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6855U -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6855U
CN212426855U CN202020532007.9U CN202020532007U CN212426855U CN 212426855 U CN212426855 U CN 212426855U CN 202020532007 U CN202020532007 U CN 202020532007U CN 212426855 U CN212426855 U CN 212426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bag
hollow
blower
tunnel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20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杰
李永林
王健
汪煦飙
舒永熙
魏瑞
王昊宇
张谦
管春光
李烁
徐成
魏子棋
王如磊
徐海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mmunications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mmunications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mmunications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mmunications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20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6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6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6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一侧的气囊、鼓风机、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空心卷轴和三相电机,所述空心卷轴上端为开口状,下端为封闭状,所述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空心卷轴导通且进气管与空心卷轴之间能相对转动,气囊充气端与空心卷轴连接,空心卷轴侧面设有出口与气囊进气口连通,所述空心卷轴底端连接有传动齿轮,三相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三相电机、鼓风机电连接且连接远程终端,气囊充气横向铺开用以对隧道入口进行封闭。降低了二次事故发生概率,对车体起到减速和缓冲作用,保护人身安全,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进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背景技术
据“中国交通40年”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建公路总里程477.35万km,比2016年增加7.72万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km,比2016年增加0.55万km。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有公路隧道16229座,总长15285km,同比净增1048座、1245.km,增长率分别为6.5%、8.1%。其中,在2016年底就已建成特长公路隧道(长度大于3km)815座,累计长度为3622.7km,长隧道(长度为1~3km)3520座,累计长度为6045.5km。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隧道不断增多,隧道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者损坏车辆和隧道,会造成交通堵塞,或者车毁人亡,或者引发火灾,损失将非常严重。当隧道内发生事故时,由于信息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常常存在无法及时报警,不明情况的后续车辆会继续驶入环境突变的隧道,这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二次事故发生概率,使事故车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因为隧道内积压了大量车辆造成救援车辆无法靠近事故现场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同时受封闭空间所限,隧道内事故救援很难使用吊车等大型救援机械,事故救援难度往往较其他路段增加不少;如事故造成车辆燃烧或危化品泄漏,隧道内人员无法及时撤出隧道,而隧道内烟雾或危化品会立即充满隧道,这样往往导致人员和车辆更大规模的伤亡和受损。
当隧道内发生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后,隧道管理部门应及时到达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后续车辆进入隧道,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做好交通管制工作,摆放好警示标志标牌,及时开展有效救援。但是,由于监控人员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事故,或救援人员车辆不能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等原因,往往会错过黄金救援时间和机会,这段时间内会有部分不明情况的车辆继续驶入隧道,造成更大范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后续车辆以警示信息,使其不再继续驶入隧道,能及时在隧道外面停车就成为减少事故损失、降低二次事故发生概率、减少救援难度的一个重要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进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后,封闭不及时而导致车辆继续进入隧道,加大救援难度,同时增加了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一侧的气囊、鼓风机、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空心卷轴和三相电机,所述空心卷轴上端为开口状,下端为封闭状,所述鼓风机通过进气管与空心卷轴导通且进气管与空心卷轴之间能相对转动,气囊充气端与空心卷轴连接,空心卷轴侧面设有出口与气囊进气口连通,所述空心卷轴底端连接有传动齿轮,三相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三相电机、鼓风机电连接且连接远程终端,气囊充气横向铺开用以对隧道入口进行横向封闭。
由于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公路一侧的气囊、鼓风机、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鼓风机和控制装置与隧道附近的电源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鼓风机启动向气囊充气及控制卷绕装置对气囊展开或者收回,控制装置内部可采用型号为M68HC16的单片机,该型号的单片机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于工控领域及恶劣的环境,卷绕装置包括空心卷轴和三相电机,空心卷轴为上端开口状,下端为封闭状,鼓风机的出口端与空心卷轴的上端通过一进气管导通,进气管的出口端插入空心卷轴内腔或者包裹空心卷轴,使得进气管和空心卷轴能发生相对转动,这样空心卷轴在三相电机带动下便能自由转动,不会影响气囊的收放,三相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实现正转和反转的功能,气囊的充气端与空心卷轴连接,为保证充气的效率,连接处做密闭处理,可在气囊与空心卷轴的连接面涂密封胶,空心卷轴的侧面设有出口与气囊的进气口连通,这样鼓风机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空心卷轴,再经空心卷轴的出口进入气囊,完成充气的过程,为实现气囊的收放,在空心卷轴的底端连接一个传动齿轮,三相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驱动齿轮,然后通过链条将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连接,这样三相电机转动便能带动空心卷轴转动,所述控制装置在与远程终端连接,远程终端通过隧道口的监控设备能及时发现隧道入口处的交通事故,远程终端和监控设备为现有常用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再次不做赘述,当事故发生时,监控人员通过远程终端控制隧道入口的控制装置启动鼓风机和三相电机,三相电机反转带动空心卷轴转动将气囊释放,同时鼓风机根据气囊释放的速度,缓缓向气囊内充气,使得气囊内部具有一部分气体,这样可以增强气囊横向的硬度,释放更为高效,气囊充气饱满后且横向铺开用以对隧道入口进行横向封闭,防止车辆继续驶入,降低了车辆的进入量,从而降低了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和救援难度;还可以对来不及刹车的车辆起到减速和缓冲作用,保护人身安全以及车体,调节及其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可自动实现隧道进口封闭,适用于偏僻地区,工作稳定,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待事故解决好后,停止对气囊充气,等待气囊内部气体从空心卷轴开口处和进气管的进口处泄完,三相电机正转带动空心卷轴回收气囊,在空心转轴卷曲气囊的过程中,把气囊内部残余气体进一步挤压出来。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设有两排,每排气囊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缓冲部及间隔设置在两横向缓冲部之间的纵向缓冲部,纵向缓冲部两端与横向缓冲部连通,横、纵缓冲部均为圆筒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囊设置有两排,这样可以形成二级减速和缓冲,每排气囊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缓冲部和间隔设置在两横向缓冲部之间的纵向缓冲部,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囊的材料用量,节约造价成本,展开后横向缓冲部水平垂直于道路,纵向缓冲部和横向缓冲部的连接处为连通的,便于气体进入纵向缓冲部,横向缓冲部的进气口作为气囊的进气口,横向缓冲部和纵向缓冲部采用圆筒形,便于气囊的整体加工,不易漏气。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气囊末端固定有磁铁,隧道入口另一侧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电磁铁装置,所述磁铁在气囊处于工作状态时与电磁铁装置相吸。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末端固定有磁铁,隧道入口与气囊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电磁铁装置,磁铁在气囊处于工作状态时与电磁铁装置相吸,电磁铁装置覆盖面积大于气囊末端充气后的横截面积,这样气囊在充气横向展开后,发生少许偏移,电磁铁装置通电后同样能将磁铁吸附住,固定住气囊。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插入空心转轴内腔且在相对转动的部位设有轴承,轴承内圈套设在进气管上,轴承外圈与空心卷轴内腔匹配,空心卷轴开口处设有密封圈。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采用插入空心转轴内腔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进气量,进气管端部套接在匹配的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嵌入在空心转轴的内腔,这样空心转轴在转动时更为灵活,气囊的展开速度更快,使得隧道入口封闭更为快捷高效,在空心卷轴的开口端套设一个密封圈,使得充气时不易发生漏气现象,提高气囊的充气效率。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放置气囊、鼓风机、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体内设有两道隔板且右侧有开口,通过隔板将收纳箱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第一区域、充气腔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用以安装鼓风机,鼓风机出口与充气腔连通,充气腔与进气管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区域用以安装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收纳箱,用于安置气囊、鼓风机、绕卷装置和控制装置,收纳箱用于保护内部各部件不被雨水淋湿,避免造成各设备损坏,收纳箱体内设有两道隔板且收纳箱的右侧有开口,开口用于气囊的回收通道口,通过隔板将收纳箱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第一区域、充气腔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用以安装鼓风机,鼓风机出口与充气腔连通,充气腔与进气管进口连通,充气腔四周涂密封胶,防止气体泄漏,影响充气效果,所述第二区域用以安装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区域内还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区域内还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抽风机,抽风机设置在鼓风机上方,所述抽风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交通事故解决后,抽风机可以加快气囊内部气体的排出,加快气囊收回的速度,更快的将公路恢复通行。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收纳箱的开口处顶部设有遮挡棚,收纳箱底部设有底座。遮挡棚可以有效的挡住雨水进入收纳箱内部,收纳箱底部的底座使的收纳箱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这样避免积水进入收纳箱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气囊采用耐磨抗老化的尼龙帆布。耐磨抗老化的尼龙帆布能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在气囊被释放的过程中,尼龙帆布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这样横向释放时更不易发生过大偏移,保证电磁铁装通电后能更好的吸附气囊末端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当需要封闭隧道入口时,控制装置收到远程终端的指令,控制绕卷装置、鼓风机及电磁铁装置开始工作,三相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运转,绕卷装置释放气囊,同时鼓风机也开始匹配绕卷装置工作,开始充气,一段时间后,气囊充气完毕,电磁铁装置吸附气囊末端的磁铁。当重新释放通行时,控制装置收到指令,抽气机、绕卷装置开始工作,气囊内部气体被快速抽出,电磁铁装置停止工作,空心卷轴转动,将气囊回收绕卷好,气囊充气横向展开能防止车辆继续驶入,降低了车辆的进入量,从而降低了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和救援难度;还可以对来不及刹车的车辆起到减速和缓冲作用,保护人身安全以及车体,调节及其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可自动实现隧道进口封闭,适用于偏僻地区,工作稳定,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气囊局部图;
图4为绕卷装置的传动示意图;
图5为轴承图。
附图标记:1-气囊;101-横向缓冲部;102-纵向缓冲部;2-进气管;3-鼓风机;4-抽气机;5-控制装置;6-第一区域;7-充气腔;8-第二区域;9-遮挡棚;10-空心卷轴;11-传动齿轮;12-三相电机;13-驱动齿轮;14-链条;15-气囊进气口;16-底座;17-磁铁;18-电磁铁装置;19-轴承;20-收纳箱;2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一侧的气囊1、鼓风机3、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空心卷轴10和三相电机12,所述空心卷轴10上端为开口状,下端为封闭状,所述鼓风机3通过进气管2与空心卷轴10导通且进气管2与空心卷轴10之间能相对转动,气囊1充气端与空心卷轴10连接,空心卷轴10侧面设有出口与气囊进气口15连通,所述空心卷轴10底端连接有传动齿轮11,三相电机1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3,传动齿轮11和驱动齿轮13通过链条1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与三相电机12、鼓风机3电连接且连接远程终端,气囊1充气横向铺开用以对隧道入口进行横向封闭。
具体的,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公路一侧的气囊1、鼓风机3、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鼓风机3和控制装置5与隧道附近的电源连接,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鼓风机3启动向气囊1充气及控制卷绕装置对气囊1展开或者收回,控制装置5内部可采用型号为M68HC16的单片机,该型号的单片机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于工控领域及恶劣的环境,卷绕装置包括空心卷轴10和三相电机12,空心卷轴10为上端开口状,下端为封闭状,鼓风机3的出口端与空心卷轴10的上端通过一进气管2导通,进气管2的出口端插入空心卷轴10内腔或者包裹空心卷轴10,使得进气管2和空心卷轴10能发生相对转动,这样空心卷轴10在三相电机12带动下便能自由转动,不会影响气囊1的收放,三相电机12为三相异步电机,可实现正转和反转的功能,气囊1的充气端与空心卷轴10连接,为保证充气的效率,连接处做密闭处理,可在气囊1与空心卷轴10的连接面涂密封胶,空心卷轴10的侧面设有出口与气囊的进气口15连通,这样鼓风机3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进入空心卷轴10,再经空心卷轴10的出口进入气囊1,完成充气的过程,为实现气囊1的收放,在空心卷轴10的底端连接一个传动齿轮11,三相电机12的输出轴上连接驱动齿轮13,然后通过链条14将传动齿轮11和驱动齿轮13连接,这样三相电机12转动便能带动空心卷轴10转动,所述控制装置5在与远程终端连接,远程终端通过隧道口的监控设备能及时发现隧道入口处的交通事故,远程终端和监控设备为现有常用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再次不做赘述,当事故发生时,监控人员通过远程终端控制隧道入口的控制装置5启动鼓风机3和三相电机12,三相电机12反转带动空心卷轴10转动将气囊1释放,同时鼓风机3根据气囊1释放的速度,缓缓向气囊1内充气,使得气囊1内部具有一部分气体,这样可以增强气囊1横向的硬度,释放更为高效,气囊1充气饱满后且横向铺开用以对隧道入口进行横向封闭,防止车辆继续驶入,降低了车辆的进入量,从而降低了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和救援难度;还可以对来不及刹车的车辆起到减速和缓冲作用,保护人身安全以及车体,调节及其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可自动实现隧道进口封闭,适用于偏僻地区,工作稳定,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待事故解决好后,停止对气囊1充气,等待气囊1内部气体从空心卷轴10开口处和进气管2的进口处泄完,三相电机12正转,带动空心卷轴10转动开始回收气囊1,在空心转轴10卷曲气囊1的过程中,把气囊1内部残余气体还可以进一步挤压出来。
所述气囊1设有两排,每排气囊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缓冲部101及间隔设置在两横向缓冲部101之间的纵向缓冲部102,纵向缓冲部102两端与横向缓冲部101连通,横、纵缓冲部均为圆筒形。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气囊1设置有两排,这样可以形成二级减速和缓冲,每排气囊1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缓冲部101和间隔设置在两横向缓冲部101之间的纵向缓冲部102,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囊1的材料用量,节约造价成本,展开后横向缓冲部101水平垂直于道路,纵向缓冲部102和横向缓冲部101的连接处为连通的,便于气体进入纵向缓冲部102,横向缓冲部101的进气口作为气囊进气口15,横向缓冲部101和纵向缓冲部102采用圆筒形,便于气囊1的整体加工,不易漏气。
所述气囊1末端固定有磁铁17,隧道入口另一侧设有与控制装置5连接的电磁铁装置18,所述磁铁17在气囊1处于工作状态时与电磁铁装置18相吸。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气囊1的末端固定有磁铁17,隧道入口与气囊1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与控制装置5连接的电磁铁装置18,磁铁17在气囊1处于工作状态时与电磁铁装置18相吸,电磁铁装置18覆盖面积大于气囊1末端充气后的横截面积,这样气囊1在充气横向展开后,发生少许偏移,电磁铁装置18通电后同样能将磁铁17吸附住,固定住气囊1;气囊1采用耐磨抗老化的尼龙帆布。耐磨抗老化的尼龙帆布能延长气囊1的使用寿命,在气囊1被释放的过程中,尼龙帆布本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这样横向释放时更不易发生过大偏移,保证电磁铁装通电后能更好的吸附气囊1末端的磁铁17。
所述进气管2插入空心转轴10内腔且在相对转动的部位设有轴承19,轴承19内圈套设在进气管上,轴承19外圈与空心卷轴10内腔匹配,空心卷轴10开口处设有密封圈。
具体的,如图4和5所示,所述进气管2的出口端采用插入空心转轴10内腔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进气量,进气管2端部套接在匹配的轴承19的内圈,轴承19的外圈嵌入在空心转轴10的内腔,这样空心转轴10在转动时更为灵活,气囊1的展开速度更快,使得隧道入口封闭更为快捷高效,在空心卷轴10的开口端套设一个密封圈,使得充气时不易发生漏气现象,提高气囊1的充气效率。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放置气囊1、鼓风机3、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的收纳箱20,所述收纳箱20内设有两道隔板21且右侧有开口,通过隔板21将收纳箱20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第一区域6、充气腔7和第二区域8,其中第一区域6用以安装鼓风机3,鼓风机3出口与充气腔7连通,充气腔7与进气管2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区域8用以安装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收纳箱20,用于安置气囊1、鼓风机3、绕卷装置和控制装置5,收纳箱20用于保护内部各部件不被雨水淋湿,避免造成各设备损坏,所述收纳箱20的开口处顶部设有遮挡棚9,收纳箱20底部设有底座16。遮挡棚9可以有效的挡住雨水进入收纳箱20内部,收纳箱20底部的底座16使得收纳箱20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这样避免积水进入收纳箱20内。收纳箱20内设有两道隔板21且收纳箱20的右侧有开口,开口用于气囊1的回收通道口,通过隔板21将收纳箱20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第一区域6、充气腔7和第二区域8,其中第一区6域用以安装鼓风机3,鼓风机3出口与充气腔7连通,充气腔7与进气管2进口连通,充气腔7四周涂密封胶,防止气体泄漏,影响充气效果,所述第二区域8用以安装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第二区域8的空间能容纳气囊1的回收。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区域6内还设有与充气腔7连通的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区域6内还设有与充气腔7连通的抽风机4,抽风机4设置在鼓风机3上方,所述抽风机4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当交通事故解决后,抽风机4可以加快气囊1内部气体的排出,加快气囊1收回的速度,更快的将公路恢复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远程终端通过隧道口的监控设备监控到隧道入口发生交通事故时,需要立刻封闭隧道入口时,控制装置5收到远程终端的指令,控制绕卷装置、鼓风机3及电磁铁装置18开始工作,三相电机12反转并通过链条14带动传动齿轮11运转,此时绕卷装置中的空心卷轴10转动释放气囊1,同时鼓风机3也开始匹配绕卷装置工作,开始充气,一段时间后,气囊1充气完毕,电磁铁装置18吸附气囊1末端的磁铁17。事故解决完成后,需重新释放通行时,控制装置收到指令,抽气机4、绕卷装置开始工作,抽气机4将气囊1内部气体被快速抽出,同时电磁铁装置18停止工作,释放对气囊1的吸附,三相电机12正转带动空心卷轴10转动,将气囊1回收绕卷好,气囊1充气横向展开能防止车辆继续驶入,降低了车辆的进入量,从而降低了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和救援难度;还可以对来不及刹车的车辆起到减速和缓冲作用,保护人身安全以及车体,调节及其方便,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可自动实现隧道进口封闭,适用于偏僻地区,工作稳定,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一侧的气囊(1)、鼓风机(3)、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空心卷轴(10)和三相电机(12),所述空心卷轴(10)上端为开口状,下端为封闭状,所述鼓风机(3)通过进气管(2)与空心卷轴(10)导通且进气管(2)与空心卷轴(10)之间能相对转动,气囊(1)充气端与空心卷轴(10)连接,空心卷轴(10)侧面设有出口与气囊进气口(15)连通,所述空心卷轴(10)底端连接有传动齿轮(11),三相电机(1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3),传动齿轮(11)和驱动齿轮(13)通过链条(1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与三相电机(12)、鼓风机(3)电连接且连接远程终端,气囊(1)充气横向铺开用以对隧道入口进行横向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设有两排,每排气囊(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向缓冲部(101)及间隔设置在两横向缓冲部(101)之间的纵向缓冲部(102),纵向缓冲部(102)两端与横向缓冲部(101)连通,横、纵缓冲部均为圆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末端固定有磁铁(17),隧道入口另一侧设有与控制装置(5)连接的电磁铁装置(18),所述磁铁(17)在气囊(1)处于工作状态时与电磁铁装置(18)相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插入空心卷轴(10)内腔且在相对转动的部位设有轴承(19),轴承(19)内圈套设在进气管(2)上,轴承(19)外圈与空心卷轴(10)内腔匹配,空心卷轴(10)开口处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气囊(1)、鼓风机(3)、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的收纳箱(20),所述收纳箱(20)内设有两道隔板(21)且右侧有开口,通过隔板(21)将收纳箱(20)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第一区域(6)、充气腔(7)和第二区域(8),其中第一区域(6)用以安装鼓风机(3),鼓风机(3)出口与充气腔(7)连通,充气腔(7)与进气管(2)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区域(8)用以安装卷绕装置和控制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6)内还设有与充气腔(7)连通的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20)的开口处顶部设有遮挡棚(9),收纳箱(20)底部设有底座(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采用耐磨抗老化的尼龙帆布。
CN202020532007.9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Active CN212426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2007.9U CN212426855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2007.9U CN212426855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6855U true CN212426855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8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2007.9U Active CN212426855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6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4210B2 (en) Drag reduc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N107387163B (zh) 一种井下巷道自行走密闭墙系统
CN107165473A (zh) 一种应急处理舱
CN108860510B (zh) 一种具有网体的水上救援无人机及其操作方法
WO2008109792A1 (en) Portable modular inflatable barrier
CN212426855U (zh) 一种公路隧道入口应急封闭装置及配套设施
CN115320867A (zh) 一种气囊式无人机坠落保护装置
CN116030727B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拼接式led显示屏
CN107663835A (zh) 便携式自充气发光警示装置
CN101629490B (zh) 煤矿井下掘进巷道全风压借风方法
CN102616121A (zh) 汽车防水设备
CN206942306U (zh) 一种车载充气帐篷
CN205822053U (zh) 便携式自充气发光警示装置
GB2577304A (en) A vehicular breakdown emergency refuge device
CN115404801A (zh) 一种隧道内安全气栏阻车系统及方法
CN205346717U (zh) 车载空气动力装置
CN209636675U (zh) 移动式充气远程控制路锥
CN109723486A (zh)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煤矿立风井防爆门
CN218384060U (zh) 一种气动安全门禁装置
CN212501037U (zh) 一种空中救援装置
CN110589004A (zh) 无人机固定装置
KR100840194B1 (ko) 다목적 에어탑
CN220015250U (zh) 瓦斯突出隧道超长距离揭煤防突压风自救系统
CN206762049U (zh) 一种消防用高层救援滑道
CN210439769U (zh) 一种组装式充气桁架全封闭覆膜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