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361U -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5361U
CN212425361U CN202020806293.3U CN202020806293U CN212425361U CN 212425361 U CN212425361 U CN 212425361U CN 202020806293 U CN202020806293 U CN 202020806293U CN 212425361 U CN212425361 U CN 212425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upporting
pedal
telescopic mechanism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62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杜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62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5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5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53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属于BIM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伸缩机构顶部设置座椅,伸缩机构两侧对称设置有脚蹬部件,脚蹬部件中间的伸缩机构的侧面上设置有触动机构,触动机构设置在脚蹬部件上部,伸缩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走机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中的伸缩机构具有伸缩的功能,能驱动支撑部件远离地面或者接触地面,支撑部件具有支撑的作用,并且能承受整个操作人员的体重,脚蹬部件的作用是放置操作人员的两脚,并且便于操作人员站立,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触动机构提供动力来源,整个伸缩机构通过触动机构的触发实现伸缩的功能,行走部件的作用便于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BIM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BIM建筑模型通风管道进行安装,通常用的脚手架有人字梯或是桌椅板凳等临时搭建而成,作业时需频繁改变作业位置,因而作业人员需频繁上下,即不安全,又不方便,而且费时、费力、费工。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不用人工移动的梯子,例授权公告号CN106930680B,名称为《一种移动式梯子》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布的,工作人员坐在坐板上进行工作,脚踩动驱动踏板,驱动踏板通过偏心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蜗轮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驱动轮旋转,实现梯子平移;当需要调整方向时,工作人员用另外一只脚搓动脚踏转轮使其转动,转向踏轮通过锥齿轮组合带动小齿轮旋转,从而通过转向齿轮带动转向轮调整方向。本公开专利存在以下几个弊端:第一,当需要梯子平移时,需要一只脚踩踏踏板,该只脚要连续的用力,操作工人的身体会存在重心不稳,并且容易产生疲劳感,当需要梯子转向时,需要另外一只脚搓动脚踏转轮使其转动,该脚也要连续的用力,操作工人的身体也会存在重心不稳,并且容易产生疲劳感,假如不小心两只脚同时用力,梯子会边移动边转向,很容易发生侧翻,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当地面有障碍物时,该公开的梯子不能避开障碍物,会发生侧翻;
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另外一种不用人工移动的梯子,例如授权公告号 CN2692259Y,名称为《自行脚手平台》的中国实用新型所公布的,作业人员坐上座椅后,压缩弹簧,使驱动轮与地面接触,需要移动时,踏动脚蹬,轮盘、链条把动力传至飞轮,使驱动轮转动,从而达到前进或者后退的目的。该公开梯子不会存在一只脚用力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公开的专利存在以下弊端,操作工人不能在该梯子上站立,只能坐着工作,不能对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
总体上述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作业人员需频繁上下梯子的难题,但仍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1)操作人员只能坐在梯子上工作,不能站立,不能对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2)梯子底部均设置转轮,当不需要移动或者转向时,梯子底部只靠转轮支撑,造成点与地面接触,接触面积小,如果遇到倾斜地面时,容易发生滑移。(3)通过转轮实现梯子的转向或者平移,不能避开障碍物。
本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以解决操作人员在梯子上不能站立、梯子容易发生滑移以及梯子在移动过程中不能避开障碍物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顶部设置座椅,所述伸缩机构两侧对称设置有脚蹬部件,所述脚蹬部件中间的所述伸缩机构的侧面上设置有触动机构,所述触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脚蹬部件上部,所述伸缩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脚蹬部件下部且与所述脚蹬部件对应设置,初始状态时,所述行走机构不动作且对伸缩机构起到支撑作用,当座椅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所述伸缩机构驱动所述支撑部件向地面移动直到接触到地面,当座椅上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触动机构驱动所述座椅向伸缩机构顶部移动,进而带动支撑部件远离地面,当需要移动伸缩机构时,取消所述座椅上的作用力,启动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实现所述伸缩机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脚蹬部件上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为圆环形,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座椅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部以及下部,所述本体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本体下部为中空的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出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锥体结合处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孔对应,所述圆柱体内侧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本体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包括限位通孔A以及限位通孔B,所述限位通孔A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B下部,所述限位通孔B 上部与所述本体相连的部位为斜面,所述限位通孔B下部与所述限位通孔A上部之间形成部位A,所述限位通孔A下部与所述本体相连处形成部位B,所述部位A的厚度小于所述部位B的厚度,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为圆柱形,所述活动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活动件的侧面上设置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与所述活动件枢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体,所述勾体在所述限位通孔A与所述限位通孔B内移动,远离所述弹簧片的所述勾体的端面为斜面A,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且与所述活动件的下端抵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出孔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所述顶杆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顶杆上,所述活动件的上端设置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的所述顶杆上设置所述支撑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脚蹬部件包括蹬板,所述蹬板一端与所述本体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蹬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扶杆,所述扶杆一端与所述蹬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护栏,所述扶杆的轴线与所述本体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触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触动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基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凸起之间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包括中间部以及两端部,所述中间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挡板外侧,且正对所述限位通孔A设置,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两端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传递轴,所述传递轴穿过所述基板,一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基板下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端的所述传递轴上设置有凸轮,设置在所述基板下端的所述传递轴上设置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上端部以及支撑下端部,所述支撑上端部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的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下端部均布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包括支撑部以及折弯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折弯部呈90 度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蹬板下部的所述本体外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所述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齿圈,所述固定齿圈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齿圈内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齿牙与所述固定齿圈的齿牙啮合,所述齿轮后侧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固定齿圈后侧设置有基架,所述基架包括基架上端部以及基架下端部,所述基架上端部与所述固定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基架上端部设置有偏心轴孔,所述齿轮的所述偏心轴设置在所述偏心轴孔内,且向所述基架上端部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电机B,所述基架下端部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 A,所述滑块A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连杆A,连杆A下端设置有托板,所述连杆A上端设置有连杆B,所述连杆B的一端与所述连杆A的上端枢轴连接,所述连杆B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齿轮孔同心设置,且同心处设置有销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中的伸缩机构具有伸缩的功能,能驱动支撑部件远离地面或者接触地面,支撑部件具有支撑的作用,并且能承受整个操作人员的体重,脚蹬部件的作用是放置操作人员的两脚,并且便于操作人员站立,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触动机构提供动力来源,整个伸缩机构通过触动机构的触发实现伸缩的功能,行走部件的作用便于移动。
2、护栏的作用具有防护的功能,防止操作人员从本装置上摔下。
3、本体上部为中空圆柱体,便于放置活动件,活动件为座椅的安装提供场所,圆锥体的作用是便有放置顶杆,活动件与顶杆抵接,顶杆通过活动件的上下移动而在圆锥体内上下移动,隔板上的通孔和圆锥体上的出孔便于穿插顶杆,导轨具有导向的作用,导向槽和导向条配合具有限位的作用,能保证活动杆在本体内竖直方向移动,弹簧片具有弹性形变的功能,弹簧片发生弹性形变,带动勾体在限位通孔A以及限位通孔B内移动,勾体设置在限位通孔A或者限位通孔B内具有锁定的功能。顶杆伸缩的距离是限位通孔A与限位通孔B之间的距离,顶杆的外圆周上设置凸起,凸起与隔板配合便于固定弹簧,弹簧具有缓冲的作用。
4、蹬板便于放置操作人员的两脚,扶杆便于操作人员手扶。
5、基板具有承重的作用,挡板的作用是便于对固定杆进行限位,并且对固定杆的活动提供场所,导向凸起具有导向的功能,导向孔与导向块的配合具有限位的功能,电机提供恒定的动力来源,驱动凸轮旋转,凸轮触碰滑块,实现固定杆的伸缩功能,弹簧具有缓冲的功能。
6、支撑部件的作用用于支撑整个伸缩机构以及支撑操作人员的体重。
7、定位板的作用便于固定行走机构。
8、固定齿圈的作用提供齿轮行走的轨迹,齿轮后侧设置偏心轴的作用是保证齿轮的齿牙与固定齿圈的齿牙啮合,基架上端部的作用是安装偏心轴,基架下端部的作用是为了安装滑块A,滑块A上的卡槽的作用用于固定连接杆A,托板具有支撑和承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伸缩机构的剖面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体的剖面视图。
图7为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触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伸缩机构;11、本体;111、隔板;1111、通孔; 112、导轨;1121、导向槽;113、限位通孔;1131、限位通孔A;1132、限位通孔B;114、定位板;12、活动件;121、导向条;122、弹簧片;1221、勾体; 13、顶杆;131、凸起;14、弹簧;2、座椅;3、脚蹬部件;31、蹬板;32、扶杆;4、触动机构;41.基板;411、挡板;4111、穿孔;412、导向凸起;4121、导向孔;42、滑块;421、固定杆;422、导向块;43、弹簧;44、传递轴;45、凸轮;46、电机5、支撑部件;51、支撑上端部;52、支撑下端部;521、支腿; 5211、支撑部;5212、折弯部;6、行走机构;61、固定齿圈;62、齿轮;63、基架;631、基架上端部;632、基架下端部;6321、横杆;63211、滑槽;64、电机B;65、滑块A;651、卡槽;66、连杆A;661、托板;67、连杆B;7、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7,本申请是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包括伸缩机构1,伸缩机构1包括本体11,本体11包括上部以及下部,本体 11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本体11下部为中空的圆锥体,圆锥体上设置有出孔,圆柱体与圆锥体结合处设置有隔板111,隔板111上设置有通孔1111,通孔1111 与出孔对应,圆柱体内侧对称设置有导轨112,导轨112上设置有导向槽1121,本体11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通孔113,限位通孔113包括限位通孔A1131以及限位通孔B1132,限位通孔A1131设置在限位通孔B1132下部,限位通孔B1132 上部与本体11相连的部位为斜面,限位通孔B1132下部与限位通孔A1131上部之间形成部位A,限位通孔A1131下部与本体11相连处形成部位B,部位A 的厚度小于部位B的厚度,本体11内部设置活动件12,活动件12为圆柱形,活动件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条121,导向条121设置在导向槽1121内,活动件12的侧面上设置有弹簧片122,弹簧片122一端与活动件12枢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体1221,勾体1221在限位通孔A1131与限位通孔B1132内移动,本体11内设置有顶杆13,顶杆13一端设置在本体11内部,且与活动件 12的下端抵接,顶杆1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1111以及出孔设置在本体11外侧,顶杆1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凸起131,凸起131与隔板111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设置在顶杆13上,活动件12的上端设置座椅2,设置在本体11外侧的顶杆13上设置支撑部件5。
本申请中的伸缩机构的工作原理:当座椅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因为座椅与活动件固定连接的,因此活动件向本体下方移动,因为活动件上设置弹簧片,弹簧片上的勾体上设置斜面A,当活动件向下运动时,斜面A被部位A挤压,逐渐的将弹簧片挤压变形,优选的弹簧片与本体的轴线平行,当活动件继续往下运动,当运动到限位通孔A处时,弹簧片不再受挤压,因此勾体穿设在限位通孔A内。为了保证活动件在本体中直线运动,因此采用导向槽与导向条配合使用。当活动件向下运动时,活动件压着顶杆往下运动,此时顶杆上的弹簧被压缩,因为顶杆与支撑部件是固定连接的,因此顶杆往下运动,支撑部件向地面运动。当座椅不受向下的作用力时,触动机构中的固定杆伸长,触碰到弹簧片上的勾体,优选的触碰到勾体上端面与部位A的下端面平齐,由于顶杆上的弹簧的作用,因此顶杆驱动活动件往上运动,直到勾体被限定在限位通孔B内。
伸缩机构1顶部设置有座椅2,伸缩机构1两侧对称设置有脚蹬部件3,脚蹬部件3上设置有护栏7,护栏7为圆环形,护栏7设置在座椅2上端。脚蹬部件3包括蹬板31,蹬板31一端与本体11外侧面固定连接,蹬板31的另一端设置有扶杆32,扶杆32一端与蹬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护栏7,扶杆32的轴线与本体11的轴线平行。
本申请中脚蹬部件的工作原理是:当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时,支撑部件与地面接触,对操作人员起到支撑作用,此处起到支撑作用的有两个部件,一个部件是支撑部件,另一个起到支撑作用的是行走机构。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上身设置在护栏内,当需要施工的部位位置比较低时,操作人员可以坐着安装通风管道,当需要施工的位置比较高时,此时,操作人员手扶着扶杆,脚蹬着蹬板站立起来,此时座椅不在受向下的作用力,在顶杆上的弹簧的作用下,勾体被限定在限位通孔B内,此时支撑部件远离地面,不再起到支撑作用。操作人员对通风管道进行高处的施工。
参见图8:脚蹬部件3中间的伸缩机构1的侧面上设置有触动机构4,触动机构4设置在脚蹬部件3上部,触动机构4设置在本体11外侧,触动机构4 包括基板41,基板41上设置有挡板411,挡板411上设置有穿孔4111,基板 41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凸起412,导向凸起412上设置有导向孔4121,导向凸起412之间设置有滑块42,滑块42包括中间部以及两端部,中间部设置有固定杆421,固定杆421穿过穿孔4111设置在挡板411外侧,且正对限位通孔A1131设置,固定杆421上设置有弹簧A43,弹簧A43一端与挡板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部固定连接,滑块42的两端部设置有导向块422,导向块 421设置在导向孔4121内,基板41上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置有传递轴44,传递轴44穿过基板41,一端设置在基板41上端,另一端设置在基板41下端,设置在基板41上端的传递轴44上设置有凸轮45,设置在基板41下端的传递轴44上设置有电机46。
本申请中触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旋转通过传递轴带动凸轮旋转,当凸轮的突出部触碰到滑块时,在导向块与导向孔的配合下,滑块向前运动,带动固定杆向前运动,此时弹簧A被压缩,固定杆触碰到勾体,将勾体的上端面与部位A的下端面平齐,在顶杆上弹簧的作用下,座椅往上运动,当凸轮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弹簧A被释放,不带有突出部的凸轮的轮廓线与滑块接触,滑块往靠近凸轮的方向移动,如此实现固定杆的伸长与收缩过程。
参见图9:伸缩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件5,支撑部件5包括支撑上端部51以及支撑下端部52,支撑上端部51与设置在本体11外侧的顶杆13 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下端部52均布设置有支腿521,支腿521包括支撑部 5211以及折弯部5212,支撑部5211与折弯部5212呈90度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支撑部件的工作原理:当支撑部件向地面移动时,首先折弯部接触到地面,通过支腿的支撑作用,实现对整个装置以及对操作人员体重的支撑。
参加图10:支撑部件5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设置在脚蹬部件3下部且与脚蹬部件3对应设置,蹬板31下部的本体11外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板114,定位板114上设置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包括固定齿圈61,固定齿圈61与定位板114固定连接,固定齿圈61内部设置有齿轮62,齿轮 62的齿牙与固定齿圈61的齿牙啮合,齿轮62后侧设置有偏心轴,固定齿圈 61后侧设置有基架63,基架63包括基架上端部631以及基架下端部632,基架上端部631与固定齿圈61固定连接,基架上端部631设置有偏心轴孔,齿轮62的偏心轴设置在偏心轴孔内,且向基架上端部631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设置有电机B64,基架下端部632上设置有横杆6321,横杆6321内设置有滑槽63211,滑槽63211内设置有滑块A65,滑块A65上设置有卡槽651,卡槽651内设置连杆A66,连杆A66下端设置有托板661,连杆A66上端设置有连杆B67,连杆B67的一端与连杆A66的上端枢轴连接,连杆B67的另一端与齿轮62的齿轮孔同心设置,且同心处设置有销轴。
本申请中的行走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启动电机B,电机B的输出轴旋转,通过偏心轴,齿轮沿着内齿圈做公转以及自转,以齿轮在内齿圈顶端,并且沿着内齿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例,阐述行走机构的工作原理,齿轮从内齿圈的最高点沿着内齿圈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杆B随着齿轮的旋转逐渐成水平状态,此时托板被抬高,因此连杆A在滑块A的限制下,往横杆前方移动,当齿轮逐渐从内齿圈底部运动到内齿圈顶部时,连杆B逐渐成竖直状态,此时托板被降低,因此连杆A在滑块A的限制下,往横杆后方移动,如此完成整个移动过程。
初始状态时,行走机构6不动作且对伸缩机构1起到支撑作用,当座椅2 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伸缩机构1驱动支撑部件5向地面移动直到接触到地面,当座椅2上的作用力消失时,触动机构4驱动座椅2向伸缩机构1顶部移动,进而带动支撑部件5远离地面,当需要移动伸缩机构1时,取消座椅2上的作用力,启动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实现伸缩机构1移动。
本申请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本申请的限制,本本申请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机构(1),所述伸缩机构(1)顶部设置有座椅(2),所述伸缩机构(1)两侧对称设置有脚蹬部件(3),所述脚蹬部件(3)中间的所述伸缩机构(1)的侧面上设置有触动机构(4),所述触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脚蹬部件(3)上部,所述伸缩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件(5),所述支撑部件(5)两侧对称设置有行走机构(6),所述行走机构(6)设置在所述脚蹬部件(3)下部且与所述脚蹬部件(3)对应设置,初始状态时,所述行走机构(6)不动作且对伸缩机构(1)起到支撑作用,当座椅(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所述伸缩机构(1)驱动所述支撑部件(5)向地面移动直到接触到地面,当座椅(2)上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触动机构(4)驱动所述座椅(2)向伸缩机构(1)顶部移动,进而带动支撑部件(5)远离地面,当需要移动伸缩机构(1)时,取消所述座椅(2)上的作用力,启动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实现所述伸缩机构(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部件(3)上设置有护栏(7),所述护栏(7)为圆环形,所述护栏(7)设置在所述座椅(2)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1)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11)包括上部以及下部,所述本体(11)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本体(11)下部为中空的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出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圆锥体结合处设置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上设置有通孔(1111),所述通孔(1111)与所述出孔对应,所述圆柱体内侧对称设置有导轨(112),所述导轨(112)上设置有导向槽(1121),所述本体(11)侧面上设置有限位通孔(113),所述限位通孔(113)包括限位通孔A(1131)以及限位通孔B(1132),所述限位通孔A(1131)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B(1132)下部,所述限位通孔B(1132)上部与所述本体(11)相连的部位为斜面,所述限位通孔B(1132)下部与所述限位通孔A(1131)上部之间形成部位A,所述限位通孔A(1131)下部与所述本体(11)相连处形成部位B,所述部位A的厚度小于所述部位B的厚度,所述本体(11)内部设置活动件(12),所述活动件(12)为圆柱形,所述活动件(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条(121),所述导向条(121)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121)内,所述活动件(12)的侧面上设置有弹簧片(122),所述弹簧片(122)一端与所述活动件(12)枢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勾体(1221),所述勾体(1221)在所述限位通孔A(1131)与所述限位通孔B(1132)内移动,远离所述弹簧片(122)的所述勾体(1221)的端面为斜面A,所述本体(11)内设置有顶杆(13),所述顶杆(13)一端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部,且与所述活动件(12)的下端抵接,所述顶杆(1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111)以及所述出孔设置在所述本体(11)外侧,所述顶杆(1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凸起(131),所述凸起(131)与所述隔板(111)之间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设置在所述顶杆(13)上,所述活动件(12)的上端设置所述座椅(2),设置在所述本体(11)外侧的所述顶杆(13)上设置所述支撑部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部件(3)包括蹬板(31),所述蹬板(31)一端与所述本体(11)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蹬板(31)的另一端设置有扶杆(32),所述扶杆(32)一端与所述蹬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护栏(7),所述扶杆(32)的轴线与所述本体(11)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本体(11)外侧,所述触动机构(4)包括基板(41),所述基板(41)上设置有挡板(411),所述挡板(411)上设置有穿孔(4111),所述基板(41)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凸起(412),所述导向凸起(412)上设置有导向孔(4121),所述导向凸起(412)之间设置有滑块(42),所述滑块(42)包括中间部以及两端部,所述中间部设置有固定杆(421),所述固定杆(421)穿过所述穿孔(4111)设置在所述挡板(411)外侧,且正对所述限位通孔A(1131)设置,所述固定杆(421)上设置有弹簧A(43),所述弹簧A(43)一端与所述挡板(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2)的两端部设置有导向块(422),所述导向块(422)设置在所述导向孔(4121)内,所述基板(41)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传递轴(44),所述传递轴(44)穿过所述基板(41),一端设置在所述基板(41)上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基板(41)下端,设置在所述基板(41)上端的所述传递轴(44)上设置有凸轮(45),设置在所述基板(41)下端的所述传递轴(44)上设置有电机(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5)包括支撑上端部(51)以及支撑下端部(52),所述支撑上端部(51)与设置在所述本体(11)外侧的所述顶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下端部(52)均布设置有支腿(521),所述支腿(521)包括支撑部(5211)以及折弯部(5212),所述支撑部(5211)与所述折弯部(5212)呈90度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蹬板(31)下部的所述本体(11)外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板(114),所述定位板(114)上设置所述行走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6)包括固定齿圈(61),所述固定齿圈(61)与所述定位板(1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齿圈(61)内部设置有齿轮(62),所述齿轮(62)的齿牙与所述固定齿圈(61)的齿牙啮合,所述齿轮(62)后侧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固定齿圈(61)后侧设置有基架(63),所述基架(63)包括基架上端部(631)以及基架下端部(632),所述基架上端部(631)与所述固定齿圈(61)固定连接,所述基架上端部(631)设置有偏心轴孔,所述齿轮(62)的所述偏心轴设置在所述偏心轴孔内,且向所述基架上端部(631)外侧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电机B(64),所述基架下端部(632)上设置有横杆(6321),所述横杆(6321)内设置有滑槽(63211),所述滑槽(63211)内设置有滑块A(65),所述滑块A(65)上设置有卡槽(651),所述卡槽(651)内设置连杆A(66),连杆A(66)下端设置有托板(661),所述连杆A(66)上端设置有连杆B(67),所述连杆B(67)的一端与所述连杆A(66)的上端枢轴连接,所述连杆B(67)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62)的齿轮孔同心设置,且同心处设置有销轴。
CN202020806293.3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5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6293.3U CN21242536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6293.3U CN21242536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5361U true CN21242536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62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536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53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737A (zh) * 2020-05-15 2021-04-20 升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CN113413007A (zh) * 2021-07-12 2021-09-21 刘璐 一种混合式教学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737A (zh) * 2020-05-15 2021-04-20 升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CN113413007A (zh) * 2021-07-12 2021-09-21 刘璐 一种混合式教学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5361U (zh)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CN107956291A (zh) 混凝土覆膜工具
CN112678737A (zh) 一种基于bim建筑用通风管道安装辅助装置
CN113352032A (zh) 一种半自动焊接机
CN216063886U (zh) 一种钢结构喷漆装置
CN113369927A (zh) 一种建筑钢材切割加工用可调式夹具
CN211154670U (zh) 一种可旋转休闲座椅
CN205417720U (zh) 一种上下楼梯的执行机构
CN212053681U (zh) 室内装修行走器
CN107928964A (zh) 一种电动升降纹身椅
CN205568969U (zh) 一种放射科用x光片辅助拍片调节支撑装置
CN211093716U (zh) 一种老人如厕助力装置
CN213155031U (zh) 一种老人起床就寝一体式辅助机
CN111335469B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钢结构支撑件
CN210302223U (zh) 一种体育训练压腿器
CN114670076A (zh) 一种侧墙焊缝打磨喷涂装置
CN209915101U (zh) 一种雨衣布料预处理用快速平铺装置
CN207347123U (zh) 用于喷淋塔风管安装的新型车载移动升降平台
CN106545187A (zh) 一种快速转换表演位置的移动架
CN208467716U (zh) 一种用于板材焊接的打磨点焊装置
CN100560928C (zh) 便捷式跨步自行梯
CN21411634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物保护用警示装置
CN107055265B (zh) 一种楼梯轨道椅及其使用方法
CN220184563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
CN110742545A (zh) 一种老人如厕助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