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6154U -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6154U
CN212416154U CN202020642984.4U CN202020642984U CN212416154U CN 212416154 U CN212416154 U CN 212416154U CN 202020642984 U CN202020642984 U CN 202020642984U CN 212416154 U CN212416154 U CN 212416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connecting rod
slop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29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晶晶
夏鸫
李丹凤
蒋名丽
陈苗
付凯丽
袁玉新
陈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6429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6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6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61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解决了新生儿胃反流现象多依赖护理人员长时间将其处于适当体位增大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且不利新生儿骨骼生长的问题;包括移动底座和放置仓,移动底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固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放置仓转动连接,移动底座的右端固接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固接有第二连杆,放置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第二连杆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移动底座之间固接有第一升降机构,放置仓内可拆卸固接有托板,托板上设有腿部约束带和胸部约束带;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安全稳定,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更多件,发病率可高达80%~85%。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还有一种“寂静型”反流,不伴有呕吐,反流物滞留在口腔、咽喉,容易被忽视,常是导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窒息、猝死的原因。
体位护理是内科治疗最常见及最方便的方法,给以合适的体位治疗,轻症患儿喂奶时及喂完后1h保持直立位,也可取50°角的仰卧位;重症患儿4h给予体位治疗即把木板床抬高30°,患儿头偏向一侧,取俯卧位并用背带固定,目前多依赖医护人员将新生儿抱起使其处于适当体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极大,且新生儿骨骼发育尚未完全,长时间将其抱立不利于骨骼发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解决了新生儿胃反流现象多依赖护理人员长时间将其处于适当体位增大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且不利新生儿骨骼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移动底座和放置仓,所述移动底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放置仓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杆平行的第二连杆,所述放置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所述第二连杆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移动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放置仓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身体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两组腿部约束带和一个胸部约束带。
优选的,所述托板包括上斜坡部,所述上斜坡部的下端弯曲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下斜坡部,所述下斜坡部与上斜坡部平行且下斜坡部比上斜坡部高5-10cm,所述上斜坡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120°。
优选的,所述上斜坡部延伸至连接部的位置设有臀部托槽,所述臀部托槽上固定连接有弹力布。
优选的,每组腿部约束带包括第一定位带和第二定位带,第一定位带和第二定位带之间的夹角为60-90°。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上螺纹配合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可在固定杆内竖直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为结构相同的伸缩杆,且第一连杆与移动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等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第一升降结构可以对放置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调节,以此防止胃反流的反流物滞留在口腔、咽喉导致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危害,还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使用方便灵活,实用性强;且通过第二升降结构和第一升降结构同时调节可对放置仓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护理人员,臀部托槽、腿部约束带和胸部约束带可保证新生儿在托板上安全稳定防止滑动,托板的结构提高了新生儿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托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底座上升降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放置仓、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第一连杆、6-第一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8-第二连杆、9-滑轨、10-托板、11-腿部约束带、12-胸部约束带、13-上斜坡部、14-连接部、15-下斜坡部、16-臀部托槽、17-弹力布、18-第一定位带、19-第二定位带、20-固定杆、21-第一调节螺母、22-升降杆、23-第一横杆、24-第二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底座1和放置仓2,所述移动底座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与放置仓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杆5平行的第二连杆8,所述放置仓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9,所述第二连杆8与两个滑轨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与移动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放置仓2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身体的托板10,所述托板10上设有两组腿部约束带11和一个胸部约束带12。
移动底座1由支撑架和四个带脚刹的脚轮组成,移动底座1便于整体装置的移动,移动后通过带脚刹的脚轮将其定位,对于正常婴儿使用时,托板10可从放置仓2内拆卸掉并放入铺底然后将婴儿放入放置仓2内即可,此时可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将放置仓2调到水平位置,对于胃反流的患儿,在喂食完毕后,应当将放置仓2调成50度角的仰卧位,在调节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将放置仓2的右端升高,放置仓2在升高的同时,放置仓2的左端沿第一连杆5转动,同时,第二连杆8此时沿滑轨9滑动,在调节到对应角度后,第一升降结构锁定,放置仓2此时的位置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将婴儿放到托板10上,为了保证婴儿在托板10上的安全和稳定,通过两组腿部约束带11对婴儿的两大腿部进行约束,通过胸部约束带12对患儿的胸部进行约束,此时婴儿躺在托板10上可保持处于50度角的仰卧位,防护胃反流的反流物滞留在口腔、咽喉导致婴儿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危害,还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使用方便灵活,实用性强。
为了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以及防止新生儿相对托板移动使新生儿在托板上更稳定,所述托板10包括上斜坡部13,所述上斜坡部13的下端弯曲延伸形成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下斜坡部15,所述下斜坡部15与上斜坡部13平行且下斜坡部15比上斜坡部13高5-10cm,所述上斜坡部13与连接部14之间的夹角为120°。
新生儿仰卧于托板10之上,上斜坡部13用于支撑新生儿的头部和背部,连接部14用于支撑腰部以及大腿部,下斜坡部15用于支撑新生儿的腿部和脚部,整体贴合新生儿的身体背部线条,从而可保护新生儿的骨骼进行保护。
为了可以对新生儿的放置位置定位且可进一步防止患儿在托板10上滑动,所述上斜坡部13延伸至连接部14的位置设有臀部托槽16,所述臀部托槽16上固定连接有弹力布17。新生儿的臀部放置于臀部托槽16上的弹力布17上,弹力布17会与新生儿的臀部贴合形成下凹的弧形面。
为了可以对新生儿的大腿部进行有效且安全的约束每组腿部约束带11包括第一定位带18和第二定位带19,第一定位带18和第二定位带19之间的夹角为60-90°。第一定位带18向新生儿大腿部的下方延伸后与托板10固定,第二定位带19向新生儿大腿部的上方延伸后与托板10固定,两组腿部约束带和胸部约束带12配合可对新生儿起到安全的防护作用。
为了对便于调节高度使放置仓2形成一定角度,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固定在移动底座1上,所述固定杆2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母21,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1上螺纹配合设有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可在固定杆20内竖直运动。第一调节螺母21与升降杆22构成丝杠螺母结构,当转动固定杆20上的第一调节螺母21时,升降杆22会竖直升降进行调节且丝杠螺母结构具有自锁特性,在调节后的高度可使放置仓2处于稳定状态。
为了便于调节放置仓2的整体高度以适用于不同的护理人员,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为结构相同的伸缩杆,且第一连杆5与移动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的结构相同。分别通过第一升降结构和第二升降结构来调节放置仓2的左端高度和右端高度以致使放置仓2的整体高度被调节。
为了便于放置新生儿护理用的一些物品,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一伸缩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23,所述第二支撑杆4与第二伸缩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24,所述第一横杆23与第二横杆24等高。第一横杆23、第二横杆24、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7和移动底座1之间形成储物放置空间,便于放置所需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和放置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与放置仓(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6)和第二伸缩杆(7)上共同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杆(5)平行的第二连杆(8),所述放置仓(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9),所述第二连杆(8)与两个滑轨(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与移动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放置仓(2)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身体的托板(10),所述托板(10)上设有两组腿部约束带(11)和一个胸部约束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0)包括上斜坡部(13),所述上斜坡部(13)的下端弯曲延伸形成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下斜坡部(15),所述下斜坡部(15)与上斜坡部(13)平行且下斜坡部(15)比上斜坡部(13)高5-10cm,所述上斜坡部(13)与连接部(14)之间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坡部(13)延伸至连接部(14)的位置设有臀部托槽(16),所述臀部托槽(16)上固定连接有弹力布(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腿部约束带(11)包括第一定位带(18)和第二定位带(19),第一定位带(18)和第二定位带(19)之间的夹角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固定在移动底座(1)上,所述固定杆(2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螺母(21),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1)上螺纹配合设有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可在固定杆(20)内竖直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为结构相同的伸缩杆,且第一连杆(5)与移动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与第一伸缩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23),所述第二支撑杆(4)与第二伸缩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24),所述第一横杆(23)与第二横杆(24)等高。
CN202020642984.4U 2020-04-24 2020-04-24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16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2984.4U CN212416154U (zh) 2020-04-24 2020-04-24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2984.4U CN212416154U (zh) 2020-04-24 2020-04-24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6154U true CN212416154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298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16154U (zh) 2020-04-24 2020-04-24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6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27422A (en) Anti-reflux saddle board
US6898812B2 (en) Infant reflux mattress suspense system and bed
US4862535A (en) Anti-reflux pillow
US4359045A (en) Reflux chair
CN212416154U (zh) 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CN214105060U (zh) 一种妇幼医院麻醉手术床
CN208447993U (zh)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床
CN208785140U (zh) 一种妇产科用新生婴儿保温床
CN115845277A (zh) 一种多用途放疗护理及体位固定装置
CN209916476U (zh) 一种监测呼吸高危患儿的俯卧装置
CN210354039U (zh) 一种nicu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CN108451228A (zh) 一种可预防腰背痛的哺乳椅
CN211863161U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专用护理床
CN212592782U (zh) 一种便于产妇哺乳的妇产科用护理床
CN211131789U (zh) 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CN203137733U (zh) 多功能哺乳摇篮
CN214712579U (zh) 新型适用于临床诊疗的新生儿多功能体位垫
CN112451277A (zh) 一种一次性新生儿picc维护包
CN211933428U (zh)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翻身器
CN213851555U (zh) 一种具有预防小儿胃食道返流功能的新生儿床
CN219595077U (zh) 一种小儿防呛咳体位支撑调整装置
CN213283949U (zh) 一种新生儿体位维持床垫装置
CN216496214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安全防护结构
CN214804820U (zh) 一种新生儿腹部立位辅助支撑装置
CN216496333U (zh)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