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4507U -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4507U
CN212424507U CN202020471332.9U CN202020471332U CN212424507U CN 212424507 U CN212424507 U CN 212424507U CN 202020471332 U CN202020471332 U CN 202020471332U CN 212424507 U CN212424507 U CN 212424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wear
detection part
blanking device
bl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13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万国
石践
于国仕
陈殿喜
龙永祥
商明华
李忠飞
刘树栋
李明
张兆军
孙晓明
马晓虎
赵宏亮
王闯
李晨赫
张岩松
韩炜
许楠
孙洪兴
孙维昊
金光龙
金世鹏
肖海
肖丽君
伦杰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olinhe Opencut Coal Industry Corp Ltd Of Inner Mongolia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olinhe Opencut Coal Industry Corp Ltd Of Inner Mongol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olinhe Opencut Coal Industry Corp Ltd Of Inner Mongolia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g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13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4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4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4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耐磨件;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设于所述落料管,所述检测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耐磨件是否脱落的第一检测部和用于检测所述耐磨件的磨损程度的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集成一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器通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落料装置和具有所述落料装置的物料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落料装置,其包括落料管,落料管与运输装置配合使用。为了防止落料管磨损,需要在落料管内安装耐磨衬板。但是,当检测耐磨衬板的磨损情况和是否脱落时,需要人员进入落料管内进行检查。这样导致检测过程繁琐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耐磨衬板脱落后不能够不及发现,还容易对下游设备造成损坏,影响落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落料装置,该落料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落料装置的物料传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耐磨件;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设于所述落料管,所述检测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耐磨件是否脱落的第一检测部和用于检测所述耐磨件的磨损程度的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集成一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器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落料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耐磨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检测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的槽深为5-2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器还包括:主体;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凸出部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一检测部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凸出部,其中,所述凸出部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凸出部适于止抵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部设于所述主体的靠近所述凸出部的部位内,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主体的部位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部在第一闭合状态和第一断开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压紧配合时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闭合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脱离配合时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断开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停止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部具有第一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动触点相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动触点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检测部具有第二闭合状态和第二断开状态,在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耐磨件压紧配合时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在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耐磨件脱离配合时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停止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检测部具有第二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在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动触点相接时,在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动触点脱离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耐磨件设有一个或者多个间隔布置的所述检测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耐磨件形成沿所述落料管的周向延伸的管状,所述耐磨件的外表面紧贴于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物料传送系统,所述物料传送系统包括: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落料装置;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带,所述落料管排出的物料通过所述运输带运输;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物料传送系统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传送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的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落料装置1、落料管100、耐磨件110、安装槽111、检测器200、第一检测部210、第一静触点211、第一动触点212、第二检测部220、第二静触点221、第二动触点222、主体230、凸出部240、控制器300、物料传送系统10、运输装置2、运输带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包括落料管100、检测器200和控制器300。
落料管100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耐磨件110。检测器200设于落料管100,检测器200包括用于检测耐磨件110是否脱落的第一检测部210和用于检测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的第二检测部220,第一检测部210和第二检测部220集成一体。控制器300与检测器200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通过设置检测器200,使检测器200包括用于检测耐磨件110是否脱落的第一检测部210。这样可以利用第一检测部210检测耐磨件110是否脱落,相比相关技术中的落料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对耐磨件110是否脱落的检测便捷性和可靠性,避免停机后人员进入落料管100内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人员的可操作性,而且可以在耐磨件110脱离后及时控制落料装置1和下游设备立即停机,以便于对下游的设备进行保护,避免在耐磨件110脱落后发现不及时而造成下游设备的损坏,便于提高落料装置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设置用于检测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的第二检测部220,这样可以利用第二检测部220检测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相比相关技术中的落料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对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的检测便捷性和可靠性,避免停机后人员进入落料管100内进行检测,而且可以提高对耐磨件110的监控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耐磨件110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及时地对耐磨件110进行更换,避免造成落料管100的磨损或损坏,便于延长落料管100的使用寿命,提高落料装置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通过使第一检测部210和第二检测部220集成一体,不仅便于提高检测器200的集成化程度,简化检测器200的结构,控制检测器200的整体尺寸,而且便于检测器200的制造和装配,提高落料装置1的生产效率,降低落料装置1的生产成本。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具有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包括落料管100、检测器200和控制器3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耐磨件110具有开口朝向落料管100的内表面的安装槽111,第二检测部2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槽111内。这样便于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配合安装,便于利用第二检测部220对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
具体地,安装槽111的槽深为5-20毫米。这样可以对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在耐磨件110的剩余厚度为5毫米时对耐磨件110进行更换,进一步便于提高落料装置1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耐磨件110的厚度可以为20-30毫米,安装槽111的槽深可以为5-10毫米。
举例而言,安装槽111的槽深为5毫米,将检测器200配合在安装槽111内,当耐磨件110的厚度磨损到仅剩5毫米时,第二检测部220发出磨损到限信号,检修人员根据检测器200的信号对耐磨件110进行更换。当耐磨件110脱落后,第一检测部发出脱离信号,控制器300控制落料装置1和其下游设备停机。
可选地,如图2所示,检测器200还包括主体230和凸出部240,凸出部240设于主体230的一侧,凸出部240的截面尺寸小于主体230的截面尺寸,第一检测部210设于主体230,第二检测部220设于凸出部240,其中,凸出部240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安装槽111内且凸出部240适于止抵安装槽111的底壁。这样便于第一检测部210和第二检测部220的安装设置,便于检测器200能够同时对耐磨件110是否脱落和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提高检测器200的检测功能性和适用性。
可选地,主体230包括带有外螺纹的金属壳体和绝缘材料支架,检测器200通过引线与控制器300通讯。主体230还具有适于与第一检测部210相配合的第一压帽结构,凸出部240具有适于与第二检测部220相配合的第二压帽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210设于主体230的靠近凸出部240的部位内,第二检测部220设于凸出部240的远离主体230的部位内。这样便于第一检测部210和第二检测部220对耐磨件110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提高检测器200的检测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210在第一闭合状态和第一断开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第一检测部21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压紧配合时第一检测部210处于所述第一闭合状态以使第一检测部210与控制器300通讯,在第一检测部21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脱离配合时第一检测部210处于所述第一断开状态以使第一检测部210与控制器300停止通讯。这样可以根据第一检测部210与控制器300之间的通讯状态,判断第一检测部210与耐磨件110的配合状态,从而对耐磨件110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提高对耐磨件110的监控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检测部210具有第一静触点211和第一动触点212,在第一检测部210处于所述第一闭合状态时第一静触点211与第一动触点212相接,在第一检测部210处于所述第一断开状态时第一静触点211与第一动触点212脱离。这样可以在第一检测部21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压紧配合时,实现第一检测部210与控制器300之间的通讯连接,在第一检测部21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脱离配合时,实现第一检测部210与控制器300之间停止通讯,进一步便于利用第一检测部210准确地检测耐磨件110是否脱落。
可选地,第一静触点211和第一动触点212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220具有第二闭合状态和第二断开状态,在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压紧配合时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以使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通讯,在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脱离配合时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以使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停止通讯。这样可以根据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之间的通讯状态,判断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的配合状态,从而对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进行监控,提高对耐磨件110的监控可靠性。
可选地,在第二检测部22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压紧配合时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以使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通讯,在第二检测部22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脱离配合时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以使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停止通讯。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检测部220具有第二静触点221和第二动触点222,在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时第二静触点221与第二动触点222相接时,在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时第二静触点221与第二动触点222脱离时。这样可以在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压紧配合时,实现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之间的通讯连接,在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脱离配合时,实现第二检测部220与控制器300之间停止通讯,进一步便于利用第二检测部220检测耐磨件110的磨损程度。
可选地,第一静触点211和第一动触点212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更为具体地,在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时第二静触点221与安装槽111的底壁压紧配合,在第二检测部220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时第二静触点221与安装槽111的底壁脱离配合。
举例而言,将检测器200旋入耐磨件110的安装槽111内,使第一静触点211和第一动触点212相连,构成常闭回路。第二检测部220与耐磨件110的外壁压紧配合,使第二静触点221和第二动触点222相连,构成常闭回路。当耐磨件110磨损到一定位置处,在弹簧力作用下第二静触点221和第二动触点222断开,常闭回路断开向控制器300发出报警信号,便于对耐磨件110进行更换。当耐磨件110脱落,第一静触点211和第一动触点212在弹簧力作用下断开,常闭回路断开向控制器300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300控制落料装置1和其他设备停机。
具体而言,检测器200可以为限位开关。
可选地,耐磨件110设有一个或者多个间隔布置的检测器200。进一步地,耐磨件110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检测器200。这样可以通过多个检测器200的检测信号来判断耐磨件110的工作状态,便于提高检测器200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耐磨件110由多个耐磨段组成,每个耐磨段上至少设有一个检测器200。这样检修人员可以根据检测器200的信号更换对应位置的耐磨段,提高耐磨件110的更换灵活性,降低耐磨件110的维护成本。
具体地,耐磨件110形成沿落料管100的周向延伸的管状,耐磨件110的外表面紧贴于落料管100的内表面。这样便于耐磨件110的安装设置,便于提高耐磨件110的设置稳固性和可靠性。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传送系统10。物料传送系统10包括落料装置和运输装置2,所述落料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运输装置2包括运输带21,落料管100排出的物料通过运输带21运输,其中,控制器300根据检测器200的检测结果控制物料传送系统10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物料传送系统10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控制器300通讯,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控制器300的信号控制物料传送系统10内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多个耐磨段安装在落料管100上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将每个耐磨段的检测器200接入控制器300的输入端口,控制器300通过网线与控制主机连接。控制器300和控制主机均连接220V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传送系统10,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落料装置1,落料装置1具有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料传送系统1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耐磨件;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设于所述落料管,所述检测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耐磨件是否脱落的第一检测部和用于检测所述耐磨件的磨损程度的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集成一体;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器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检测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深为5-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还包括:
主体;
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凸出部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体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一检测部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凸出部,
其中,所述凸出部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凸出部适于止抵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设于所述主体的靠近所述凸出部的部位内,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主体的部位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在第一闭合状态和第一断开状态之间可切换,
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压紧配合时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闭合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
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脱离配合时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断开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停止通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具有第一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动触点相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一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静触点与所述第一动触点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部具有第二闭合状态和第二断开状态,
在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耐磨件压紧配合时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
在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耐磨件脱离配合时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控制器停止通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部具有第二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在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动触点相接时,在所述第二检测部处于所述第二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动触点脱离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设有一个或者多个间隔布置的所述检测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形成沿所述落料管的周向延伸的管状,所述耐磨件的外表面紧贴于所述落料管的内表面。
12.一种物料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料装置,所述落料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落料装置;
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带,所述落料管排出的物料通过所述运输带运输;
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物料传送系统的工作状态。
CN202020471332.9U 2020-04-02 2020-04-02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Active CN212424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1332.9U CN212424507U (zh) 2020-04-02 2020-04-02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1332.9U CN212424507U (zh) 2020-04-02 2020-04-02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4507U true CN212424507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1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1332.9U Active CN212424507U (zh) 2020-04-02 2020-04-02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4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63238A1 (de) * 2021-10-06 2023-04-12 Maschinenfabrik Bernard Krone GmbH & Co. KG Komponente für eine mobile arbeitsmaschine mit einer fördereinrichtu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63238A1 (de) * 2021-10-06 2023-04-12 Maschinenfabrik Bernard Krone GmbH & Co. KG Komponente für eine mobile arbeitsmaschine mit einer fördereinricht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4507U (zh)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US7702484B2 (en) Steam trap monitoring
CN107032080A (zh) 带式输送机的监测系统
CN101920144A (zh) 除尘器灰斗的料位检测装置
CN110371680A (zh) 一种煤电气力输灰在线检测装置及其逻辑控制节能方法
CN106185240A (zh) 红外线对射式煤矿输送机胶带防撕裂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3184487A (zh) 一种基于光纤形变的溜槽堵塞开关
CN106500266B (zh) 空调器及其双缸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05570A (zh) 一种曲通管路通断监测结构
CN105692124B (zh) 提升机堵料检测装置
SE1550150A1 (sv) A slurry operation device with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erior wear, an operation plant comprising the same, as well as a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CN201776037U (zh) 除尘器灰斗的料位检测装置
CN113086560A (zh) 一种万向防堆煤保护装置及堆煤保护方法
CN212424506U (zh) 落料装置和具有其的物料传送系统
US7467756B2 (en) Bowl liner movement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0102757U (zh) 用于双刮板链条埋刮板给煤机的断链检测装置
CN203705010U (zh) 干熄焦除尘器的料位检测装置
CN208765751U (zh) 一种电表计量箱温控防火预警远程监控设备
CN210619382U (zh) 防撕裂装置以及带式输送机
CN207823412U (zh) 一种异物检测机及其故障监测与警报系统
CN218974829U (zh)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液位开关控制储罐液位装置
CN218908800U (zh) 一种传动机构及其正常运转检测装置
CN220523852U (zh) 智能双线分配器
CN211812012U (zh) 磨损自检型聚氨酯刮刀
CN208568146U (zh) 一种应用于饮料机上的水气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