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824U -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25824U CN212425824U CN202020593416.XU CN202020593416U CN212425824U CN 212425824 U CN212425824 U CN 212425824U CN 202020593416 U CN202020593416 U CN 202020593416U CN 212425824 U CN212425824 U CN 2124258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mud
- overflow
- area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脱水机,在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前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储泥池,所述储泥池由竖直设置的隔墙分为溢流区和进泥区,在所述隔墙的底部设有连通孔;在所述溢流区的上方侧边处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设置在所述储泥池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泥区分别通过化学污泥进泥管和用于输送剩余污泥的进泥输送管与其外部设置的污水处理设施相连,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位于所述进泥区的侧边处,使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与溢流堰分别位于所述储泥池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效率高、耗电量小、污泥脱水药耗低、运行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泥处理中脱水机进泥污泥浓度低,导致脱水机的运行效率低,增加了脱水机药单耗和电单耗,同时外运污泥的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增加了环境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脱水效率高、耗电量小、污泥脱水药耗低、运行成本低的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脱水机,在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前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储泥池,所述储泥池由竖直设置的隔墙分为溢流区和进泥区,在所述隔墙的底部设有连通孔;在所述溢流区的上方侧边处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设置在所述储泥池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泥区分别通过化学污泥进泥管和用于输送剩余污泥的进泥输送管与其外部设置的污水处理设施相连,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位于所述进泥区的侧边处,使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与溢流堰分别位于所述储泥池的相对两侧。
针对上述技术特征,在污泥脱水机前设置储泥池使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混合均匀,同时使二者进行再次沉淀、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由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化学污泥的含量很少,因此对化学污泥进泥管的位置不作限制;将输送剩余污泥的进泥输送管和溢流堰分别设置在储泥池的相对两侧,延长剩余污泥在储泥池内的停留时间,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一步沉淀浓缩,污泥沉在池底,上清液经过溢流堰排出,有效降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污泥的含水率,提高污泥脱水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污泥脱水机出泥的含水率,减小出泥的体积,降低污泥对环境的占地污染。
优选的,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与所述溢流堰之间的间距不小于7m。确保剩余污泥的充分浓缩,降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污泥的含水率,同时保证由溢流堰外排的水清澈不含污泥颗粒。
优选的,所述溢流堰为H型溢流槽,在所述溢流槽两侧边的上方均布开设有多个三角形溢流口,且在所述溢流槽一端的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过水孔。H型溢流槽可以使溢流区内的上清液通过两侧进入溢流堰,再经出水口排出,增加布水的均匀性,使上清液更加均匀的流入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设置在所述进泥区的上方。首先避免在储泥池上打孔,使安装更加方便,同时使污泥更好地实现重力浓缩效果。
优选的,在所述溢流区和进泥区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分别通过排泥管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进泥口相连;且在所述排泥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通过控制阀门来调节溢流区和进泥区的出泥速度。
优选的,在所述进泥区和溢流区还分别设有搅拌器。搅拌器间歇性运行,使脱水机进泥更加均匀,同时防止污泥因缺氧而腐化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溢流堰和进泥输送管出泥口之间的距离使污泥更好地进行重力沉淀浓缩,同时避免污泥因沉淀时间短而沿溢流堰溢流;增设溢流堰使布水更加均匀。采用本实用新型进入污泥脱水机的污泥含水率低,因此提高了污泥脱水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使外运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体积变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污泥脱水机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其耗电量降低,脱水药耗降低,节约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储泥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溢流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泥区,2溢流区,3隔墙,4溢流堰,5进泥输送管,6化学污泥进泥管,7污泥脱水机,8排泥管,9控制阀门,10过水孔,11连通孔,12三角形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脱水机7,污泥脱水机7为现有设备,在所述污泥脱水机7的前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储泥池。
所述储泥池由竖直设置的隔墙3分为溢流区2和进泥区1,在所述隔墙3的底部设有连通孔11;在所述溢流区2的上方侧边处设有溢流堰4,溢流堰4为H型溢流槽,在所述溢流槽两侧边的上方均布开设有多个三角形溢流口12,且在所述溢流槽一端的板面上设有过水孔10,过水孔10与开设在储泥池壁上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进泥区1分别通过化学污泥进泥管6和用于输送剩余污泥的进泥输送管5与其外部设置的污水处理设施相连,化学污泥进泥管6通过在墙上打孔穿入,高度比溢流管口略低;所述进泥输送管5的出泥口设置在所述进泥区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进泥区1的侧边处,使所述进泥输送管5的出泥口与溢流堰4分别位于所述储泥池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进泥输送管5的出泥口与所述溢流堰4之间的间距不小于7m。
在所述溢流区2和进泥区1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分别通过排泥管8与所述污泥脱水机7的进泥口相连;且在所述排泥管8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9。
在所述进泥区1和溢流区2内还分别设有搅拌器,搅拌器为常规搅拌器,其安装和使用均为常规设置,起到搅拌的作用,避免污泥因为缺氧而腐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处理设施内的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分别经过化学污泥进泥管6和进泥输送管5由泵抽至进泥区1,并经过隔墙3底部的连通孔11进入溢流区2,由于进泥输送管5的出泥口与溢流堰4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剩余污泥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充分沉降,沉淀后的上清液由三角形溢流口12进入H型溢流槽,最后经过过水孔10流出;沉淀在储泥池底部的污泥经过充分浓缩使其含水率降低,由排泥管8进入污泥脱水机7进行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阀门9来控制出泥量,经过污泥脱水机7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外运。根据储泥池底部污泥的储存时间可以间歇性运行搅拌器对污泥进行搅拌,防止污泥腐化。
将上述装置运用到*******污水处理公司进行污泥的处理,进入污泥脱水机的污泥含水率由99.2%降低至98.0%,进泥体积缩小2~3倍。同时溢流堰外排的上清液中没有明显的污泥颗粒。可见进入污泥脱水机的污泥浓度明显提高,有利于节约电耗、药耗,提高了污泥脱水机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外排污泥的减量化,符合节能、降耗和减污的需求。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如污泥脱水机、电机和搅拌器,均为常规设备,所涉及的结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或控制方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或控制方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前端设有与其连通的储泥池,所述储泥池由竖直设置的隔墙分为溢流区和进泥区,在所述隔墙的底部设有连通孔;在所述溢流区的上方侧边处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设置在所述储泥池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泥区分别通过化学污泥进泥管和用于输送剩余污泥的进泥输送管与其外部设置的污水处理设施相连,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位于所述进泥区的侧边处,使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与溢流堰分别位于所述储泥池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与所述溢流堰之间的间距不小于7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为H型溢流槽,在所述溢流槽两侧边的上方均布开设有多个三角形溢流口,且在所述溢流槽一端的板面上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过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输送管的出泥口设置在所述进泥区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溢流区和进泥区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分别通过排泥管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进泥口相连;且在所述排泥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泥区和溢流区还分别设有搅拌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93416.XU CN212425824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93416.XU CN212425824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25824U true CN212425824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9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93416.XU Active CN212425824U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25824U (zh) |
-
2020
- 2020-04-20 CN CN202020593416.XU patent/CN2124258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92993U (zh) | 深度去除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 | |
CN111620414B (zh) | 一种电化学水处理设备 | |
CN205653286U (zh) | 超声耦合光电芬顿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09098440U (zh) | 一种双隔板式小型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425824U (zh) | 一种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 |
CN207091225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设施 | |
CN211445323U (zh) | 一种环保型塑料制品废水回收装置 | |
CN206109169U (zh) | 一种结构紧凑型水解酸化系统 | |
CN112456755A (zh) | 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 |
CN111470737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5855746U (zh) |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 |
CN112661302B (zh) | 一种电厂废水处理回收使用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 |
CN215667538U (zh) | 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141794U (zh) | 一种污泥调理罐 | |
CN215102426U (zh) | 一种实用型芬顿反应装置 | |
CN112939303A (zh) | 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963782B (zh) |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系统 | |
CN20823471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 | |
CN105330105A (zh) | 无机-有机-微生物絮凝一体化装置 | |
CN218810557U (zh) | 一种2-乙基蒽醌外循环碱洗及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0790444A (zh) |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磁化沉淀池及其净化方法 | |
CN221370790U (zh) | 一种撬装一体式高效沉淀池 | |
CN214936749U (zh) | 一种高寒地区钼矿选矿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8371907U (zh) | 一种高浓度溶漆废水净化机 | |
CN219058570U (zh) | 一种表面处理废水曝气自动化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