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6265U -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6265U
CN212426265U CN202020741614.6U CN202020741614U CN212426265U CN 212426265 U CN212426265 U CN 212426265U CN 202020741614 U CN202020741614 U CN 202020741614U CN 212426265 U CN212426265 U CN 212426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driven
bearing
box body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16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Hongyang Biochemi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Hongyang Biochemi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Hongyang Biochemi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chang Hongyang Biochemi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16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6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6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6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右侧面设置有控制器,箱体上设置有转辊机构,转辊机构包括有电机座、电机、主动轮、水槽一、从动辊一、辊轴一、轴承一、从动轮一、光杆一、移动块、弹簧、水槽二、从动辊二、辊轴二、轴承二、从动轮二、光杆二、从动辊三、辊轴三、轴承三、主动齿轮、从动轮三、皮带,转辊机构的从动辊三上方设置有压辊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生产发用化纤丝的过程中易打结,现有设备中无张紧装置,无法调整压辊之间的间隙的问题,通过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可大幅度调高生产效率,减少了因发用化纤丝打结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生产线停线。

Description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用化纤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假发用的大多为纤维产品,人造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人造纤维生产过程中,将成纤高聚物的熔体或浓溶液用纺丝泵连续、定量而均匀的从喷丝头的毛细孔中挤出,而成为液态细流,再在空气、水或特定的介质中固化成初生纤维的过程称为“纤维成形”,成型之后再经过初步冷却,在初步冷却后需要对其进行拉伸工序。
在拉伸过程中需要对人造纤维进行润湿,一方面为了对人造纤维进行再次冷却,另一方面对人造纤维进行润湿保证拉伸时的润滑效果,避免人造纤维与拉伸辊之间摩擦力过大造成拉断现象,进行再次拉伸使其达到预定质量要求,但是在拉伸的过程中由于丝纤过长过多,会出现丝纤较为松散,容易造成丝纤拉伸不均匀,易打结的现象,而且对于不同的丝纤需要调整拉伸的力度;目前市场上对于丝纤拉伸的方式较为传统,通过两个压辊对其进行拉伸,无法实现对丝纤的张紧,经常会导致丝纤打结,拉伸不均匀的情况,且对于不同的丝纤需要调整压辊之间的间隙,传统的压辊无法调节压辊之间的间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生产设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发明的一种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右侧面设置有控制器,箱体上设置有转辊机构,转辊机构包括有电机座、电机、主动轮、水槽一、从动辊一、辊轴一、轴承一、从动轮一、光杆一、移动块、弹簧、水槽二、从动辊二、辊轴二、轴承二、从动轮二、光杆二、从动辊三、辊轴三、轴承三、主动齿轮、从动轮三、皮带,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箱体前表面左上部设置有水槽一,水槽一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一,从动辊一后部设置有辊轴一,辊轴一贯穿箱体前部,辊轴一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一,辊轴一末端设置有从动轮一,从动辊一上方设置有光杆一,光杆一后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箱体左上部开设有调节槽以及移动槽,移动块位于移动槽内,光杆一贯穿调节槽,移动块与移动槽之间设置有弹簧;箱体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水槽二,水槽二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二,从动辊二后部设置有辊轴二,辊轴二贯穿箱体前部,辊轴二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二,辊轴二末端设置有从动轮二,从动辊二左方的设置有光杆二,光杆二固定连接在箱体前表面;箱体的前表面右上部设置有从动辊三,从动辊三后部设置有辊轴三,辊轴三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三,辊轴三末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与从动轮三,主动轮、从动轮一、从动轮二与从动轮三之间设置有皮带;转辊机构的从动辊三上方设置有压辊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辊机构包括有转轴一、转轴二、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从动辊三、辊轴四、从动辊四、轴承四、挡板、从动齿轮三、滑块、螺杆,箱体内部前表面固定设置有转轴一以及转轴二,转轴一上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一,转轴二上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一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二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二位于从动齿轮一上方;从动辊三上方设置有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内设置有辊轴四,辊轴四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辊四,辊轴四上设置有轴承四,轴承四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辊轴四末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三与从动齿轮二相互啮合,主动齿轮上方的箱体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开设有横向通孔,滑块上表面可转动设置有螺杆,螺杆贯穿箱体上表面,螺杆与箱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与滑动槽为间隙配合,且滑块可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通孔以转轴二的轴心为中心点,轴承四贯穿弧形通孔以及横向通孔,轴承四与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且可沿弧形通孔移动,轴承四与横向通孔为间隙配合且可沿横向通孔移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发用化纤从光杆一左侧绕过,再由从动辊一右侧绕过,再将发用化纤丝从光杆二左侧绕过,再绕过从动辊二上方,再将发用化纤丝穿过从动辊三与从动辊四之间;用手转动螺杆调节滑块在滑动槽内的上下高度,滑块向下移动时带动辊轴四向下移动,由于辊轴需要沿着弧形通孔移动,因此辊轴沿着弧形通孔向下移动,辊轴沿着横向通孔向左移动,由于弧形通孔以转轴二的轴径为中心开设因此在辊轴四沿弧形通孔转动时,从动齿轮三与从动齿轮二一直处于啮合的状态,转动螺杆直至将从动辊四与从动辊三之间的间隙调节至需要的间距,以保证对发用化纤丝的压紧效果;向水槽一与水槽二内加注水或者其它适合发用化纤丝的冷却介质;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进行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辊一、从动辊二、从动辊三进行转动,从动辊三转动时再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以及从动齿轮三带动从动辊四进行转动,从动辊三与从动辊四带动发用化纤丝进行挤压拉纤,从动辊一转动时可以将水槽一内的冷却介质将发用化纤丝进行润湿冷却,从动辊二转动时可以将水槽二内的冷却介质将发用化纤丝进行二次润湿冷却;当发用化纤丝较为绷紧时为了避免发用化纤丝拉伸断裂,光杆一受发用化纤丝的压力作用弹簧受压,光杆一沿着调节槽向右移动,当发用化纤丝较为松散时,不满足发用化纤丝拉伸时产生的拉紧力时,弹簧受到的压力减少而伸长,带动光杆一沿调节槽向左移动,避免发用化纤丝松散造成的丝束打结的情况,影响发用化纤丝的拉伸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生产发用化纤丝的过程中易打结,现有设备中无张紧装置,无法调整压辊之间的间隙的问题,通过本装置可大幅度调高生产效率,减少了因发用化纤丝打结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生产线停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压辊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压辊机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零件列表
1.箱体、2.电机座、3.电机、4.主动轮、5.辊轴二、6.从动轮二、7.轴承二、8.辊轴一、9.轴承一、10.皮带、11.从动轮三、12.辊轴三、13.转轴二、14.从动齿轮二、15.转轴一、16.从动齿轮一、17.从动轮一、18.控制器、19.从动辊四、20.从动辊三、21.螺杆、22.光杆一、23.调节槽、24.从动辊一、25.水槽一、26.光杆二、27.从动辊二、28.水槽二、29.化纤丝、30.弧形通孔、31.移动块、32.移动槽、33.弹簧、34.主动齿轮、35.从动齿轮三、36.辊轴四、37.挡板、38.滑动槽、39.横向通孔、40.滑块、41.轴承四、42.轴承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右侧面设置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优选为亿富豪公司生产的MTPG2-5E2N控制器,控制器18用来控制电机3的转动;箱体1上设置有转辊机构,转辊机构包括有电机座2、电机3、主动轮4、水槽一25、从动辊一24、辊轴一8、轴承一9、从动轮一17、光杆一22、移动块31、弹簧33、水槽二28、从动辊二27、辊轴二5、轴承二7、从动轮二6、光杆二26、从动辊三20、辊轴三12、轴承三42、主动齿轮34、从动轮三11、皮带10,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电机座2,电机座2上设置有电机3,电机3优选为塞雷42HS08步进电机,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4;箱体1前表面左上部设置有水槽一25,水槽一25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一24,从动辊一24下部位于水槽一25内,从动辊一24后部设置有辊轴一8,辊轴一8贯穿箱体1前部,辊轴一8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轴承一9,辊轴一8末端设置有从动轮一17,从动辊一24上方设置有光杆一22,光杆一22后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1,箱体1左上部开设有调节槽23以及移动槽32,移动块31位于移动槽32内,光杆一22贯穿调节槽23,移动块31与移动槽32之间设置有弹簧33;箱体1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水槽二28,水槽二28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二27,从动辊二27下部位于水槽二28内,从动辊二27后部设置有辊轴二5,辊轴二5贯穿箱体1前部,辊轴二5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轴承二7,辊轴二5末端设置有从动轮二6,从动辊二27左方的设置有光杆二26,光杆二26固定连接在箱体1前表面;箱体1的前表面右上部设置有从动辊三20,从动辊三20后部设置有辊轴三12,辊轴三12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轴承三42,辊轴三12末端设置有主动齿轮34与从动轮三11,主动轮4、从动轮一17、从动轮二6与从动轮三11之间设置有皮带10;转辊机构的从动辊三20上方设置有压辊机构。
压辊机构包括有转轴一15、转轴二13、从动齿轮一16、从动齿轮二14、从动辊三20、辊轴四36、从动辊四19、轴承四41、挡板37、从动齿轮三35、滑块40、螺杆21,箱体1内部前表面固定设置有转轴一15以及转轴二13,转轴一15上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一16,转轴二13上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二14;主动齿轮34与从动齿轮一16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一16与从动齿轮二14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二14位于从动齿轮一16上方;从动辊三20上方设置有弧形通孔30,弧形通孔30内设置有辊轴四36,弧形通孔30以转轴二13的轴心为中心点,轴承四41贯穿弧形通孔30以及横向通孔39,轴承四41与弧形通孔30为间隙配合且可沿弧形通孔30移动,轴承四41与横向通孔39为间隙配合且可沿横向通孔39移动。
辊轴四36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辊四19,从动辊一24、从动辊二27、从动辊三20以及从动辊四19直径以及长度尺寸相同;辊轴四36上设置有轴承四41,轴承四41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7,辊轴四36末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三35,从动齿轮三35与从动齿轮二14相互啮合,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一16、从动齿轮二14以及从动齿轮三35相同。主动齿轮34上方的箱体1内部开设有滑动槽38,滑动槽38内设置有滑块40,滑块40与滑动槽38为间隙配合,且滑块40可在滑动槽38内上下移动。滑块40上开设有横向通孔39,滑块40上表面可转动设置有螺杆21,螺杆21贯穿箱体1上表面,螺杆21与箱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
在使用时将发用化纤从光杆一22左侧绕过,再由从动辊一24右侧绕过,再将发用化纤丝29从光杆二26左侧绕过,再绕过从动辊二27上方,再将发用化纤丝29穿过从动辊三20与从动辊四19之间;用手转动螺杆21调节滑块40在滑动槽38内的上下高度,滑块40向下移动时带动辊轴四36向下移动,由于辊轴需要沿着弧形通孔30移动,因此辊轴沿着弧形通孔30向下移动,辊轴沿着横向通孔39向左移动,由于弧形通孔30以转轴二13的轴径为中心开设因此在辊轴四36沿弧形通孔30转动时,从动齿轮三35与从动齿轮二14一直处于啮合的状态,转动螺杆21直至将从动辊四19与从动辊三20之间的间隙调节至需要的间距,以保证对发用化纤丝29的压紧效果。
向水槽一25与水槽二28内加注水或者其它适合发用化纤丝29的冷却介质;再通过控制器18控制电机3进行转动通过皮带10带动从动辊一24、从动辊二27、从动辊三20进行转动,从动辊三20转动时再通过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一16、从动齿轮二14以及从动齿轮三35带动从动辊四19进行转动,从动辊三20与从动辊四19带动发用化纤丝29进行挤压拉纤,从动辊一24转动时可以将水槽一25内的冷却介质将发用化纤丝29进行润湿冷却,从动辊二27转动时可以将水槽二28内的冷却介质将发用化纤丝29进行二次润湿冷却;当发用化纤丝29较为绷紧时为了避免发用化纤丝29拉伸断裂,光杆一22受发用化纤丝29的压力作用弹簧33受压,光杆一22沿着调节槽23向右移动,当发用化纤丝29较为松散时,不满足发用化纤丝29拉伸时产生的拉紧力时,弹簧33受到的压力减少而伸长,带动光杆一22沿调节槽23向左移动,避免发用化纤丝29松散造成的丝束打结的情况,影响发用化纤丝29的拉伸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右侧面设置有控制器,箱体上设置有转辊机构,转辊机构包括有电机座、电机、主动轮、水槽一、从动辊一、辊轴一、轴承一、从动轮一、光杆一、移动块、弹簧、水槽二、从动辊二、辊轴二、轴承二、从动轮二、光杆二、从动辊三、辊轴三、轴承三、主动齿轮、从动轮三、皮带,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箱体前表面左上部设置有水槽一,水槽一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一,从动辊一后部设置有辊轴一,辊轴一贯穿箱体前部,辊轴一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一,辊轴一末端设置有从动轮一,从动辊一上方设置有光杆一,光杆一后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箱体左上部开设有调节槽以及移动槽,移动块位于移动槽内,光杆一贯穿调节槽,移动块与移动槽之间设置有弹簧;箱体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水槽二,水槽二上方设置有从动辊二,从动辊二后部设置有辊轴二,辊轴二贯穿箱体前部,辊轴二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二,辊轴二末端设置有从动轮二,从动辊二左方的设置有光杆二,光杆二固定连接在箱体前表面;箱体的前表面右上部设置有从动辊三,从动辊三后部设置有辊轴三,辊轴三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轴承三,辊轴三末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与从动轮三,主动轮、从动轮一、从动轮二与从动轮三之间设置有皮带;转辊机构的从动辊三上方设置有压辊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机构包括有转轴一、转轴二、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辊轴四、从动辊四、轴承四、挡板、从动齿轮三、滑块、螺杆,箱体内部前表面固定设置有转轴一以及转轴二,转轴一上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一,转轴二上可转动设置有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一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二相互啮合,从动齿轮二位于从动齿轮一上方;从动辊三上方设置有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内设置有辊轴四,辊轴四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辊四,辊轴四上设置有轴承四,轴承四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挡板,辊轴四末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三与从动齿轮二相互啮合,主动齿轮上方的箱体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开设有横向通孔,滑块上表面可转动设置有螺杆,螺杆贯穿箱体上表面,螺杆与箱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与滑动槽为间隙配合,且滑块可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通孔以转轴二的轴心为中心点,轴承四贯穿弧形通孔以及横向通孔,轴承四与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且可沿弧形通孔移动,轴承四与横向通孔为间隙配合且可沿横向通孔移动。
CN202020741614.6U 2020-05-08 2020-05-08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Active CN212426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1614.6U CN212426265U (zh) 2020-05-08 2020-05-08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1614.6U CN212426265U (zh) 2020-05-08 2020-05-08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6265U true CN212426265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1614.6U Active CN212426265U (zh) 2020-05-08 2020-05-08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6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040A (zh) * 2021-07-12 2021-11-09 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假发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2040A (zh) * 2021-07-12 2021-11-09 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假发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19552U (zh) 一种高效压紧牵伸机构
CN212426265U (zh) 发用化纤生产线用低温丝牵伸装置
CN112875422B (zh) 一种纱线退绕、卷绕装置及纱线绕线调整工艺
CN208561104U (zh) 一种植物纤维水刺无纺布卷绕装置
CN111826754A (zh) 一种基于行星齿轮传动原理防断线捻线装置
CN215625834U (zh) 化纤绳网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18145106U (zh) 一种纺纱自动收卷设备
CN203903672U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卷绕张力调节机构
CN220977243U (zh) 一种用于高强度化纤丝的拉伸装置
CN216838352U (zh) 一种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
CN220887797U (zh) 一种纺织生产的复合导电纤维抽丝装置
CN221396563U (zh) 可防倒转的短纤丝线收卷装置
CN219792013U (zh) 一种导丝机构
CN215713556U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溶液纺丝油嘴结构
CN210458446U (zh) 一种化纤纺丝引导装置
CN218291233U (zh) 一种差别化纺丝装置
CN219429378U (zh) 一种具有引导机构的纺纱用引线管
CN118563465A (zh) 一种有色纺纱用并条机
CN219280137U (zh) 一种棉花纺织生产用并条机
CN214243277U (zh) 一种纱线退绕、卷绕装置
CN220318057U (zh) 一种具有防松动结构的并捻机
CN218404533U (zh) 无级差纤维拉断机
CN218931282U (zh) 一种化纤纺丝引导板
CN217298132U (zh) 一种粗纱机传动装置
CN217024849U (zh) 一种梳棉机的张力调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