1个第二容纳体(313)时,第一容纳体(312)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315),第三容纳体(314)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316),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下侧壁(312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下侧壁(314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下侧壁(314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下侧壁(312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的第二下侧壁(313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的第二下侧壁(313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和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合拢形成一个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和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合拢形成一个大容腔,大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
当插接单元(3)具有多个第二容纳体(313)时,第一容纳体(312)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一插接槽(315),第三容纳体(314)和相邻的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二插接槽(316),相邻两个第二容纳体(313)之间形成第三插接槽;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下侧壁(312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下侧壁(314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容纳体(314)的第三下侧壁(3144)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容纳体(312)的第一下侧壁(3124)贴合,从左向右,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的第二下侧壁(3134)依次与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容纳体(313)的第二下侧壁(3134)贴合,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和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合拢形成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一插接槽(315)和上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二插接槽(316)合拢形成大容腔,下方的插接单元(3)的第三插接槽依次和对应的上方的第三插接槽第二插接槽(316)合拢形成大容腔,大容腔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
第一容腔(3123)、第二容纳体(313)和第三容腔(3143)内设有由多根光纤(33)并带而成的光纤带(32)。
CN202310869037.7A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Active CN116609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9037.7A CN116609903B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9037.7A CN116609903B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9903A true CN116609903A (zh) 2023-08-18
CN116609903B CN116609903B (zh) 2023-12-05

Family

ID=87680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9037.7A Active CN116609903B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99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1245A (zh) * 2023-10-25 2023-11-24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光纤带光缆
CN117148528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承式光缆
CN117849973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及光电复合光纤带光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845A (zh) * 2020-11-10 2021-01-1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CN113625405A (zh) * 2021-08-30 2021-11-0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
CN114578500A (zh) * 2022-03-02 2022-06-03 长飞光电线缆(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侧取带的带状光缆
CN115938656A (zh) * 2022-12-27 2023-04-0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一种骨架式光电复合缆
CN116110646A (zh) * 2023-03-10 2023-05-1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快速检修的电力电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845A (zh) * 2020-11-10 2021-01-15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一种易开剥电缆及易开剥光纤带光缆
CN113625405A (zh) * 2021-08-30 2021-11-09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
CN114578500A (zh) * 2022-03-02 2022-06-03 长飞光电线缆(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侧取带的带状光缆
CN115938656A (zh) * 2022-12-27 2023-04-07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一种骨架式光电复合缆
CN116110646A (zh) * 2023-03-10 2023-05-1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快速检修的电力电缆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1245A (zh) * 2023-10-25 2023-11-24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光纤带光缆
CN117111245B (zh) * 2023-10-25 2023-12-22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光纤带光缆
CN117148528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承式光缆
CN117148528B (zh) * 2023-10-30 2023-12-29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承式光缆
CN117849973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及光电复合光纤带光缆
CN117849973B (zh) * 2024-03-07 2024-05-03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带光缆及光电复合光纤带光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9903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09903B (zh) 一种具有插接单元的光纤带光缆
AU748474B2 (en) Composite cable for access networks
KR100261762B1 (ko) 리본형광섬유의 보호지지판
CN113611453B (zh) 一种具有八面柱体结构外壳的光纤带光缆
CA1207172A (en) Optical fiber interconnection mechanism
CA1318160C (en) Closure for optical fiber splice connectors
MXPA06013049A (es) Soporte para conector de fibras opticas de multiples posiciones y metodo.
HU214429B (hu) Optikai szálrendező szerkezet
CN113625405B (zh) 一种光纤带光缆
CN113724935B (zh) 一种复合带状光缆
CN111667950A (zh) 一种分层分布的光电缆及高密度光缆
GB2215080A (en) Optical fibre cables
US20230261452A1 (en) Management device for hybrid cable
CN211265032U (zh) 一种多边形光电混合缆
CN116110646A (zh) 一种用于电力快速检修的电力电缆
CN209895795U (zh) 一种复合光缆
JP3129788B2 (ja) 光引落接続函および引落工法
CN218446115U (zh) 一种多路光纤分散式固定接线盒
CN117826350B (zh) 一种插接式蝶形光缆及光电缆
CN117741884B (zh) 一种中心束管式光纤带光缆
CN117936182B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混合光缆及蝶形光缆及光纤带光缆
CN219016654U (zh) 一种集束结构紧凑光缆
EP4339672A1 (en) Dual tail shape compensation filter in submarine cable joint
CN111796372A (zh) 一种5g通信用层绞式光缆
CN210956225U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