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494U - 一种除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5494U
CN212425494U CN202021841320.7U CN202021841320U CN212425494U CN 212425494 U CN212425494 U CN 212425494U CN 202021841320 U CN202021841320 U CN 202021841320U CN 212425494 U CN212425494 U CN 212425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ischarge
barrel
gas
water leve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13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少林
李海艳
张邵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13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5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5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5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气装置。其中除气装置包括筒体、进液管、出液管及气体排放组件;进液管设置于筒体的侧壁上,进液管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筒体的切线方向流入筒体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脱硫废水内的气体;出液管设置于筒体的底部;气体排放组件位于筒体的顶部;当筒体内脱硫废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为通路状态;当筒体内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为断路状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脱硫废水的气液分离,而且使脱硫废水旋转的液流时刻处于脱硫废水内,分离的气体能够经气体排放组件排出,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水质测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除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海水脱硫系统的广泛安装,为了使脱硫产生的废水排放前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废水排放前需要对水质进行连续自动取样和监测。脱硫废水在排放前与柴油机烟气的空气碰撞,混合后,脱硫废水中夹杂着较多的气泡,废水的快速排放使得气泡无法逸出。气泡的存在会很大程度干扰水质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在废水进入监测传感器之前,需要去除废水中的气泡。
基于此,亟需一种除气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气装置,实现了脱硫废水的气液分离,而且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水质测量的准确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气装置,包括:
筒体;
进液管,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所述筒体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筒体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所述脱硫废水内的气体;
出液管,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气体排放组件,其位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当所述筒体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为通路状态;当所述筒体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为断路状态。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排放组件包括盖板和气体排放部件,所述盖板安装于筒体的顶部,以封堵所述筒体;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气体排放部件能够控制所述通气孔的通断。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排放部件包括浮球、连杆及阀体,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通气孔内,所述连杆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球,所述筒体内所述脱硫废水能够能带动所述浮球上下浮动,以控制所述阀体的通断。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球、所述连杆、所述阀体及所述盖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球和所述阀体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杆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浮球,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为球阀的阀芯。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气体排放组件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及所述气体排放组件的材质均为PVC材质。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及所述气体排放组件的材质均为PTFE材质。
作为一种除气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液体检测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出液管上,所述液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出液管内脱硫废水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脱硫废水经进液管进入筒体的腔室内,进液管能够引导脱硫废水沿筒体的切线方向流入筒体内并形成旋转液流,进而利用离心力分离脱硫废水内的气体,最后分离的气体经气体排放组件排出筒体,脱硫废水经出液管流出筒体。为了防止脱硫废水旋转过程中二次混入空气,所以旋转的液流需要满足时刻处于脱硫废水内。该除气装置中,筒体内气体较少时,进液量大于出液量,此时水位升高,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为断路状态,防止筒体内具有腐蚀性的脱硫废水从顶部溢出;当大量的脱硫废水流经筒体后,脱硫废水中的气体在离心的作用下分离,聚集于筒体上方,在气体压力作用下,筒体内的水位将逐渐下降,水位到预设水位后,气体排放组件为通路状态,筒体上方聚集的气体将从气体排放组件排出,水位再次上升,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为断路状态,水位如此往复升降,以使旋转的液流时刻处于筒体内而不溢出,还能保证气体经气体排放组件排出,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水质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气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筒体;11、隔板;111、通孔;12、旋风除气腔;13、排气腔;2、进液管;3、出液管;
4、气体排放组件;41、盖板;411、通气孔;42、气体排放部件;421、浮球;422、连杆;423、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随着船舶海水脱硫系统的广泛安装,为了使脱硫产生的废水排放前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废水排放前需要对水质进行连续自动取样和监测。脱硫废水在排放前与柴油机烟气的空气碰撞,混合后,脱硫废水中夹杂着较多的气泡,废水的快速排放使得气泡无法逸出。气泡的存在会很大程度干扰水质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在废水进入监测传感器之前,需要去除废水中的气泡。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筒体1、进液管2、出液管3及气体排放组件4。
具体地,进液管2设置于筒体1的侧壁上,且进液管2的方向与筒体1侧壁的切线方向相同,进液管2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筒体1的切线方向流入筒体1内并形成旋转液流。出液管3设置于筒体1的底部,脱硫废水能够经出液管3排出筒体1,气体排放组件4位于筒体1的顶部,脱硫废水生成的气体能够经气体排放组件4排出筒体1。工作原理为:脱硫废水经进液管2进入筒体1的腔室内,由于进液管2的方向与筒体1侧壁的切线方向相同,所以进液管2引导脱硫废水沿筒体1的切线方向流入筒体1内并形成旋转液流,进而利用离心力分离脱硫废水内的气体,最后分离的气体经气体排放组件4排出筒体,脱硫废水经出液管3流出筒体1。
为了防止脱硫废水旋转过程中二次混入空气,所以旋转的液流需要满足时刻处于脱硫废水内,该除气装置中,由于系统内压力的影响,且筒体1内气体较少时,进液量大于出液量,此时水位升高,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4为断路状态,防止筒体1内具有腐蚀性的脱硫废水从顶部溢出;当大量的脱硫废水流经筒体1后,脱硫废水中的气体在离心的作用下分离,聚集于筒体1上方,在气体气压作用下,筒体1内的水位将逐渐下降,水位到预设水位后,气体排放组件4为通路状态,筒体1上方聚集的气体将从气体排放组件4排出,水位再次上升,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气体排放组件4为断路状态,水位如此往复升降,以使旋转的液流时刻处于筒体1内而不溢出,还能保证气体经气体排放组件4排出,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水质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具体地,气体排放组件4包括盖板41和气体排放部件42,盖板41安装于筒体1的顶部,以封堵筒体1,防止筒体1内由于脱硫废水水位过高,造成脱硫废水溢出。盖板41上设置有通气孔411,气体排放部件42能够根据脱硫废水的水位控制通气孔411的通断,以使脱硫废水分离的气体能够经通气孔411排出。
优选地,气体排放部件42包括浮球421、连杆422及阀体423,阀体423安装于通气孔411内,阀体423用于控制通气孔411的通断,连杆422一端连接于阀体423,另一端连接于浮球421,筒体1内脱硫废水的水位能够能带动浮球421上下浮动,进而使阀体423转动,以控制阀体423和通气孔411的通断。当筒体1内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浮球421向上转动,阀体423为断路状态,由于筒体1内持续产生气体,筒体1顶部气体量增加,致使脱硫废水的水位下降,水位带动浮球421向下转动,当水位下降到预设水位时,阀体423为通路状态,气体经通气孔411排出,水位再次上升。水位如此往复升降,带动阀体423的通断,同时确保旋转的液流时刻处于脱硫废水内,提高了脱硫废水内气体的分离效率,防止脱硫废水二次混入气体。筒体1具有一定耐压能力,浮球421的动作仅与浮力和重力相关,而与脱硫废水压力无关,因此,即使是压力波动的液流,也能起到很好的除气效果。
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阀体423选用球阀的阀芯,球阀的阀芯设置有流通孔,水位的变化能够驱动浮球421上下移动,以使连杆422带动阀芯转动,当水位在预设水位的区间时,流通孔与通气孔411连通,当水位在非预设水位的区间时,流通孔与通气孔411为断路。在其他实施例中,阀体423还可以为封堵件,通气孔411的底部为锥形面,浮球421和连杆422能够带动封堵件上下浮动,当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封堵件抵接于通气孔411的底部的锥形面,以使通气孔411为断路,当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封堵件脱离锥形面,以使通气孔411为通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气体排放部件42还可以包括水位传感器和阀体423,阀体423安装于通气孔411内,水位传感器设置于筒体1内壁上,阀体423与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水位传感器能够根据筒体1内水位的高度控制阀体423的通断,进而控制通气孔411的通断。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浮球421、连杆422、阀体423及盖板4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该除气装置内各个零部件的维护和更换,也能够对筒体1的腔室清洁。具体地,浮球421和阀体423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连杆422一端螺纹连接于浮球421,另一端螺纹连接于阀体423。盖板41上通气孔41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阀体423可传动安装于安装槽内。盖板41可螺纹连接或螺钉连接于筒体1。
脱硫废水旋转时对浮球421造成产生旋转力,容易造成浮球421以及气体排放部件42损坏,所以筒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将筒体1的腔室分为旋风除气腔12和排气腔13,气体排放组件4位于排气腔13内且位于隔板11的上方,进液管2位于旋风除气腔12内且位于隔板11的下方。隔板11上设置有通孔111,使脱硫废水中的气体能顺畅的通过隔板11中的通孔111由下向上逸出,而进液管2造成的脱硫废水的旋转波动不会对浮球421造成扰动,提高该除气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稳定性。
由于脱硫废水含有洗涤废气产生的硫酸等酸性物质,pH达到3左右,具有高腐蚀性,所以筒体1、进液管2、出液管3及气体排放组件4的材质均为PVC材质或PTFE材质等耐酸防腐蚀材质,PVC材质和PTFE材质耐pH3左右的含硫酸废液腐蚀。
进一步地,该除气装置还包括液体检测传感器,液体检测传感器安装于出液管3上,脱硫废水的气体分离后,经出液管3排出筒体1,然后经液体检测传感器检测脱硫废水的水质,提高水质测量的准确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
进液管(2),其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所述进液管(2)用于引导脱硫废水沿所述筒体(1)的切线方向流入所述筒体(1)内并形成旋转液流,以分离所述脱硫废水内的气体;
出液管(3),其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
气体排放组件(4),其位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当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为通路状态;当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为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包括盖板(41)和气体排放部件(42),所述盖板(41)安装于筒体(1)的顶部,以封堵所述筒体(1);
所述盖板(41)上设置有通气孔(411),所述气体排放部件(42)能够控制所述通气孔(411)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部件(42)包括浮球(421)、连杆(422)及阀体(423),所述阀体(423)安装于所述通气孔(411)内,所述连杆(422)一端连接于所述阀体(42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球(421),所述筒体(1)内所述脱硫废水能够能带动所述浮球(421)上下浮动,以控制所述阀体(423)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421)、所述连杆(422)、所述阀体(423)及所述盖板(4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421)和所述阀体(423)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杆(422)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浮球(421),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阀体(4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23)为球阀的阀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设置有通孔(111),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位于所述隔板(11)的上方,所述进液管(2)位于所述隔板(1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所述进液管(2)、所述出液管(3)及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的材质均为PVC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所述进液管(2)、所述出液管(3)及所述气体排放组件(4)的材质均为PTFE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检测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出液管(3)上,所述液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出液管(3)内液体的水质。
CN202021841320.7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除气装置 Active CN212425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320.7U CN212425494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除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320.7U CN212425494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除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5494U true CN212425494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4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1320.7U Active CN212425494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除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5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260B (zh) 一种用于气液分离的消气器和气液分离方法
KR20130115744A (ko) 선박용 오수분리장치
CN111943303A (zh) 一种除气装置
CN105692838A (zh) 一种油水泥分离装置
CN212425494U (zh) 一种除气装置
US4352683A (en) Apparatus for venting and deaerating from a liquid circuit
CN202599712U (zh) 用于在线水质分析仪的采样装置
CN217511223U (zh) 一种液体中气泡去除装置
CN216223337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气液分离系统
CN211393942U (zh) 一种三相分离器
CN208130654U (zh) 一种基于有效密闭液体出口的气液分离装置
CN111044327A (zh) 船舶废水检测装置
CN220772305U (zh) 一种泵池液位观察装置
CN108211524A (zh) 一种基于有效密闭液体出口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19031761U (zh) 燃油加油机油水分离装置
CN219907118U (zh) 一种汽水油分离器
CN110844962B (zh) 一种微型气浮装置
CN210409600U (zh) 自动油水分层器
CN212285276U (zh) 一种流体逆流状态监测组件和渣料吸收装置
SU952754A1 (ru) Аппарат дл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загр зненных жидкостей
CN210736675U (zh) 一种酸气分离器及酸气分离系统
CN219670212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的供给装置
CN212900896U (zh) 一种用于气体管路上的自动放液阀
CN215886445U (zh) 一种船用气浮装置
CN219409357U (zh) 三相分离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