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9274U -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9274U
CN212429274U CN202021075315.XU CN202021075315U CN212429274U CN 212429274 U CN212429274 U CN 212429274U CN 202021075315 U CN202021075315 U CN 202021075315U CN 212429274 U CN212429274 U CN 212429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riving gear
rotating
fan
driven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53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波
陈永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753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9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9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9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座和活动设置在转动座下方的底座,所述转动座内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底座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条,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绕着从动齿条转动,实现转动座在底座上的转动,所述从动齿条为弧形,所述从动齿条为弧形,进而能够使得主动齿轮绕着从动齿条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动结构进行改进,采用驱动件直接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使主动齿轮围绕从动齿条转动,从而实现风扇头的转动,解决现有设计中的装配难度较高,严重影响生产速度,同时模具的投入,导致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
中国专利2013206575056,公开了一种风扇头的转动连接结构,包括机身、摇头支架和风扇头外壳,所述的摇头支架包括与机身相连的连接端,以及与风扇头外壳套合卡接的转动端,所述的风扇头外壳下端设置有中通圆环柱,所述的转动端包括配合插装在中通圆环柱中的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上端进行配合卡位的弹性瓣状扣,中通圆环柱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锥形孔,锥形孔中配合卡装有带中通孔的锥形衬套,锥形衬套下方的机身上设置有对导线进行限位的限位桥,从风扇头外壳中引出的电接头穿过中通孔和限位桥后插接在机身上设置的电接口上。
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结构上的设计较为复杂,需要很多套模具才能生产出所有零件,之后需要人工将所有零件装配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转动结构,装配难度较高,严重影响生产速度,同时模具的投入,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转动结构,通过对转动结构进行改进,采用驱动件直接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使主动齿轮围绕从动齿条转动,从而实现风扇头的转动,解决现有设计中的装配难度较高,严重影响生产速度,同时模具的投入,导致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座和活动设置在转动座下方的底座,所述转动座内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底座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条,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绕着从动齿条转动,实现转动座在底座上的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齿条为弧形,所述从动齿条为弧形,进而能够使得主动齿轮绕着从动齿条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座转动的限位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限位块一,限位块一设置在主动齿轮的移动轨迹上,与主动齿轮侧面抵接,限制主动齿轮的移动距离,进而限制底座与转动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约束条,约束条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一10的端部连接,配合从动齿条形成供主动齿轮移动的移动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包括开设在底座上的限位槽和设置在转动座内的限位柱,限位柱端部活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柱的配合,限制底座与转动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为设置在从动齿条端部的限位块三,限位块三阻止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的啮合,从而限制底座与转动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支撑柱,转动座下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支撑柱上端活动设置在固定套内,实现底座与转动座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座下端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底座的安装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用于阻止异物进入限位槽的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将驱动件设置在转动座内,在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主动齿轮,在底座上端设置有从动齿条,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啮合,因为底座是与地面或是桌面接触不转动,所以会使驱动件围绕从动齿条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座在底座上的转动。采用这种方式驱动,相比较原有的设计,结构上进行了简化,节省了一些零件,比如转盘,减少了生产零件的模具,达到了节省生产成本的目的。
同时装配时,只需将驱动件固定好,之后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条啮合,固定好底座,即可完成风扇转动结构的安装,安装工序上简单,装配难度大大降低,装配速度得到提升,加快了生产速率。
2、转动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能限制两者的相对转动角度,转动到一定角度后,限位部限制主动齿轮的转动,之后驱动件受到阻力后反向转动,实现风扇的往复摇头功能。
3、底座上设置的约束条,配合限位块一和从动齿条,三者之间形成移动腔,主动齿轮在移动腔内转动,移动腔一方面能限制主动齿轮的移动范围;一方面是能约束主动齿轮,方式在切换转动方向的时候,主动齿轮出现打滑和变形的现象,保证风扇的转动能更平稳,使用寿命更长。
4、密封板和防护板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密封住底座和转动座之间的缝隙,防止异物进入到底座与转动座之间的空间内,影响主动齿轮和从动齿条之间的正常的啮合,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座与转动座连接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转动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座与防护板之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转动座;2-底座;3-驱动件;4-主动齿轮;5-从动齿条;6-限位部;7-限位槽;8-限位柱;9-限位块三;10-限位块一;11-卡接槽;12-支撑柱;13-固定套;14-密封板;15-防护板;16-风扇头;17-约束条;18-移动腔;19-卡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座1和底座2,转动座1上端设置有风扇头16以及驱动风扇头16实现运转功能的相关组件,用于驱动扇叶转动,因为风扇头16采用的是正常驱动扇叶转动的结构,所以就不展开描述,转动座1下端中空设置,在中部设置有固定套13,底座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上端的直径小于固定套13的内径,使得支撑柱12的上端能进入到固定套13内,通过支撑柱12与固定套13的配合,实现转动座1能在底座2上转动。
如图2所示,转动座1与底座2之间形成安装腔,驱动件3设置在安装腔内,驱动件3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件3可以设置在转动座1上,在驱动件3的输出端设置主动齿轮4,从动齿条5设置在底座2上,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条5相互啮合,为了啮合之后能正常转动,将从动齿条5设计成弧形,从动齿条5可以是半圆环形,这样能实现小范围的转动,也可以是是圆环的设计,这样设计可以实现接近360°的转动,转动幅度更大,同时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条5的配合能节省一些零件的使用,比如转盘,从材料成本上进行了节约。两者的固定位置不唯一,也可以将两者的固定位置调换,将驱动件3设置在底座2上,从动齿条5设置在转动座1上,具体的固定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本实施例1驱动件3设置在转动座1上为例。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件3设置在转动座1的下端内壁上,且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4,在底座2的支撑柱12的外围设置有从动齿条5,从动齿条5设置在底座2上,主动齿轮4能绕着从动齿条5运动,在支撑柱12支撑转动座1的前提下,进而带动转动座1转动,实现转动功能。
本设计方案是利用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条5啮合,主动齿轮4能绕着从动齿条5运动,实现转动座1转动,进而实现风扇的摆动代替原有的复杂的转动结构,如对比文件中描述的原理。对结构进行了优化,省略了一些零件,如原有的风扇转动结构里的转盘,所以能减少设计的模具的数量,从而降低模具的成本,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由于结构上的优化,在装配方面,装配更简单,员工装配的速度也能提高,能提高生产产品的速度,提高产量。
如图3-图4所示,为了实现风扇的转动方向上能自动调节,在转动座1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座1转动的限位部6,本实施例的限位部6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端面上的限位块一10,限位块一10可以是长条形的成型边,限位块一10设置在主动齿轮4的移动轨迹上,能阻碍限位块一10的移动,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约束条17,约束条17的端部与限位块一10的端部连接,配合从动齿条5形成供主动齿轮4移动的移动腔18。主动齿轮4在移动腔18内移动,当限位块一10和主动齿轮4的侧面抵接后,限制住主动齿轮4的移动,即限制了转动座1的转动,此时,驱动件3受到阻力,进而驱动件3切换转动方向,带动转动座1反向转动。当反向转动到一定角度后,限位块一10和主动齿轮4的侧面抵接,驱动件3再次切换转向,后续的动作重复上述的动作,从而实现风扇的往复“摇头”的功能。驱动件3可以采用异步电机。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外界的异物从底座2与转动座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安装腔内,从而影响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条5的正常运动,以及驱动件3的正常工作,在转动座1的下端设置一密封板14,密封板14通过螺钉与转动座1连接固定,为了保证底座2能正常安装,在密封板14中部开设一安装孔,用来安装底座2,保证能顺利装配。
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异物重限位槽7进入到安装腔内,在底座2下端设置有防护板15,防护板15上设置有卡接边19,限位槽7的侧壁开设有卡接槽11,卡接边19卡接在卡接槽11内,实现防护板15与底座2之间的连接固定。防护板一方面来密封住限位槽7,防止异物进入;一方面是用来保护底座2,延长底座2的使用寿命和限位槽7的完整性。
防护板15也可以是整个包裹住底座2,也可以是设置在限位槽7下端,密封住限位槽7,采用此方案可接在材料上节省,进一步节约成本。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点在于限位部6的设计,本实施例的限位部6结构为:限位部6包括开设在底座2上的限位槽7,限位槽7是弧形设计,在转动座1上设置限位柱8,限位柱8的上端设置在限位槽7内,且限位柱8端部连接一螺钉,一方面是用来固定底座2,防止底座2与转动座1分离;一方面是用来配合限位柱8,实现限位的功能,使转动座1的转动范围,在限位槽7的范围,通过限位槽7的两端部挡住限位柱8来给电机信号,来切换转向,从而实现风扇的往复摇头的功能。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在于限位部6的设计,本实施例限位部6为设置在从动齿条5的两端部的限位块三9,当主动齿轮4转动到限位块三9处时,阻止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条5啮合,阻止主动齿轮4的正常工作,驱动件3受到阻力后,改变转动方向,主动齿轮4反向转动,带动转动座1反向转动,通过限位块三9来实现风扇的往复“摇头”的功能。
限位块三9是指超过啮合形成的一个设置在从动齿条5两端的部位,用来阻止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条5的转动行程上的啮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座(1)和活动设置在转动座(1)下方的底座(2),所述转动座(1)内设置有驱动件(3),驱动件(3)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4),底座(2)上设置有与主动齿轮(4)啮合的从动齿条(5),驱动件(3)驱动主动齿轮(4)绕着从动齿条(5)转动,实现转动座(1)在底座(2)上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条(5)为弧形,进而能够使得主动齿轮(4)绕着从动齿条(5)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座(1)转动的限位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6)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限位块一(10),限位块一(10)设置在主动齿轮(4)的移动轨迹上,与主动齿轮(4)侧面抵接,限制主动齿轮(4)的移动距离,进而限制底座(2)与转动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约束条(17),约束条(17)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一(10)的端部连接,配合从动齿条(5)形成供主动齿轮(4)移动的移动腔(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6)包括开设在底座(2)上的限位槽(7)和设置在转动座(1)内的限位柱(8),限位柱(8)端部活动设置在限位槽(7)内,通过限位槽(7)与限位柱(8)的配合,限制底座(2)与转动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6)为设置在从动齿条(5)端部的限位块三(9),限位块三(9)阻止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条(5)的啮合,从而限制底座(2)与转动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中部设置有支撑柱(12),转动座(1)下端设置有固定套(13),所述支撑柱(12)上端活动设置在固定套(13)内,实现底座(2)与转动座(1)之间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下端设置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底座(2)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下端设置有用于阻止异物进入限位槽(7)的防护板(15),防护板(15)上设置有卡接边(19),限位槽(7)的侧壁开设有卡接槽(11),卡接边(19)卡接在卡接槽(11)内,实现防护板(15)与底座(2)之间的连接固定。
CN202021075315.X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Active CN212429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5315.XU CN212429274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5315.XU CN212429274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9274U true CN212429274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3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5315.XU Active CN212429274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92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763A (zh) * 2022-04-25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负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763A (zh) * 2022-04-25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负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9274U (zh) 一种风扇的转动结构
CN203100115U (zh) 空调器
CN110671423A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三段式折叠铰链及其移动设备
CN110939341B (zh) 一种极端环境下车辆车门装置
CN215072490U (zh) 无边框水滴同步转动机构
CN11448353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带有减震机构的电动空调压缩机
EP1740288B1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lter element
CN215120456U (zh) 一种高效单三相通用一体电动机
CN113288488B (zh) 一种电动口腔护理海绵刷
CN113014710A (zh) 无边框水滴同步转动机构
CN109538414B (zh) 一种抗风式风力发电机
CN208542885U (zh) 一种便于切割的摩擦弹簧的制造机械
CN207741026U (zh) 一种舞台灯光的切割装置
CN203100117U (zh) 空调器
CN110560266A (zh) 一种摆动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18553998U (zh) 一种光圈式风门及尿素造粒塔
CN108357033B (zh) 一种塑料模具拉紧机构中的扣基结构
CN110619832A (zh) 一种新型螺旋桨结构
CN219228143U (zh) 一种发电机控制器操作结构
CN216382236U (zh) 转向传动部件中间隙消除结构
CN214008596U (zh) 摄像头转动机构和智能监控终端
CN216077676U (zh) 一种电器的摆头机构
CN213334846U (zh) 一种可拆卸空气净化灯
CN211366570U (zh) 一种导线绕线机张力机构
CN217876396U (zh) 扫风片、扫风组件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