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7289U -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7289U
CN212427289U CN202020885776.7U CN202020885776U CN212427289U CN 212427289 U CN212427289 U CN 212427289U CN 202020885776 U CN202020885776 U CN 202020885776U CN 212427289 U CN212427289 U CN 212427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ger
helical blade
blade
dredg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857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增军
张文忠
李泽
张乃受
杜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Shenzhong Link Administr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857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7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包括壳体和螺旋输运机构,壳体下部开设吸泥口和出泥口,螺旋输运机构包括内叶片和横向设于壳体内的输运绞龙,输运绞龙由同轴对接的左段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构成,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对接处作为对接段,内叶片固定安装于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相邻螺纹之间或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相邻螺纹之间,内叶片外缘设为刃部,以自输运绞龙的中轴线向任意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当输运绞龙沿正向旋转时,内叶片穿过参考平面的过程中,内叶片与参考平面的交线与输运绞龙的中轴线间最小间距逐渐缩小。该清淤头可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

Description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工工程和其他水中建筑物的水下基床回淤是常见的现象,回淤物往往会影响上部结构施工,造成质量问题。例如,跨海通道沉管隧道施工需先分段预制成型后再水上运输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沉管隧道基床整平施工完成后,在沉管安装前,基床上往往会出现淤泥沉积,为消除其不利影响,保证沉管安装质量,需要对基床上的淤泥进行清除。
传统的水力清淤装置多采用单纯的泵吸或水冲的方式清除基床淤泥。但是,由于整平后的基床顶面由颗粒较小的碎石整平料构成,在传统水力清淤装置作用下水体流速和压力分布变化梯度大会造成的水力作用强度分布不均匀,会对基床表面造成扰动,使水利作用强度大的区域的基床整平碎石易在水力扰动下移位,易造成基床表面平整度变差,对后续沉管安装造成不利影响。为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顶面碎石的扰动,以保持基床表面平整度的清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该清淤头可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顶面碎石的扰动,以保持基床表面平整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包括壳体和螺旋输运机构,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吸泥口,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出泥口,所述螺旋输运机构下部自所述吸泥口露出所述壳体外;
所述螺旋输运机构包括内叶片和横向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输运绞龙,所述输运绞龙由同轴对接的左段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构成,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对接处作为对接段,所述对接段的位置对应所述出泥口的位置;所述内叶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相邻螺纹之间或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相邻螺纹之间,所述内叶片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相邻螺纹连接,且所述内叶片外缘两端分别靠近两个相邻螺纹的外缘设置,所述内叶片外缘设为可刮切物料的刃部,所述内叶片自所述内叶片外缘向靠近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内叶片设为多个且分布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周围;以自所述输运绞龙的中轴线向任意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当所述输运绞龙沿正向旋转以向所述对接段输运物料时,所述内叶片穿过所述参考平面的过程中,所述内叶片与所述参考平面的交线与所述输运绞龙的中轴线间最小间距逐渐缩小。
作为优选,所述内叶片设为单向弯曲的曲面板,所述输运绞龙和所述内叶片设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多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外缘螺纹线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包括沿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轴向排布的多个第一螺纹段,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段包括一圈螺纹,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段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多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外缘螺纹线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包括沿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轴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螺纹段,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段包括一圈螺纹,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段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对接段设于所述输运绞龙的中央,所述出泥口设于所述对接段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输运绞龙设为空心绞龙,所述对接段开设有多个穿透孔。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还包括驱动所述螺旋输运机构绕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设为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还包括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螺旋输运机构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运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输运绞龙设为空心绞龙,所述输运绞龙的一端固定设置端圆板,所述端圆板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端圆板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自所述壳体穿出以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电机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设为横向设置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内壁靠近所述输运绞龙外缘设置,所述吸泥口开设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壳体包括可调节所述吸泥口开口大小的开合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设于壳体上部的承载式顶盖,所述承载式顶盖包括横向设置的弧形上端板,以及自所述弧形上端板两端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穿出,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出泥口开设在所述弧形上端板上;所述开合门机构包括两扇横向设置的弧形门扇,自所述弧形门扇两端向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以及控制两个所述弧形门扇开合的开合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同一第一连接板上的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两个所述液压缸的缸底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正上方,与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安装于同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固定安装一个第三转轴,两个所述活塞杆杆头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淤装置,包括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
作为优选,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清淤头升降机构和排淤管,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壳体上部设有可连接所述清淤头升降机构的挂接部件,所述排淤管的一端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口。
作为优选,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可提供抽吸力的输泥设备,所述排淤管连接所述输泥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公开了提供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该清淤头可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顶面碎石的扰动,以保持基床表面平整度。具体而言:
(1)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克服了传统水力清淤装置作用下水体流速和压力分布变化梯度大所造成的水力作用强度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水力作用太强而扰动基床整平碎石,或部分区域水力作用不足而无法清除淤泥的问题。该清淤头的螺旋输运机构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正向旋转时,内叶片在利用其刃部刮削作用切削淤泥的同时,使淤泥与水混合形成流动性较强的泥水混合物,同时内叶片转动会产生驱动泥水混合物向螺旋输运机构中轴线运动的水流力,配合输运绞龙正向旋转产生的使泥水混合物向对接段输运的水流力,可将泥水混合物输运至与对接段对应设置的出泥口排出,实现基床清淤。螺旋输运机构在利用其螺旋作用推移淤泥的同时,使淤泥与水混合形成流动性较强的泥水混合物,内叶片同时对泥水混合物产生向驱动其向螺旋输运机构中轴线运动的水流力,通过这两种水流力配合作用实现基床清淤,相较于传统的清淤装置清淤过程,本实施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水力作用更加均匀,可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以保持基床表面平整度。
(2)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机械作用可保证可靠地清淤,不留遗漏点;螺旋输运机构的水力作用可使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与常规水力输泥设备(如抽沙泵)方便地衔接配合使用,将抽沙泵的抽吸力在清淤头的壳体内部所形成的流体压降沿输运绞龙轴向均匀分布于各个螺距之间,从而减弱了外接输泥设备的抽吸造成的水力作用的不均匀性,减小抽吸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
(3)优选方案中,输运绞龙采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空心绞龙,其内轮廓所包围的空间形成一个圆柱形通道,使泥水混合物的流动更加通畅。同时,由于该圆柱形通道的存在,使得在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外接输泥设备使用时的抽吸力在清淤头的壳体内部所形成的流体压降沿长度方向更加均匀地分布于各个螺距之间,从而减弱了外接输泥设备的抽吸造成的水力作用的不均匀性,提高了本清淤装置水力作用强度的分布均匀性,进一步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作用。
(4)优选方案中,壳体内壁靠近输运绞龙外缘设置,壳体与输运绞龙间隙较小,使得在壳体的内外可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流体动力,促使壳体外的泥水混合物通过进泥口吸入壳体内,可进一步提高清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俯视图;
图3为拆除开合门机构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合门机构的开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运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运机构的右视图;
图7中箭头方向表示螺旋输运机构正向旋转的方向,虚线表示参考平面,O点表示螺旋输运机构中轴线;
以上图中,图中:1-壳体,11-弧形上端板,12-弧形门扇,13-液压缸,14-挂接部件,15-出泥口,16-第二连接板,17-第一连接板,18-吸泥口,2-螺旋输运机构,21-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2-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3-内叶片,24-穿透孔,25-对接段,3-传动部件,31-第一转轴,32-端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包括壳体1和螺旋输运机构2,所述壳体1下部开设有吸泥口18,所述壳体1上部开设有出泥口15,所述螺旋输运机构2下部自所述吸泥口18露出所述壳体1外;
所述螺旋输运机构2包括内叶片23和横向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输运绞龙,所述输运绞龙由同轴对接的左段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构成,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的对接处作为对接段25,所述对接段25的位置对应所述出泥口18的位置;所述内叶片23固定安装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的相邻螺纹之间或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的相邻螺纹之间,所述内叶片23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相邻螺纹连接,且所述内叶片23外缘两端分别靠近两个相邻螺纹的外缘设置,所述内叶片23外缘设为可刮切物料的刃部,所述内叶片23自所述内叶片23外缘向靠近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内叶片23设为多个且分布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周围;以自所述输运绞龙的中轴线向任意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当所述输运绞龙沿正向旋转以向所述对接段25输运物料时,所述内叶片23穿过所述参考平面的过程中,所述内叶片23与所述参考平面的交线与所述输运绞龙的中轴线间最小间距逐渐缩小。
一种清淤装置,包括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
清淤装置装配本实施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可克服传统水力清淤装置作用下水体流速和压力分布变化梯度大所造成的水力作用强度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水力作用太强而扰动基床整平碎石,或部分区域水力作用不足而无法清除淤泥的问题。该清淤头的螺旋输运机构2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正向旋转时,内叶片23在利用其刃部刮削作用切削淤泥的同时,使淤泥与水混合形成流动性较强的泥水混合物,同时内叶片23转动会产生驱动泥水混合物向螺旋输运机构2中轴线运动的水流力,配合输运绞龙正向旋转产生的使泥水混合物向对接段25输运的水流力,可将泥水混合物输运至与对接段25对应设置的出泥口15排出,实现基床清淤。螺旋输运机构2在利用其螺旋作用推移淤泥的同时,使淤泥与水混合形成流动性较强的泥水混合物,内叶片23同时对泥水混合物产生向驱动其向螺旋输运机构2中轴线运动的水流力,通过这两种水流力配合作用实现基床清淤,相较于传统的清淤装置清淤过程,本实施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水力作用更加均匀,可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以保持基床表面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还可克服传统抓斗等传统机械清淤装置清淤过程切削面不规整的问题。该清淤头可通过调整螺旋输运机构2的转动速度和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在基床上前移速度的比值,控制内叶片23对基床表面淤泥层的刮切效果,从而获得平整规则的淤泥切削面。由输运绞龙和内叶片23分别产生的水流力的强度可通过调整二者的外形参数和转动参数进行调整设计,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工况。
具体的,所述内叶片23设为单向弯曲的曲面板,所述输运绞龙和所述内叶片23设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的,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23,安装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的多个所述内叶片23沿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的外缘螺纹线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包括沿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22轴向排布的多个第一螺纹段,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段包括一圈螺纹,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段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23;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23,安装于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的多个所述内叶片23沿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的外缘螺纹线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包括沿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21轴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螺纹段,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段包括一圈螺纹,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段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23。内叶片23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以在输运绞龙的螺纹间均匀分布,可使输运绞龙和内叶片23的外形参数和转动参数在切削面上更接近于均匀分布,从而实现该装置水力作用强度的更均匀分布。
具体的,所述对接段25设于所述输运绞龙的中央,所述出泥口15设于所述对接段25的正上方。输运绞龙采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空心绞龙,其内轮廓所包围的空间形成一个圆柱形通道,使泥水混合物的流动更加通畅。同时,由于该圆柱形通道的存在,使得在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外接输泥设备使用时的抽吸力在清淤头的壳体内部所形成的流体压降沿长度方向更加均匀地分布于各个螺距之间,从而减弱了外接输泥设备的抽吸造成的水力作用的不均匀性,提高了本清淤装置水力作用强度的分布均匀性,进一步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作用。
具体的,所述输运绞龙设为空心绞龙,所述对接段25开设有多个穿透孔24。输运绞龙采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空心绞龙,其内轮廓所包围的空间形成一个圆柱形通道,使泥水混合物的流动更加通畅。同时,由于该圆柱形通道的存在,使得在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外接输泥设备使用时的抽吸力在清淤头的壳体内部所形成的流体压降沿长度方向更加均匀地分布于各个螺距之间,从而减弱了外接输泥设备的抽吸造成的水力作用的不均匀性,提高了本清淤装置水力作用强度的分布均匀性,进一步减小清淤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作用。
具体的,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还包括驱动所述螺旋输运机构2绕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设为驱动电机。
具体的,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还包括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螺旋输运机构2的传动部件3;所述传动部件3包括设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的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运机构2,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31同轴设置,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31传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输运绞龙设为空心绞龙,所述输运绞龙的一端固定设置端圆板32,所述端圆板32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端圆板32与所述第一转轴31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轴31一端自所述壳体1穿出以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所述驱动电机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外壁上。
具体的,所述壳体1设为横向设置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内壁靠近所述输运绞龙外缘设置,所述吸泥口18开设于所述壳体1下部,所述壳体1包括可调节所述吸泥口18开口大小的开合门机构。壳体内壁靠近输运绞龙外缘设置,壳体与输运绞龙间隙较小,使得在壳体的内外可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流体动力,促使壳体外的泥水混合物通过进泥口吸入壳体内,可进一步提高清淤效果。
具体的,所述壳体1包括设于壳体1上部的承载式顶盖,所述承载式顶盖包括横向设置的弧形上端板11,以及自所述弧形上端板11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板17,所述第一转轴31两端分别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7穿出,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7转动连接,所述出泥口18开设在所述弧形上端板11上;所述开合门机构包括两扇横向设置的弧形门扇12,自所述弧形门扇12左右两端向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16,以及控制两个所述弧形门扇12开合的开合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16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板17。通过开合控制组件控制两扇弧形门扇12的转动位置,可以实现吸泥口18开口大小的调整。
具体的,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同一第一连接板17上的两个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两个所述液压缸13的缸底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7,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31正上方,与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安装于同一所述第一连接板17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6均固定安装一个第三转轴,两个所述活塞杆杆头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设置。
具体的,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清淤头升降机构和排淤管,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壳体1上部设有可连接所述清淤头升降机构的挂接部件14,所述排淤管的一端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口15。
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通过壳体1上的挂接部件14可连接清淤头升降机构,从而实现刮切位置及高程的调整控制。
具体的,所述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用于挂接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以调整其水平位置的台车及平台。
具体的,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可提供抽吸力的输泥设备,所述排淤管连接所述输泥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机械作用可保证可靠地清淤,不留遗漏点;螺旋输运机构的水力作用可使该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与常规水力输泥设备(如抽沙泵)方便地衔接配合使用,将抽沙泵的抽吸力在清淤头的壳体1内部所形成的流体压降沿输运绞龙轴向均匀分布于各个螺距之间,从而减弱了外接输泥设备的抽吸造成的水力作用的不均匀性,减小抽吸过程对基床碎石的扰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螺旋输运机构,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吸泥口,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出泥口,所述螺旋输运机构下部自所述吸泥口露出所述壳体外;
所述螺旋输运机构包括内叶片和横向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输运绞龙,所述输运绞龙由同轴对接的左段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构成,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和右段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对接处作为对接段,所述对接段的位置对应所述出泥口的位置;所述内叶片固定安装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相邻螺纹之间或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相邻螺纹之间,所述内叶片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相邻螺纹连接,且所述内叶片外缘两端分别靠近两个相邻螺纹的外缘设置,所述内叶片外缘设为可刮切物料的刃部,所述内叶片自所述内叶片外缘向靠近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内叶片设为多个且分布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周围;以自所述输运绞龙的中轴线向任意方向延伸出的一个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当所述输运绞龙沿正向旋转以向所述对接段输运物料时,所述内叶片穿过所述参考平面的过程中,所述内叶片与所述参考平面的交线与所述输运绞龙的中轴线间最小间距逐渐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片设为单向弯曲的曲面板,所述输运绞龙和所述内叶片设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多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外缘螺纹线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包括沿所述左旋绞龙螺旋叶片轴向排布的多个第一螺纹段,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段包括一圈螺纹,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段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多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的外缘螺纹线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包括沿所述右旋绞龙螺旋叶片轴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螺纹段,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段包括一圈螺纹,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段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内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段设于所述输运绞龙的中央,所述出泥口设于所述对接段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绞龙设为空心绞龙,所述对接段开设有多个穿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螺旋输运机构绕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螺旋输运机构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运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设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绞龙设为空心绞龙,所述输运绞龙的一端固定设置端圆板,所述端圆板与所述输运绞龙中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端圆板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自所述壳体穿出以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电机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为横向设置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内壁靠近所述输运绞龙外缘设置,所述吸泥口开设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壳体包括可调节所述吸泥口开口大小的开合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设于壳体上部的承载式顶盖,所述承载式顶盖包括横向设置的弧形上端板,以及自所述弧形上端板两端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穿出,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出泥口开设在所述弧形上端板上;所述开合门机构包括两扇横向设置的弧形门扇,自所述弧形门扇两端向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以及控制两个所述弧形门扇开合的开合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同一第一连接板上的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两个所述液压缸的缸底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正上方,与所述开合控制组件安装于同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固定安装一个第三转轴,两个所述活塞杆杆头分别通过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设置。
10.一种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清淤头升降机构和排淤管,所述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的壳体上部设有可连接所述清淤头升降机构的挂接部件,所述排淤管的一端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泥口。
CN202020885776.7U 2020-05-22 2020-05-22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Active CN212427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5776.7U CN212427289U (zh) 2020-05-22 2020-05-22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5776.7U CN212427289U (zh) 2020-05-22 2020-05-22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7289U true CN212427289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85776.7U Active CN212427289U (zh) 2020-05-22 2020-05-22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72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4221A (zh) * 2021-11-12 2022-01-18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下水道检查井搅盘式清淤装置
CN114439064A (zh) * 2022-02-26 2022-05-06 安徽禹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N115030253A (zh) * 2022-06-22 2022-09-09 河南省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4221A (zh) * 2021-11-12 2022-01-18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下水道检查井搅盘式清淤装置
CN113944221B (zh) * 2021-11-12 2024-03-0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下水道检查井搅盘式清淤装置
CN114439064A (zh) * 2022-02-26 2022-05-06 安徽禹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N114439064B (zh) * 2022-02-26 2023-02-28 安徽禹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N115030253A (zh) * 2022-06-22 2022-09-09 河南省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5030253B (zh) * 2022-06-22 2024-01-16 河南省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7289U (zh) 机械水力双作用精准刮切清淤头及清淤装置
US200502684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mping with a dredge
KR930008637B1 (ko) 준설장치
CN108360544A (zh) 一种沉井自动下沉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6875818A (zh) 绞吸式挖泥船作业模拟装置
CN106193156B (zh) 一种挖泥船绞吸头
CN116427843A (zh) 一种长螺旋旋喷桩钻机及其施工工艺
WO2012116651A1 (zh) 转筒式涡旋泵、取泥沙装置、泥沙疏浚船和疏浚方法
RU234876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одоемов от илистых отложений и добычи сапропеля (варианты)
CN108266131A (zh) 旋转挤土扩底钻头及基桩施工方法
CN106013307B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挖泥船
CN205576924U (zh) 一种水利施工输料装置
CN112343636B (zh) 一种矿山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
CN113605477B (zh) 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的环保型快速清淤装置
CN210013704U (zh) 一种岩溶隧道大规模溶腔处理装置
CN209128999U (zh) 一种深基坑逆作施工装置
CN111906940A (zh) 胶凝砂砾石坝搅浆喷浆机
CN114671198B (zh) 用于采空区充填的均匀充填下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8933269U (zh) 一种水坝出水口淤泥清理装置
CN117144999A (zh) 一种吹填砂用的均匀摊铺散喷头
CN219731953U (zh) 一种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灌浆机构
CN218933099U (zh) 一种软土地基用双轴搅拌桩
CN218912894U (zh) 顶管施工用掘进机
CN211586256U (zh) 一种加气块废料的回收处理装置
CN214113925U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4

Address after: 300461 Building 8, Yuejin Road shipping service center, Tianjin Port Free Trade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edium Channel Management Center

Address before: 300461 Building 8, Yuejin Road shipping service center, Tianjin Port Free Trade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