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1030U - 电热油汀 - Google Patents

电热油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1030U
CN212431030U CN202021468121.6U CN202021468121U CN212431030U CN 212431030 U CN212431030 U CN 212431030U CN 202021468121 U CN202021468121 U CN 202021468121U CN 212431030 U CN212431030 U CN 212431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oil
air inlet
electric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81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泓斌
白相星
衷卫健
唐爱红
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4681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1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1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1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油汀。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体,油汀体包括:多个散热片组件,散热片组件包括油包和油路,至少两个油包相连通以形成油包通道;风道部件,风道部件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油包通道内,风道部件具有风道、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与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以使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由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热油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热油汀。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油汀的核心部件是油汀体,油汀体由若干个散热片组件及发热组件、密封部件和导热油组成。其中,散热片组件由两个独立的片状结构的散热片零件相互贴合而成,片状结构的散热片零件由渐变油路、油包空腔等特征组成;并且,若干个散热片组件之间有上相连和下相连的油包腔体,而散热片组件的上、下两个油包空腔之间通过多条渐变油路通道连通,导热油储存于油包腔体和油路中,自下而上实现传热。
电热油汀的设计使得存在于油汀体下部的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优先聚集于油汀体的下部,从发热组件加热到人感觉到热量,电热油汀的传热介质有油路通道中的导热油、钣金散热片和空气;热量传递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导热油>钣金散热片>空气,发热组件通过加热导热油将热量传递至钣金散热片表面上,钣金散热片再传递到空气,加热空气使得人感受到热量的提升。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油汀的外表面各位置的温度的均衡性极差且取暖效果不明显,其中,通过加快热量的传递和增加散热面积都是有效提高取暖效果的方法,但是,电热油汀的表面温升应小于等于85K的防烫标准又阻碍了取暖效果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油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体,油汀体包括:多个散热片组件,散热片组件包括油包和油路,至少两个油包相连通以形成油包通道;风道部件,风道部件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油包通道内,风道部件具有风道、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与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以使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由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风口位于风道部件的第一端,出风口位于风道部件的第二端;多个散热片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设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多个散热片组件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散热片组件和第二散热片组件,第一散热片组件的油包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风道部件插设在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散热片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的第一端形成翻边,翻边与第一散热片组件的外壁连接。
进一步地,翻边呈环状;翻边与第一散热片组件的外壁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散热片组件的油包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风道部件插设在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散热片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由风道部件的侧壁朝向风道内延伸;油汀体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用于密封风道部件和第二散热片组件的油包之间的间隙;密封盖包括第一安装部和与第一安装部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连接部连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二散热片组件的外壁连接;其中,密封盖具有密封盖通风口,密封盖通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电热油汀还包括:第一面罩,第一面罩罩设在油汀体上且与油汀体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面罩上设置有面罩进风口,面罩进风口通过容纳空间与进风口相连通;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与第一面罩连接,风机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位于进风口和面罩进风口之间,以使外界空气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依次经过面罩进风口和进风口后进入风道内。
进一步地,电热油汀还包括进风盖,进风盖盖设在面罩进风口上,进风盖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风孔。
进一步地,电热油汀还包括出风盖,出风盖盖设在密封盖通风口上,出风盖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导热层;和/或,风道部件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导热层;第一导热层和/或第二导热层由石墨烯制成。
进一步地,风道部件为管状结构;风道部件和风道均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体,油汀体包括多个散热片组件和风道部件,至少两个油包形成油包通道;该电热油汀通过设置风道部件,并将风道部件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油包通道内,增加了电热油汀的散热面积,在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由出风口流出时带走油汀体的热量,实现外界空气与电热油汀的换热,提升了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电热油汀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电热油汀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散热片组件;11、油包;111、油包通道;112、第一安装孔;113、第二安装孔;12、下油包;121、下油包通道;13、油路;15、第一散热片组件;16、第二散热片组件;17、上油包;171、上油包通道;20、发热组件;30、风道部件;31、风道;32、进风口;33、出风口;34、翻边;35、连接部;36、翻边连接部;37、风道部件主体;40、密封盖;41、第一安装部;42、第二安装部;43、第三安装部;50、第一面罩;51、容纳空间;52、面罩进风口;60、风机组件;70、进风盖;71、进风孔;80、出风盖;81、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油汀,请参考图1至图5,包括油汀体,油汀体包括:多个散热片组件10,散热片组件10包括油包11和油路13,至少两个油包11相连通以形成油包通道111;风道部件30,风道部件30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油包通道111内,风道部件30具有风道31、与风道31相连通的进风口32和与风道31相连通的出风口33,以使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32进入风道31并由出风口33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体,油汀体包括多个散热片组件10和风道部件30,至少两个油包11形成油包通道111;该电热油汀通过设置风道部件30,并将风道部件30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油包通道111内,增加了电热油汀的散热面积,在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32进入风道31并由出风口33流出时带走油汀体的热量,实现外界空气与电热油汀的换热,提升了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
具体地,风道部件30贯穿油包通道111,且风道31贯通进风口32和出风口33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这样的设置使得位于油包通道111内的风道部件30的壁面均参与散热,增加了油汀体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了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风道部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风口32位于风道部件30的第一端,出风口33位于风道部件30的第二端;多个散热片组件10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设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多个散热片组件10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散热片组件15和第二散热片组件16,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油包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2,风道部件30插设在第一安装孔112内且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风道部件30的安装与固定。
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为水平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风道部件30为管状结构;具体地,风道部件30为阶梯管状结构。具体地,风道部件30和风道31均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风道部件30的第一端形成翻边34,翻边34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外壁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风道部件30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翻边34呈环状;翻边34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外壁焊接连接。其中,翻边34的一个环形侧壁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外壁相贴合,翻边34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通过圆周焊接方式焊接。这样的设置使得风道部件30与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油包密封,使得油包通道111与外界空气形成隔断。
具体地,风道部件30还包括风道部件主体37和翻边连接部36,翻边连接部36为环状结构,翻边连接部36垂直于其周向的横截面呈L形,翻边连接部36的一端与风道部件主体37连接,翻边连接部36的另一端与翻边34连接。其中,翻边34与翻边连接部36之间形成定位台阶,第一安装孔112的孔壁抵设在翻边连接部36上,这样的设置便于风道部件30的定位。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油包1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3,风道部件30插设在第二安装孔113内且与第二散热片组件16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风道部件30的安装与固定。
如图5所示,风道部件30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部35,连接部35由风道部件30的侧壁朝向风道31内延伸。这样的设置保证风道部件30可以插入油包通道111内且便于风道部件30与密封盖40连接。
如图5所示,油汀体还包括:密封盖40,密封盖40设置在第二散热片组件16和风道部件30之间,以密封风道部件30和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油包11之间的间隙;密封盖40包括第一安装部41和与第一安装部41连接的第二安装部42,第一安装部41与连接部35连接,第二安装部42与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外壁连接;其中,密封盖40具有密封盖通风口,密封盖通风口与出风口33相连通。这样的设置保证风道部件的内壁与外界空气接触,外壁与油汀体内部接触,且保证油汀体内表面由于密封盖不与外界接触。也可以说是,这样的设置使得油包通道111密封,与外界空气形成隔断,从而使得风道部件能够置于油包内部,且油汀体内部也能够与外界形成隔断。
具体地,连接部35呈环状。第一安装部41、第二安装部42、连接部35均为环形板,第一安装部41、第二安装部42、连接部35相平行设置,第一安装部41与连接部35相贴合,第二安装部42与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外壁相贴合。
具体地,第一安装部41与连接部35焊接连接,第二安装部42与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外壁焊接连接。其中,第一安装部41与连接部35通过圆周焊方式焊接,第二安装部42与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外壁通过圆周焊方式焊接。
具体地,密封盖40还包括第三安装部43,第三安装部43与第一安装部41、第二安装部42均连接,第三安装部43与第一安装部41相垂直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电热油汀还包括:第一面罩50,第一面罩50罩设在油汀体上且与油汀体形成容纳空间51,第一面罩50上设置有面罩进风口52,面罩进风口52通过容纳空间51与进风口32相连通;风机组件60,风机组件60与第一面罩50连接,风机组件60设置在容纳空间51内且位于进风口32和面罩进风口52之间,以使外界空气在风机组件60的作用下依次经过面罩进风口52和进风口32后进入风道31内。这样的设置加快了风道31内的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散热,从而提升取暖效果。
如图4所示,电热油汀还包括进风盖70,进风盖70盖设在面罩进风口52上,进风盖7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风孔71。
如图5所示,电热油汀还包括出风盖80,出风盖80盖设在密封盖通风口上,出风盖8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81。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部件3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导热层;和/或,风道部件30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导热层;第一导热层和/或第二导热层由石墨烯制成。这样的设置使得风道部件3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实现油汀体与外界空气良好的热量交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各个散热片组件10均包括至少两个油包11,至少两个油包11包括上油包17和下油包12,上油包17位于下油包12的上方;多个散热片组件10的上油包17形成上油包通道171,多个散热片组件10的下油包12形成下油包通道121;各个散热片组件10均包括油路13,各个散热片组件10的上油包17和下油包12均通过油路13相连通。
具体地,上油包17为至少两个油包11中的最上方的油包11。
具体实施时,风道部件30的至少部分插设在上油包通道171内。
具体实施时,油汀体还包括发热组件20,发热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在下油包通道121内。
具体地,电热油汀散热原理为: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优先聚集于油汀体的下部,通过散热片组件的油路自下往上传递的热量,通过中间油路的调节,使散热片组件下部往其上部传递的热量传递,直至散热片组件上部,散热片组件上部与空气交换后热量较快达到平衡状态,使散热片组件上部周边的温度值能保持在某一范围之内。油汀体达到平衡后表面温升最高值位于油汀体的上方,存在于上油包周围位置。本申请在上油包位置设置风机结构,通过风道加快散热,产生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风道部件间接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提升了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通过增加风机组件间接加快油汀体与空气散热传递速率,从而提升了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通过增加风机组件吹向平衡后油汀体外表面温度最高的位置,间接加快该位置散热,解决了油汀片外表面温度过高烫手的问题。
具体地,当电热油汀通电工作加热时,该风机组件60接电后实现吹风功能,实现外界冷空气通过风机组件60的作用从进风口32吹入,带出风道部件内热空气,再从出风口33传递出来,实现风道部件内部热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最终加快油汀体与外界空气的热量传递速率,提升产品取暖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通电运作时,发热组件20加热开始,热量运动自下而上,当温度传递到达上油包位置时,加热导热性能极好的石墨烯材料的风道部件,同时风机组件接电后开始吹风,将温度较低的外界空气吹入风道内部,伴随着风道内部的热空气一起从出风口吹出,如此循环往复,油汀体产生的热量快速向外界散发,为避免风道部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带入杂质及人手伸入,故设置进风盖70和出风盖80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配合。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体,油汀体包括多个散热片组件10和风道部件30,至少两个油包11形成油包通道111;该电热油汀通过设置风道部件30,并将风道部件30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油包通道111内,增加了电热油汀的散热面积,在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32进入风道31并由出风口33流出时带走油汀体的热量,实现外界空气与电热油汀的换热,提升了电热油汀的取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热油汀,包括油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汀体包括:
多个散热片组件(10),所述散热片组件(10)包括油包(11)和油路(13),至少两个所述油包(11)相连通以形成油包通道(111);
风道部件(30),所述风道部件(30)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油包通道(111)内,所述风道部件(30)具有风道(31)、与所述风道(31)相连通的进风口(32)和与所述风道(31)相连通的出风口(33),以使外界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32)进入所述风道(31)并由所述出风口(33)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进风口(32)位于所述风道部件(30)的第一端,所述出风口(33)位于所述风道部件(30)的第二端;多个所述散热片组件(10)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设置;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多个所述散热片组件(10)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散热片组件(15)和第二散热片组件(16),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所述油包(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2),所述风道部件(30)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内且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件(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30)的第一端形成翻边(34),所述翻边(34)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34)呈环状;所述翻边(34)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件(15)的外壁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所述油包(1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3),所述风道部件(30)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13)内且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件(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30)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部(35),所述连接部(35)由所述风道部件(30)的侧壁朝向所述风道(31)内延伸;所述油汀体还包括:
密封盖(40),所述密封盖(40)用于密封所述风道部件(30)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所述油包(11)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盖(40)包括第一安装部(41)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41)连接的第二安装部(42),所述第一安装部(41)与所述连接部(35)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42)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件(16)的外壁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盖(40)具有密封盖通风口,所述密封盖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33)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油汀还包括出风盖(80),所述出风盖(80)盖设在所述密封盖通风口上,所述出风盖(8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风孔(8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油汀还包括:
第一面罩(50),所述第一面罩(50)罩设在所述油汀体上且与所述油汀体形成容纳空间(51),所述第一面罩(50)上设置有面罩进风口(52),所述面罩进风口(52)通过所述容纳空间(51)与所述进风口(32)相连通;
风机组件(60),所述风机组件(60)与所述第一面罩(50)连接,所述风机组件(6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51)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32)和所述面罩进风口(52)之间,以使外界空气在所述风机组件(60)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所述面罩进风口(52)和所述进风口(32)后进入所述风道(3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油汀还包括进风盖(70),所述进风盖(70)盖设在所述面罩进风口(52)上,所述进风盖(7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风孔(7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3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导热层;和/或,所述风道部件(30)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导热层;
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热层由石墨烯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30)为管状结构;所述风道部件(30)和所述风道(31)均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
CN202021468121.6U 2020-07-22 2020-07-22 电热油汀 Active CN212431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8121.6U CN212431030U (zh) 2020-07-22 2020-07-22 电热油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8121.6U CN212431030U (zh) 2020-07-22 2020-07-22 电热油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1030U true CN212431030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8121.6U Active CN212431030U (zh) 2020-07-22 2020-07-22 电热油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10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936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油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936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热油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3215B (zh)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ptc液体加热总成
CN212431030U (zh) 电热油汀
WO2008086652A1 (fr) Radiateur d'huile electrothermique
CN111706904A (zh) 电热油汀
CN111706905A (zh) 电热油汀
CN210185299U (zh) 一种蒸汽冷凝自循环蒸箱
CN21104113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组件及油汀取暖器
CN208794544U (zh) 一种散热片组件及电热油汀
CN111692632A (zh)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CN112716273A (zh) 一种风冷结构及压力煲
CN212431029U (zh) 电热油汀
CN112741489A (zh) 烹饪器具
CN212565968U (zh)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CN109780618B (zh) 降温构件及油汀取暖器
KR20160044130A (ko) 히트 파이프를 이용한 온풍기
WO2021143292A1 (zh) 冷却结构及压力锅
WO2019001211A1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风道的电磁炉
CN206412285U (zh) 汽车座椅加热垫微型过热保护器
CN104167397B (zh) 一种集成散热晶闸管
CN215731224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电力变压器装置
CN210772769U (zh) 一种光导热能加热防爆装置
CN204830431U (zh) 一种具有贯穿式冷却风道的电磁热水装置
CN216626077U (zh) 一种新型ptc风暖加热器及加热装置
CN207279717U (zh) 电磁炉
CN218074579U (zh) 一种暖奶消毒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